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宏博文化傳媒中心
商務合作|電話:0356-4232088
以「六福」來命名客棧的名字,想必這客棧一定是福氣滿滿。實際上也是這樣的,當年艾偉德在這裡的時候,用她博大的愛來溫暖一群缺衣少食的孤兒,六福客棧就是她愛的源泉。然而,隨著艾偉德的離開,客棧走入了它的另一個生命循環。在幾十年的時光裡,艾偉德和她的客棧便不再被人提起,甚至遺忘,仿佛從未在東關存在過一樣。
「副業灶」是我記事起東關人對六福客棧的叫法,我的媽媽和奶奶都這麼叫,她們也乾脆不知道六福客棧的事情,也從沒有聽村裡的任何人提起過。
六福客棧和我的老院中間只隔著一個院子,直線距離不足50米,是我兒時經常去玩耍的一個地方。那時它是東關村(當時叫東關大隊)一處養豬和圈騾馬的地方。它佔地約500平米,是個有點上下錯層的院落。
院子整體感覺像一個簸箕形狀,前面低,後面高,建築零散,由橫豎幾排房子圍成個大圈。入口在下院靠南一側的中間,院子西南角(入口處)是一排低矮的豬圈,兒時我經常會和小夥伴跑到這裡看飼養員餵豬,大豬呼扇著大耳朵相互拱著酣暢淋漓的吃相,小豬仔站成一排拱在媽媽懷裡認真吮吸乳汁的場景深深地印在腦海裡。
入口靠南一側的轆轤水井處,大人們左手扶著轆轤,身體右傾,右臂用力搖動搖把的身影、我和小夥伴們偶爾大膽地站在井沿邊看倒影的情景,現在想來總是那樣溫馨。
東南面和上院實際上是兩圈房屋,後面是關騾馬的牲口房,前面是草料房。牲口房靠著行後巷。兒時上學路過時騾馬長籲短嘆的鳴叫聲經常不絕於耳,惹得小夥伴們學著叫。
除了豬圈和騾馬圈,當時的院子裡還有些零散的搭建物和維持副業灶運行的簡單配套設備。記憶中的副業灶似乎有些凌亂,但是充滿生活氣息,是很多孩子樂此不疲的逍遙之地。
2004年10月16日,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十五名美籍教授在時任(當時國內中外合作規模最大的學院)學院辦公室主任譚曙方先生(山西籍)的帶領和陪同下,懷著敬仰朝聖之情,幾經周折專程從鄭州到陽城尋訪他們在好萊塢電影《六福客棧》中知道的山西陽城的六福客棧,但令他們詫異的是陽城人乾脆沒聽說過「六福客棧」,更不知道這地方在何處。後來經過幾番打聽,方從找到的關於耶穌堂的蛛絲馬跡中尋找到一絲蹤影,進而多方考證得出結論,讓六福客棧和艾偉德的故事重新回歸陽城,開始在陽城傳頌。
2004年美國教師尋訪團成員與縣裡負責接待工作人員合影
也是那一年,東關人才知道,這個位於陽城縣城北城壕後小河與東關老街行後巷之間不起眼的副業灶,多年來如廢墟一樣存在著的地方,原來很有來頭,前身竟然是英國傳教士創建的一個叫做六福客棧的車馬大店,一個叫做艾偉德的英國女子曾在這裡工作生活了10年,與這裡的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這裡,是一個曾經發生過美麗傳奇故事的地方,是無數西方人眼中神聖的所在。
20世紀50年代,好萊塢拍攝的由英格麗·褒曼主演的電影 《六福客棧 》轟動歐美,女主角原型格拉蒂絲·艾偉德成為西方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
格拉蒂絲·艾偉德,1902年出身於英國平民家庭,基于堅定的信仰,於1930年輾轉萬裡來到陽城傳教。十年間,艾偉德在陽城開辦客棧、收養孤兒、救助難民,有許多善舉。其間,曾經被當時的民國陽城縣政府聘任為禁足督察,為掃除纏足陋習幾乎走遍了陽城的每一個村莊。1936年,在陽城生活了六年之久的艾偉德深深地愛上了中國,愛上了陽城,申請加入了中國國籍。
