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姐新編》視頻!銅鼓又要火了!

2021-02-13 樂在銅鼓

前段時間在大塅白茶基地、天柱峰拍攝的湖南電視臺影視劇《劉三姐新編》播出了!這回大銅鼓要隨著影視劇的熱播出名啦!

點擊▼看視頻!

在劇中,天柱峰、九龍湖美麗得像水墨山水畫一樣哦!生機勃勃的茶山和採茶女呈現出一派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情!


湖南臺這回真是給銅鼓打了一個大大的廣告哦!


劇中小演員們簡直萌翻了!其中還有大塅鎮的100多學生小演員哦!

【劇情介紹】

劉二劉三姐兄妹,與老漁夫、阿牛哥、舟妹住在一起親如一家,過著勤勞而幸福的生活。劉三姐和姑娘們喜歡在山上邊採茶邊唱歌。地主莫懷仁霸佔茶山禁止百姓採茶,但鄉親們在劉三姐的鼓舞下拔掉了禁止採茶的牌子。莫懷仁氣急敗壞,又想禁止百姓唱歌。劉三姐與莫懷仁打賭,只要他在對歌中取勝,就可以禁歌。莫懷仁請來秀才與劉三姐對歌。百姓紛紛前來觀看。劉三姐機敏過人,用山歌戰勝了對手,莫懷仁狼狽逃走。


別看小演員們年齡小,演技那可是槓槓滴!聰明漂亮的劉三姐,憨厚老實的阿牛哥,奸詐刁鑽的莫財主……,都被這些小傢伙演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據悉,《小戲骨》是由湖南電視臺電視劇頻道全新開創的一檔原創真人秀與電視劇結合的新型節目,由5至12歲的小朋友來演斯琴高娃、陳道明等老戲骨的經典電影、電視劇。


【銅鼓正宗土貨客家美食】深山蜂蜜、薯絲、薯膏子、土雞啵啵、土鴨蛋、油浮米果、麻餈、……請找【大偉】15970570909(綁定微信)縣城送貨上門!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店!

