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訓練之觸覺脫敏訓練

2021-02-27 至善教子家長學堂
【問】寶寶5歲,讀幼兒園,害怕陌生壞境,愛哭粘人,過分緊張,孤僻不合群,發生什麼事也不善於表達。【答】這是典型的觸覺敏感的現象,像這樣的孩子就要做一些觸覺脫敏訓練。

有個男孩自從看了殭屍電視以後就怕黑,父母和他說殭屍是假的。但是孩子還是比較怕。這個情況明顯是因為孩子觸覺敏感且膽小。

那麼如何做呢?

請從現在開始,不要過於注重解釋這個問題,一定要學會淡化它,否則你會對孩子強化這個概念,我們稱之為負強化,同時你要對孩子做一些觸覺脫敏訓練。有一點你放心,6周歲多的孩子已經建立了一定的認知,他會想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殭屍,所以慢慢的他就不怕了,不會對他造成任何的心理陰影。所以父母可以不用過於焦慮,也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淡化它就可以。

觸覺過分敏感的主要表現:偏食、挑食,不愛吃菜;吃手或咬手指;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陌生環境膽小、怕黑、粘人,或緊張、退縮,不敢表現;對小傷小痛特別敏感;不合群或不會和別人玩,愛惹事等。

在家庭中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每次訓練的時間超過30分鐘。這是因為,觸覺刺激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的時間一般在30分鐘以上,而且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但在實際操作中要根據孩子的耐受程度來進行。

在安全範圍內,讓孩子感受不同的水溫帶來的刺激,可以主要由手來感受,家長也可先做示範,並觀察孩子的表現。

訓練目的:通過戲水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是用水的刺激力和水溫來強化孩子的肌膚神經,可以促進其觸覺信息的調適。戲水適用範圍廣,方式多,在感覺統合訓練中的效果最好。

具體方法:可用蓮蓬頭噴射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也可以讓孩子浸泡在浴池中,或在池子裡學習遊泳。可用冷、溫、熱三種不同的水溫,讓孩子分別去試,這也叫做「三溫暖遊戲」。

非常提示:大人要陪同孩子一起訓練,水溫要合適。蓮蓬頭噴射的強度不要太大,要循序漸進。

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孩子的頭皮,並順其勢梳頭,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做,這對手指的精細動作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幫助。

訓練目的: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梳頭法適合於觸覺敏感的孩子,這種方法具有覺醒的調節功能,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對人際關係的強化很有幫助。

具體方法:用梳子刺激孩子的頭皮,並且進行順其自然的梳頭訓練,指導孩子順應身體的動作。首先用右手從右至左往後梳25下;再用左手從左至右往後梳25下;再用同樣的方法從前往後、從後向前各梳25下,一次總共梳100下。這對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也有好處。家長也可以示範一次後,讓孩子自己梳,這樣對孩子精細運動的發展很有幫助。

非常提示:一是在梳頭遊戲中,家長要注意孩子的敏感部位,以便採取相應的方式對其敏感部位進行摩擦訓練;二是應選用木梳,這樣可以避免靜電反應對孩子的損害;三是用力不要過大,以免損傷孩子的頭皮。

●刷身遊戲:

以中等力度用刷子(也可以用毛巾、海綿、軟刷子等替代)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後背、足部,可以邊講故事或唱歌,保持輕鬆氛圍,以免孩子緊張。

訓練目的:用綢布擦孩子的背部、腕部、顏面部、手、腳等部位的皮膚,來進行觸覺的強化。

具體方法:用幹毛巾或絲綢等柔軟的綢布擦孩子的手臂、足部、胸部和背部。對反應敏感的孩子不要太用力,以幫助其慢慢適應;對反應遲鈍的孩子用力可稍大些,以活化接收神經。為了讓孩子放鬆、不緊張,可以邊做邊講故事或唱歌,營造輕鬆快樂的氣氛。

非常提示:為避免損傷孩子的皮膚,一是用的綢布要柔軟、清潔;二是手法要輕,用力要均勻;三是可以在孩子身上塗少量爽身粉。

讓孩子在地毯上雙手抱頭,向左右兩個方向滾動,這對運動、觸覺、自身形象認識都有益。另外,還可以練習前滾翻和後滾翻,對觸覺、動作平衡、協調都有幫助。

讓孩子躺在床或沙發上,抓撓他的腋下、胸口,依孩子的反應來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強度。如果一些常與他人接觸的部位也有強烈的反應,則需加強此遊戲。

