容易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本體覺失調的表現,附檢測方法

2020-12-23 肯定式教養

上一章我們學習了本體覺的概念、結構和基本功能,本章我們將繼續學習本體覺,了解本體覺失調的表現。

本體覺是後天形成的,它必須通過視、聽、嗅、味、膚等感覺系統交互運作才能產生的一種結果,再加上前庭覺的完整,才能保證本體覺系統的正常運作。所以,只要我們身體的哪一部分感覺系統出現了問題,必然會帶來相應的本體覺系統失調。

本體覺失調的表現

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知道本體覺相當於存在於人大腦中的感覺地圖。從簡單的吃飯、脫衣服到寫字騎車、高難度的體操、舞蹈等動作都離不開本體覺。擁有了本體覺,我們才能正確的感知我們身體各組織的位置、運動等信息,才能保證我們即使在眼睛看不到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動作 。

那麼,當孩子本體覺失調時,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1、動作協調性差

人體完成任何動作都是離不開肌肉、肌腱、關節等的配合運作,所以一旦人體的本體覺系統出現了失調,帶來的必然結果是人的協調性差。

(1) 手-眼不協調

手眼動作的協調是指人在視覺配合下手的精細動作的協調性,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覺能力而組成的。

眼睛獲得信息傳遞給大腦,再經大腦處理後發出控制信息,指揮人的手部動作。當人的本體覺系統出現問題後,大腦發出的指令信息得不到手部肌肉的有效配合,於是就表現出偏差,知道怎麼做,也想做,但是就是做不到。比如孩子寫作業時,字跡潦草,出格等,不是孩子不想寫好,而是孩子生理上控制不足,想做也做不好。

(2) 手-耳不協調

與手-眼不協調類似,手和耳朵的配合不協調同樣會導致兒童聽到的和做出來的不一致,會讓父母誤以為孩子故意的,裝聽不見,因而會對孩子批評打罵。

比如,聽老師布置作業時,經常記錯或者漏記;家長反覆叮囑的事情總是不能順利進行。

(3) 動作不協調

本體覺系統失調的孩子因為孩子不能正確、及時的感知身體內部的肌肉、關節等的運動狀態,因此孩子在各種運動時就容易表現為學習模仿能力差,運動能力差。有的孩子學習各種舞蹈、打球、跆拳道等各種動作,怎麼教的不會,即使會了也動作難看、走形,這就是明顯的本體覺失調。

而且,這類兒童的身體往往不受大腦的控制,常常會無意識的做出一些動作,比如上課時扭來扭去,東張西望,一刻也安靜不下來,這也跟本體覺失調有很大關係,因為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自己身體的運動狀態,感覺不到自己的行為違反了規定。

2、 肌肉控制差

本體覺是對身體內部肌肉、肌腱、關節等的感覺,人體依靠這種感覺進行動作和行為的調節,有目的地行動肌肉的收縮和鬆弛,由此所產生的自身狀態和運動。因此本體覺失調的兒童容易表現為肌肉控制力差。孩子在做精細動作時容易,不能根據對象物的性質、掌握用力的輕重,常常將東西弄碎、弄壞,導致動作失敗。

比如本體覺失調的兒童因為手部肌肉控制不行,寫字是不是手指用力,而是整個胳膊都在用力,導致孩子寫字潦草,扭扭捏捏,容易出格,並且寫字效率低,10分鐘的作業可能半小時都寫不完。

同時,本體覺失調的兒童,因為控制控制舌頭、嘴唇肌肉、呼吸和聲帶的小肌肉失調,所以大腦對舌頭、嘴唇、聲帶的控制不靈活,容易造成語言障礙,如語言發育遲緩,發音不清,大舌頭、口吃等。

3、情緒容易失控,不自信

因為本體覺時後天發育的一種感覺系統,是建立在人體的視聽嗅味膚等各種感覺的正確運行的前提下。它們其中任何一個出現了問題,都會導致本體覺系統失調。但是大多數父母孩子發現了不了其它感覺系統的問題,只會感到自己缺乏運動神經,跑不快,學東西慢,跟別人比賽總失敗。

