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開缸靈感來自於我很小很小的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描述的是十九世紀初,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加利福尼亞州淘金的故事。一望無際的荒漠,特有的異域植被,還有吸引淘金者到來的黃金河流,這便是這隻多肉缸的主要元素。
PS:文字講解內容較多,新手可以反覆閱讀,老司機直接看圖。
首先看一下缸
上面四圖是2018年1月1日初步定型時的圖片。
下面五圖是2018年2月15日,春節前夕我又補植了一些。
前者清新,後者豐盈,感覺各有千秋,所以都發上來大家看看。
因為是小缸,且開的有點倉促,細節處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下面開始說說多肉缸開缸那點事。
一、所需材料。
(一)本缸所用材料
1.60×30×30超白水陸缸。
2.①輕石;②珍珠巖、紅火山石、腐殖土、沙子;③赤玉土;④黃金麥飯石、青龍石碎石、蛭石等。(之所以分為①②③④是根據用途不同來區分的)
3.防床底硬化粉(PenacW)和植物省長促進劑(PenacP),後者也叫育苗強化粉。
4.LED植物全光譜燈 + 燈架。
5.楓葉石、松皮石、青龍石。
6.多肉植物。(儘量少用容易躥高的)
(二)材料用途與重要性
1.60×30×30超白水陸缸。「超白」和「水陸」解釋一下,超白是為了顯得更亮、更好看,有別於普通魚缸,玩草缸的都用超白缸;水陸缸與普通魚缸的差異就是前臉有較大開口,便於空氣流通,這對於多肉植物來說尤為重要,也更方便種植和觀賞。
水陸缸的前面有較大開口,方便空氣流動
2.種植土壤。因為多肉植物需要透氣好、排水好,玻璃缸體底部本來就無法排水,如果植物根部積水、透氣性差,容易導致多肉全軍覆沒,所以說,種植土壤的選擇和搭配比較重要。
下面介紹我選用的種植土壤:①墊底。輕石用於墊底,如果缸體較大,經費允許,也可以在缸底先鋪設一層輕石,再鋪設一層陶瓷球,再均勻鋪設一層輕石,這樣底層透氣性將非常完美,避免積水,利於多肉植物存活。②種植。珍珠巖、紅火山石、腐殖土、沙子1:1:1:1的比例。種過多肉的對珍珠巖一定不陌生,不多解釋;沙子的功用是為了降低土壤的平均肥力,畢竟多肉長的太快,不容易出狀態,走形了就不美觀了;腐殖土就是普通的種植土,也可以用泥土代替;紅火山石是提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上色有沒有好處,不太清楚,也可以不使用。③鋪面。土黃色的赤玉土用來營造荒漠氛圍再合適不過。④裝飾。黃金麥飯石、青龍石碎石、蛭石,三者以黃金麥飯石為主,其他兩種為輔,也可以再稍微來一點點紅火山石碎石,用來鋪設「河流」,營造「黃金河流」。
3.防床底硬化粉(PenacW)和植物省長促進劑(PenacP)。這兩個東西可有可無,主要是草缸玩家用。我這還剩個底兒,再開個草缸也不太夠用,我就索性用在這多肉缸裡了,如果沒有,完全可以不用。
4.LED植物全光譜燈+燈架。如果你是室內種植,光照不充分,又不想讓植物走形、躥高,那麼補光燈必不可缺。如果在陽臺、陽光房裡養,可以不用考慮此項。
5.楓葉石、松皮石、青龍石。兩塊大楓葉石為主,小塊松皮石和青龍石為輔。石頭的擺放挺重要,不過用哪些種類的石頭要看你自己的想法。
PS:如果經濟不允許,首先可以砍掉第3項,再砍就砍第4項。如果經濟允許,可以購買更高檔次的補光燈:貴翔、珀譽、奧德賽等品牌都可以考慮,或者開更大的缸。
二、開缸記錄
(一)前期準備
1.攪拌種植土
最初我用的是腐殖土、珍珠巖、紅火山石1:1:1,為了降低肥力,我又加了5L左右的沙子。最終把種植土改為四種,比例為均佔25%。
新手建議40%腐殖土,30%沙子,20%珍珠巖,10%其他。
2.處理多肉
首先是選購,這些只是冰山一角中的一角
到花卉市場選購和構思花了好幾個周末
因為是開小缸,所以部分「威diao武zha霸tian氣」的大顆老樁是派不上用場了
栽植前處理
將需要種植的多肉提前進行處理,去土存根,為防止處理過程中將根破壞,沾水後死亡,可以提前對多肉植物進行處理,放窗臺晾曬2-3天。
PS:這三張圖是我借用他人的,我很懶,一般不怎麼處理。頂多處理到第一張圖的樣子,保留部分土壤,更不容易破壞根莖。
3.洗石頭
這個程序沒有拍照,目的很簡單,洗掉石頭表面的泥土、灰塵,以及病蟲卵等。
(二)鋪設與布置
找個方便開缸的場地
在缸底加PP和PW
鋪設輕石,用刷子掃平
可以鋪設的更厚一點
加入種植土,用刷子掃平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我在四周各放了一個東西,算作一種界限,讓種植土與玻璃壁保持1釐米間距
在四周倒入赤玉土
或者用紙板這樣做也不錯,Thegreen machine在做草缸
的時候就經常用到塑料板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觀賞者無論從缸體的正面、側面、背面看,都會以為玻璃缸內的土壤全是赤玉土,不會看到黑色的腐殖土、紅色的火山石和白色的珍珠巖。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務必戴好口罩,灰塵太大。
注意上圖:一是四周赤玉土包圍;二是注意種植土前低後高
放入第一主石(楓葉石)
放入第二主石(楓葉石)
將原本平著的兩塊主石調整為傾斜
兩者之間的縫隙的中間點處於整個缸的黃金分割點上
放入小塊松皮石和青龍石
(三)栽植
開始種植
不得不解釋一下,種植過程中其實有挺多小技巧,不過那段時間,兼職的攝影師大人忙著雙十一淘寶,所以栽植過程不細講。
第二個需要解釋的是補光燈,因為雙十一,延遲了十多天才到。
整體栽種框架基本成型,換了專業補光燈就更好了
豐富一下細節,是否更充實?
