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礎的自閉症兒童各方面能力訓練手冊

2020-12-23 騰訊網

自閉症的基礎訓練內容

孩子成功學習的要素

1)目光專注

2)主動性

3)從常規中學習

4)寧靜環境和簡單教材

5)教導者全情投入的個別的訓練

6)適合的課程、父母的愛心和忍耐力

一,模仿

模仿是一種有意識地仿效別人的行為,是學習與發展的基礎。有一定的注意力、記憶力、動作技能和動機是學習模仿的先決條件,包括使用物件、動作和聲音模仿這些內容,有一定的基礎後,要訓練孩子的想像模仿能力,這一條對自閉兒來說意義尤其重大。

發音模仿:1)唇音:b p m f e o爸、媽、鼻、花、貓、飽、波

2)l t:拉、塗、提、湯、糖、梯(鼓勵舔食食物,扮鬼臉,伸出舌頭左右擺動)

3)鼻音和喉音:g k h d n 凳、小牛、鋼琴

二,感知覺

含義:個體是通過以生理為基礎的感官所獲得的訊息,加上以往在記憶中的經驗,進而對環境作出反應及解釋的過程。

兒童是通過感知覺來認識環境的,感知覺對小肌肉及綜合感知肌動很重要。透過知覺去分辨事物對智能發展,計劃及組織環境等尤其重要。

自閉兒得差異:感覺異常,對分辨和處理外界資料有困難,通過學習能有助於掌握外界事物的意義,減低他們異常的感知反應。

感知覺種類:觸、視、聽、嗅、味、本體感覺。

三,大肌肉

含義:設計全身或局部大肌肉的姿勢及動作的活動。

自閉兒的特點:

1) 大肌肉能力遠超過判斷和明白口頭及社會要求,形成控制行為的問題。

2) 部分兒童缺乏體力及肌肉能力

3) 平衡力差

4) 繞過障礙物時顯得非常笨

5) 不會控制速度幾力度

6) 協調身體時有困難

透過這部分的訓練,可使自閉兒注意自己的身體部分及身體與環境的關係,建立在社交及行為上的規則。

四,小肌肉

含義:運用手指、手腕及協調雙手老進行的活動。

自閉兒的特點:能抓握,但個別手指的運用、力度的使用、協調能力有問題。

學習小肌肉活動能幫助自閉兒認識到物件的特質、增強學習上的成功感,促進自理技巧、書寫能力等。

建議:

1)增強抓握或放下物件、手指力的運用及靈活地使用手指等技巧。

2)增強手指抓握的能力、轉動及運用手腕的技巧。

3)雙手協調技巧。

五,手眼協調

含義: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覺能力而組成的一種活動。

自閉兒的特點:目光不能依附在某事物上,故防礙他們的學習。

兒童的雙手經常根據視知覺的訊息而改變活動的方向及力度,以便控制環境。透過手眼協調能力的訓練可以促進自閉兒小肌肉和知覺的配合,發展其智能。訓練時範圍由大到小,然後是精細的手眼協調活動,轉而進入與高層次認知能力配合的活動。

六,認知理解

含義:指配對能力(分辨相同、不相同及相似的能力)、分類能力(認識不同類別)、理解先後次序的能力(空間、時間上的先後次序)、概念的理解能力(物件及其屬性的認識)。

自閉兒的特點:不能從以往的經歷中獲得知識及歸納出一些定律,只會用單一的方式處理物件及行為,用死板的方式去學習,缺乏真正的理解。

透過這部分的訓練,可以協調自閉兒理解周圍的環境、組織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進一步發展概念認知能力。隨著概念認知力的發展,兒童對環境的理解能力及溝通能力也相應提高,並能降低對環境及他人的焦慮,增進處理新事物的靈活性及理解力。而這一部分的訓練必須以模仿、知覺、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協調能力為基礎。

配對訓練步驟:

1) 相同實物配對

2) 像片與實物配對

3) 圖畫與實物配對

4) 像片與字卡配對

5) 圖畫與像片配對

6) 圖畫與字卡配對

七,語言能力

含義:使用語言方面的能力

自閉兒的特點:

1) 刻板及單一地學習及使用語言,不懂得類化,以致難以掌握有關的語言概念。

2) 缺乏溝通動機。

3) 在使用手勢及非語言表達能力上的發展較遲緩。

4) 聽覺記憶雖好,但傾向以死板、缺乏意義的方式記憶,造成回憶上的障礙,難以想起以前所學的語言內容。

語言能力的發展必須以模仿、知覺、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協調、認知能力為基礎,透過這一部分的訓練能促進兒童在這些範圍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兒童在環境及人際的交往,加強兒童對需要及感受的表達,提高分析及思考的能力,並使其理解更細微或更抽象的事物,且能表達。

語言訓練的兩個層次:

1、 適合能力較低、處於語言前訓練的兒童(沒有說話能力的兒童)。 訓練目標有:建立學習語言的先決條件;建立使用手語溝通的能力(作為輔助溝通的方式,而非取代說話能力)。

2、 適合已經有說話能力的兒童(即能以短句或句子表達意思的兒童)。 訓練目標有:建立足以應付兒童切身需要的溝通能力,使兒童能應付他所深處的社會情況;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擴展所能表達的句子的長度及結構,促進兒童對問題、事情的次序的理解,提高對話能力,使其有能力和他人就某一內容進行談話)。

語言訓練中首先要建立自閉兒對字詞的理解能力,待其有掌握字詞的意義後才訓練兒用字詞來表達意思,應該以低層次語言能力作為目標,逐漸提升至高層次的語言能力。

低層次所包含的語言能力:

1) 語言理解:明白動詞及帶有動詞的簡單指令:理解常見的名詞;

2) 語言表達: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想參加活動等。

高層次所包含的語言能力:

1) 會打是不是的問題;

2) 使用代名詞,能玩假想遊戲等;

3) 能正確使用表示時間和空間位置的詞;

4) 使用簡單的社交詞語。

圖、子卡得種類:

名詞:

1)家庭成員名稱

2)心愛的食物或玩具

3)身體的各部位

4)日常衣服

5)廚房用品

6)家具和家用電器

7)衛生間及洗手間用品

8)文具

9)水果和蔬菜

10)常見動物

11)戶外環境

12)顏色

13)交通工具

14)建築設施

15)職業

動詞:走、站、坐、跳、跑、追、跌、爬、睡、吃、喝、吸、吹、哭、笑、唱、叫、喊、洗、拋、接、開、關、寫、畫、捏、壓、拍、打、指、推、拉、提倒、剪、切、遊等。

形容詞:

對比性的:大小、長短、粗細、高低、新舊、明暗、黑白、冷熱、胖瘦、潔髒、遠近、高矮、乾濕、深淺、輕重、快慢等。

表達感情的:快樂、高興、生氣、憂愁、興奮、失望、難過、傷心等。

前置詞:前後、左右、上下、裡外等。

八,自理能力

含義:自理是自我照顧的能力,這方面的能力有助建立獨立生活。包括:進食、穿衣、梳洗、如廁、簡單家務。

自閉兒的特點:

1) 進食方面:偏食、偏用餐具、沒有掌握或沒有完全掌握使用不同餐具的技巧、不能分辨可吃或不可吃的東西、不能有組織的完成進食過程也不能自己弄簡單的小吃、不能遵守進食規則或禮儀。

2) 穿衣方面:對不同質地的服裝過於敏感、因為刻板只認準穿某件衣服、不能有組織地完成整個穿衣過程。

3) 梳洗方面:不喜歡梳洗時的感覺、沒有能力來完成整個梳洗的過程。

4) 如廁:不會適當地使用廁所、不會表達如廁的需要。

5) 簡單家務:沒有工作動機,不理解工作要求和意義,不能合理安排工作。

自理能力的訓練是極其重要的,是必須的。訓練者必須首先了解自閉兒與一般兒童的不同情況,要知道我們的孩子不能單從「口頭教導」學習任何技能,也不能從「觀察示範」學習技能,他們要從實際「操練時的感覺」去學習,所以施行這部分訓練時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如何做,並使他的參與部分慢慢增加,直到能獨立完成整個過程,並掌握所需的技巧,這部分的訓練一定不要和實際生活脫節,要充分發揮環境教學法的作用。

