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大殺風景 詳解

2021-02-19 成語文庫

大殺風景

dà shā fēng jǐng

成語簡拼

dsfj


成語意思

意思是損害景物,破壞人的興致。今泛稱敗人興致為大殺風景。


成語出處

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


成語例子

我們正在郊外烤肉,突然下起雨來,真是大殺風景。


近義詞

大煞風景


反義詞

興致勃勃


繁體寫法

大殺風景


感情色彩

貶義詞


語法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不合時宜


成語結構

動賓式


英語翻譯

spoil one’s enthusiasm <throw a wet planket over>


成語故事

唐朝詩人李商隱很有才華,他的詩揭露和批判當時的黑暗現實及官場腐敗。他在《雜纂》中列出大煞風景的事情,如「清泉濯足,花上曬禈,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這些都是當時讓人掃興的事情。


首字為「大」的成語

大逆不道  大謬不然  大放厥辭
大錯特錯  大風之歌  大卸八塊
大相逕庭  大題小作  大氣磅礴


二字為「殺」的成語

撲殺此獠  格殺無論  以殺去殺
喊殺連天  格殺勿論  生殺與奪
以殺止殺  生殺之權  格殺弗論


三字為「風」的成語

談論風生  叱吒風雲  林下風度
想望風褱  所向風靡  一帆風順
嘯吒風雲  雷令風行  跌蕩風流


尾字為「景」的成語

大煞風景  追風躡景  應時對景
系風捕景  良辰媚景  生情見景
遁陰匿景  吞符翕景  遊山玩景


《同字》成語接龍

大殺風景  景公求雨  雨湊雲集
集苑集枯  枯枝再春  春去夏來
來者不善  善文能武  武偃文修
修修補補  補天浴日  日昃忘食
食飢息勞  勞而無功  功成業就
就事論事  事必躬親  親如手足
足足有餘  餘響繞梁  梁孟相敬
敬賢下士  士死知己  己飢己溺
溺愛不明  明珠投暗  暗藏殺機
機心械腸  腸回氣蕩  蕩然無餘


《同音》成語接龍

大殺風景  驚見駭聞  文經武緯
未竟之志  直眉楞眼  掩眼捕雀
鵲巢鳩踞  舉措不當  黨邪陷正
爭天抗俗  宿將舊卒  阻兵安忍
人才難得  德深望重  終成泡影
英勇善戰  輾轉相傳  喘息之間
兼收並採  材德兼備  悲喜交並
病病殃殃  養癰自患  煥然如新
心瞻魏闕  啖飯之道  蹈節死義
異軍突起  欺人眼目  幕燕釜魚  

