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感統訓練,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和理解能力訓練方法

2021-01-12 星悟說

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能力訓練主要包括:注意力、視覺跟蹤、辨別、記憶及再現等方面技能訓練。

這些訓練是其他所有訓練的基礎保證,如果兒童無法識別眼鏡看到的東西,無法進行視覺追蹤、理解和記憶等,其他所有訓練均無法實現。

因此,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和立即額能力訓練尤為重要。

今天星悟說給大家帶來一套父母可以隨時訓練的小方法:

能看見物體上的洞

一. 能看見物體上的洞

將四塊同色積木放在指定位置準備教具:積木、圖形底板訓練要求:父母先展示積木和畫有圖形的紙卡,給孩子示範將積木放在圖形上,並引導兒童把積木放在相應的位置。插棒冰準備教具:棒冰、磨具訓練要求:找一個寬敞的地方,帶孩子來到遊戲面前,先示範將棒冰插入磨具中,引導孩子將棒冰插入磨具中。插筆準備教具:安全筆筒、安全筆訓練要求:先將筆筒放在孩子面前,在示範將筆插入筆筒中,引導孩子將筆插入筆筒。

簡單的圖片

二. 學會辨別簡單的形狀

準備教具:

形狀拼圖板形狀配對貼畫

訓練要求:

先教孩子認識簡單的圖形拼板,並引導孩子放到指定位置;先示範,在引導孩子將形狀拼板匹配相同的圖畫;引導孩子將貼畫貼在對應的物體上。

對手勢認知和回應

三. 對手勢的認知和回應

手勢的訓練可以融入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如:

「寶寶,看這裡」同時配合相應的手勢(儘量簡單一些)

學會辨別面部表情

四. 學會辨別面部表情

可以配合表情圖片進行訓練,比如,開心和流淚

那配合示範:

「媽媽今天很傷心,我哭了」 同時把哭的圖片放在臉龐,讓孩子看見,開心也一樣。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1、觸摸辨物遊戲以「摸一摸」為主要構思,擬通過遊戲豐富和提高自閉症兒童的觸覺經驗,加深他們對物體大小、長短、光滑與粗糙、軟硬、冷熱的觸覺認識,提高自閉症兒童通過這些性質來識別物體的能力。 2、觸摸分類遊戲是建立在觸摸辨物遊戲基礎之上的,是遊戲者先對物體的差異與近似之處進行觸摸辨別,然後再區分物體差異的一種遊戲。
  • 國內開辦的感統訓練機構都是騙人的?你真的了解感覺統合失調嗎?
    在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中,存在很多常用的教育訓練方法,即主流治療方法,除此也存在一些作為補充的其他治療方法。其中,作為主流治療方法,就是指被科學研究證明有效的方法,其次,就是非主流方法,作為補充療法。在國內目前最廣泛流行和被家長接受的有一種非主流方法就是,感覺統合療法。
  • 自閉症兒童語言訓練應遵循的幾大要點
    自閉症兒童在語言方面有嚴重的障礙,因此對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自閉症兒童的語言障礙表現多樣,家長要根據不同的表現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我們準備了些實用的方法推薦給大家。
  • 最基礎的自閉症兒童各方面能力訓練手冊
    兒童的雙手經常根據視知覺的訊息而改變活動的方向及力度,以便控制環境。透過手眼協調能力的訓練可以促進自閉兒小肌肉和知覺的配合,發展其智能。訓練時範圍由大到小,然後是精細的手眼協調活動,轉而進入與高層次認知能力配合的活動。
  • 針對視覺類感統失調的家庭訓練方法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視覺類失調的表現以及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有粉絲詢問關於視覺類感統失調的訓練方法,所以這一篇著重介紹這一內容。視覺類感統失調可能很多家長覺得陌生,但造成的影響在大多數孩子身上都有體現。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訓練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對自閉症有一定的了解,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這簡單概述一下,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 做感統訓練前,家長一定要知道的六個真相!
    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系畢業,在臺北桃園敏盛醫院職能治療師七年,2012他來到廣州創辦第六號天使兒童發展中心,開展感統評估,感統療育服務,他是大米的老朋友!> 自閉症的三大核心問題不是感統造成但感統問題會強化核心問題 我們知道,自閉症孩子存在三大核心問題:社會交往障礙、溝通能力障礙、刻板行為。
  • 為什麼感覺統合對有些自閉症孩子沒什麼效果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被診斷自閉症、發育遲緩兒童都有感覺統合的問題,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給他進行感統訓練時沒有什麼效果呢?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是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我該如何幹預?
    被醫院確診為疑似自閉症或自閉症、自閉症傾向,醫生就會建議家長幹預。很多家長這時會很迷茫,第一次聽說自閉症,不知道該如何幹預。現在小編就早期幹預和感統訓練方面提供一些容易操作的居家幹預方案。首先要認識自閉症並改善身體的生理健康。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神經發育障礙疾病,它的病因目前仍未查明。
  • 啟志教育上線自閉症系列課程 關愛特殊兒童的健康成長
    孩子一旦被確診為自閉症,很多家長都覺得會被人看不起,不知道如何去面對親朋、同事和鄰裡。此外,家庭生活和工作也都因這個特殊兒童受到各種挑戰,父母會陷入絕望,飽受煎熬,更擔心等到自己老了走不動的那天,不能自理的孩子可怎麼辦?
  • 哪些機構和活動可以幫到「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專題
    「星星雨」為3—6歲的孤獨症兒童提供以「行為訓練」(ABA)個別化教育方案和學前訓練指導。服務特點是培訓家長;目的是幫助家長獲得有關孤獨症的知識和ABA方法,以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幫助孩子。家長培訓課程每期由11個星期組成,每年有四期,一期大約有50個來自中國不同地區的家庭參加培訓。
  • 兒童感統訓練的3個階段,越早開始訓練效果越好,父母要引起重視
    所以說,感統統合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呢?來自外界的各種感覺信息無法經由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統合,從而產生各種行為障礙。也就是說大腦對身體的一些器官失去了控制,使機體無法進行正常的運作,不同程度的削弱孩子的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什麼是感覺統合訓練呢?
  • 想用繪本對寶寶進行感覺系統訓練,這幾個感統訓練關鍵期你知道嗎
    由此可見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是身體綜合的反應。感覺統合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愛爾絲提出來的,他指出感覺統合的發育關係到孩子的運動能力、注意力、協調能力等等,也影響孩子的性格。我國的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者佔10%-30%,很多的幼兒園和小學發現越來越多的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的兒童,困擾著老師和家長。
  • 【轉載】關於【自閉症】的100個問題~
    怎樣理解「自閉症譜系障礙「中的」譜系「一詞?DSM-5 統一使用「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來指代 DSM-4 中的 5 種不同的自閉症亞型[3]。使用「譜系」一詞是因為 ASD 兒童的自閉症特徵、能力和嚴重程度都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性,像光譜一樣,可能在彩虹的這一端或另一端,也可能擁有不同的顏色。
  • 推薦閱讀|自閉症兒童的心靈治療師:音樂
    音樂學習促進自閉症兒童感知能力的發展在音樂學習中,愉悅的音樂情境可以為自閉症兒童提供聽覺、視覺、觸覺、運動覺等多重感官經驗,滿足其感官的需求,刺激其感官的開發。孩子在敲打樂器時,視覺上需要專注樂器,樂器的震動直接傳到他的雙手,而震動的聲波也通過空氣及地板間接地刺激著他的皮膚觸覺,這樣多重感官的刺激,加強了孩子對節奏的感應,從而提高孩子對音樂節奏的掌握和控制。
  • 自閉症兒童的教學太難?單一嘗試教學法讓你化繁為簡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我們很大一部分的自閉症兒童是不會主動去交流的,原因就在於自閉症兒童存在社交障礙,也正因為社交障礙,大多數自閉症兒童也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社交規則。
  • 愛貝克【第十七期】親子活動之「關愛天使公益行」關愛自閉症兒童活動
    他們目光澄亮,卻對人視而不見;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發聲正常,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但他們缺少與人互動交流、社會交往的能力……他們是自閉症兒童。>5月21日,請跟隨愛貝克的步伐,和自閉症的孩童來場友誼的交流活動吧
  • 及早識別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兒童
    協助理解規則雖然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兒童較難理解環境對他們的要求,但由於他們有極佳的視覺接收及記憶能力,故老師可透過視覺提示幫助兒童接收、理解、處理和記憶訊息。老師可製作及張貼視覺提示,協助兒童理解課堂規則,亦可運用日常生活片段與學生討論社交及遊戲規則。
  • 林志穎帶兒子做感統訓練,你還覺得感統不重要?
    據調查,全國兒童80%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嚴重感統失調佔30%;通過專業訓練,改善感統失調的有效率高達90%。感統失調是個普遍現象,一旦大腦無法有效的整合我們身體各個感覺器官所傳達的信息,就會導致孩子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很多家長以為等孩子長大就好了,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訓練和學習機會,從而錯失了感統訓練的最佳時期。
  • 工作性記憶訓練對自閉症兒童的重要性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這是用閃卡(卡片)教自閉症孩子認識的,而且是分門類別的教,這節課學動物、下節課學水果。顯然,當孩子認識「雞蛋」的時候,和下一張卡片「白菜」毫無關係。所以,孩子的記憶都像種豆一樣,就一個點,不需要事事、人事、人人之間和時間距離的連接。結果就是,孩子需要工作性的系統活動的時候,通常發現孩子有「斷層」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