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膠捲還能拍嗎——再談Olympus半格相機

2021-02-08 被曬黑的貝殼

 Camera:olympus Pen-ee

Film:FOMAPAN 100 

2019年初,我在香港購入一臺40歲高齡的膠片相機——Olympus Pen-ee。當時店裡送了一卷Kodak Gold200和一次免費衝掃服務,於是我在離開香港前的12小時內就咔咔拍完了一卷。


當時趁著新鮮勁兒寫了一篇半格膠片機使用初體驗(半格膠片相機初體驗),應該有不少朋友已經看過了。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我對它的了解是異常淺薄的,甚至連當時的鏡頭蒙了灰都不知道,還以為是本身的粗粒噪點效果。也正是因為這樣,當時寫完那一篇,心裡仍然對它愛的比較淺。

當逐漸摸清楚它的脾性之外,也漸漸懂得了如何發揮它的優勢。我目前拍過的膠捲還不多,主要就是Kodak Gold200(膠片|過去的時光就如你想像的一樣好)、FUJICOLOR C200(在末尾彩蛋噢)以及接下來要談的這一卷黑白膠片FOMAPAN 100


膠捲也是買相機的老闆送的,但是一看,2015年就過期了,到現在已經整整過期了5年!過期膠捲還能拍嗎?是的,能拍!我見到掃出來的照片之後,甚至說不出來過不過期對照片質量有什麼影響。效果出乎我意料得好!

首先要跟大家說明一下半格相機的特點或者說優勢吧,除了一卷36張的膠捲能翻倍成拍72張之外,完整的一張二合一(135畫幅)相片連在一起看有時會產生微妙的敘事感。

比如這一張。

當時隨手拍了一張盛夏的荷花池,鏡頭一轉,看見一對正在嬉戲玩鬧的父女。衝掃出來之後,你很快就能明白兩張照片之間的關聯。

當然,有時兩張出現在同一畫面中的照片,會讓你強烈地感受到時間的斷裂感。比如下面這一張。

右邊這一幅是今年夏天去鄉野民宿玩兒的時候拍下的,左邊的呢,是上個月去圖書館拍的。這幅照片提醒我,我中間有倆月沒用膠片機拍照了...

這一點其實是半格相機很有意思的一個特點。

但是呢,我有一個對於用半格相機拍照來說不太好的習慣,就是習慣用橫構圖,導致我的相片掃出來常常是一半橫一半豎的。為了不那麼辛苦自己和大家的脖子,我會把它們後期剪裁開,但這樣一來就失去了半格相機一部分的魅力。

這一組記錄了一部分我國慶假期去麗水玩兒的片段。因為是要去一些村落,見到的是一些江南的山山水水,覺得帶上這卷黑白膠捲去拍應該會有點意思。事實也證明,江南水鄉與黑白風格並不違和。陰天的狀態下,ISO100略顯不足,但與此同時,「水墨江南」的味兒更重了。

這一組是在幾個大晴天拍的,明暗反差比較強烈。 內容主要是一些街景啊,建築啊什麼的。總之就是掃街題材吧。

注意看左邊這張,上衣的部分完全虛了。這臺機子最佳拍攝範圍是在一米以外,換句話說,別想用它來拍靜物了。

▲ 在西安遇到的好喝的咖啡館兒,

老闆(男)說話軟軟慢慢的,很南方人

一組隨便拍的「我」。

黑白膠捲拍人像很抓人,但這臺機子不適合拍人像。之前說過了,在至少1m之外的距離拍,沒有辦法展現臉部細節。綜上所述,olympus Pen-ee完全一臺掃街利器。

我入手這臺相機的價格是500港幣。查了一下某寶和某魚,pen-ee在市面上不太多,pen系列的其他款還有,價格普遍在800人民幣左右。這個價格還是很適合大家入門玩膠片的,並且它攜帶方便,只有一個手掌大,出門完全不是負擔!


用了它將近兩年,我現在可以鄭重其事地向大家安利了:買它買它買它!