中間的「河道」要挖出一部分種植土
然後再加入黃金麥飯石等,「黃金水脈」形成
確保中間河道地勢低,兩側高
第一輪的栽種工作告一段落
前期用了近50株多肉,20多個品種
有些多肉中間的縫隙可以添加黃金萬年草,只有紅花沒有綠葉是不行的。這一點不能忽視。
哇塞,看小蘇的眼神,全是好吃的。
如果把這貨放缸裡,這幾株多肉絕對不夠她吃一頓的
也可以在石頭上縫隙大的地方開鑿小坑,種植黃金萬年草
這些多肉當中,這株最貴,100左右
其他的都是去親戚家的種植大棚裡免費拿的
順便介紹一下青州的花卉產業,中國(青州)花卉博覽交易會是國內著名的花卉展會之一,歡迎全國各地的愛好者、經營者來青州選購花卉、洽談業務。
種植工作基本完成,但這絕不是最終的完成
第一步「前期準備」和第二步「鋪設與布置」花費了大約5個晚上,每晚用時1個小時,外加幾個周末。第三步「栽植」用了12個晚上,期間調整、更換、捨棄、重新種植,用掉了不少時間。
四、後期養護和補植
如果你以為這樣就完成了,那你就錯了。
(一)澆水
1.第一次澆水。由於工作原因,每隔兩天就要在單位值班一晚,有時晚上有事,即使在家休息也沒空栽種,所以栽種這一步前後用了三個多星期的時間。這期間不敢澆水,怕多肉在種植過程中傷到了根莖,遇到水和泥土會腐爛死掉。所以,全部多肉栽植好後隔了一周才開始第一次澆水,有些植株經不住旱,出現枯萎、死掉等情況。
註:北方冬天就是這個毛病,室內20℃+,溼度很低,比較乾燥,爬寵飼養箱裡溼度絕對是0,無奈啊。
2.平時澆水。平時澆水要注意兩個小細節。一是玻璃缸底不透水、不透氣,所以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把控量;二是像黃金萬年草這類多肉屬於喜陰、喜水,而有些多肉卻不能多澆水,這一點也需要琢磨琢磨怎麼好好把控。
(二)補植
有些植株種下去的時候好好地,但沒過兩天你會發現開始掉葉子,或者莖部發黑,慢慢死掉了。有些植株栽種後不久就得了黑黴病,可能因為相鄰的植株自身對黑黴病有較強抵抗力,但他所攜帶的病菌傳染給了抵抗力較弱的品種;有些是因為根莖受傷,感染而死。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拔除、補植、重新調整。
一個月的養定期裡,共2株死於黑黴病,2株石生花和2株黃金草死於乾旱[糗大了][糗大了]。待養定之後,回頭一看,前前後後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補植的同時還墊高了兩側,讓中間的「黃金水脈」位置最低,兩側地勢相對更高。
大概是11月初開缸,截止12月底,整整2個月。
春節前夕(2月15日),我又補植了一些黃金萬年草。看一看現在的效果。
這是兩個很很久之前組裝的相框:
這種相框某寶有售,種類繁多
唯一建議就是種的時候不要選擇高株,或者容易躥高的品種。
下面這兩個小視頻是青州花卉展上的兩株:
據說分別買1.8W和1.2W。
感謝老爹的薰陶:
感謝賢內助及財政大臣的鼎力相助:
感謝五大爺的多肉免費供應:
最後,感謝彤哥創建了【rlyl的自然世界】,與大家分享我們所熱愛的自然、我們所熱愛的爬寵。rlyl是個符號,是一類人,熱愛自然,敬畏生命。謝謝你!
感謝兄弟的認可與支持,希望我們這「一類人」,能一直在一起,做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事!Author:a楊文杰
Editor:rlyl
📖延伸閱讀:
自己動手做一個「枯木多肉盆栽」,媽媽看了都想學!
用「多肉植物」締造真正的奇幻森林~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