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Half E-改進了取景器;
Auto Half E2-相機頂部增加了一個熱靴;
Auto Half S-取消了熱靴,增加了自拍定時;
Auto Half SE-1967年面世,與S功能相同,但重新簡化設計了光圈調節環;
Auto Half SE2-在SE基礎上重新又增加了熱靴;
Auto Half SL-1970年面世,將硒光電池改為更先進的cds電池,同時配備了35mm F1.7的更高級鏡頭,並增加對焦環(估焦),是Auto Half的高端型號;
Auto Half EF-機身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閃光燈;
Auto Hald EF2-閃光燈變成可以拆卸的。
總的來說,Auto Half到S整體已經比較成熟,而SE2更是非常熱賣的產品,因此目前市場上也見得最多。SL是Auto Half的野心之作,從測光到鏡頭,都想與當時大火的Canon Demi、Olympis Pen E一決高下,但是對我來說,Auto Half的魅力正在於極簡的造型+極簡的操作,自動曝光、泛焦、甚至過片都不用,你需要做的只是按下快門,所以它更像一個時尚的記錄生活的玩具,而SL為了增加大光圈鏡頭和cds測光,不光造型不再極致的簡潔,操作也需要先估焦後拍攝,讓我覺得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如果我真的需要一部」專業「的半格相機,為什麼不選擇可換鏡頭的Pen F系列呢?我這部是Auto Half SE2,表面金屬銀的版本,操作起來非常簡單,裝好膠捲之後不斷地擰底下的圓形發條,一直擰到不動為止,然後就可以肆意浪攝了,每拍一張就會有滋滋一聲,發條會自動過片,就跟後來使用電動馬達的傻瓜相機一樣,讓你有點不敢相信它是完全不用電池的。Canon也有一款和它的設計相似的發條半格Dial 35,但是造型上就遠沒有Auto Half經典了(可以移步《半格膠片相機 | Canon Dial 35-2》)。
SE2的大小跟一個煙盒差不多,可愛的外形加上簡單的操作,應該得到不少女生的青睞。鏡頭表現中規中矩,畢竟體積在那,比Demi或者Pen的E系列還是差了一些,但是在光線充足時的A檔,光圈自動收縮後拍出來的照片,銳度解析度等各方面都有質的提升,因此也有一個小竅門,可以使用手動模式將光圈收到8來拍攝,這時的快門速度為1/30s,比A檔的1/125s快門對應的光圈可以縮小兩檔,只是需要更準確的人肉測光和穩定的麒麟臂。
Auto Half由於片倉很小,又追求極致的方形,在密封性上比較吃虧,所以有個通病就是取景器處或者後蓋四周的海綿容易老化導致漏光,不過這也是很好解決的問題,買一點黑色高密度海綿自己裁一下粘上去就好了,我這部機子原來的海綿被我全部撕掉重新貼過,一點漏光都沒有。
時間:2020年
地點:深圳、廣州、惠州
機身:Ricoh Auto Half SE2
鏡頭:不可換鏡頭
膠捲:FUJI C200、KODAK 5207
掃描:SP-3000
處理:LR縮小尺寸
Tips
按照全幅格式掃描的照片,為了把左側較暗的照片提亮,右側本來已經較亮的照片就會過曝▼
分開掃描時就會發現兩張照片的曝光都是相對準確的▼
本期完,直達軍火庫 ↓
膠片大叔,
用有故事的相機拍有故事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