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客棧】「蕭大俠」的書和他的「俠故事」

2021-02-17 靜虛村筆記

話說蕭跡,祖籍山東文登,生於魯,學於豫,長於秦。

蕭跡本名於泳,因其在文學上的豐厚成果,文化界幾乎忘其本名,界外人士也以為他姓蕭名跡了。其實,蕭跡,取其「一生走來,留下瀟灑的足跡」之意。蕭跡屬相猴,但猴年出生的他無一點兒猴氣,舉手投足一派山東好漢的俠客風範。其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參加鐵路工作後,從九十年代開始,嘗試文學創作,天生的好悟性,加上又是科班出身,於2004年始,長篇小說是一部接一部出版,至今十二部長篇小說,還出版了兩部散文集,幾十年熱情執著地筆耕不輟活躍於文壇,其中《團委書記》榮獲團中央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大鐵路》榮獲安徽省第十二屆「五個一工程」獎,說他是實力派作家決非妄言。蕭跡現是中國作協會員,陝西省作協籤約作家,西安市碑林區作協主席,還是西安市「百名骨幹藝術家」。

初識蕭跡,是從網上讀到介紹他的《大鐵路》的一篇文章開始,這篇書評不短,作者乃大名鼎鼎的茅盾文學獎評委著名評論家李星先生。我是鐵路人,又和蕭跡先生是山東老鄉,我不由被文章吸引,更被介紹的《大鐵路》內容吸引。讀完《大鐵路》我長嘆,蕭大俠啊,你把中國鐵路寫絕了,把鐵路人想說的話說完了,我等還寫啥啊!於是在文後我寫下一大段留言,從此就與這位老鄉開始了交往。

蕭大俠性情中人。平時待人和善溫文爾雅,可是,一旦路見不平,即刻「該出手時就出手。」讓人難以聯想到他大作家的身份,而他則有他自己的觀點,「和壞人講道理,那就是迂腐。」為了保持自己的出拳力度,他沒事就練散打。

蕭大俠古道熱腸。有位搞古玩生意的朋友找到他,言稱家庭遭變故,急需現金,欲求他幫忙賣掉手頭一批古玩以解燃眉之急。蕭大俠聽罷,手勢往下斬釘截鐵,留下留下,你甭管了!待朋友走後,蕭大俠一摸腦瓜子,我的個娘哎,我到哪兒賣去啊!沒幾天,他叫朋友來取錢,說,全留下,我買了!後來行家鑑定說,老蕭,這玩意兒不值那麼多錢啊。他連連點頭,那就對了,朋友困難啊!

蕭大俠性格外露,從不掩飾自己,在當下玩深沉、玩情商的人群中,他特與眾不同。讓人不由為他擔心,你老蕭如此袒露自己,就不怕人抓你把柄,鑽你空子,讓你被動吃大虧。而他就是這麼一個人,毫不在乎,記得一次與他聚餐,在座的還有被文學界譽為「語言的石匠,思想的王國」的大作家安黎先生,他是絲毫不顧忌,酒上頭,人興奮,撕扯著嗓子吼出一首歌:「……西出陽關無故人!」山東人吼的卻是秦腔,他可真能入鄉隨俗啊!他一曲作罷,一向嚴肅嚴謹的安黎老師也起身唱和,當然也少不了山東老鄉的我放喉高歌了,好傢夥,群情激昂了,都按捺不住了。所以說,你若遇上煩心事,就找蕭大俠喝酒去,保你開心而歸。

他還不僅如此,寫作玩得不過癮,又整起書畫篆刻。尤愛畫鷹,如椽大筆一揮,老鷹就整出來了。我是自小愛書畫,還是省書協會員,心道:我的個娘哎,他這畫的是老鷹還是坐山雕?那翅膀舞得,該是老鷹喝高了!他不但敢畫,還微信群朋友圈炫耀。寫字也是這樣,有架有勢,一口氣一大幅,洋洋灑灑,寫完大筆一扔,「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可反過來一想,藝術的真諦不就是蕭大俠的這種文化氣息和發自內心的快樂。蕭大俠說,俺玩的就是高興。是啊,藝術之海洋哪有那麼多的框框約束。

