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時候發燒的時候,常聽父母說用被子捂一宿就好了,不要著涼,不要被風吹到,出一身汗就好了,我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可是長大了之後發現這招不太好使了,是什麼原因呢?
出汗可以使體溫降低,其實這是比較老的退燒觀念,許多人聲辯自己捂了一身汗後燒就退了,但實際上並不是出汗導致的,出汗只是退熱的一個過程而已,捂出來的汗不是身體本身在常溫狀態下發出的汗。
事實上,發燒捂汗是不可取的做法,會導致體溫持續升高,從而帶來嚴重的後果。尤其是嬰幼兒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捂汗會導致體溫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高,引起高熱驚厥、抽搐等現象的發生。一般發燒時建議適當降低室溫,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而絕不能依靠捂汗。
正確的降溫方法是
1、多喝水:少量多次飲用溫開水,不僅可以補充液體,還可以加快排汗、排尿,促進體內的毒素以及代謝廢物排出;
2、酒精擦拭:用75%的酒精100ml,加27℃-30℃溫水等量,用毛巾從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到腋窩、腹股溝處;
3、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水的溫度為32℃-34℃,每次擦拭時間10-20分鐘,重點擦拭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
4、冰袋冷敷法:將適量冰塊放入冰袋中,再加入適量水,外面包裹上一層毛巾,放置在患者的前額、腋下、腹股溝等處即可,適用於高熱患者;
5、藥物治療:如體溫超過38.5℃,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布洛芬等退燒藥物。
6、對因治療:對於經過常規處理熱度依然經久不退,或高熱患者(體溫達39.5℃- 41℃),伴有驚厥、噁心、嘔吐等症狀時,應及時送醫查明病因再治療。
大家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