簡單清楚地指令 環境和動作的配合 不斷重複地教導

九,社交

含義:社交就是建立社會或團體內共同認許的行為,及與別人相處的技巧。當一個人在生活上有任何進步,都可以促進他在社交上的成長。所以,社交包括兩方面:

(1)能夠建立正面的、社會接受的行為。

(2)減少不當行為。

自閉兒的特點:

1) 異常的接納親近情況:

(1) 對於身體接觸有不安的甚至是抗拒的反應。

(2) 無法溶入或逃避群體活動。

(3) 過分迷戀或排斥某種物件和環境。

(4) 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2) 異常地運用物件及身體的表現:

(1) 缺乏自發及正確地使用物件的能力

(2) 缺乏參與遊戲的動機和技巧。

(3) 對環境缺乏興趣,專注力短暫,組織力弱。

(4) 不能有效地運用身體各部分,尤其是獨處時,容易出現自我刺激行為。

3) 缺乏引起社交溝通的能力

(1) 兒童不懂得引發社交溝通

(2) 部分兒童雖然嘗試引發溝通,但表達方式並不恰當。

4) 缺乏適當的社交反應

(1) 缺乏目光對視,不懂得輪流說話,對他人的回應時間不準確。

(2) 不會用適當的語言進行語句溝通。

(3) 獨立工作的困難太大。

5) 問題行為的影響

(1) 對不同的感覺刺激過分敏感或感覺過弱,會妨礙社交技能的發展,同時混亂的感覺可能令他們無法將外界環境的訊息組織起來,以致不能有效地學習各種技能。

(2) 其他問題行為,如自傷、他傷,拒絕與他人在一起等直接影響兒童與他人交往。

不容易適應環境的轉變。在環境有所改變時,自閉兒容易感到不安或大發脾氣,影響其社交。

一般的社交技巧訓練:

1) 孩子對自己的名字的反應

2) 與人打招呼

3) 學習親吻和擁抱

4) 模仿和使用身體語言

5) 家人協助下參與集體活動

6) 給孩子可以安排合適的社交活動

7) 保護孩子,及早向旁人解釋孩子的特殊情況

8) 安排戶外活動

9) 與家人一起度假

10) 製作和使用相冊及生活點滴記錄簿

從遊戲中學習

從遊戲中學習是每個孩子所渴求的輕鬆愉快的學習方法,很多的生活技巧和社交行為,都能在遊戲中學會。父母和訓練師若能在遊戲中製造積極、愉快的氣氛,協助孩子投入遊戲活動,不單會促進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溝通、認知、感官機能等各方面均有極大的幫助。

注意:

1) 以身作則

2) 善用教導技巧

3) 因材施教

4) 投其所好

5) 善用資源

6) 靈巧創新

遊戲設計的原則:

1) 目的:要求孩子做何種反應

2) 程序:要簡單,易於模仿

3) 用具:提早預備適當的用具和玩具

4) 形式:把握機會,尤其需小組進行的項目

各個階段:

1) 單向、簡單動作的遊戲(適合開始訓練或沒有任何技巧的孩子)

2) 雙向或發掘環境性的玩具(適合開始明白簡單口頭指示的孩子)