用一條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將孩子整個捲起來,再輕輕滾動或下壓,也可用雙手輕輕抱緊孩子的各部位,強化各部位的觸覺感受。

訓練目的:運用玩沙、玩泥土的遊戲,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以加強腦幹前庭網膜的過濾及選擇的覺醒能力,對觸覺過於敏感或遲鈍的孩子的情緒穩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具體方法:將泥土或沙土放在大盆子裡或大型塑膠布上,讓孩子用泥土捏泥球、捏小雞、小狗、小房子等各種東西;或讓孩子在沙土中盡情遊戲。可以增加泥土或沙土的數量,使孩子的全身都可以接觸到泥土或沙土。也可以利用紙、樹葉、塗料、豆等物品,強化孩子的觸覺識別力,以促進其感覺的發展。

非常提示:最好的辦法是帶孩子到戶外,讓孩子在沙地、泥漿、草地、碎石子地上做遊戲。這對孩子的觸覺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需要注意的第一點是家長不要怕孩子弄髒了衣服、弄髒了手而不讓孩子玩兒這種遊戲,要鼓勵孩子玩兒,要與孩子一起玩兒,以激發孩子的熱情。玩完以後要及時給孩子洗手和換洗衣服。第二點是要保護好孩子,不要讓孩子把沙或泥土吃到嘴裡去或弄到眼睛裡。三是女孩子玩這種遊戲的時候,不要穿開襠褲。

訓練目的:大籠球遊戲可以豐富孩子的前庭感覺,強化前庭體系功能及身體肌腱和肌肉的張力,調適重力感的信息,促進固有感覺的本體感的發展;同時,孩子可以發揮身體的自我保護功能,練習伸展和保持平衡,對觸覺敏感或遲鈍、身體協調不良和多動的孩子有特殊的療效。

具體方法:準備直徑60一100釐米的彈性充氣大籠球一個。

讓孩子以腹部為支點,趴臥在大籠球上,頭部抬高,視線向前方。我們抓住孩子的雙腳,配合大籠球的轉動,輕微地前後推拉和左右轉動。前後、左右、快慢的變化,可以豐富孩子前庭的感覺,進行更好的重力感覺調適。

讓孩子仰躺在大籠球上,以腰部為支點,我們抓住孩子的雙腳、大腿或腰部,做前後、左右的推動或滾動。為避免孩子排斥此遊戲,一定要先讓孩子做好俯臥大籠球的遊戲,充分熟悉大籠球的重力感後,再進行這項活動。

讓孩子躺在地上,或趴在地上,雙手貼地面舉過頭頂,我們用大龍球在孩子身上擠壓。根據孩子的情況來決定力度,以孩子接受為宜。

將孩子扶坐在大籠球上,較小的孩子由父母扶著孩子的腰部或手臂,進行前後、左右的轉動。讓大籠球在孩子的屁股下做前後、左右的轉動。也可以扶著孩子的身體,利用大籠球的彈性進行有節奏的上下振動。對大一點兒的孩子可以放手,指導孩子扶著牆壁、桌沿或其他扶手保持身體平衡,移動身體使大籠球進行前後、左右的轉動,或利用自己身體的重量用屁股在大籠球做上下振動。這項遊戲也要在孩子熟悉俯臥大籠球的遊戲之後進行。

一是讓孩子坐在大籠球上,父母協助保持球的穩定,指導孩子雙手平舉或叉腰保持平衡。二是讓孩子坐在大籠球上,爸爸協助其坐穩,媽媽遞球或小圓圈給孩子,讓孩子伸手接球,並將球投入指定的籃子裡,或將小圓圈套在指定的目標上;或者媽媽與孩子做拋、接球的練習,訓練孩子的平衡能力和運動企劃能力。另外,還有大籠球壓滾、俯臥大籠球抓東西、大籠球上跳躍等遊戲。

