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媽
最近電視劇《安家》熱播,因為很多人還宅在家裡,所以這部電視收視率很高,評分也很高。這不只是因為孫儷的演技好,還因為這部電視的主題特別符合普通人的生活場景,比較接地氣,因此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劇中兩位主人公房似錦、徐文昌都有痛苦的童年經歷,但他們都活成了更好的自己,這也是這部劇為什麼那麼勵志。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自己童年的某些痛苦,同時也看到了經由改變而活得更好的希望。
原生家庭不是一個人一生的枷鎖,而是人生前進的動力。當然,如果有好的原生家庭,當然很好,很幸福。如果沒有,也正是自己改變和探索的機會。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自暴自棄,自怨自艾,努力向前走。就像房似錦一樣,走著走著就能走出一條幸福之路。
沒有好的開頭,卻都有好的結尾。最感動的就是劇中兩位主人公最後都和父母和解了。
不是說他們原諒了父母,而是說他們內心都放下了責備和怨恨。孩子是沒有資格原諒父母的。因為父母永遠是父母,是給予我們生命的人,是和我們不同層級的人。
說到原生家庭,有些人認為,我們要原諒父母,是一種很可怕觀點。因為我們不可能說我們原諒自己的祖先,那是大逆不道的,所以我們也不可能說原諒自己的父母。說原諒父母,那是不知道自己的秩序,搞錯了秩序,有可能會搞錯了因果。
從房似錦站在病房門口給他媽媽留下兩萬塊,再到接弟弟來上海工作,足以看出房似錦心裡早就放下了對媽媽的怨恨。也因此她的生活越來越好,人際關係越來越好。
而徐文昌,之所以做爸爸不喜歡的中介行業,還要做出個名堂,出書,創業等,都是為了證明給爸爸看。唱反調,還努力做出成就,就讓爸爸看到自己,潛意識裡還是在尋求爸爸的愛。
有意思的是痛恨出軌爸爸的徐文昌,卻遇到了出軌的張乘乘。潛意識裡認同了爸爸媽媽不愉快的婚姻。最後遇到房似錦,也許是他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吧。徐文昌表面是恨爸爸,潛意識裡卻是在尋求爸爸的愛。最後,爸爸一個擁抱,融解了他所有的表現上的恨。也算一個美好的結局吧。
生活百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不管如何,虛心學習,並努力改變,難題終能化解。再難念的經,也能把它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