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觸覺按摩操作詳解,解決孩子觸覺失調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2020-12-26 肯定式教養

前兩章我們學習了觸覺系統的相關的基礎知識及觸覺系統失調的表現,本章我們將學習如何進行觸覺系統的訓練。

對於孩子的觸覺訓練最好的方式是採用觸覺按摩,這樣觸覺鍛鍊得更全面、更充分。所以,我們著重介紹觸覺按摩的方法,後面再介紹幾種簡單的觸覺訓練遊戲。

觸覺訓練

根據觸覺系統的發育特點,我們把觸覺訓練大體可以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運用的按摩手法略有不同。

一、6個月之前

剛出生的觸覺刺激對兒童神經、大腦發育非常重要,因為觸覺系統是發育最早的感知系統,早期大腦獲得的感知信息主要來自皮膚觸覺刺激,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6個月之前的觸覺系統訓練。

上一章我們說過,順產還是刨腹產會影響後期兒童觸覺系統的發育,因為順產的產道擠壓將是兒童接受的第一次巨大觸覺刺激,將促進兒童大量的神經連接。所以,能順產的父母儘量選擇順產。

6個月之前的嬰兒,觸覺神經還處於皮膚表層,所以,6個月之前的寶寶,只要輕微的撫觸皮膚即可促進觸覺神經細胞體之間的大量連接。因此這階段的寶寶觸覺訓練主要方式是撫觸按摩。所謂的撫觸按摩,就是輕輕的觸摸即可,從頭到腳,手指頭、腳趾頭,渾身上下每個細節都要做到位。

二、6個月-12個月

6個月後的觸覺開始下沉,細胞突觸會越長越多,越長越長,觸覺系統(第一層)往下延伸,然後結合原始的本體覺接收器細胞,形成本體覺。因此,6個月以後的觸覺按摩就不能只能用簡單的撫觸按摩,而需要稍微增加一些力度。

此階段的對孩子同樣進行撫觸按摩,時間也同樣15分鐘作用

三、1歲-3歲

隨著觸覺神經的進一步下沉,此階段的按摩不再是簡單的撫觸按摩,而是推壓按摩,增加按摩的力度,適當的按壓孩子皮膚,讓力度傳到身體內部,刺激身體內部感覺。

具體力度的大小要看孩子的反應。太輕了,孩子沒感覺,那按摩就沒有效果;太重了,孩子會感覺到疼,孩子就不喜歡按。所以按摩的時候,我們需要跟孩子互動,感知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調整按摩力度。

每天按摩25分鐘左右

四:3歲以上的按摩:

3歲以上的按摩方式跟1-3歲的按摩基本相同,只是在具體的力度大小上略有不同。此外,還特別增加個關節擠壓按摩,包括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腳踝等,只有這樣的按摩才能讓下沉的觸覺神經跟體內的神經建立練習,形成本體感,孩子的身體控制能力才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觸覺失調家庭處方:如何為孩子從內在重建平靜的安全感?
    在生命的頭七年,觸覺是最強烈的感覺!上周發表許姿妙醫生《打人、粘人、發脾氣,誰之過? 》介紹孩子觸覺失調後的表現和造成原因的文章後,大家留言希望了解如何療愈孩子的觸覺發展,特摘選許醫生《病是教養出來的  十二感官之初階感官》書中關於觸覺療愈的內容如下:觸覺的意義在於建立人我界限,人我界限除了用來區分個體,它也會形成保護膜。
  • 孩子愛哭、膽小、粘人、害羞,可能是觸覺敏感惹的禍!
    如果大腦對觸覺信息刺激不加過濾、不分主次,一律忙於反應,而且反應過強,這便是觸覺防禦過度,又稱觸覺敏感。減少了來自父母皮膚、衣服或其他物品碰觸的刺激,接觸到大人擁抱的機會較少,接受到的觸覺刺激自然不足。如果孩子出生後缺乏摟抱、撫摩、輕拍,也會導致觸覺敏感。有些看護孩子的祖輩由於害怕「意外」,特別強調安全,延長「襁褓期」、過度保護,這不讓摸、那不讓碰,這裡有細菌、那裡太髒……從而使孩子錯過觸覺敏感期。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其實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少,不管是在學齡前還是在學齡後,普遍老師都會反應這些孩子們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與人交流有問題,考試馬虎,讀書跳行。
  • 孩子一碰就哭?別急,抓住觸覺敏感期,讓寶寶做個樂天派!
    1)感覺統合能力失調案例1:沫沫有一次上感統培訓課,看見瑜伽球嚇得動的不敢動。陳女士問他為什麼會這麼怕這個瑜伽球。沫沫回答說這個球像一座大山一樣大,很可怕。孩子的觸覺發育不足,會使他的感覺統合能力不協調。感覺系統反饋給大腦的信息會被放大,使大腦做出過度緊張的反應。
  • 孩子不愛洗臉刷牙,可能是觸覺出了問題,這位寶媽這樣解決
    很多媽媽都責罵他們不聽話,即使是把他們綁起來也要完成刷牙的任務。 但是,不論是強迫他們接受刷牙,還是讓他們自己忍受都沒用辦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情況中,小朋友排斥洗漱這項小事兒並非任性,而是他們的身體出現了不對勁,找到根本原因才能真正地解決這件事情。
  • 視覺統合的4個維度及訓練方法,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附資料
    我們感覺統合系統有7大感知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我們在之前的章節中已經學習了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的相關內容,接下來幾章我們將學習視覺和聽覺的感統訓練。可以說,我們要想通過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就必然要經過視覺系統訓練這一關。視覺系統的訓練在《什麼是注意力》一章中,我們介紹了注意力的4大品質屬性:注意力的廣度、注意力的穩定性、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轉移。其中任何一個品質要發揮作用,都離不開視覺的配合。所以,相對應的,視覺系統的訓練也與這四大品質息息相關。
  • 兒童訓練之觸覺脫敏訓練
    請從現在開始,不要過於注重解釋這個問題,一定要學會淡化它,否則你會對孩子強化這個概念,我們稱之為負強化,同時你要對孩子做一些觸覺脫敏訓練。有一點你放心,6周歲多的孩子已經建立了一定的認知,他會想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殭屍,所以慢慢的他就不怕了,不會對他造成任何的心理陰影。所以父母可以不用過於焦慮,也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淡化它就可以。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用對訓練方法是關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先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集中,從哪裡開始集中。對大部分孩子來說,他們都有短暫的注意力,因為他們的持續注意力還沒有完全的發展起來,因為很多小朋友不想坐在課堂上,不想參與的各種學習類型,他們都會很快主動的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 孩子膽小,粘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可能是患了這種毛病!媽媽邦提供免費篩查,快來了解下!
    如果孩子出現好動,喜歡肢體衝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玩旋轉的遊戲但不會暈,看到桌椅仍然會撞上去這一類現象的孩子 ,有可能是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如果孩子繫鞋帶、鈕扣等精細動作困難,缺乏自信心,容易沮喪,喜歡咬人或玩具,語言表達能力弱,那可能是本體感失調。
  • 【微提醒】孩子出現語言、言語障礙,當心感覺統合失調惹的禍!
    神經系統處理各種感覺出現障礙時,無法根據前庭覺、觸覺、本體感覺、視覺、聽覺所接收到的信息產生適應性的反應,會產生動作計劃表現不佳或感覺調適不良的情況,造成身體運動協調障礙、結構和空間知覺障礙、前庭平衡功能障礙、聽覺語言障礙、觸覺防禦障礙等問題的出現。
  • 容易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本體覺失調的表現,附檢測方法
    因此本體覺失調的兒童容易表現為肌肉控制力差。孩子在做精細動作時容易,不能根據對象物的性質、掌握用力的輕重,常常將東西弄碎、弄壞,導致動作失敗。比如本體覺失調的兒童因為手部肌肉控制不行,寫字是不是手指用力,而是整個胳膊都在用力,導致孩子寫字潦草,扭扭捏捏,容易出格,並且寫字效率低,10分鐘的作業可能半小時都寫不完。
  • 為什麼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提升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