他們面對自己的總是失敗,便容易產生挫敗感,情緒容易失控。比如跟他們比賽時,他們輸了也不承認,非要說自己贏了,不說他們贏,他們就撒潑打滾。

而由於他們本體覺差,運動能力不行,總是失敗,他們就變得越來越不自信。所以他們就更加不喜歡運動,不想跟別人比賽,因為他們不想讓別人看到他們的弱點。

本體覺系統的測評

以下12個針對本體覺系統發展的測評,孩子的行為「總是如此」時得1分,「常常如此」得2分,「有時如此」得3分,「很少如此」得4分,「從不這樣」得5分。如果兒童有以上問題或者測評的總分較低,則很有可能是孩子本體覺系統發展存在問題。

1、內向,頑固、偏執、不合群;不喜歡出去玩,朋友少,沉默寡言,喜歡獨處或者家裡做事。2、上下樓梯或過馬路,多遲疑;登高會覺得頭重腳輕,不能向別處看或走動。3、被信賴的人抱起舉高時很焦慮,想立刻下來。4、害怕從高處跳到低處,對高地或有跌落危險時,表現的非常害怕。5、不喜歡頭腳倒置,避免翻跟頭、打滾等6、對遊樂設施不感興趣,不喜歡移動玩具。7、穿脫衣服、扣紐扣、拉拉鏈、繫鞋帶,動作緩慢、笨拙;8、吃飯掉飯粒,口水控制不住;9、語言不清,發音不佳,語言能力發展緩慢;10、不喜歡翻跟頭、打滾和爬高;11、對小傷特別敏感,過度依賴他人照料;12、不善於玩積木,組織東西、排隊、投球;

總結:

本章我們了解了本體覺失調的主要表現,大家可以跟自家孩子自行對照下,看看孩子是不是有比較突出的這位方面問題。

本體覺跟前庭覺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們共同參與軀體姿勢的維持、空間感知的形成以及軀體動作的精細調節,幫助我們人體建立良好的身體概念。因此本體覺失調的表現很多跟前庭覺失調的表現類似。

本體覺失調的兒童不僅容易表現為各種行為失調,而且容易引起兒童的心理變化,導致兒童學習力低下,不自信,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父母需要重視孩子本體覺的訓練。

注意力訓練資料領取

購買了本感統專欄的朋友,都可以免費領取訓練資料一份,幫助孩子能更好的進行感統訓練,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1、1000個左右的迷宮