拍球,對觸覺敏感的孩子都有提高。

最後希望家長不要過分的保護孩子,使孩子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被限制。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孩子該爬的時候沒有爬,就會使孩子協調性,平衡感失調,就會導致孩子前庭失調、觸覺敏感、動作不協調等問題。

相關焦點

  • 平地調教系列——塑膠袋的脫敏訓練
    脫敏訓練是馬匹調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前期我們學習了牽引繩和調教鞭的脫敏訓練,今天就讓我們更進一步,學習塑膠袋的脫敏訓練。
  • 訓犬師:狗狗脫敏訓練的「三板斧」,是新手訓犬的最基本方法
    很多養狗新手都渴望著把自己的狗狗訓練成一個乖寶寶,也一直在努力實踐著,但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起到了反作用呢?大家急於求成的心理,往往忽視了訓犬最基本的方式:脫敏訓練。什麼是敏感與脫敏,狗狗脫敏的目的有哪些搞清楚敏感與脫敏的概念,有助於大家後面的實操訓練,我們一起來看吧。
  • 兒童感統訓練的3個階段,越早開始訓練效果越好,父母要引起重視
    什麼是感覺統合訓練呢?感覺統合訓練以運動、遊戲配合各種感統訓練器械,讓孩子體驗豐富的感覺刺激,刺激神經系統的發育,促進孩子的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等感統能力的發展。誰適合參加感統訓練呢?每一個0-12歲的孩子。
  • 兒童森林療育:感統訓練市場潛力大
    感覺統合失調是一種心理疾病,兒童發病率約為10-30%,它與多動症和厭學並列,是兒童三大心理問題之一,也是兒童森林療育的重要課題。通常,我們的大腦將「五感」傳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處理後,作出正確應答,大腦和感覺器官這種統一協調的工作就是「感覺統合」。由於兒童大腦發育並不成熟,各神經元之間及與外界未建立很好的聯繫,容易出現「感覺統合失調」。
  • 龜頭鍛鍊器,真的能脫敏嗎?
    脈衝震動也是震動那麼震動對龜頭有脫敏作用嗎?這個道理就是,你把震動棒放在手上做實驗,手同樣會麻木,但都是暫時的,過一會兒就好了,龜頭敏感度就恢復了。那龜頭鍛鍊器就=簡陋的飛機杯了那我們為何不直接買一個好點的飛機杯來鍛鍊呢?這要遠比龜頭鍛鍊器更加接近真實私處環境。
  • 媽媽快試試這些觸覺訓練小遊戲
    所以千萬別忽視了觸覺訓練的重要性,觸覺練習可以讓孩子在「觸摸」中不斷完善自己,不僅可以提高辨別各種相似卻略有不同的觸覺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孩子控制自己動作的能力。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個在家就可以做的觸覺訓練:1、洗澡遊戲通過洗澡也可以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用水的刺激力和水溫來強化孩子的皮膚神經,可以促進觸覺信息的調適。戲水適用範圍廣,方式多,在感覺統合訓練中的效果最好。
  • 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6項訓練與4條建議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障礙,已經成為當代兒童感統失調的重點表現之一,來向老嶽講感統指導老師諮詢的家長,十個有七個都會自述孩子的語言不太好。可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明明生活條件變好了,孩子們反而「落後」了,語言的發展越來越跟不上了?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八個因素說起: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八個因素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正如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所說:「無論何時,無論何國,凡是兒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藉助於遊戲與競技,而對於年幼的兒童,尤其不能不如此。」 遊戲康復訓練對自閉症兒童認識成人社會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著重要作用。
  • 改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10條建議和3項訓練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種類很多很多。,讓他感到無所適從;當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無論場面多混亂,都不要上前打擾,可以等他玩過之後再要求他自己收拾;訓練孩子單獨運用一種感官的能力(比如,給他放只能聽不能看的故事錄音),更有利於培養他專心的能力;限制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避免這些電子產品的動態畫面對他們的視覺、聽覺、前庭覺刺激過度;兒童注意力不集中,通過運動,還可以達到「以動治動」的效果;沒有什麼比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能有效鍛鍊他們的注意力的了
