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的基礎訓練內容
孩子成功學習的要素
1)目光專注
2)主動性
3)從常規中學習
4)寧靜環境和簡單教材
5)教導者全情投入的個別的訓練
6)適合的課程、父母的愛心和忍耐力
一,模仿
模仿是一種有意識地仿效別人的行為,是學習與發展的基礎。有一定的注意力、記憶力、動作技能和動機是學習模仿的先決條件,包括使用物件、動作和聲音模仿這些內容,有一定的基礎後,要訓練孩子的想像模仿能力,這一條對自閉兒來說意義尤其重大。
發音模仿:1)唇音:b p m f e o爸、媽、鼻、花、貓、飽、波
2)l t:拉、塗、提、湯、糖、梯(鼓勵舔食食物,扮鬼臉,伸出舌頭左右擺動)
3)鼻音和喉音:g k h d n 凳、小牛、鋼琴
二,感知覺
含義:個體是通過以生理為基礎的感官所獲得的訊息,加上以往在記憶中的經驗,進而對環境作出反應及解釋的過程。
兒童是通過感知覺來認識環境的,感知覺對小肌肉及綜合感知肌動很重要。透過知覺去分辨事物對智能發展,計劃及組織環境等尤其重要。
自閉兒得差異:感覺異常,對分辨和處理外界資料有困難,通過學習能有助於掌握外界事物的意義,減低他們異常的感知反應。
感知覺種類:觸、視、聽、嗅、味、本體感覺。
三,大肌肉
含義:設計全身或局部大肌肉的姿勢及動作的活動。
自閉兒的特點:
1) 大肌肉能力遠超過判斷和明白口頭及社會要求,形成控制行為的問題。
2) 部分兒童缺乏體力及肌肉能力
3) 平衡力差
4) 繞過障礙物時顯得非常笨
5) 不會控制速度幾力度
6) 協調身體時有困難
透過這部分的訓練,可使自閉兒注意自己的身體部分及身體與環境的關係,建立在社交及行為上的規則。
四,小肌肉
含義:運用手指、手腕及協調雙手老進行的活動。
自閉兒的特點:能抓握,但個別手指的運用、力度的使用、協調能力有問題。
學習小肌肉活動能幫助自閉兒認識到物件的特質、增強學習上的成功感,促進自理技巧、書寫能力等。
建議:
1)增強抓握或放下物件、手指力的運用及靈活地使用手指等技巧。
2)增強手指抓握的能力、轉動及運用手腕的技巧。
3)雙手協調技巧。
五,手眼協調
含義: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覺能力而組成的一種活動。
自閉兒的特點:目光不能依附在某事物上,故防礙他們的學習。
兒童的雙手經常根據視知覺的訊息而改變活動的方向及力度,以便控制環境。透過手眼協調能力的訓練可以促進自閉兒小肌肉和知覺的配合,發展其智能。訓練時範圍由大到小,然後是精細的手眼協調活動,轉而進入與高層次認知能力配合的活動。
六,認知理解
含義:指配對能力(分辨相同、不相同及相似的能力)、分類能力(認識不同類別)、理解先後次序的能力(空間、時間上的先後次序)、概念的理解能力(物件及其屬性的認識)。
自閉兒的特點:不能從以往的經歷中獲得知識及歸納出一些定律,只會用單一的方式處理物件及行為,用死板的方式去學習,缺乏真正的理解。
透過這部分的訓練,可以協調自閉兒理解周圍的環境、組織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進一步發展概念認知能力。隨著概念認知力的發展,兒童對環境的理解能力及溝通能力也相應提高,並能降低對環境及他人的焦慮,增進處理新事物的靈活性及理解力。而這一部分的訓練必須以模仿、知覺、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協調能力為基礎。
配對訓練步驟:
1) 相同實物配對
2) 像片與實物配對
3) 圖畫與實物配對
4) 像片與字卡配對
5) 圖畫與像片配對
6) 圖畫與字卡配對
七,語言能力
含義:使用語言方面的能力
自閉兒的特點:
1) 刻板及單一地學習及使用語言,不懂得類化,以致難以掌握有關的語言概念。
2) 缺乏溝通動機。
3) 在使用手勢及非語言表達能力上的發展較遲緩。
4) 聽覺記憶雖好,但傾向以死板、缺乏意義的方式記憶,造成回憶上的障礙,難以想起以前所學的語言內容。
語言能力的發展必須以模仿、知覺、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協調、認知能力為基礎,透過這一部分的訓練能促進兒童在這些範圍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兒童在環境及人際的交往,加強兒童對需要及感受的表達,提高分析及思考的能力,並使其理解更細微或更抽象的事物,且能表達。
語言訓練的兩個層次:
1、 適合能力較低、處於語言前訓練的兒童(沒有說話能力的兒童)。 訓練目標有:建立學習語言的先決條件;建立使用手語溝通的能力(作為輔助溝通的方式,而非取代說話能力)。
2、 適合已經有說話能力的兒童(即能以短句或句子表達意思的兒童)。 訓練目標有:建立足以應付兒童切身需要的溝通能力,使兒童能應付他所深處的社會情況;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擴展所能表達的句子的長度及結構,促進兒童對問題、事情的次序的理解,提高對話能力,使其有能力和他人就某一內容進行談話)。
語言訓練中首先要建立自閉兒對字詞的理解能力,待其有掌握字詞的意義後才訓練兒用字詞來表達意思,應該以低層次語言能力作為目標,逐漸提升至高層次的語言能力。
低層次所包含的語言能力:
1) 語言理解:明白動詞及帶有動詞的簡單指令:理解常見的名詞;
2) 語言表達: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想參加活動等。
高層次所包含的語言能力:
1) 會打是不是的問題;
2) 使用代名詞,能玩假想遊戲等;
3) 能正確使用表示時間和空間位置的詞;
4) 使用簡單的社交詞語。
圖、子卡得種類:
名詞:
1)家庭成員名稱
2)心愛的食物或玩具
3)身體的各部位
4)日常衣服
5)廚房用品
6)家具和家用電器
7)衛生間及洗手間用品
8)文具
9)水果和蔬菜
10)常見動物
11)戶外環境
12)顏色
13)交通工具
14)建築設施
15)職業
動詞:走、站、坐、跳、跑、追、跌、爬、睡、吃、喝、吸、吹、哭、笑、唱、叫、喊、洗、拋、接、開、關、寫、畫、捏、壓、拍、打、指、推、拉、提倒、剪、切、遊等。
形容詞:
對比性的:大小、長短、粗細、高低、新舊、明暗、黑白、冷熱、胖瘦、潔髒、遠近、高矮、乾濕、深淺、輕重、快慢等。
表達感情的:快樂、高興、生氣、憂愁、興奮、失望、難過、傷心等。
前置詞:前後、左右、上下、裡外等。
八,自理能力
含義:自理是自我照顧的能力,這方面的能力有助建立獨立生活。包括:進食、穿衣、梳洗、如廁、簡單家務。
自閉兒的特點:
1) 進食方面:偏食、偏用餐具、沒有掌握或沒有完全掌握使用不同餐具的技巧、不能分辨可吃或不可吃的東西、不能有組織的完成進食過程也不能自己弄簡單的小吃、不能遵守進食規則或禮儀。
2) 穿衣方面:對不同質地的服裝過於敏感、因為刻板只認準穿某件衣服、不能有組織地完成整個穿衣過程。
3) 梳洗方面:不喜歡梳洗時的感覺、沒有能力來完成整個梳洗的過程。
4) 如廁:不會適當地使用廁所、不會表達如廁的需要。
5) 簡單家務:沒有工作動機,不理解工作要求和意義,不能合理安排工作。
自理能力的訓練是極其重要的,是必須的。訓練者必須首先了解自閉兒與一般兒童的不同情況,要知道我們的孩子不能單從「口頭教導」學習任何技能,也不能從「觀察示範」學習技能,他們要從實際「操練時的感覺」去學習,所以施行這部分訓練時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如何做,並使他的參與部分慢慢增加,直到能獨立完成整個過程,並掌握所需的技巧,這部分的訓練一定不要和實際生活脫節,要充分發揮環境教學法的作用。
簡單清楚地指令 環境和動作的配合 不斷重複地教導
九,社交
含義:社交就是建立社會或團體內共同認許的行為,及與別人相處的技巧。當一個人在生活上有任何進步,都可以促進他在社交上的成長。所以,社交包括兩方面:
(1)能夠建立正面的、社會接受的行為。
(2)減少不當行為。
自閉兒的特點:
1) 異常的接納親近情況:
(1) 對於身體接觸有不安的甚至是抗拒的反應。
(2) 無法溶入或逃避群體活動。
(3) 過分迷戀或排斥某種物件和環境。
(4) 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2) 異常地運用物件及身體的表現:
(1) 缺乏自發及正確地使用物件的能力
(2) 缺乏參與遊戲的動機和技巧。
(3) 對環境缺乏興趣,專注力短暫,組織力弱。
(4) 不能有效地運用身體各部分,尤其是獨處時,容易出現自我刺激行為。
3) 缺乏引起社交溝通的能力
(1) 兒童不懂得引發社交溝通
(2) 部分兒童雖然嘗試引發溝通,但表達方式並不恰當。
4) 缺乏適當的社交反應
(1) 缺乏目光對視,不懂得輪流說話,對他人的回應時間不準確。
(2) 不會用適當的語言進行語句溝通。
(3) 獨立工作的困難太大。
5) 問題行為的影響
(1) 對不同的感覺刺激過分敏感或感覺過弱,會妨礙社交技能的發展,同時混亂的感覺可能令他們無法將外界環境的訊息組織起來,以致不能有效地學習各種技能。
(2) 其他問題行為,如自傷、他傷,拒絕與他人在一起等直接影響兒童與他人交往。
不容易適應環境的轉變。在環境有所改變時,自閉兒容易感到不安或大發脾氣,影響其社交。
一般的社交技巧訓練:
1) 孩子對自己的名字的反應
2) 與人打招呼
3) 學習親吻和擁抱
4) 模仿和使用身體語言
5) 家人協助下參與集體活動
6) 給孩子可以安排合適的社交活動
7) 保護孩子,及早向旁人解釋孩子的特殊情況
8) 安排戶外活動
9) 與家人一起度假
10) 製作和使用相冊及生活點滴記錄簿
從遊戲中學習
從遊戲中學習是每個孩子所渴求的輕鬆愉快的學習方法,很多的生活技巧和社交行為,都能在遊戲中學會。父母和訓練師若能在遊戲中製造積極、愉快的氣氛,協助孩子投入遊戲活動,不單會促進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溝通、認知、感官機能等各方面均有極大的幫助。
注意:
1) 以身作則
2) 善用教導技巧
3) 因材施教
4) 投其所好
5) 善用資源
6) 靈巧創新
遊戲設計的原則:
1) 目的:要求孩子做何種反應
2) 程序:要簡單,易於模仿
3) 用具:提早預備適當的用具和玩具
4) 形式:把握機會,尤其需小組進行的項目
各個階段:
1) 單向、簡單動作的遊戲(適合開始訓練或沒有任何技巧的孩子)
2) 雙向或發掘環境性的玩具(適合開始明白簡單口頭指示的孩子)
3) 教育性之玩具
4) 溝通/語言遊戲
5) 較複雜、富有創作性、合作性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