抗戰開始後,艾偉德收養難童、救助傷殘,不辭辛勞,不遺餘力,弘揚並踐行了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不僅如此,她還利用特殊身份,冒險出入日寇佔領區偵察敵情,為國軍與八路軍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軍事情報。同時,艾偉德通過歐美國際媒體,無情地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種種戰爭暴行,因之受到日寇的通緝。
1940年,由於此前日寇的飛機幾次轟炸陽城,屠殺了上千和平居民,艾偉德的耶穌堂也遭到了炸彈的襲擊,心系難童孤兒的安危,艾偉德毅然決定帶領百餘名孤兒離開陽城。他們徒步翻越中條山,歷經十二天的艱難跋涉,最終全部平安抵達當時的大後方西安。這一壯舉,在當時即為世人傳頌,艾偉德由之贏得了「中國孤兒母親」的崇高讚譽。
1940年到1949年間,艾偉德先後在陝西西安、甘肅蘭州、四川成都工作生活。1949年,在中國生活了近二十年的艾偉德想回英國探望親人,卻因湊不齊回國的旅費而一拖再拖,最後在一名叫卓偉的美國博士幫助下,於1949年3月從成都啟程,輾轉法國回到倫敦。
回到英國的艾偉德,因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已經不大適應英國生活。她喜歡穿中國服裝,旗袍、繡花鞋,思維方式也已經中國化。她還經常救濟在英國打工的中國人,為募集給中國的款物四處布道演講是她的日常生活。為此,在冷戰思維的影響下,一些英國人視她為異類。
艾偉德非常想念她救助過的孩子們,決定回到中國。
在返回英國八年之後的1957年4月,艾偉德從英國乘船抵達香港,要求入境中國回第二故鄉陽城。然而,當時東西方處於嚴重對峙的冷戰狀態,讓她遷延數月仍未獲準入境,眼看香港居留籤證到期,艾偉德只好選擇去了臺灣。
在臺灣的十三年,年過半百的艾偉德依然將絕大部分時間投身於救助和養育孤兒難童,創辦過兩個兒童慈善機構,收養救助過數百名孤兒,在臺灣贏得了很高的讚譽。1963年應英國廣播公司邀請回國接受訪問,受到伊莉莎白女王在白金漢宮的邀請。「她穿著中國旗袍謁見了女王……這種不凡的舉動,轟動了整個英國……」當時有報紙如是說。
1969年冬,艾偉德在臺灣不幸感染流感引發了肺炎併合症,於1970年1月2日病逝,享年六十八歲。蔣介石題頒輓聯「弘道遺愛」。
艾偉德重歸中國大陸,重回第二故鄉陽城的心願未能實現,她死在了中國臺灣。她的墓地朝向中國的大陸,她的頭顱朝向山西陽城。
圍繞「六福客棧」的旅遊規劃,早在15年前的2007年就有人給做過,是2004年參加尋訪六福客棧十五名外教之一,名叫查爾斯的美國人(時年79歲)。查爾斯二戰期間曾經是美國空軍的飛行員,參加過中國抗戰。當年宋美齡赴美進行外交遊說歸國的時候,是他親自駕機護送回來。所以,查爾斯有很深的中國情結。
尋訪到六福客棧的當年,查爾斯毅然辭去在山東大學任教的工作返回美國,在美國發起了宣傳攻勢,以便有更多的美國人前往陽城瞻仰這處聖地。為此,他回到美國後做了一系列工作。
一、他計劃在陽城建一座小四合院(全額投資),冠以六福客棧(如耶穌堂院的翻版),請專人設計了圖紙,從內到外,事無巨細。他計劃建成之後供西方人來拜謁朝聖時居住。
二、他做了一個詳盡的命名為「朝聖之旅」的中國考察計劃。囊括了北京長城、西安兵馬俑、南京中山陵等八個極有代表性的城市景點,以增強線路的可行性。
朝聖計劃中,還有一個特別的創意,即動員參加者為六福客棧捐款,捐款者姓名將鑲嵌在客棧門口,嘉行懿德,流芳百世。
三、他還有一個願景,待他的客棧建成後,陽城六福客棧這一名堂,將永遠響亮於歐美,將有一茬接一茬的旅遊者和朝聖者前來陽城。
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在陽城找一個一畝地大的地方,批准一下這個建設項目。
……
這可是一本萬利乃至無本萬利的事情啊。何樂而不為、何為而不成呢?
