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謠言與真實《發熱難受,捂出一身汗可退熱?》

2020-12-26 騰訊網

大家小時候發燒的時候,常聽父母說用被子捂一宿就好了,不要著涼,不要被風吹到,出一身汗就好了,我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可是長大了之後發現這招不太好使了,是什麼原因呢?

出汗可以使體溫降低,其實這是比較老的退燒觀念,許多人聲辯自己捂了一身汗後燒就退了,但實際上並不是出汗導致的,出汗只是退熱的一個過程而已,捂出來的汗不是身體本身在常溫狀態下發出的汗。

事實上,發燒捂汗是不可取的做法,會導致體溫持續升高,從而帶來嚴重的後果。尤其是嬰幼兒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捂汗會導致體溫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高,引起高熱驚厥、抽搐等現象的發生。一般發燒時建議適當降低室溫,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而絕不能依靠捂汗。

正確的降溫方法是

1、多喝水:少量多次飲用溫開水,不僅可以補充液體,還可以加快排汗、排尿,促進體內的毒素以及代謝廢物排出;

2、酒精擦拭:用75%的酒精100ml,加27℃-30℃溫水等量,用毛巾從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到腋窩、腹股溝處;

3、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水的溫度為32℃-34℃,每次擦拭時間10-20分鐘,重點擦拭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

4、冰袋冷敷法:將適量冰塊放入冰袋中,再加入適量水,外面包裹上一層毛巾,放置在患者的前額、腋下、腹股溝等處即可,適用於高熱患者;