3) 教育性之玩具

4) 溝通/語言遊戲

5) 較複雜、富有創作性、合作性的遊戲

相關焦點

  • 自閉症感統訓練,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和理解能力訓練方法
    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能力訓練主要包括:注意力、視覺跟蹤、辨別、記憶及再現等方面技能訓練。這些訓練是其他所有訓練的基礎保證,如果兒童無法識別眼鏡看到的東西,無法進行視覺追蹤、理解和記憶等,其他所有訓練均無法實現。因此,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和立即額能力訓練尤為重要。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遊戲能夠滿足成長中孩子最大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社會性的角色遊戲,本質是孩子對社會生活的模仿和學習,是自閉症兒童最自然的溝通媒介,也是自我表達情緒、想法和行動的工具。
  • 自閉症兒童語言訓練應遵循的幾大要點
    語言能力是人類智能結構中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是未來許多能力得以發展、成熟的先決條件。自閉症兒童在語言方面有嚴重的障礙,因此對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自閉症兒童的語言障礙表現多樣,家長要根據不同的表現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我們準備了些實用的方法推薦給大家。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訓練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對自閉症有一定的了解,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這簡單概述一下,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 思圻國際融合教育:用科技與愛溫暖自閉症等發育障礙兒童群體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自閉症兒童已超1400萬人次,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佔250萬之多,並且數據還在呈現遞增趨勢,一個個數字背後是無數個不幸的家庭。最近,一篇名為《辭職幹預12年,自閉症兒子終於不再闖禍,媽媽重返職場!》的文章經過一系列自媒體發酵,在社會上引起了熱議。的確,自閉症,或稱孤獨症等特殊兒童群體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細心呵護。
  • 高功能孤獨症兒童的社會交往訓練
    而目前在中國的兒童孤獨症患者中約有10%屬於高功能孤獨症患者,其自閉程度較輕,智商正常或處於邊緣智商,具有較好的認知能力或認知潛力,但言語和社會交往方面的障礙還是阻礙了他們融入社會群體的道路。一般來說,凡智商發育在正常範圍(IQ≥70),保持一定的認知和語言功能,與周圍人保持一定的情感聯繫,且不伴有癲癇發作和腦器質性病變的稱為高功能孤獨症。
  • 自閉症兒童的教學太難?單一嘗試教學法讓你化繁為簡
    這似乎有點像嬰兒牙牙學語時,家長先教最簡單的首字母拼音b或m一樣。一旦孩子學會了「玩」,以及逐漸能單獨完成「我」以及「想要」這些動作和行為,那麼接下來就可以將這些單個目標連結在一起變成一個大的目標進行繼續強化。這種單一的教學法可以用來教導譜系兒童的基本溝通、遊戲、動作以及每天的技能訓練。
  • 自閉症兒童—星星的孩子
    他們目光澄亮,卻對人視而不見;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發聲正常,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是自閉症兒童。自閉症往往在3歲以前起病,主要表現為在語言、社會互動、溝通交流以及興趣行為等多方面的缺陷,在4到5歲時症狀最為明顯,男女發病比例約為5:1。大約3/4的患兒合併有精神發育遲滯,半數左右的患兒在青春期可能合併癲癇發作。
  • 如何面對自閉症兒童?演員陳錦鴻當紅退圈,僅為自己的自閉症兒子
    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兒童,並不少見,目前中國自閉症患病率與世界其他國家相似,約為1%,患病率也是逐年提高。自閉症患者目前已超過1000萬,一般集中在0~14歲的孩子。很多人都認為自閉症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無藥可救,但其實他們只不過是一人一個世界,只活在了他們的世界中,就像星星那樣,他們就是「星星的孩子」,在他們的世界中,他們就是天才。根據權威調查結果顯示:自閉症兒童會在記憶力、音樂等方面表現超乎常人。
  • 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攜援助計劃上映
    當晚,由浙江海亮慈善基金會出品的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在各大網絡平臺上映,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一個特殊群體——自閉症兒童,影片「自帶」的「星援助」公益計劃也同步上線。當你以為自閉症是少數群體時,已經有一千多萬中國家庭深陷泥淖。當你以為自閉症離你很遠時,孤獨感、認知缺陷已經悄然摧毀了你身側鮮活的骨朵。