    先天生理原因1.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前庭平衡失調;2.因早產、剖腹產、被動生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等;3.產鉗、吸盤、難產導致的大腦器質性障礙;3.寶寶未經過爬行階段直接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觸覺防禦失調。4.看護潔癖,不準寶寶玩土,玩沙,害怕弄髒,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5.過早地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 孩子膽小、敏感、脾氣差?媽媽快試試這些觸覺訓練小遊戲
    膽小、愛哭、黏人,害怕人多的地方聽,情緒不穩定,不會交朋友,性格孤僻,挑食偏食,吃手咬指甲,玩弄生殖器......打針不知道痛,反應慢,動作不靈活,大腦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我意識,不會保護自己......這些都是觸覺失調的表現。
  • 感覺統合|感覺失調的孩子上學面臨的5大困境
    很多感覺失調的孩子長大後情況不但沒有變好,反而更加嚴重了,尤其是上學後。那麼,感覺失調的孩子將面臨怎樣的困境呢? 閱讀書寫困難與視知覺能力失調有關。孩子在閱讀時,常常出現跳字跳行,翻不對頁碼。社交互動有困難與觸覺統合失調有關。
  • 改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10條建議和3項訓練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種類很多很多。這類孩子經常被老師反映不能凝視黑板,左顧右盼,做小動作多,被老師提問時不知所問;脾氣急躁,沒有耐心:存在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常常做事情沒有耐心,一心多用,沒有順序性,虎頭蛇尾,比如,玩耍過的玩具不會整理等;坐姿不良: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會表現出站無站相、坐無坐相等身姿不良的狀態,特別是在需要長時間靜坐學習的時候,容易東倒西歪;讀寫錯行漏字:學齡期的兒童,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通常顯得粗心、馬虎,在寫作業
  •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在「玩」中訓練改善?
    身體乏力、笨拙、鬆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於一件事。對味覺、觸覺或噪音極其敏感,自卑、煩躁、情緒波動大、易產生挫敗感,說話發聲難、不能保持正常的語調、語言表達落後同齡人,等等問題。上面這些問題,與感統失調都有很大關係,我發布了很多關於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文章,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嚴重感統失調的人往往在運動、協調、判斷、處理、語言、視覺、聽覺,記憶、和其他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
  • 孩子做作業不集中精力,有目的訓練注意力,促進提升大腦的記憶力
    孩子做作業不集中精力,家長要了解集中精力的根源,查找孩子不集中精力的原因,強化大腦的注意品質,有目的地訓練注意力,從而促進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一、了解集中精力的根源,尋找發展提高的門戶。家長要了解集中精力的根源。
  • 感統失調的這些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
    據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專家透露,每年開學後的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少孩子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問題而到醫院檢查。這些孩子經過專業全面的測量評估後,大多被診斷為感覺統合失調。去年CCTV央視新聞頻道,就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話題做了詳細的報導。統計數據顯示,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
  • 孩子挑剔又粘人?多半觸覺敏感在作祟,父母別大意及時改善是關鍵
    對於觸覺敏感這個詞彙,可能很多新手的父母並不了解,其實,這完全是孩子在小時候生長過程中所得到的觸覺信息不夠,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在接受外來性刺激的時候也就不能很好的適應,進而產生了一些負面的情緒。而且很多孩子在有觸覺敏感這個現象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舉動也是不同的,當然判斷孩子是不是觸覺敏感,父母可以從以下10點來觀察,若是超過兩個就得重視,爸爸媽媽趕緊過來自查。
  • 孩子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分心,怎麼辦?秘密在這4個關鍵點裡面!
    孩子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分心,其實就是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也就是影響我們孩子專注力的一些個負面因素!當孩子可能感統失調的時候,同時就會發生了注意力不足的問題。到底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其實指的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在,各種的感覺能力,我們協調運作的這樣一個能力,比如說咱們有視覺,咱們有聽覺,有觸覺、本體覺這一系列對吧?咱們的大腦需要什麼?把這一系列的感覺進行一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