5、藥物治療:如體溫超過38.5℃,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布洛芬等退燒藥物。

6、對因治療:對於經過常規處理熱度依然經久不退,或高熱患者(體溫達39.5℃- 41℃),伴有驚厥、噁心、嘔吐等症狀時,應及時送醫查明病因再治療。

大家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謠言粉碎機】發燒要捂汗才會好?正確就醫才是好選擇
    【謠言粉碎機】發燒要捂汗才會好?系列短視頻傳播謠言危害國家安全汙染網絡環境誤導人們的言行所以,網絡謠言不可輕信中共灤平縣委網信辦強力推出系列闢謠短視頻敬請關注!
  • 孩子發熱了,這3種錯誤的退熱方法不能用!我來告訴你「原因」
    朋友的孩子剛好發熱39℃,他就問我:」鄭醫生,孩子發熱了,我能用酒精幫他擦身退熱嗎?「我驚訝的說:」不可以,孩子會發生抽搐。你給退熱藥他吃吧。「孩子發熱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的處理方法是錯誤的,有些處理方法甚至會傷害到孩子,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說一說」哪些處理方法是錯誤的?還有,如何正確的應對孩子發熱的問題?
  • 發熱時該「捂」還是「散」?捂汗並不能退燒
    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 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那退燒,到底是「捂」好呢?還是「散」好呢? 正確對待發燒 針對退燒這件事情,民間確實流傳著幾種方法。有人說用被子捂,有人說喝碗薑湯,有人說用熱水泡腳等等。根據以上說法,總結到精髓,那就是發汗。
  • 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特別是新生兒,即使沒有發熱性疾病,包裹過多也可能出現「捂熱症候群」,危及生命。所以,當孩子發燒進入高熱持續期時千萬不能捂,不能捂,不能捂!都說發燒不能捂汗,可是為什麼我們常常出一身汗就退燒了?其實,並非是「捂出汗來能幫助退燒」;事實上,因果關係正好相反,正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已經擊退了病毒細菌致病狂魔,人體已經在退熱了,所以才會出汗。
  • 發燒後到底是要蓋被子捂汗,還是冰敷降溫?
    然而,在醫院,每次聽到護士喊:「X醫生,XX床病人37.6℃」,醫生總是會說:「敷點冰塊,物理降溫」,卻從來沒聽到過「喝點熱水,給他蓋上被子捂捂」。那麼,發燒後哪種處理方法才是對的呢?發燒,即發熱,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或者體溫不升高,自覺全身或身體局部發熱。造成發熱的原因很多,中醫上將發熱的類型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多因六淫,即自然界中的風、寒、暑、溼、燥、火(熱)。
  • 小孩發燒該捂汗還是通風散熱?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對於小孩感冒、發燒,許多家長的常規操作就是蓋被子捂汗。家長認為:一發汗孩子就退燒了,感冒就好了。 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不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 發燒應該捂汗還是冰敷?
    當免疫系統獲得勝利,驅除入侵者,消耗了太多能量的身體開始迅速降溫,這時體溫調定點恢復正常,機體散熱大於產熱,在體溫下降至正常期間,我們身體會出大量的汗,帶走大量熱量。但是有時免疫系統與細菌病毒的戰爭持續太久,過於持久的發熱敵我不分,會傷害我們重要的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長期的高溫使心跳呼吸加快,機體代謝增加,再加上高燒使我們食欲不振,導致人體能量大量消耗而補給不足;6個月-6歲的小孩子還有可能出現高熱驚厥。那發燒時到底應該怎麼做?冷敷or捂汗?
  • 寶寶發燒了,奶奶說讓我給他蓋被子捂汗就會好,真的嗎?
    大寶一歲的時候發燒了,體溫達到了39度,我給大寶吃完退燒藥以後,大寶難受的不行,渾身沒勁兒,我就抱著他,奶奶看他有點打顫,就說大寶冷了,讓我給他蓋被子捂汗,睡一覺發發汗就好了。我在網上查詢過資料,五歲以下的寶寶因為身體調節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所以不能通過捂汗退熱,如果捂汗容易造成器官損傷,我告訴婆婆不能捂著被子,婆婆就開始說我想把她孫子害了,她嚇唬我說如果不退熱,就會得腦膜炎的。
  • 中國人發燒讓捂汗,西方人發燒讓冰敷.方式截然相反,誰對?
    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那退燒,到底是「捂」好呢?還是「散」好呢?正確對待發燒針對退燒這件事情,民間確實流傳著幾種方法。有人說用被子捂,有人說喝碗薑湯,有人說用熱水泡腳等等。根據以上說法,總結到精髓,那就是發汗。
  • 退燒貼被曝光:不退熱還有害!寶寶退燒攻略,一次說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江湖上掀起了一股「小兒退熱貼」的熱潮。小孩一旦發熱,媽媽總會想到這麼個招——給自己的小孩額頭上貼一塊「退熱貼」。「退熱貼」可以說是代購圈兒裡一年四季的寵兒!在媽媽群裡可以說是「紅到發紫」。在各個電商平臺,月銷量從幾千到幾萬不等,最高的幾款銷量甚至高達75萬+件!
  • 感冒了要捂汗?輸液好得最快?運動出汗治感冒?別亂來!
    小貼士感冒後千萬別做這4件事1感冒捂汗能幫助恢復?錯!捂汗並不適合於所有感冒,只是對初期的風寒感冒有一定的效果,風寒感冒的表現就是怕冷、不出汗、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色白等。不過,要是捂過了也會適得其反。因為我們感冒的時候,很多人會沒有胃口,進食減少,體質也較弱,大量出汗很容易引起脫水和虛脫,反而使得抵抗力降低,加重病情。
  • 寶寶發燒科學處理方法,6種實用家庭退熱妙招,有孩子的存起來!
    02寶寶發燒程度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如果寶寶腋表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孩子發熱是一種症狀,如果發燒過高或長期發熱,會影響孩子機體調節能力,甚至導致高溫驚厥。所以要認真對待孩子發燒,護理好發燒的孩子。
  • 又一名寶寶被捂出腦損傷,冬天再這樣穿真會出大事!
    捂熱症候群會要命的。天氣越來越冷,家長們的保暖功課做的也是越來越足,羽絨服,厚棉褲,大被子,能給娃用上的,都給用上了。只要娃不冷,家長們就安心。可如果給年幼的孩子過度保暖,真的出大事。(新聞來源:看看新聞Knews)江蘇淮安也有一名6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奶奶擔心孩子感冒,就給孩子穿了5層衣服,3層襪子,結果孩子被捂出高熱,燒到40°C。
  • 發燒的時候,到底應該捂汗還是冰敷?
    寶寶每次發燒,全家都亂成一團——因此有粉絲提問:寶寶發燒捂汗還是冰敷有用首先,並不提倡對孩子進行捂汗措施。寶寶的體溫調節能力差,捂汗不利於散熱,輕者會讓寶寶脫水,重者可能損傷中樞神經系統,燒壞腦子,甚至發生熱驚厥現象。其次,也不建議冰敷。冰敷降溫只是暫時的,停止之後寶寶體溫會繼續上升。而且,冰敷會引起寶寶打寒顫,容易凍傷寶寶皮膚。
  • 退熱貼真的有用嗎?
    一般孩子發燒難受的時候,燒已經起來了,我們很難具備剛剛發燒就貼上退熱貼的時機。這個產品從初始邏輯上,就不具備自洽性。疑惑2:巴掌大的退熱貼,給腦門降了點溫,對孩子退熱退燒真的有用嗎?我們都知道,人體散熱調節體溫最常見的辦法就是出汗。
  • 孩子發熱了?醫生警示:這2中退熱方法傷害大,特別是最後1種
    孩子發熱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體質好的孩子一年才發熱一到兩次;體質差的孩子則是三天兩頭髮熱。孩子發熱了,而家長就慌了!要不要吃退熱藥?還是去醫院輸液?還是灌腸退熱?退熱方法可謂是五花八門,怎樣去選擇?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析一下:退燒藥、推拿、輸液、灌腸,哪種退熱方法最好?退熱藥是最常用的退熱方法很多家長都會在家裡備上一瓶退熱藥,在孩子發熱的時候使用。退熱藥也是最常用的退熱方法。大家使用退熱藥方法基本是在孩子體溫超過38.5攝氏度的時候才使用它們。真的是這樣嗎?專家建議:如果孩子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下,但是伴有頭痛、疲倦、身痛等不適的時候就可以使用了。
  • 孩子發熱的4條護理誤區,你中了幾條?
    所以說,發熱本身不是病,它只是身體對抗疾病時一種積極的自救表現,我們千萬不要一味急於退熱。 而是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伴隨症狀,配合醫生找到導致發熱的疾病再採取措施,從源頭上退熱。
  • 感冒發熱到什麼程度需用退熱藥?38.5度還是「金標準」嗎?了解下
    然而,春季氣候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穩定,俗話說「倒春寒」,一場春雨就可讓溫度回到「解放前」,如若不注意隨天氣增減衣物,就容易讓感冒找上自己。感冒在臨床上也被稱為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以病毒感染最為多見,而感冒的典型症狀之一就是「發熱」。
  • 小兒灌腸退熱知多少?
    一燒起來,四肢冰涼,蒙蒙連喊難受,媽媽也跟著難受。 最讓媽媽煩惱的是,蒙蒙雖然已經讀大班了,但是每次生病都不願意配合吃藥。 這次生病,家附近小診所的醫生告訴媽媽一種用「中藥秘方」灌腸退燒的方法,再加上外敷藥膏,不用吃藥的方法也可以治病,而且「無副作用、純天然、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