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喜歡獨立遊戲又不搞開發 GDC2018還有什麼看點?

2021-02-15 愛活網

GDC2018說過就過,相比去年那大陣勢還大搞頒獎,今年明顯這個主攻開發者的會議回到了它該有的節奏中:服務於開發者的大會。

換句話講,如果你不是一個獨立遊戲狂熱粉絲(開發展上從來不會缺這類玩意),又不是開發從業人員或對遊戲開發感興趣,這次展會可能沒有什麼熱鬧看,不過下面這些GDC2018上所爆出的重磅仍可能會引起你的注意。

 次世代畫質路標:全面光線追蹤 

沒有光就沒有視界。

在虛擬的遊戲中也是如此,為還原真實世界中的光影,程式設計師們為算法傷透了腦筋,而在所有對光照進行還原的方案中,有一個最接近自然現象本質的做法叫「光線追蹤」(Ray Tracing)。

通過直接對光源的光線進行逆向跟蹤計算,模擬光線在各個視野中物體表面上的吸收、反射/折射以及螢光反應,再把會和鏡頭方向相交的光線全部都算進來,最後塑造出可逼近真實光照的特效。


一直以來Ray Tracing因為需要消耗大量計算資源,通常都沒有辦法用在遊戲的實時渲染上,倒是影視製作行業經常會用到它來製作觀感更真實的場景。

不過微軟以及NVIDIA在GDC2018上的公布很振奮人心:DirectX將加入Ray Tracing相關的API以讓各類GPU都能找到通往次世代畫質的路標;而NVIDIA的RTX技術則為Volta顯卡(目前只有Titan V一塊)在Ray Tracing的使用上賦予了更強悍的動力。

對我們普通玩家來說,在真正的成品遊戲裡見到Ray Tracing帶來的驚豔光影還需時日,這也是為何與之相關的Demo,技術以及開發工具都選擇在GDC2018上公布,因為這樣的技術要先給有能力創造虛擬世界的人使用,才會有消費者玩家能夠享受到的極致畫質。

為了下一波圍繞畫質的爭吵,所有粉絲們要做的只有等待,等待再等待。說不定熬到年底,PC遊戲的次世代就到來了(買新顯卡的時候也就到了)。

 明星們的虛擬替身:實時動作捕捉升級 

我們知道名人通常都分身有術,比如知名演員會在拍戲時使用替身來演危險場景的動作,但這也只是風險轉嫁,讓替身來承擔傷亡風險。不過Epic Games在一項非常常見的遊戲和影視製作技術上的突破,甚至有可能會突破時空的限制。

Epic Games偕同Vicon、Cubic Motion、3Lateral以及騰訊一道,在GDC2018上展出了一個極為驚人的作品「Siren」,這一完全數位化的人物以中國演員姜冰潔為模板,由3Lateral進行了高度相似的清晰刻畫,但最關鍵的是Siren的驅動完全是由實時捕捉真人動作並反饋到虛擬建模上,這就非常可怕了。

這一被稱作是「四維捕捉」的技術看上去像傳統的3D動作捕捉,但是在加入時間這一維之後,不光是動作能更連貫逼真不那麼像機器運動,人的臉部活動也能完整的抓取下來,讓遊戲中的數位化角色也能擁有像真實人類那樣有著細膩的面部肌肉移動,展現出更加像真人的表情。

若該技術最終成熟,獲益的顯然不會只有遊戲——《黑色洛城》那樣的犯罪刑偵模擬遊戲做起來會更加容易,創造一個自己的數字分身,遠程操控它完成社會活動,這樣的未來想想都會讓人在興奮的同時汗毛倒豎。

 獨立第三方狂歡:任天堂從未如此開放過 

3A大作的套路化和流水線製作捲入思維定勢,人們在精細畫質和宏大敘事的背後,總是能嘗出熟悉的配方,也無怪乎一個小作坊製作的MOD遊戲最後居然能橫掃2017年的主流PC遊戲,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在玩法、畫面風格等方方面面對於新鮮感的渴求,哪怕只有一丁點都那麼讓人興奮。

