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新解:成語的典故故事之大腹便便,大殺(煞)風景,小巫見大巫

2021-01-16 成語典故精選

本號,用自己的想法解說成語

大腹便便這句成語是由後漢書·邊傳中「邊孝先,腹便便(便讀pian篇)」一語引伸來的。

東漢時,有一個教書先生叫邊部,字孝先,沒儀(今南開封附近)人。邊韶讀過不少孔孟之書,前後收過很多學生。據記載,邊韶肚子肥大,行動遲鈍又比較懶,經常在大白天躺著睡大覺。有幾個調皮的學生便編了首歌謠來嘲笑他。歌謠中寫道: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

邊部聽到這首歌謠以後很生氣,但其中寫他大腹便便,好睡覺的情況又是事實,不好當面訓斥學生。於是他也編了幾句,作為解釋和回答。邊部寫道:邊為姓,孝為字,腹便便,五經筒(s飼),但欲眠,思經事。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邊是我的姓氏,孝先是我的字,肚子大是因為裝滿了經書,睡覺也是在想著經書上的事。(五經簡:五經,是春秋時孔於編訂的五部書,即:《詩經》、《書經》就是《尚書》《易經》、《禮記》、《春秋》,這五部書被儒家奉為經書。邊部曾熟讀這五經,時人稱他為五經笥。笥是古時候用竹子編成的用來裝書用的箱子。)

「大腹便便」即肚子肥大。人們常用這句成語形容肚腹肥大突出的樣子。多含貶意。例句:門開了,進來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他就是東亞公司上海分公司的經理吳吳。大殺(煞)風景這句成語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雜纂》中列舉的幾種損壞景物,破壞人的興致的事情。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二引《西清詩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他曾任過縣尉、秘書郎、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李商隱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詩人,其詩揭露和批判了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有不少著名的詩篇。在《雜纂》中,他列舉了幾件事情,認為是「殺風景」的例子。這幾件事有:一、清泉濯足——在清澈的泉水中洗腳;二、花上曬棍—在美麗的花枝上曬褲衩;三、背山起樓一背著山蓋樓房,打開前窗看不到山色;四、焚琴煮鶴—一把琴當柴燒,把仙鸛煮了吃五、花間喝道一在幽靜的花園中大聲呼喊;

六、看花淚下一賞花時突然傷心落淚。

李商隱認為,這些都是有捉美景,敗人雅興的事情。處據此,人們引伸出「大殺(第)風景這句成語,比喻本該令人高興的美好事物或環境,意外地遭到了破壞。例句;在這綠水青山之間,不知什麼時候建起了這座化工廠,兩個幾十高的大煙呼呼地冒著黃煙,著實有點大殺風景。

小巫見大巫這句成語見於<三國志·吳志·張洪〔hong〕傳》裴松之注引《吳書》:「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東漢末年,有一位文學家叫陳琳,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是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很有才學,在軍中所起草書檄甚多。他寫的詩、賦也很不錯。當時,東吳有個叫張的文學家,讀到陳琳寫的《武庫賦>和《應機論》後,很敬佩陳琳的文學才華,便寫信給陳琳大加讚賞。陳琳覆信給張觸說:「我寫的賦很一般。東吳有您和張昭(字子布)這樣的人才,我和你們二位比起來,那是小巫見大巫,法術便顯不出來了。」

「巫」,是裝神弄鬼替人析禱為職業的人,常以求神來事取錢財。「小巫見大巫」原意為小巫見到大麗,就不能施展他的法術了。後來,人們常用這句成語比喻能力高下相差很大,不能相比。常用作貶意。例句:「僅僅十五萬人口的雙橋鎮何足以供迴旋,比起目前這計劃來,真是小巫見大垂了!」(茅盾《子夜》)