2、10套電腦注意力訓練軟體,適合5-20歲

3、100張點仿畫

4、漢字劃消,

資料領取方式

購買專欄後,私信我發購買截圖,即可領取

相關焦點

  • 視覺統合的4個維度及訓練方法,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附資料
    我們感覺統合系統有7大感知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我們在之前的章節中已經學習了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的相關內容,接下來幾章我們將學習視覺和聽覺的感統訓練。可以說,我們要想通過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就必然要經過視覺系統訓練這一關。視覺系統的訓練在《什麼是注意力》一章中,我們介紹了注意力的4大品質屬性:注意力的廣度、注意力的穩定性、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轉移。其中任何一個品質要發揮作用,都離不開視覺的配合。所以,相對應的,視覺系統的訓練也與這四大品質息息相關。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其實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少,不管是在學齡前還是在學齡後,普遍老師都會反應這些孩子們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與人交流有問題,考試馬虎,讀書跳行。
  • 家庭觸覺按摩操作詳解,解決孩子觸覺失調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前兩章我們學習了觸覺系統的相關的基礎知識及觸覺系統失調的表現,本章我們將學習如何進行觸覺系統的訓練。對於孩子的觸覺訓練最好的方式是採用觸覺按摩,這樣觸覺鍛鍊得更全面、更充分。所以,我們著重介紹觸覺按摩的方法,後面再介紹幾種簡單的觸覺訓練遊戲。觸覺訓練根據觸覺系統的發育特點,我們把觸覺訓練大體可以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運用的按摩手法略有不同。
  • 半天不見娃就成了「泥孩子」,並非不愛乾淨,是「本體覺」在作祟
    簡單來說,當孩子的本體覺出現失調時,他們的言行舉止顯得比較遲緩笨拙,反應能力也較為滯後,這些都會導致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夠靈活。02本體覺失調,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特別是當他們遇到一點點的困難和挫折時,本能的都會表現出不耐煩感,迫不及待的想要放棄。而有時他們做事顯得有些馬虎,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做好,只是因為本體覺的失調讓他們很難有較強的平衡感。這使得他們在玩耍打鬧時經常磕磕絆絆,不僅容易弄髒衣服,身體也很容易受傷。
  • 孩子膽小,粘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可能是患了這種毛病!媽媽邦提供免費篩查,快來了解下!
    感統失調有先天性的,比如懷孕期間胎位不正,不正確的打針和吃藥,還有就是早產和剖腹產導致的壓迫不足。而大部分的感統失調,還是因為後天缺乏運動導致感官和刺激不足。如果孩子出現好動,喜歡肢體衝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玩旋轉的遊戲但不會暈,看到桌椅仍然會撞上去這一類現象的孩子 ,有可能是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如果孩子繫鞋帶、鈕扣等精細動作困難,缺乏自信心,容易沮喪,喜歡咬人或玩具,語言表達能力弱,那可能是本體感失調。
  • 感統失調的這些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
    據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專家透露,每年開學後的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少孩子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問題而到醫院檢查。這些孩子經過專業全面的測量評估後,大多被診斷為感覺統合失調。去年CCTV央視新聞頻道,就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話題做了詳細的報導。統計數據顯示,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
  • 行為笨拙、不靈敏?「本體覺」影響孩子的肢體協調性,家長別忽略
    難道這是孩子不夠聽話嗎?其實,孩子總是髒兮兮回家,容易磕磕跘跘,也可能是本體覺失調了。朋友小溪的孩子就有這個毛病,每次出去和小朋友玩兒都容易摔跤,明明看到了前方的障礙物,可是走到近處的時候很難反應過來,躲避障礙,進而容易因為磕碰而摔倒、受傷等。
  • 為什麼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提升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
    這樣的過度保護,會使得寶寶們失去了鍛鍊大腦和身體各大感統協調運作的機會,以至於很多寶寶有感統失調的情況。有些家長會說:「孩子現在還小,長大就好了!」、「樹大自然直」。先天生理原因1.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前庭平衡失調;2.因早產、剖腹產、被動生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等;3.產鉗、吸盤、難產導致的大腦器質性障礙;
  • 感覺統合|感覺失調的孩子上學面臨的5大困境
    很多感覺失調的孩子長大後情況不但沒有變好,反而更加嚴重了,尤其是上學後。那麼,感覺失調的孩子將面臨怎樣的困境呢? 閱讀書寫困難與視知覺能力失調有關。孩子在閱讀時,常常出現跳字跳行,翻不對頁碼。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常常會出現膽小粘人、煩躁不安情況。有的孩子表現得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害怕打針等,嚴重影響到自身的學習和生活質量,這類孩子通常是觸覺統合失調。啦啦啦。。。我們在進行觸覺訓練哦!有趣的遊戲加上豐富的感統器械更能促進我們的感覺統合發展,讓我們的大腦更加靈活哦!