相關焦點

  • 彩調劇《新劉三姐》即將精彩亮相
    主要作品:京劇《霍小玉》《荀灌娘》、現代戲《紅燈記》、新編京劇《霸王別姬》《獨釣寒江雪》等。主要作品:彩調劇《劉三姐》《苗寨紅哥》《山歌牽出月亮來》《五子圖》等。王朔 飾演 莫非廣西戲劇院二級演員,曾獲廣西第五屆「紅銅鼓
  • 【視頻】全天跟拍全程揭秘「高陽王」羅晉為啥回銅鼓?!
    羅晉公布戀情後真人現身家鄉銅鼓這幾天全城熱度極限上升!銅鼓人的朋友圈都被拓跋浚刷屏啦~此次羅晉回到銅鼓,是受中央電視臺和騰訊視頻邀請,拍攝一檔主題為家鄉年味的欄目。羅晉主動提出回家鄉銅鼓進行家鄉年味推廣,為的是幫家鄉旅遊做好推廣,讓更多喜歡自己的人認識自己的家鄉。哇哇哇~我們高陽王如此惦記家鄉,作為銅鼓人,深感驕傲!
  • 銅鼓小夥原創歌曲唱老街聽得要哭了!【視頻】
    8月31日,農曆七月初十,是銅鼓小夥「三胖」的31歲生日。他在銅鼓老街出生長大,這裡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一個人一遍遍走在老街,眼前的荒涼讓他的心裡非常感傷。他寫了一首歌,唱出了許多銅鼓人心中的無奈! ▼ 點擊看視頻  《老街老街》今年三十一歲了 生活有一些累了男人不曾後退了就算滿身疲憊了出生在一小縣城 那條老街很多人以前那裡很繁華 經濟也是很發達 銅鼓縣的老街生涯 那裡曾經人如麻一句老話說的好
  • 電影 | 《劉三姐》
    劉三姐愛唱山歌,並且總唱出窮人的心裡話,因而遭到地主的陷害,她無處安身,在灕江上漂泊,被老漁夫和兒子阿牛收留。
  • 電影《劉三姐》歌曲17首
    四方鄉親聽說劉三姐到來,紛紛趕來相見,劉三姐的哥哥劉二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地主莫懷仁聽說劉三姐又聚眾唱歌,收買不成,便想通過對歌降服劉三姐,阻止她再次唱歌。 聽說劉三姐要與莫懷仁對歌,四方鄉親前來觀戰,莫懷仁反請來的陶、李、羅三秀才哪裡是劉三姐和鄉親們的對手,幾首歌下來,便張口結舌,狼狽不堪了,莫懷仁一氣之下,失足跌入江中,鄉親們笑聲大作,三姐獲勝。
  • 黃婉秋:一生一世劉三姐
    1961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劉三姐的故事搬上銀屏,攝製成故事片。電影《劉三姐》精彩賽歌片段視頻中的劉三姐,就是黃婉秋。1961年,黃婉秋不滿18歲,因主演電影《劉三姐》而名揚天下。歌仙"劉三姐"這個角色讓她成為一代人少年或者青年時期心中的偶像,劉三姐的歌聲與形象也沉澱成一代人年輕時最美好的回憶。
  • 黃婉秋:家喻戶曉的《劉三姐》
    導演蘇裡老先生在央視的《電影傳奇》裡這樣回憶了當時劉三姐的選角過程:"最開始的時候影片是按照柳州那邊的要求,劉三姐是廣西那邊的演員,但是試了第一場戲就發現根本不合適,記得那場戲是劉三姐被抓起來關在籠子裡,我提出這部電影要拍得吸引人,劉三姐的形象非常重要,一定要找一個漂亮秀氣的女孩子來演,廣西的那個演員嘴唇很厚,上鏡頭不好看。
  • 黃婉秋:一生都是「劉三姐」
    1960年5月,正在南寧參加《劉三姐》匯演的黃婉秋,突然接到長春電影製片廠要她到該廠試鏡的邀請,擬讓她飾演《劉三姐》中的舟妹一角。但是樣片出來後,專家們都認為劉三姐的四位候選人無論是外形還是氣質,都和角色存在著較大的距離。這時,著名戲劇家、時任藝術局局長的田漢慧眼識珠,對蘇裡導演說:「我看,那個扮演舟妹的演員不錯,是不是考慮讓她演劉三姐?」眾人都覺得田漢言之有理。
  • 遇見美麗江西|銅鼓
    銅鼓既不是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既不產銅,也不制銅。但為什麼叫做銅鼓呢?銅鼓縣城東面有一塊巨石,顏色如銅,形狀似鼓,擊之有聲,名為「銅鼓石」,由此而得名。縣名銅鼓,意味深長。銅鼓是紅色的,1927年9月,一代偉人毛澤東在銅鼓親自領導和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秋收起義,點燃了中國工農革命的燎原烈火,並留下「一腳踏兩省、四圓定乾坤」的傳奇經歷。
  • 遇見美麗江西|銅鼓
    銅鼓既不是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既不產銅,也不制銅。但為什麼叫做銅鼓呢?銅鼓縣城東面有一塊巨石,顏色如銅,形狀似鼓,擊之有聲,名為「銅鼓石」,由此而得名。縣名銅鼓,意味深長。銅鼓是紅色的,1927年9月,一代偉人毛澤東在銅鼓親自領導和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秋收起義,點燃了中國工農革命的燎原烈火,並留下「一腳踏兩省、四圓定乾坤」的傳奇經歷。
  • 《劉三姐》:除了主演黃婉秋,「劉三姐」的背後到底有幾個替身?
    但是如果要大改動的話,時間上又怕來不及,因為馬上要到國慶了,於是蘇裡和喬羽就日夜不分地加緊創作,蘇裡負責分鏡頭,喬羽負責文稿,結果僅用了12天,以每人掉了10斤肉的代價,搞出了全新的電影拍攝劇本。這下創作團隊是集齊了,但獻禮的時間快到了,演員都還沒選,更別說開始拍了,於是反對的聲音就來了,說肯定要趕不上獻禮了,不如就別拍了。但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開拍,畢竟已經做了那麼多前期準備工作了,不想前功盡棄。
  • 毛澤東銅鼓月形灣機智脫險