蕭大俠在西安局集團公司機關工作,平時異常繁忙,我無法想像他那一部部書都是怎麼從他那不太大的肚子裡生出來的,他哪來的創作時間啊?一次在他的書房 「趣緣齋」裡喝茶,我問起了這個問題,他哈哈一笑,隨手從懷裡掏出一厚沓密密麻麻的文稿。他說,時間是擠出來的,不管等人乘車,他都會隨手拿出稿子修改,日積月累就會攢下一部書稿的量。好傢夥,他是否上茅房也如此,是否菜市場給他擺上一張桌他也能寫出小說來?反正我讀他的小說一點也看不出他的書是如此生出來的。我總是被他小說中的描寫打動,讀他的長篇小說《平•安》,我眼淚叭嚓地拍桌子恨他:蕭大俠啊!你咋這麼狠呢!你咋能讓連長犧性呢!

忽一日,寫多了嚴肅題材的蕭大俠,似乎回歸了本色,在人不經意間又造出一部武俠小說《樓觀秘籍》,還鼓搗成了省廣播電臺長篇小說連播,讀著聽著可真過癮。有聰明的酒廠商家,讀到書中英雄在打打殺殺中喝的豪氣酒——「問道仙」,於是這酒不久就出現在蕭大俠與朋友豪飲的餐桌上了,這事兒整的,寫小說還文創出了真酒。

待人還沒緩過勁來,他又迸出一部散文集《美景都在路上》,這不,這些天報紙網絡都在報導,稱約三十餘萬字的《美景都在路上》,分「真水無香,歲月有痕,秉燭夜讀和龍吟虎嘯」四個板塊,收錄作品108篇,分別記錄下了作者對於生命的啟示,生活的感悟和路上的風景,以及一些評論家對其作品的書評。他可真是火勢旺得一點不減,人家問他,他還「謙虛低調」地哈哈一笑道:一不小心,一不小心而已。

真是能不過啊,別人能得不夠寫,人家蕭大俠能得寫不夠,寫小說累了,歇一歇,玩一玩,也能玩出一部散文集!這個老蕭不尋常啊!

