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時該「捂」還是「散」?捂汗並不能退燒

2021-01-18 騰訊大申網

[摘要]發燒,這個症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

發燒,這個症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那退燒,到底是「捂」好呢?還是「散」好呢?

正確對待發燒

針對退燒這件事情,民間確實流傳著幾種方法。有人說用被子捂,有人說喝碗薑湯,有人說用熱水泡腳等等。根據以上說法,總結到精髓,那就是發汗。而另一種方式就是通過物理降溫進行體溫控制,如溼敷降溫,在患者額頭上敷一條溼涼毛巾,經常更換;或採用酒精擦浴方式,用25%~50%濃度的酒精擦拭身體,通過其蒸髮帶走人體熱量,理念就是將身體的熱散發出去。

發燒實際上是人體的「大掃除」行為。當人體受到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微生物或其他物質入侵的時候,外來物質對人體產生刺激,促使人體產生一種叫做內生致熱源的物質,作用於人體的下丘腦,從而升高人體體溫調定點,使體溫升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發燒。

人體體溫發生了一定改變,各項機能也隨之改變。此時人體代謝會加快,免疫系統產出更多的白細胞、巨噬細胞、炎症因子,將聚集體內的入侵物質從人體中掃除出去。就這一點而言,偶爾發燒可以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對增強人體抵抗力是有一定好處。

捂汗並不能退燒

而此時,往往出一身汗,人體會感覺舒服很多,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來說,發燒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與病魔的一場搏鬥,當免疫大軍將入侵物質消滅後,人體的各項機能恢復常態。這時候人體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會發出命令,讓升高的體溫逐漸降至正常。此時「發汗」現象就出現了,通過汗液的蒸髮帶走人體熱量,使患者體溫恢復正常。也就是說,當人體戰勝了病魔之後,通過發汗的這種方式將體溫恢復正常,而非百姓們心中所想的那樣(發汗能夠治療疾病)。中醫講,人體在出汗後,可以帶走體表的寒氣,還可以達到去溼氣的效果。從而降低人體的體表溫度,讓體溫降下來,這樣人勢必會感覺到舒服些。所以可以適當通過喝碗薑湯,有人說用熱水泡腳等,讓身體適當出一些小汗。

對於體質比較弱的人,最好不要採用出大汗的方式,來達到降溫的目的,大汗淋漓帶走過多的水分,這會讓身體本身就很虛弱的人更加虛弱。

對於小寶寶來說,切忌「捂汗」。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熱,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可能是導致「捂熱症候群」,造成休克等一系列嚴重後果。應該首先把孩子的衣服扣子解開散熱,然後進行頭部冷溼敷、溫水擦身等物理降溫的方法。