  • 【微提醒】孩子出現語言、言語障礙,當心感覺統合失調惹的禍!
    神經系統處理各種感覺出現障礙時,無法根據前庭覺、觸覺、本體感覺、視覺、聽覺所接收到的信息產生適應性的反應,會產生動作計劃表現不佳或感覺調適不良的情況,造成身體運動協調障礙、結構和空間知覺障礙、前庭平衡功能障礙、聽覺語言障礙、觸覺防禦障礙等問題的出現。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用對訓練方法是關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先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集中,從哪裡開始集中。對大部分孩子來說,他們都有短暫的注意力,因為他們的持續注意力還沒有完全的發展起來,因為很多小朋友不想坐在課堂上,不想參與的各種學習類型,他們都會很快主動的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 孩子注意力經常不集中,做事容易走神?不妨嘗試「7分鐘觀察法」
    當然了,家長有時候在日常生活中,總是以大人世界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實在有些不太合理,有時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因為天性使然,家長們之所以焦慮,就是因為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期望去發展。當然了,還有大部分情況是孩子注意力真的不集中。那麼這部分孩子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而且,越是年幼的兒童,越不能長時間保持注意,因為他們控制注意的能力還比較弱,容易受到幹擾,很難抑制與任務無關的思維活動。所以,當孩子不能安靜地坐下來聽故事,不能堅持學習和寫字的時候,請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標籤。  其實,每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注意力的表現也都是不同的。
  • 感統失調家長知多少?
    A: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大腦會接受各種感覺信息,我們需要運用多個感官的信息進行綜合處理,比如視覺、聽覺、嗅覺、本體覺等,大腦對於感覺信息的收集、篩選、處理和整合的過程就是感覺統合的過程。如果大腦不能根據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合理有效篩選信息,指揮身體做出適應性的反應,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了。Q:感統失調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
  • 實用|注意力不集中?這麼做培養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
    一年級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剛剛上小學的孩子上課注意力可能不太集中,那麼如何提升孩子們的聽課效率呢? 學習新方法激發孩子興趣,讓孩子自願將注意力集中起來。
  • 你真的了解感覺統合失調嗎?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沒有「感統失調」這個病。只有「運動障礙」。所謂的感覺統合失調是因為大腦對身體所感知到的觸覺、溫度覺或空間、立體感等變化缺乏統一的統合功能,從而出現對觸覺或痛覺等過敏,或者出現肢體的協調性差,如多動、走路不穩、容易暈車或者對空間沒有安全感,或者在寫字時容易出現6和9的顛倒、記憶力差等等問題,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發展。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真不是一件小事...
    如《心流》所說:「控制意識最明顯的指標就是能隨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 但是如果注意力分散、注意力調控能力弱,就會導致孩子被「情緒腦」控制,出現行為衝動、情緒暴躁的現象。 最常見的是一個孩子正在寫作業,媽媽突然打斷他:「去幫媽媽倒下垃圾。」如果孩子注意力差,就很容易產生暴躁、煩躁情緒,時間久了容易加重孩子注意缺陷障礙的程度。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一種心理疾病!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靜不下心、情緒不那麼受控制.這些表現可能不是簡單的性格活潑,它們可能是在提醒我們有更深層的東西需要注意了。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小孩,他們注意力無法集中、不懂得處理和老師同學的關係,身體不協調,控制不好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他們很容易被他人歧視,被他人忽視,長期生活在低氣壓的狀態。
  • 一年級孩子成績不好,注意力不集中,4個方法訓練孩子記憶力
    一年級孩子記憶問題有家長問:一年級的孩子笨,成績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好,應該怎麼辦?很多家長朋友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孩子在一年級時,感覺記不住東西、成績不好,而這個原因就往往在家長朋友所提的問題當中:注意力不集中。這就是孩子為什麼記憶不好的一個根本原因。因為老師在認真講課,孩子卻在看天空有幾朵雲、幾隻鳥,有什麼人從教室門口走過……孩子的注意力不在上課,不在老師這裡,所以孩子沒有聽進去老師所講,也沒有看見老師所寫。
  • 孩子笨,不聽話,總是走神,愛哭、怕生、膽小可能是因為……
    如果這一能力不足,就會造成大腦、身體及感覺器官的學習混亂,從而造成「感統失調」。感統失調不是一種病,但不及時訓練卻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而很多家長自己無法及時察覺到孩子在這方面的問題。比如前庭平衡覺和本體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