我真心希望蕭跡先生美景中慢慢走,保持自己的真性情,身心愉悅地走下去……

相關焦點

  • 雄壯悲情的喬幫主——蕭大俠
    金庸先生筆下的喬幫主蕭峰,蕭大俠,他的一生,足夠精彩,但為了誰而活呢?喬峰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受他人所累,為他人而活。慕容氏為一己復燕之夢害得喬峰,雁門關外失去雙親,後由喬氏夫婦撫養成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裡能當得起這句話的恐怕只有兩人,一個是死守襄陽的郭靖,另一人就是蕭峰。在我看來,蕭大俠之俠義,更勝郭大俠。蕭大俠最終為兩國百姓免受戰爭塗炭之苦,雁門關外,追隨父母的身影,以箭穿心,墜崖而去。最終達到了人生的最頂峰。這份俠義超乎民族,超乎國界,也超越了普通人類的情感歸宿,無國界醫生恐怕也做不到這一點。
  • 蕭大俠「撞針」記 ——關於「刁神針」的江湖閒話
    可悲的是,文革的暴風驟雨,已經把他的健康和精神一起摧毀了,弄得他像個年過八旬的「老朽」,呵呵!「你,你……你說哪個是老朽?」「我,我……我沒說哪個呀!」此刻,他忽然看到老李的手在顫抖,那嘴角一掀一掀,抖動著說不出話來,立刻緊張的要命,哇呀要壞菜!豈料老李一跺腳,一轉身,走了。
  • 「考據狂」 胡金銓是怎麼拍《龍門客棧》的?
    文 | 韓見 編輯 | Agnes葉錦添曾說,胡金銓的電影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藏,中國元素的精神層面不斷在他的電影中被發現,卻又不拘泥於形式,能在各種結構中製造了特殊的氛圍、特殊的講故事的方法。當特效越來越成為動作電影好看與否的主導因素,所謂武俠片越來越有「武」沒有「俠」,胡金銓的經典電影也難再真正進入年輕影迷的視線。
  • 綠箭俠劇組其實根本沒弓,盤點《綠箭俠》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至從綠箭俠首次在CW電視網播出後,粉絲們已經被完全折服於綠箭俠的劇情裡。但是,在電視劇幕後發生的故事精彩度和劇情相比有過之而不及,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走進綠箭俠銀幕背後的世界。綠箭俠和閃電俠1、史蒂芬·阿梅爾在飾演綠箭的時候,不同於電視裡他帥氣的耍著大弓,而在拍攝現場其實他只是尷尬的用雙手表演著射箭這個動作手上甚至連一把弓都沒有。綠箭俠2、史蒂芬·阿梅爾的表弟羅比·艾梅爾來劇組試鏡過綠箭但卻落選了。
  • 故事俠哥哥講故事:《菲菲生氣了》
    故事俠哥哥準時到來了!小朋友們有沒有想我呢?
  • 《三俠五義》,一部「為市井細民寫心」的書
    書中收集了很多來源悠久的民間傳說,如烏盆和李後的故事,在元曲裡即已出現了。「五鼠」本是五隻成了精的老鼠,「御貓」是一隻名叫「玉面貓」的神貓;「五鼠鬧東京」的故事又見於明代羅懋登的神怪小說《西洋記》。但到了《三俠五義》,這些妖怪都變成了行俠仗義的英雄。根據魯迅先生的推測,書中襄陽王謀反的故事可能是後人依照明正德年間宗室宸濠之亂附會出來的。
  • 徐克說「俠」
    徐克的《龍門飛甲》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套路:亂世俠客。3D技術讓這部電影足夠新穎,武俠片類型又讓它足夠傳統或者陳舊。行俠仗義的故事在中國風行多年,人們還會熱衷於俠客的故事嗎?徐克的選擇是執著還是路徑依賴?遊俠在電影領域,徐克是一個創新者也是一個懷舊的人。
  • 尋訪六福客棧:好萊塢故事背後的真實歷史
    這裡古來就是條商道,村民王廷智撰寫的《東關記憶》一書中說,上世紀中期,東關是陽城縣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商旅投宿區,街裡有商鋪作坊160多家,行業50多種,有多家客棧接待往來騾隊,艾偉德的「六福客棧」是其中之一。「六福客棧」已規劃復建。原客棧1938年被日軍轟炸後停業,2009年原址建起居民樓,叫明月小區。客棧院牆以及艾偉德居住的耶穌堂尚在。
  • 連三月《慈悲客棧》:一本書,三盞茶,四個故事
    神秘的客棧,超越生死的存在,若想改變命運就得以命易命。書中的每一個故事,因果相系,在同一個時代又不同的時空,從來不知道故事也可以這樣接續。以命換命,才得以看見慈悲客棧,最愛的人原來也愛著自己,而且就在身邊。全書分為四個故事,講述了四段唯美動人卻又催人淚下的愛情奇幻故事。
  • 視聽 俠影迷蹤 ——中國武俠電影和美國西部片對比
    回到這部《新龍門客棧》。《新龍門客棧》可謂是中國反抗藝術的巔峰,故事發生在大明王朝中葉,既不是明朝前期的皇權恐怖統治,也不是晚期的東林清黨誤國:這就繞過了統治階級的兩大基礎:皇帝和儒家。拋開這些不談,為什麼說壓迫中的反抗是中國傳統武俠電影故事的起源呢?《新龍門客棧》的故事,改編自胡金銓的《龍門客棧》,而《龍門客棧》的故事,來源於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守京城的大英雄于謙被誣告謀反,死於自己守衛的城下。