相關焦點

  • 大殺風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大殺風景,破壞興致的意思。出自: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近義詞有:大煞風景,反義詞有:興致勃勃,大殺風景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不合時宜。大殺風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大殺風景(dà shā fēng jǐng)成語釋義:破壞興致的意思成語出處: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近 義 詞:大煞風景反 義 詞:興致勃勃成語用法:可作謂語、定語;指不合時宜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感情色彩:貶義成語大殺風景的典故/故事:唐朝詩人李商隱很有才華,他的詩揭露和批判當時的黑暗現實及官場腐敗。
  • 大腹便便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邊韶傳》:「韶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近義詞有:滿腦肥腸、心寬體胖,反義詞有:骨瘦如柴、面黃肌瘦,大腹便便是貶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官僚等。
  • 成語 大殺風景 詳解
    大殺風景dà shā fēng jǐng成語簡拼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
    成語從來都是寫作的殺手鐧,一篇好的文章總有幾個畫龍點睛的成語。小學開始,我們已經開始進行成語學習,但因為數量較多,總是容易忘記。下面列舉了小學階段我們常用的成語,基本囊括了全年級的,請學習掌握。成語我們平時用的很多,也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小學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點,同學們在作文寫作中用幾個成語,那你的作文就不一樣了。下面小編老師給同學們分享一份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等等),同學們一定要多讀多記,相信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 有關牛的成語及典故
    描寫人物心情的成語及解釋相關典故:《佛說四十二章經》:「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後。相關典故:西漢·劉向《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庖丁解牛:庖丁:名叫丁的廚師;解:肢解分割。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在安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黃山、九華山、西遞宏村等享譽海外,但是還有很多的特色景點藏在深閨人未識,比如說安徽就有這樣的一個城市,與這個城市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上千餘條,被授予「成語典故之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淮南市。
  • 成語新解,買櫝還珠
    有許多的成語典故,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人們的認知水平下,才能成立的,歷史發展到今天,好多的成語典故,可能就不成立了,比如買櫝還珠。我們都學過一個成語,買櫝還珠。  這個成語在你剛剛學的時候,到你現在,你怎麼樣理解的,相信絕大多數一直到死,都會嘲笑買櫝還珠的這個人。  買櫝還珠出自韓非子,韓非子是法家創始人,可是終身不得大用,同樣出自法家的李斯和商鞅卻都建功立業了。韓非子為什麼就不行呢?我想就是因為他說的買櫝還珠。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邯鄲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燦爛的古典文化,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是當之無愧的「成語之都」。據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曙光第二小學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經典文化,在學校推出【成語典故,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並制定了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將教育理念與地方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向學生們講授和宣傳古典文化知識,受到了學生
  • 邯鄲街頭井蓋上的成語典故
    在邯鄲市美樂城廣場雨水井蓋上,竟然發現上面有「成語典故」。毛遂自薦、一箭雙鵰、破釜沉舟、笑裡藏刀、精衛填海等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出現在井蓋上面。小小的雨水井蓋也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品味。
  • 中華文化的精髓—成語!淺談那些因典故而形成的成語
    它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成語、諺語、歇後語。很多詞語不僅讀音有四種,還分別有幾個釋義,這也是令很多外國友人學漢語頭疼的原因。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中華文化的語言精髓—成語,淺析他們背後的歷史典故。寓意:現在指一個人到新環境中後,沉浸在新環境中流連忘返,不願意再回到曾今的環境中去。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網訊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一決高低。通過大會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背成語,或許是很多人老大難的問題,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實在沒興趣。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
  • 報仇雪恥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報仇雪恥,夷萬乘之強國。」近義詞有:報仇雪恨、報怨雪恥,反義詞有:忍辱負重忍生吞聲,報仇雪恥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人報冤讎、解怨恨。
  • 【童學館分享】成語故事之安字開頭的成語
    今天如天上繁星的成語寶寶又跟小朋友們見面了,上次我們說了三個拼音首字母為A的成語,看看今天老師又給小朋友帶來了哪些拼音首字母為A的成語寶寶呢?1. 安居樂業故事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髮。白鬍子的小老頭兒; 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 稱。 老於對當時的現實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頭路。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的哪個成語最有名呢?至今沒有共識?
    邯鄲是一座擁有30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悠久的古城孕育了勤勞的人民和不朽的文明,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被譽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在邯鄲,你漫步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見到成語典故,每一個典故,都承載著一段歷史,或催人奮進,或引人深思。在邯鄲,有「路不拾遺」的風尚,有「完璧歸趙」的慷慨,更有「一枕黃粱」的春秋大夢。
  • 來《成語天下》第二季,試講成語故事
    《成語天下》第二季第四期播出之後,因為這期節目再次激發了許多觀眾的答題參與度,也有很多精彩的成語故事為大家展露出來。隨著比賽進度的推移,選手之間的競技更上一層樓,節目看點越來越多。星羅棋布:你的成語庫存合格嗎?
  • 臥冰求鯉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晉·幹寶《搜神記》第11卷:「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近義詞有:臥冰求魚,臥冰求鯉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臥冰求鯉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臥冰求鯉(wò bīng qiú lǐ)成語釋義:臥在冰上以求得鯉魚。
  • 三綱五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何晏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近義詞有:清規戒律、三從四德,反義詞有:大逆不道、離經叛道,三綱五常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指封建的道德規範。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近 義 詞:清規戒律、三從四德反 義 詞:大逆不道、離經叛道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指封建的道德規範。
  • 成語典故:陽春白雪
    近義詞:曲高和寡 、鯤鵬圖南反義詞:雅俗共賞、下裡巴人// 成語故事 //陽春白雪的典故來自《楚辭》中的《宋玉答楚王問》一文: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yǐng zhōng)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