  • 家庭觸覺按摩操作詳解,解決孩子觸覺失調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前兩章我們學習了觸覺系統的相關的基礎知識及觸覺系統失調的表現,本章我們將學習如何進行觸覺系統的訓練。對於孩子的觸覺訓練最好的方式是採用觸覺按摩,這樣觸覺鍛鍊得更全面、更充分。所以,我們著重介紹觸覺按摩的方法,後面再介紹幾種簡單的觸覺訓練遊戲。觸覺訓練根據觸覺系統的發育特點,我們把觸覺訓練大體可以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運用的按摩手法略有不同。
  • 小熊貓訓練半月後已逐漸適應
    長江日報訊(記者郭可瀅 通訊員潘婷婷)「在經過近半個月的脫敏訓練後,小熊貓逐漸適應了聲音,食慾和活動量已恢復到平時正常的水平。」    武漢動物園動管部負責人楊毅介紹,由於野生動物對噪音較為敏感,改造期間施工噪音可能會對動物的健康、發育、繁殖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對敏感動物進行噪音脫敏訓練,可以避免因施工噪音引起野生動物發生強烈的應激反應。
  • 孩子觸覺敏感的「高危信號」,超過兩條就要引起重視!
    孩子依賴父母,膽小怕生,排除先天氣質、敏感期和教育不當等幾個方面的原因,很可能與觸覺敏感有著直接關係。 嬰幼兒期的皮膚觸覺非常敏感。孩子在出生時就要經過產道的擠壓,受到特殊的觸覺刺激;在成長過程中,吸吮乳頭、受到母親的愛撫和兄弟姐妹玩鬧等活動,進行充分的觸覺學習。
  • 想用繪本對寶寶進行感覺系統訓練,這幾個感統訓練關鍵期你知道嗎
    我國的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者佔10%-30%,很多的幼兒園和小學發現越來越多的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的兒童,困擾著老師和家長。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說法說因為剖腹產,嬰兒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也有說法是因為孩子生活在城市,所接觸的自然刺激較少等等,不管何種原因,從嬰幼兒開始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練,預防感統失調是非常必要的。
  • 0-6歲實用兒童感統訓練遊戲推薦!一起玩起來
    所以,今天就來跟您聊聊感統訓練這件事。「什麼是感統」感統,全稱為感覺統合, 是視覺、聽覺、嗅味覺、觸覺、前聽覺、平衡感、本體感這些感覺信息輸入組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的反應。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 紅星社區助兒童訓練專注力
    紅星社區開展兒童專注力訓練活動,深受社區家長和兒童的歡迎。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龍冠斌 通訊員 張雅婷/文 記者 盧正輝 通訊員 揭貝玲/圖)近期,紅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為期6節的「我是專注小能手」兒童專注力訓練小組活動,在視覺、聽覺、思維、記憶力方面對社區兒童進行專注力訓練,累計服務36人次。
  • 專業感統訓練機構常用的12種訓練小工具,使用方法分享
    以下為正文部分訓練頂目1:觸覺球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觸覺反應能力訓練類別:觸覺訓練工具:觸覺球一個訓練方法:讓孩子趴在床上或墊子上,用觸覺球對身體要觸覺敏感部位進行按摩、錘打:手心、臉上、脖子、手臂內側、腳心按摩;錘打手臂、腿、肩背部。
  • 自閉症感統訓練,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和理解能力訓練方法
    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能力訓練主要包括:注意力、視覺跟蹤、辨別、記憶及再現等方面技能訓練。這些訓練是其他所有訓練的基礎保證,如果兒童無法識別眼鏡看到的東西,無法進行視覺追蹤、理解和記憶等,其他所有訓練均無法實現。因此,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和立即額能力訓練尤為重要。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家庭訓練方法!(附:訓練卡)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這個原因往往被忽視,甚至有的父母聽到後,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會認為只是晚了一點嘛,再等等就好了,卻往往錯過了最佳幹預時間,那麼,我們下面就先了解一個專業名詞: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核心穩定性訓練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核心穩定性訓練 2020-03-3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訓練方法幫助鋼琴家「超越極限」
    現在,在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戰略基礎研究項目中,來自日本索尼計算機科學實驗室的Masato Hirano博士和Shinichi Furuya博士發現了一種可以進一步提高鋼琴演奏者精細觸覺的方法。這種方法將幫助專業的鋼琴演奏者「超越極限」。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