相關焦點

  • 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這時,常爸突然想起之前普及過的科學育兒知識:孩子發燒不能捂,反而要散熱。可是,當我裹在被單裡瑟瑟發抖的時候,如果有人要把我的被子掀開,說要幫我散熱,我會連殺人的心都有的!!難怪老人們一看到孩子發燒,就說要捂汗。也不能怪人家不懂科學育兒,大家都是以己度人,覺得孩子肯定冷得不行,所以才會去捂汗的呀!
  • 感冒發燒如何快速退燒,捂汗還是冰敷?
    我們難免會遇到感冒發燒的時候,在我們發燒的時候身邊人會建議我們吃過藥蓋著被子捂一下出出汗就好了?
  • 發燒應該捂汗還是冰敷?
    但是有時免疫系統與細菌病毒的戰爭持續太久,過於持久的發熱敵我不分,會傷害我們重要的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長期的高溫使心跳呼吸加快,機體代謝增加,再加上高燒使我們食欲不振,導致人體能量大量消耗而補給不足;6個月-6歲的小孩子還有可能出現高熱驚厥。那發燒時到底應該怎麼做?冷敷or捂汗?
  • 中國人發燒讓捂汗,西方人發燒讓冰敷.方式截然相反,誰對?
    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那退燒,到底是「捂」好呢?還是「散」好呢?正確對待發燒針對退燒這件事情,民間確實流傳著幾種方法。有人說用被子捂,有人說喝碗薑湯,有人說用熱水泡腳等等。根據以上說法,總結到精髓,那就是發汗。
  • 發燒捂被子就能退燒?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這些病
    隨著氣溫下降,大人、小孩發熱的現象比較常見。大家可能會認為,感冒發燒是小問題,捂捂汗,睡一覺就好了。其實不然,一個普通的感冒發燒,如果得不到正確及時的處理,也可一步步發展成危及生命的後果。
  • 小孩發燒該捂汗還是通風散熱?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對於小孩感冒、發燒,許多家長的常規操作就是蓋被子捂汗。家長認為:一發汗孩子就退燒了,感冒就好了。 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不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 【謠言粉碎機】發燒要捂汗才會好?正確就醫才是好選擇
    【謠言粉碎機】發燒要捂汗才會好?第五十五集:發燒要捂汗才會好」 知識點:通過調查發現,發燒捂一身汗就會退燒的說法並不準確,除了著涼感冒的初期。其它情況引起的發熱如果用了捂汗的方法,不僅不能退燒反而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發熱是由於體內致熱源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的一種現象。所以退熱是以增加散熱、減少產熱為出發點。
  • 發燒後到底是要蓋被子捂汗,還是冰敷降溫?
    然而,在醫院,每次聽到護士喊:「X醫生,XX床病人37.6℃」,醫生總是會說:「敷點冰塊,物理降溫」,卻從來沒聽到過「喝點熱水,給他蓋上被子捂捂」。那麼,發燒後哪種處理方法才是對的呢?發燒,即發熱,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或者體溫不升高,自覺全身或身體局部發熱。造成發熱的原因很多,中醫上將發熱的類型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多因六淫,即自然界中的風、寒、暑、溼、燥、火(熱)。
  • 第一期謠言與真實《發熱難受,捂出一身汗可退熱?》
    大家小時候發燒的時候,常聽父母說用被子捂一宿就好了,不要著涼,不要被風吹到,出一身汗就好了,我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可是長大了之後發現這招不太好使了,是什麼原因呢?
  • 新生兒、產婦、孕婦、寶寶發燒,你還在捂汗嗎?有危險!快開空調
    到底能不能吹空調?到底該不該捂著?發燒了怎麼辦?我經常在街上看到大夏天還穿著長袖長褲+襪子+帽子的小嬰兒,真是看一眼都覺得能長痱子。抱著他們的爸爸媽媽倒是短袖短褲,怎麼就不能讓寶寶也涼爽一點呢?為了讓孩子和媽媽們都能過一個舒適的夏天,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到底該怎麼做!孩子不能見風該捂著對嗎?
  • 孩子發燒,老輩人的「發燒捂汗」可取嗎?醫生:愚昧!這才是正確的...
    1歲多的女寶寶額頭髮熱,有發燒的跡象,當時家人就給其餵了一些開水,然後就給孩子蓋上了兩層大棉被「捂汗」,寶寶的體溫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直接升高到了39.8℃,當時家人又用了5層的衣物裹緊孩子,才急急忙忙的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但是去到醫院時,孩子已經被燒的嘴唇發紺了,進行了緊急的散熱、吸氧,體溫才穩定下來。