這恰好是獨立遊戲製作的長處,沒有龐大的商業壓力和市場預期,開發者們更能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製作有趣的遊戲,而不是屈服於只想要獲利的投機資本。

在以有趣為目標上,任天堂和獨立開發者走到一塊倒也不是意外,但封閉如任天堂,也能在Switch發售時喊出「每星期上一款獨立遊戲」的口號,就可以看得出老任要把Switch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的決心。

在GDC2018上,人們已經能看到獨立遊戲作品正在排著隊要上Switch,光是在上半年期間這個數目就已經達到十多款,其中不乏《Banner Saga》、《Hyper Light Drifter》這樣的知名獨立遊戲。

而且還有各類移植和重置來填補任天堂第一方作品和合作夥伴作品的空檔期,老任在Switch上前所未有的開放也為它在接下來幾年的競爭中繼續積攢實力,在開發者社區裡的口碑效應帶出來後,任天堂實施「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完全可行。

 頒獎的事情留給TGA GDC只討論做遊戲 

除獨立開發者們的踴躍外,GDC2018上的其他聲音也不少,比如xR仍然沒有放棄,一體式VR頭戴顯示器Oculus Go繼續平衡沉浸式體驗的效果與成本;EA表示開始用AI訓練遊戲的機器人玩家,讓大規模多人對戰不那麼顯得寂寞;就連近況不堪的Facebook都在想辦法讓自己的平臺和直播掛上鉤來。

但是GDC2018的主旋律仍然是做遊戲,做好遊戲的,於玩家來說,這只是一句沒什麼味道的空口號,但真有本事的人,總能在這場開發者社區精英聚首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評測 |

看完記得把文章帶走噢!