相關焦點

  • 大殺風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大殺風景,破壞興致的意思。出自: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近義詞有:大煞風景,反義詞有:興致勃勃,大殺風景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不合時宜。大殺風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大殺風景(dà shā fēng jǐng)成語釋義:破壞興致的意思成語出處: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近 義 詞:大煞風景反 義 詞:興致勃勃成語用法:可作謂語、定語;指不合時宜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感情色彩:貶義成語大殺風景的典故/故事:唐朝詩人李商隱很有才華,他的詩揭露和批判當時的黑暗現實及官場腐敗。
  • 成語新解:成語的典故故事之大腹便便,大殺(煞)風景,小巫見大巫
    本號,用自己的想法解說成語大腹便便這句成語是由後漢書·邊傳中「邊孝先,腹便便(便讀pian篇)」一語引伸來的。東漢時,有一個教書先生叫邊部,字孝先,沒儀(今南開封附近)人。邊韶讀過不少孔孟之書,前後收過很多學生。據記載,邊韶肚子肥大,行動遲鈍又比較懶,經常在大白天躺著睡大覺。有幾個調皮的學生便編了首歌謠來嘲笑他。
  • 成語 殺人放火 詳解
    成語例子〖示例〗也有鑽穴逾垣在那裡偷竊的,也有殺人放火在那裡搶劫的。聯合式英語翻譯kill somebody and set fire to something <fire and sword>首字為「殺」的成語
  • 成語 樹大招風 詳解
    成語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三回:「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成語例子再者樹大招風,土地、山巒多了容易顯眼,惹人反對。成語辯形招,不能寫作「昭」。成語辨析樹大招風和「名高引謗」都可形容「因名聲大而招致禍患」;但樹大招風不僅僅指「名高」;也指地位高;財富多而受到攻擊;語義範圍大;語氣重;具有形象性;「名高引謗」指名聲高招致誹謗;語義範圍小;語氣輕;不具形象性。
  • 成語 不堪回首 詳解
    成語出處唐·戴叔倫《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處,九泉煙冷樹蒼蒼。」成語例子誠有令人不堪回首者,則我今日之臨眺於此,雖百年之久,曾不能以一瞬爾(清 無名氏《杜詩言志》)。成語辯形堪,不能寫作「勘」。李煜怕趙匡胤殺他,稱病不去。於是趙匡胤以此為藉口,派十萬大軍徵伐南唐。  第二年初,宋軍抵達長江北岸,南唐都城金陵危急。但李煜以為宋軍無法渡過長江,整天在宮內和一班和尚道士講經說法。  一天李煜偶爾外出登城,見城外都是宋軍的旗幟,才急忙去召援軍,但為時已晚。挨到這年冬天,宋軍消滅了南唐最後一支援軍,終於攻破金陵。李煜被迫投降,被押到開封去。
  • 作文素材 | 描寫風景的四字成語大全
    描寫風景的四字成語大全           煮鶴焚琴: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
  • 成語 必恭必敬 詳解
    成語出處《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成語例子他必恭必敬地書遞給了老師,請求解答兩個疑難問題。成語辯形恭;下邊是「」,不能寫作「小」。犬戎的軍隊攻下鎬京,殺了幽王,擄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後來演化為「必恭必敬」,也有寫作「畢恭畢敬」的。
  • 成語 七擒七縱 詳解
    成語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徵,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成語例子那敬德鞭無虛舉,舉無不中。諸葛亮還是不殺他;款待他後又放他回去。將士中有人對諸葛亮的這種做法不理解,認為他對孟獲大仁慈寬大了,諸葛亮向大家解釋說:「我軍要徹底平定南方,必須重用孟獲這樣的人。要是他能心悅誠服地聯絡南人報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萬大軍。你們現在辛苦些,以後就不必再到這裡來打仗了。」  孟獲這次被擒又釋放後,下決心不再跟蜀兵作戰。但時間一長。
  • 成語 觥籌交錯 詳解
    成語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譁者,眾賓歡也。」成語例子餘大先生抬頭看尊經閣上繡衣朱履,觥籌交錯。成語謎面碰杯成語故事宋朝時期,滁州太守歐陽修自號醉翁,他經常去西南郊琅玡山的釀泉邊去玩,那兒有一個亭子,他取名「醉翁亭」,經常與朋友在此飲酒歡聚,有《醉翁亭記》為證:「宴酣之樂
  • 成語 翻箱倒櫃 詳解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四回:「鬧了大半天,毫無影響,甚至翻箱倒櫃,實在沒處去找。」成語例子鬧了大半天,毫無影響,甚至翻箱倒櫃,實在沒處去找。聯合式成語正音倒,不能讀作「dào」;櫃,不能讀作「jù」。
  • 成語 倉皇失措 詳解
    成語出處宋·洪邁《夷堅志·鐵塔神》:「僧倉皇失措,不暇走,兵已大掠。」成語例子四合院裡濃煙四起,火舌亂躥,大家倉皇失措,亂成一團。補充式成語正音措,不能讀作「xī」。成語辯形措,不能寫作「錯」。成語辨析倉皇失措和「驚惶失措」;都形容驚慌得失去常態。不同在於:倉皇失措偏重在慌亂、忙亂;「驚惶失措」偏重在害怕。
  • 成語 大敵當前 詳解
    大敵當前dà dí dāng qián成語簡拼
  • 成語 來去無蹤 詳解
    來去無蹤lái qù wú zōng成語簡拼
  • 成語 見利忘義 詳解
    成語出處《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成語例子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成語辯形利,不能寫作「力」;忘,不能寫作「妄」。成語辨析見利忘義和「利令智昏」;都含有「為私利而做壞事」的意思。有時可通用。
  • 成語 騷人墨客 詳解
    成語出處唐·李白《古風》詩:「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漢·揚雄《長楊賦》:「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成語例子或因寫物創意而運思高妙,如騷人墨客,登高而賦。成語辯形客,不能寫作「容」。>二字為「人」的成語木人石心  天人相應  仰人眉睫襲人故智  快人快語  發人深省萬人之敵  蹇人上天  任人擺弄三字為「墨」的成語歐風墨雨  粉白墨黑  詞人墨客紙田墨稼  騷人墨士
  • 成語 鈎心鬥角 詳解
    成語出處唐·杜牧《阿房宮賦》:「各報地勢,鈎心鬥角。」成語例子但他人誰會想到他為了爭一點無聊的名聲,竟肯如此鈎心鬥角,無所不至呢。成語辯形鉤,不能寫作「勾」。成語辨析鈎心鬥角和「明爭暗鬥」都形容「各用心機;互相爭鬥或排擠。」
  • 狼人殺遊戲怎麼玩 各職業玩法詳解
    導 讀 狼人殺遊戲怎麼玩?狼人殺遊戲新手個職業玩法詳解?
  • 成語 威風凜凜 詳解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成語例子(1)他穿上軍服,還真有點威風凜凜的氣勢。主謂式成語正音凜,不能讀作「lǐnɡ」。成語辯形凜,不能寫作「檁」。成語辨析威風凜凜和「神氣活現」都有威風、氣派的意思。
  • 成語 日新月異 詳解
    成語出處《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成語例子教授之術,亦採法列強,教科之書,日新月異。聯合式成語正音異,不能讀作「yí」。成語辯形異,不能寫作「藝」。成語辨析日新月異和「一日千裡」都可形容發展迅速。但日新月異重於變化得快;變化新;「一日千裡」偏重在前進得快。
  • 成語 星移鬥轉 詳解
    成語出處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三折:「直睡的陵遷谷變,石爛松枯,鬥轉星移。」成語例子抬頭觀看,星移鬥轉,正是三更時分。聯合式成語正音鬥,不能讀作「dòu」;轉,不能讀作「zhuàn」。成語辯形移,不能寫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