  • 發燒的時候,到底應該捂汗還是冰敷?
    寶寶每次發燒,全家都亂成一團——因此有粉絲提問:寶寶發燒捂汗還是冰敷有用首先,並不提倡對孩子進行捂汗措施。寶寶的體溫調節能力差,捂汗不利於散熱,輕者會讓寶寶脫水,重者可能損傷中樞神經系統,燒壞腦子,甚至發生熱驚厥現象。其次,也不建議冰敷。冰敷降溫只是暫時的,停止之後寶寶體溫會繼續上升。而且,冰敷會引起寶寶打寒顫,容易凍傷寶寶皮膚。
  • 發燒應該捂被子還是冰敷
    聽老人說,發燒了只要拿厚被子捂一捂,出一身大汗就好了!難道發燒是用被子捂好的嗎?要想了解發燒怎麼護理,就得先知道人為什麼會發燒。 原來,發燒是人體產生防禦反應的一種表現。出汗並不是「捂」出來的,而是機體退燒時的自然反應。當下丘腦認為」剿滅入侵者」的戰鬥已經結束,就立刻將體溫的調定點調整回正常,此時就需要皮膚以出汗的形式來把多餘的熱量散出去,這也就意味著病就要好了。 發燒時,必要的保暖措施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不能故意「捂被子「。
  • 孩子發燒時亂吃藥、亂捂汗都是幫倒忙,正確方法應該這樣
    燒到幾度要吃退燒藥?有些長輩說:把汗逼出來就可以退燒,是真的嗎?如果沒有及時地退燒,是不是孩子就會燒壞腦袋呢……每次孩子熱度一上來,媽媽的心就跟著這些問題七上八下。這個時候到底該聽誰的?當然是聽專家的。關於這個話題,臺灣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黃瑽寧可有太多想和媽媽們分享的了。他是很多明星媽媽們信賴的臺灣兒科男神,也是年糕媽媽學院的講師。
  • 寶寶發燒,該捂著還是該晾著?做錯後果很嚴重!
    說到這裡,月姐想起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新聞,說孩子發燒,奶奶給蓋被捂汗,結果導致了熱性驚厥。當受到細菌、病毒等的侵襲時,人體細胞為了抵抗病菌,體溫調節系統就會將體溫生高來對抗病菌,(所以發熱並不是壞事,是人體抵抗病菌的一種本能反應)。這其實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體溫上升期,也可以叫做「發冷寒戰期」。
  • 兒科醫生: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易傷寶寶
    但過度緊張憂心,反而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錯了路,不但不能幫孩子退燒,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兒科醫生提醒大家,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還容易傷到寶寶,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下,望你沒有中招。
  • 偏方退燒害死人!1歲男嬰高燒意外身亡,這些退燒方法別再用!
    但為時已晚,送到醫院時濤濤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痛失獨子的家長將涉事醫院告上法庭,後經媒體調查,原來該醫院是個人獨資企業,近兩年出現過多次醫療糾紛。庸醫害人不淺,且不說醫生是否有從業資格證,光從給1歲孩子輸6瓶液這一點來說,恐怕就不是腦迴路正常的人能做出來的事。
  • 不僅不退燒,還容易過敏,別讓孩子受罪了
    一旦發現寶寶發燒,很多父母都心急如焚,尤其那些缺乏經驗的新手爸媽,很可能採用錯誤的退燒方式給孩子降溫,殊不知卻坑了娃。退燒貼大家一定都知道吧,當孩子發燒發熱時,把它貼到額頭上,小孩會舒服很多,父母用手摸額頭時,確實也能感到燒退了。但事實上,退燒貼根本就沒用!而且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護理指南中,從來都沒承認過這種東西。
  • 寶寶退燒攻略,一次說清!
    發熱其實是人體的一種防禦反應,是與疾病作鬥爭的一種武器。寶寶處於低熱狀態(<38.5℃)時,代謝速度增快,能製造很多的抗病物質,有利於病情的恢復。也就是說寶寶發熱時,精神只要好,就說明病情較穩定,就應該讓機體與疾病抗爭,這樣有利於增強寶寶抵抗力。因此不要把發熱看成是不能容忍的症狀而急於降溫。很多父母恨不得一瞬間寶寶就能退熱,主要原因是擔心會燒壞寶寶的腦子。
  • 感冒了要捂汗?輸液好得最快?運動出汗治感冒?別亂來!
    小貼士感冒後千萬別做這4件事1感冒捂汗能幫助恢復?錯!捂汗並不適合於所有感冒,只是對初期的風寒感冒有一定的效果,風寒感冒的表現就是怕冷、不出汗、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色白等。不過,要是捂過了也會適得其反。因為我們感冒的時候,很多人會沒有胃口,進食減少,體質也較弱,大量出汗很容易引起脫水和虛脫,反而使得抵抗力降低,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