相關焦點

  • 想說愛你不容易:獨立遊戲開發的背後
    當然,遊戲好不好玩,筆者不好進行主觀的判斷。STEAM的國區是不是噴子橫行,是不是對國產遊戲抱有偏見,這裡也不去討論。事實上,我本不打算對這位女性獨立遊戲開發者做什麼評價,只不過遊戲開發者談及開發國產遊戲初衷的一些話勾起了我的興趣。「製作遊戲,有夢想就夠了嗎?如果不夠,還需要什麼呢?」
  • 遊民專欄|任天堂復興背後:不只有塞爾達,還有獨立遊戲!
    想想Wii U吧,那上面並不缺優秀的任天堂第一方遊戲,但除此之外簡直就是遊戲的荒漠。而如今的switch已經成了那些優秀、新穎的獨立遊戲展示自己的最好的舞臺。《煮糊了》《星露谷物語》《戰鬥廚師旅團》等許多獨立遊戲都已經登錄了switch,而switch才8個月大。
  • 朱昱:不妥協的獨立遊戲路丨遊戲陀螺
    他通過熟練的編程和美術製作了一款塔防類遊戲,這個遊戲雖然在一些國外網站上了推薦,可也未能幫他解決獨立製作者們都要面對的難題:沒有錢做推廣。「我之前的一些積蓄都花在蘋果設備上了,另外還有美術上的手繪板、掃描儀,也有些安卓和WP的設備,這次如果不成,就得出去找工作了。」對辭職在家有2年半時間的朱昱而言,現在的生活和工作上的支出都是靠老媽和信用卡,他在電話那頭多次提到壓力。
  • 對於Valve來說,2018可能是個水逆年 | 一週遊戲看點
    當然,如果說社區被封對Steam而言是不可控因素,那麼接下來在2018年上半年發生的一些事情,一定程度上則可以說是Valve的咎由自取...不過面對這臺已經公布許久的掌機,外界不看好的聲音卻佔大多數。雖然冠以「Steam掌機」的稱號,實際上這款掌機是由一個西班牙團隊開發的第三方產品。外界的質疑,一方面是Smach Z在配置方面算不上頂尖水平,對於能否流暢運行3A遊戲仍有疑問;另一方面是產品在電池、散熱、體積方面都有著較為明顯的缺點。
  • 獨立遊戲就是4399?任天堂獨立遊戲直面會直擊
    剛剛參加玩科隆遊戲展,被各種任天堂的遊戲新聞轟炸之後,沒想到任天堂竟然也不放假休息一下,直接搞了個獨立遊戲專場直面會,真心是想要累死小S我呀。一起來看看這場只有短短的22分鐘的各種爆料吧!現場還有多才多藝的主持人來了一段freesyle~~~
  • 2018年IGF獨立遊戲大獎入選名單公布,口碑爆棚的獨立遊戲契機何在?
    其中,提名名單包括主提名名單和榮譽提名,可以說所有登上這個名單的獨立遊戲都是相當不錯的,如Infinity Fall開發的《Night in the Woods(林中之夜)》,以及逼瘋眾多中國遊戲主播的《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和班尼福特迪一起攻克難關)》,還有獲得最佳遊戲視覺提名的復古橫版遊戲《Cuphead
  • GDC:IGF頒獎禮與正在改變行業的獨立遊戲
    遊戲的目標相比沙盤更加針對也更加局限,所以如果想更輕鬆一些,可以叫來朋友進行同屏遊戲。而在遊戲中也出現了很多具有創意的載具和武器,沙盤的隨機內容也讓遊戲可以消磨更多的時光。在試玩時,某向參觀者曾向身邊人表達了對遊戲的看法,他認為這款遊戲「需要長時間深入才能體會到樂趣」,「並不像這裡的其他遊戲,可以立刻展示出刺激點」。而或許正因如此,遊戲在頒獎典禮上,僅僅獲得了最佳音樂獎。但是在專業組中,同樣是像素遊戲的《殭屍別動隊》則獲得了最佳移動獎,作為來自中國本土的獨立開發團隊Pixel Nuts受到了最熱烈的歡呼。
  • 除了任天堂本家遊戲外,Switch上還有這七款優質的獨立遊戲
    上述情況的存在讓部分玩家有了「Switch平臺沒什麼遊戲可以玩」的錯覺,博士認為:任天堂Switch平臺上的遊戲數量確實沒有PS4、XboxOne上的多,不過還沒有淪落到「無遊戲可玩」的境地。近年來,任天堂一直積極地拉攏獨立遊戲開發者,Switch平臺上還是有不少優質的獨立遊戲。
  • 《光明重影》開發團隊:做獨立遊戲是怎樣一種體驗?
    近日,獨立遊戲製作室璇淵科技新作《光明重影》終於上線,團隊成員在微博上分享遊戲開發歷程,以下為分享內容。
  • Unite 2018 | 育碧蒙特婁工作室遊戲開發總監訪談錄
    比如我們會在遊戲當中設置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在說話的時候,如果玩家注意力沒有看到他的話,他可能就不說話,或者他就會說「看我這裡,看我這裡」,等到玩家注意力被吸引到這個人物的時候,這個人物才會說接下來要說的話。這也是我們用來吸引玩家的方法。在這方面有很多技巧可以使用的。記者:育碧旗下有很大的IP,為什麼育碧會選擇先做一款純體驗的VR內容?之後在大IP作品上面有什麼計劃?