  • 專訪特殊教育學者蘇雪雲:認為自閉症兒童多天才是一種誤解
    並不是說自閉症的孩子裡天才就特別多,只是可能因為他們的特徵,比如在社交方面相對有缺陷,對某些東西會有特別固執的特殊興趣,又不會受到其他幹擾,所以在特定領域表現出了相對突出的「孤島能力」。但是如果僅僅強調這種能力的話,不一定有利於兒童的發展和適應。比如我們有案例是兩三歲的時候就可以認很多漢字,但到後面沒有辦法進行語篇閱讀。
  • 工作性記憶訓練對自閉症兒童的重要性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這是用閃卡(卡片)教自閉症孩子認識的,而且是分門類別的教,這節課學動物、下節課學水果。顯然,當孩子認識「雞蛋」的時候,和下一張卡片「白菜」毫無關係。所以,孩子的記憶都像種豆一樣,就一個點,不需要事事、人事、人人之間和時間距離的連接。結果就是,孩子需要工作性的系統活動的時候,通常發現孩子有「斷層」的時候。
  • 推薦閱讀|自閉症兒童的心靈治療師:音樂
    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是一種兒童發育障礙疾病,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刻板重複行為、興趣缺失等。除這些典型症狀,部分自閉症孩子還會存在平衡、步態、姿勢異常、關節活動受限等問題。音樂學習促進自閉症兒童感知能力的發展在音樂學習中,愉悅的音樂情境可以為自閉症兒童提供聽覺、視覺、觸覺、運動覺等多重感官經驗,滿足其感官的需求,刺激其感官的開發。
  • 自閉症孩子語言能力差,你最需要解決這4個問題!
    其實,還有無數個像茜茜這樣的孩子,也有無數個被孩子語言問題捆綁著的自閉症家庭。3歲的孩子還不會開口說話,現實中有很多「心大」的家長都認為孩子只是「貴人語遲」,再大點就好了,所以並沒有太過於在意孩子在說話方面的問題。但是,據兒童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中,不需要幹預能自行發展語言的孩子僅佔7.624%。
  • 【伴您過年】春節到了,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可不能放鬆警惕!
    但自閉症兒童的爸爸媽媽們若也這樣,可就錯過了一個幹預孩子的好時機。有經驗的爸爸媽媽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暑假寒假過大年,一下回到解放前」。這句話的意思是:自閉症兒童的幹預訓練如果在過節期間停滯,就會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20年,她為1.2萬「星兒」點燃希望 全國最大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以琳...
    經過20年的發展,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目前是全國規模最大、綜合專業能力最強的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之一,先後有自閉症兒童1.2萬人次在這裡接受康復訓練,為無數自閉症家庭重燃生活希望。擁有青島寧海兩處中心在慶典儀式現場,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始人方靜回顧了以琳的「成長史」。
  • 思圻國際聚焦自閉症兒童康復之路,深耕融合教育創新建設
    對有發育障礙的兒童,健康教育的最佳方法應該是康復訓練機構和家庭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除了通過康復訓練機構進行訓練之外,父母也需要調整好心態,學會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在家幫助孩子做訓練,這樣才能對孩子的康復起到更好的效果。
  • 啟志教育上線自閉症系列課程 關愛特殊兒童的健康成長
    孩子一旦被確診為自閉症,很多家長都覺得會被人看不起,不知道如何去面對親朋、同事和鄰裡。此外,家庭生活和工作也都因這個特殊兒童受到各種挑戰,父母會陷入絕望,飽受煎熬,更擔心等到自己老了走不動的那天,不能自理的孩子可怎麼辦?
  • 愛貝克【第十七期】親子活動之「關愛天使公益行」關愛自閉症兒童活動
    他們目光澄亮,卻對人視而不見;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發聲正常,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但他們缺少與人互動交流、社會交往的能力……他們是自閉症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適當的壓力水平可以激勵我們專心複習,促進各方面的素質及已有能力適當發揮,從而有助於我們考試中正常發揮。
  • 諾亞公益基金會「關愛自閉症兒童慈善音樂會」上海舉行
    超過350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參與本次活動,活動現場所籌集善款將全部用於自閉症群體的科學幹預以及自閉症家庭的幫助。據了解,自閉症是一種起病於嬰幼兒時期的心理髮育障礙性疾病,以社交溝通缺陷、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複為主要表現,發病率逐年升高,病因不明,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教育訓練是幹預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