沒想到,還真就沒成。
本來,按正常發展,必該是這樣的路徑:這個地方馬上得到了該有的保護和開發,不久便搭上以皇城相府為首的旅遊開發的順風車,加入到陽城旅遊產業行列,成為一個絕對有影響力的旅遊勝地。然而,事態的發展卻總是差強人意。
儘管有以查爾斯為首的一幫外國友人的積極行動,儘管有破冰之旅嚮導式人物譚曙方先生裡應外合盡心竭力的八方張羅,但是都沒讓客棧順著本該有的方向和大家的祈盼發展。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殘存著舊日痕跡的客棧遺址「副業灶」,不僅未得到該有的保護,還在兩年之後(2006年前後)被拆毀,搞了房地產開發,原址被一座混凝土結構的居民住宅樓取代。
有熱情,有規劃,全額投資,但是查爾斯的心願卻沒有實現。
客棧沒建成,我們自己又親手毀掉遺址,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寫到這裡,我的腦海裡不覺浮現出譚曙方先生在2007年再來東關看客棧,卻看到客棧變成水泥建築時痛心疾首、仰天長嘆的絕望情形。
守著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佔著緊鄰縣城優越的地理位置,還有海內外熱心人士主動熱情的參與,珍貴的客棧卻走到這一步,為什麼?
在今天講這些似乎已經不再重要,但我認為有必要反思,有必要總結,有必要從主觀上找癥結,對症下藥,尋找救治良方。唯如此,東關村的古蹟保護和旅遊開發才會撥雲見日,充滿希望。
與六福客棧一條便道之隔,便是當年艾偉德居住和傳教的地方耶穌堂,位於城後巷7號的一個標準小四合院。
這個院落的名字我兒時從奶奶口中得知,不過因為發音不準,我聽到的是野蘇堂(諧音),至於是哪幾個字,從沒有去琢磨過,只是跟著大人們那樣叫,絲毫沒把它想成是與基督教有關的耶穌堂。
1940年艾偉德離開陽城後,這個院子是什麼情況,後來的住戶都是些什麼人?為了解這些情況,我專門找到了目前堂屋的主人,現居住在晉城鳳凰山礦居民區的孔書林。
孔書林老人今年75歲,1972年從潤城嫁到東關耶穌堂院堂屋的元家(丈夫已於幾年前病逝),她說聽長輩講過,他們在耶穌堂院的房子是土改時分的,分的是堂屋,樓上當時是個沒有頂的三面空牆,門面一側燒毀,為日本侵華時轟炸受損所致。院子裡其他幾家房子也是土改所分,有些進行了轉賣。1990年,她隨丈夫到鳳凰山礦區生活後,將房屋外租了鄰居,2012年後交租給村裡管理,院子裡其他房屋也大致如此。
眼下,因旅遊開發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耶穌堂院基本還是當初的模樣。院裡院外平時都上著鎖,院子和屋內簡單掛了幾幅與艾偉德有關的畫像和一些東關老街的手繪圖,偶爾有人來探訪,偶爾有一些人聲。
耶穌堂就這樣依舊靜靜的沉寂著,佇立在東關老街行後巷一隅,守著它前世今生的故事,等著它不可預知的未來。
關於客棧的名字:有的說原本叫八福客棧(源於《聖經》),拍電影時改成了六福客棧,這種解釋有一定道理,但已無從考證。其實無論八福還是六福,它的寓意是一樣的,都是形容福氣滿滿的詞彙,都代表著一種美好吉祥的期許。
五福是中國人傳統意義上對福氣的總稱,代表著"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而我們以六福命名的客棧,當是又多了一層美好的祈盼。百度如此解釋六福:長壽、富裕、康寧、美德、和合、子孝。兩相對比,六福是將五福所指的「善終」細分為了「和合」與「子孝」。「和合」指和睦、合作,家和萬事興。至於「子孝福」,不言而喻必是子孝孫賢了。
春節將至,福字將又以慣有的節拍進入到我們的視野和生活中了。新的一年,期待我們命運多舛的六福客棧,能在剛剛選出的東關村新的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早日走出陰影,如它的名字一樣,祥福早至,六福齊歸,以該有的姿容早日回歸人們視野,並在濩澤大地上盛裝綻放。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二日
【說明:文中部分內容,參考2015年8月的由張石山、譚曙方合著,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的《六福客棧——小婦人艾偉德傳奇》一書。】孫莉平,上世紀60年代末生人,曾在陽城廣播電視臺工作10餘年,現在國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