  • 國產獨立遊戲的中場戰事
    ,戰棋,8月發售獨立遊戲不獨立談「獨立」是個令人頭大的事。想要理解獨立遊戲是什麼,或者它被提出來時是什麼,不妨看看《獨立遊戲大電影》,從幾位採訪者身上你能看到最純正的解釋:小團隊、反主流商業遊戲設計、個人表達、新鮮體驗……但現在,談「獨立」是個相當主觀的詞語,它甚至可能只是遊戲發展史上的一個潮流,一個特定時期出現的某類遊戲的共同稱呼,就像中國當代文學史中的尋根文學一樣。
  • 2018年我們最期待的十款獨立遊戲
    ,當然還有無窮的趣味與思考。還有很多遊戲依舊處在「等待」狀態,沒能在這一年擁抱玩家。無論如何,2017 整個遊戲年其實都是收穫頗豐的,這一收穫還表現在國產獨立遊戲在畫面、設定、劇情和思想上的提升,良好的環境和關注度讓眾多作品能夠脫穎而出,是玩家之幸。還有更多好遊戲會在明年登陸各種平臺,出現在大家面前。我們綜合人氣、完成度與移動平臺的契合度等多方面,最後挑選出十款 2018 年最值得期待的獨立遊戲推薦給大家。
  • 百萬銷量遊戲《星露谷》由一人獨立開發完成
    埃裡克今天可以什麼都不做,現在他有足夠的資金可以不工作生活幾輩子。我們在Stardew Valley發行兩周年前幾天發表報導,Eric花了將近五年的時間開發的遊戲成功了。這一切都開始於一個奇怪的想法:牧場物語(Harvest Moon)應該有一個更好的版本,牧場物語是知名的日本農場模擬遊戲,Eric一直希望有一個更好的牧場物語,他決定自己做 - 這一切開始之前。
  • GDC 2018 State of Unreal 演講精彩內容回顧
    今天凌晨 GDC 2018 的 「State of Unreal」 開幕演講中,Epic Games 展示了為全球超 500 萬虛幻引擎開發者帶來的新動向
  • 世界十大遊戲開發公司,騰訊進不了前十?
    今天小編不盤點具體遊戲內容,帶大家盤點一下遊戲開發公司。小夥伴們玩了這麼多年的電子競技遊戲了,那大家了解世界上十大遊戲公司都是哪些公司嗎?(小編作為騰訊的忠實用戶,還真的很意外騰訊在世界上連號都排不上,看來國產遊戲公司還得加油啊!)下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世界十大遊戲公司吧!美國藝電(ElectronicArts)
  • 健身社交兩不誤,體感遊戲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比如,在Wii時代,任天堂提出「母親至上主義」【1】,讓從來不玩遊戲的家庭主婦成為了這款遊戲機的主要購買者;在如今Switch時代中,健身環大冒險的熱銷,也讓許多完全不玩遊戲的人喜歡上了遊戲,讓不愛運動的人喜歡上了運動,使遊戲成為全民愛好。任天堂這兩次決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除了從遊戲方式的方面進行分類分項,還可以結合遊戲內容類型進行屬性分析,如表1。
  • 我,今天,開始,就,發行獨立遊戲了
    雖然和JoJo沒什麼關係,但創業發行獨立遊戲不是假的,3月份從椰島遊戲離職之後,由於那種「也不是什麼大事乾脆朋友圈發一下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等需要知道的時候自然就知道」的心態,不少朋友還還會不定期的過來給我發上一條「黑暗料理王的福利,求一個」的信息,「黑暗料理王真是個好遊戲」,我感嘆著,然後打開某個雞翅的聊天框輸入上「要不我就來搞發行吧」。
  • 獨立遊戲的路這麼難,為什麼你還在做獨立遊戲?
    在不少玩家心目中,2020年遊戲圈的最佳敘事應該是歸屬於《十三機兵防衛圈》。十三機兵在2020年享有不錯的口碑,雖說相比《最後生還者2》《賽博朋克2077》這些宣發上不留餘力的遊戲,《十三機兵防衛圈》相對而言要小眾多了。根據最後一次銷量統計,《十三機兵防衛圈》20萬的銷量也不是什麼耀眼的數據。
  • 高速劍戟動作遊戲《蠻勇戰域》公布 由單人獨立開發
    高速劍戟動作遊戲《蠻勇戰域》公布 由單人獨立開發 2020-11-07 19
  • 【雙端】氪金的年代,難得一見這種良心遊戲,不氪不肝!《俠盜的心 - 獨立版本》
    不需要網際網路連接在國產遊戲喪心病狂氪金的年代,難得一見這種良心遊戲,不氪不肝!目測能玩一年!運用現代視角全新演繹角色扮演及地下城冒險。自主判斷策略角色扮演遊戲及遊戲戰術中所需要的一切,要求您進行戰略控制。親自操作選手,嘗試突破各種挑戰及考驗吧。* 地下城探險,請先確認您不願見的現實及黑暗的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