    ▲宜春銅鼓月形灣的毛澤東雕像如今,月形灣也因這個傳奇故事,成為集參觀、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多功能景區,更是銅鼓紅色旅遊的重要景點。 近日,記者走訪江西省方志館,多方翻閱資料為您講述毛澤東銅鼓月形灣機智脫險的故事。  在銅鼓被團防隊員抓住通過兩塊銀圓脫險  1927年秋,南昌起義的硝煙還未散盡,黨的創始人之一毛澤東按照黨中央的決定在湘贛邊發動秋收起義。
  • 贈票丨廣西戲劇院《劉三姐》將在鄭州藝術宮上演,百姓文化雲又為您送票啦!
    百姓文化雲這次為大家帶來的免費票務是由廣西戲劇院的彩調歌舞劇《劉三姐》。拉至文末get福利贈票方式哦彩調歌舞劇《劉三姐》誕生於1958年,是中國舞臺藝術的經典。該劇取材於壯族歌仙劉三姐的傳說故事,以對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為主題,講述了劉三姐為了維護人生的自由和尊嚴,以山歌進行頑強抗爭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勤勞善良、美麗聰敏、真率潑辣、能歌善舞的劉三姐形象。「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這是劉三姐的歌聲,也是劉三姐人格和精神品質的寫照。
  • 隆文人物 | 黃婉秋:一生都是「劉三姐」
    電影《劉三姐》精彩賽歌片段視頻中的劉三姐,就是黃婉秋 ,原籍廣東省梅縣區隆文鎮坑美村盛和樓。1961年,黃婉秋不滿18歲,因主演電影《劉三姐》而名揚天下。歌仙"劉三姐"這個角色讓她成為一代人少年或者青年時期心中的偶像,劉三姐的歌聲與形象也沉澱成一代人年輕時最美好的回憶。
  • 黃婉秋的一生一世劉三姐情
    11月7日中央4臺播出一檔十分感人的節目:中國文藝-致敬經典,電影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現場訪談。黃婉秋的一生用一句話概括:一生一世劉三姐。一生只演一人,一生只做一事,一生只為劉三姐。這是央視主持人對黃婉秋的總結。謙虛的黃婉秋說,是蘇裡導演的一句話改變了她的一生,讓她與劉三姐結了一生一世的緣。
  • 不"唱"山歌的劉三姐,竟也美得如此動人心魄!
    5月22日晚,隨著舞劇《劉三姐》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劉三姐與阿牛哥的愛情故事再次令京城觀眾傾情流連。舞劇《劉三姐》劇照 資料圖片廣西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廣西彩調劇和電影《劉三姐》曾風靡全國和東南亞,成為一個時代的美好記憶。幾十年來,劉三姐的故事和歌謠,流淌過歲月的河流,在時代輪迴中激蕩悠揚。
  • 揭開你所不知道的《劉三姐》幕後故事,多個「劉三姐」成就黃婉秋
    但是如果要大改動的話,時間上又怕來不及,因為馬上要到國慶了,於是蘇裡和喬羽就日夜不分地加緊創作,蘇裡負責分鏡頭,喬羽負責文稿,結果僅用了12天,以每人掉了10斤肉的代價,搞出了全新的電影拍攝劇本。這下創作團隊是集齊了,但獻禮的時間快到了,演員都還沒選,更別說開始拍了,於是反對的聲音就來了,說肯定要趕不上獻禮了,不如就別拍了。但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開拍,畢竟已經做了那麼多前期準備工作了,不想前功盡棄。於是雷振邦踏遍了廣西的山山水水,在搜集了當地大量民歌曲調的基礎上創作出了全新的山歌曲子。
  • 廣西「劉三姐」黃婉秋,17歲出演劉三姐爆紅的她,如今怎麼樣了
    壯族是少數民族,每年的「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節日,而這個節日它還有著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劉三姐」。劉三姐聰慧機敏,自編自唱,歌如泉湧,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1961年有一部叫《劉三姐》的電影講述了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是從這裡開始了解廣西壯族的山歌文化。
  • 穿越千年的文化現象——「劉三姐文化」緣何歷久彌新
    此前不久,大型民族歌劇《劉三姐》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位於桂林陽朔的《印象·劉三姐》實景演出依舊天天上演、場場爆滿……  劉三姐的故事早在唐朝就有傳說,而後出現在宋人筆記裡。穿透千年的「劉三姐文化」歷久彌新,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彰顯深沉的文化自信,其背後的密碼是什麼?
  • 經典老電影---《劉三姐》
    他又用重金買通官府,派出眾多官兵將立魚峰團團圍住,來勢洶洶,要捉殺三姐。小龍潭村及附近的鄉親聞訊,手執鋤頭棍棒紛紛趕來,為救三姐而與官兵搏鬥。三姐不忍心使鄉親流血和受牽連,毅然從山崖跳入小龍潭中……   正當劉三姐縱身一跳的時候,頓時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隨著一道紅光,一條金色的大鯉魚從小龍潭中衝出,把三姐馱住,飛上雲宵。劉三姐就這樣騎著魚上天,到天宮成了歌仙。而她的山歌,人們仍世代傳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