  • 認真搞笑,認真動情:《赤狐書生》讓狐仙的故事除了愛情還有友情
    李現和陳立農擔當該片主演,故事放在韓劇中,應該屬於平行世界中兩個年輕人的故事。一個在狐界吊兒郎當,一個在人間背景卑微。經歷差不多的人會成為朋友,不管人和妖還是人和魂。李現飾演的白十三,是一個被同類排擠的一事無成的傢伙。修煉五百年,啥也不是。取原魂白丹,從狐狸變成狐仙是他的人生「高考」。
  • 「蕭大俠,我不說話,那是因為我動手能力比較強」
    那時候他還留著個流川楓的髮型,頭髮輕輕一甩,就引來了無數女生的尖叫,他穿著一身白色西裝,好像傳說中的白馬王子。  後來我才知道,那天晚上,他的確有節目,就是飾演白馬王子。  那晚之後,我經常坐在教室的窗口,看著他和幾個男生走過,我想,人家畢竟幫了我的忙,我總要跟他道個謝的。
  • 《新龍門客棧》不再吃土,故事挪到海島,場景美如馬爾地夫!
    一部作品如果有一個可以用來承載整體故事的歷史背景,則可利於觀眾在看劇時有更好的代入感和投入度。《琅琊榜》的原著小說背景是一個架空的朝代,而在拍成電視劇時,編劇將故事放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梁,劇中12年前後林殊所在的赤焰軍被平反的故事這一轉折點也與歷史上北魏分裂前後相呼應,為劇情增添了真實感。
  • 沒有劇本的真人秀:《親愛的客棧2》怎麼說故事?
    作者/王滾滾《親愛的客棧2》第三階段錄製的最後一天,正好是王珂和武藝的生日。凌晨一點,攝製團隊還在機房內盯著監視器,守著客棧裡的一群人吃飯喝酒聊人生。「老王到機房來了,他找你呢。」在採訪中途,導演陳歆宇突然被工作人員叫走。在錄製中途,王珂喝酒喝得高興,就自顧自地走出了拍攝區域,到機房來找「老陳」說說話。
  • 《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二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要了解《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的關係,必須從兩個人說起。一個是清代小說家、著名評話家石玉昆;另一個是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俞樾。石玉昆不但書說得好,還能別出心裁、自成機杼,開創出新的題材類型。石玉昆早期以講包公案為主,與之同時代的說書藝人總是說,「玉昆三爺說了一輩子的包公案」,「他是跟了文正公一輩子的」。但是,隨著講書技藝成熟,創作思維出開始活躍起來了。
  • 《龍門客棧》群英譜
    1992年在未得胡金銓授權的情況下,徐克與李惠民的《新龍門客棧》於香港上映;《新龍門客棧》與其說是新武俠的巔峰,更不如說是胡金銓俠客精神在肆意浪漫中的延續,《新龍門客棧》更如胡導演《龍門客棧》、《迎春閣之風波》和《三岔口》三部電影的融合拼接,而其骨架仍未跳出1967年的經典原版之範疇。
  • 連三月《慈悲客棧》:故事創作中便被買走版權的黑馬作家 嬉笑怒罵寫盡悲傷事
    不同於一般的古風言情小說,她的代表作《慈悲客棧》既包含了前世今生的因果循壞,又是一個一個的故事情節相扣;雖是四個故事,不同的主角,但又相互交融,相互呼應。其中,《慈悲客棧》的前三個故事其實講述了一個女人在人生中三個不同階段對待感情的態度。
  • 孫莉平||六福客棧
    在幾十年的時光裡,艾偉德和她的客棧便不再被人提起,甚至遺忘,仿佛從未在東關存在過一樣。「副業灶」是我記事起東關人對六福客棧的叫法,我的媽媽和奶奶都這麼叫,她們也乾脆不知道六福客棧的事情,也從沒有聽村裡的任何人提起過。六福客棧和我的老院中間只隔著一個院子,直線距離不足50米,是我兒時經常去玩耍的一個地方。那時它是東關村(當時叫東關大隊)一處養豬和圈騾馬的地方。
  • 《新龍門客棧》中國新派武俠電影的豐碑!永不可複製的傳世經典
    」吳思遠對《新龍門客棧》的評價影片無論是在故事氣度、影像畫面、人物刻畫、動作設計上,都有所突破,故事劇情的「大氣俠義」 《新龍門客棧誰是「俠」?誰是「惡」?觀眾自有評說。「人說亂世莫訴兒女情,其實亂世兒女情更深。」徐克的一句對江湖對白,已將《新龍門客棧》的兒女情長、江湖大義,植入到每個人的心中。
  • 《悅來客棧:喝酒講故事》
    他做菜的時候,不讓任何人進廚房,除了我和店掌柜,我知道他定是覺得不必防我,因為我看起來就是個手腳靈活,有眼力見的店小二罷了,其實他的身法,我早就看出來了,山西「千手門」的司馬大刀因為得罪神刀幫,滅門的時候最怕遇到襁褓裡的孩子,和長得如花似玉的小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