左邊還是19年跟女孩兒一起過聖誕節的瞬間,右邊已經是新年的第一道陽光。

相關焦點

  • 膠片相機 | 半格之王Olympus Pen FT
    16年Olympus推出了M4/3數碼微單的新機型Pen F,打著復古口號的宣傳照讓我眼前一亮,我這才知道奧巴有一部經典的膠片相機Pen F,而且有意思的是奧林巴斯在數碼上一直堅持M4/3畫幅,原來當年這部機器就是一部半格膠片機!鹹魚一搜,瞬間中毒,價格也不算貴,於是就有了我的第一部半格膠片機。
  • #不專業相機測評#vol.3 佳能自動男孩 半格全幅切換玩
    半格全幅切換 雙焦距隨意選擇 想嘗試半格 又想兩者兼顧 那就不要錯過它-它發行於1988年5月是一個全自動並自動對焦的的相機關於半格(half frame)原本一卷普通135膠捲大約能拍36張照片 而半格模式提供了一種拍72張照片的機會 而膠捲上的照片尺寸從
  • 膠片相機與膠捲推薦指南
    如果你不是資格的攝影發燒友,玩膠片也是途個新鮮,不在乎成像質量,又不願意支付太多昂貴的膠捲和衝洗費用的話,那麼我推薦你買一臺理光的發條半格相機。圖片源自於網絡這款相機真的是相機中的「坦克」,光是機身重量就有1810g,再配上鏡頭。不過這款相機我挺推薦女性用戶的,知道為什麼嗎?
  • 膠捲相機怎麼用 膠捲相機使用方法【詳解】
    而 相機 本身,就是一個「暗盒」。膠捲在其中是一點光都見不到的。當我們需要拍東西時,我讓膠捲去見光,這就是「拍照」最基本的原理。  因此,相機就是「捕捉光的機器」。(無論數碼還是膠捲,都是如此)  那麼相機要如何捕捉光呢?這就需要兩個東西:鏡頭和快門。這也涉及到傳統相機的兩大核心技術:光學和機械。
  • 貪便宜買了過期膠捲,那你得知道...
    你只能將所有的信念託付給了你的相機、技術和膠片上。使用過期的膠片拍攝,則會讓上述提到的風險成倍增加,但它獨特的影像魅力又讓人忍不住去冒險。重金屬、塑料、染色劑....這些聽起來只能被歸類為有害垃圾的東西,在攝影人裡卻成了法寶
  • 從相機到膠捲都給你安排上了
    (膠捲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儲存卡,一卷膠捲一般可以拍36張照片)我們使用數位相機可以當即就看到照片的樣子,但是膠片機不同,它需要我們把膠捲裝進去,拍完之後拿出,寄給淘寶衝掃店衝掃,等待5~7天之後,店主會發送電子版照片給你。當然如果你想要這些你拍完了的膠捲留做紀念,可以提前跟店主說明,讓他郵寄給你。( 買膠捲要花錢!!衝掃也要花錢!所以才說膠捲是燒錢大坑!)
  • 半格膠片 | 百變網紅 Ricoh Auto Half SE2
    理光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奧林巴斯Pen系列掀起的半格相機熱潮,也加入了製作半格膠片相機的大軍。部分花色的Auto Half,還出了很多限量版(圖源網絡)▼我這部是Auto Half SE2,表面金屬銀的版本,操作起來非常簡單,裝好膠捲之後不斷地擰底下的圓形發條,一直擰到不動為止,然後就可以肆意浪攝了,每拍一張就會有滋滋一聲,發條會自動過片,就跟後來使用電動馬達的傻瓜相機一樣,
  • Olympus LT zoom 105 個人評測 #01
    真的是很喜歡攝影大學時候學的是視覺傳達,後來因為專業原因,開始慢慢接觸攝影,逐漸了解和學習的過程中,開始接觸到膠片以及膠片相機
  • 冷冬--奧林巴斯pen ee半格相機體驗
    也很抱歉最近更新的都是一張一張的照片,但是這些照片都是有故事的所以,一邊聽歌,一邊看吧這個月在師兄那裡拿到了這部奧林巴斯pen ee這是一部半格相機。  半格,顧名思義在普通135膠片的一格上面只成像半格。也就是說一張膠片可以拍兩張相片。我在知道這個屬性的時候就很高興,想著再也不怕膠片貴了。
  • 想輕而易舉拍出復古文藝範?那膠片相機要認真選了
    膠片相機不僅相機的造型文藝,而且還省去了大部分後期的煩惱,直接拍出來就已經是膠片的風格。但並不是全部膠片相機都是那麼好用,大部分都採用手動對焦,而且畫質效果也差距甚遠,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文藝範是怎麼選膠捲相機的。
  • 相機分類 | 膠捲相機
    與很多現代的數位相機不同,傳統的純手動膠片相機需要在你按下快門之前確定好所有參數。並且在你拍完一卷膠片之後你並不能高高興興的回家欣賞到剛才所拍到的作品 (或者檢查是否每張都對上焦了),而是要送到列印店的暗房進行衝洗和掃描才能得到電子版。而且你很有可能發現沒有幾張是曝光正常的…既然我們都有了這麼方便可以全自動拍攝的數位相機,為什麼還要返祖用膠片相機呢?
  • 膠捲行業秘聞大全:照片曝光8小時,買耗材送相機,膠捲機身賣4萬
    數碼影音時代,其實膠捲比存儲卡還優秀,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膠捲和錄像帶是傳統影像行業的必備法寶。上個世紀,柯達公司還憑藉膠捲傲視全球。即使到了90年代,擁有一部買柯達膠捲送的柯達相機,還依然是成功人士標配,能用自家的相機拍一張全家福,衝印後留下膠捲底片,是當時吊打照相館的最時髦事情。
  • 你真的了解膠片色調嗎?你想用的膠捲我都幫你試了
    ,但最核心的莫過於膠捲了,用偏冷色系的膠捲可以拍出日系小清新的畫面,用偏暖調的有溫暖寫實的感覺,用過期卷可以拍出濃重的德味…在每一次拍攝前,都應該考慮「這次我用什麼膠捲呢?」膠捲分負片和正片(反轉片),而這次我要詳細說的是135彩色負片,不同牌子的膠捲會有不同的特點,下面挑選一部分我拍的照片來示例說明。
  • 好用到炸的膠片APP,讓你不帶膠片機,也能拍出超帶感的照片
    ,每種相機拍出來的感覺都不一樣,模擬的就是不同相機不同膠捲的感覺~真的太強大,每個相機都想去試一試~其中PRO是需要會員才能使用噠,標價格的是需要單獨購買那個相機才能使用。【#FR2】記錄的日常【INS W】記錄的日常4--Halframe操作難度:★★Halframe是一款比較小眾的【半格膠捲相機
  • 是的,這就是適合你的膠捲相機!
    如果你是對「時間」著迷的人,包裡是肯定少不了膠捲相機的。為什麼必須是膠捲?我也無法回答你。自動對焦,28mm的定焦鏡頭決定了它是一隻非常適合拍人文景觀的掃街利器,並且它把我想要的那個環境下的氛圍都充分表現出來了。忘記想要當攝影師的你,忘記想要拍得更好的你,拿著它你不需要動太多腦筋,你只是一個日常劇場的攝影記錄員。當然只有一臺相機是無論如何也滿足不了想要拍更多好照片的你的,最完美的狀態大概是用手裡有限的工具做出滿足自己的創造吧。
  • 膠捲燒錢篇之是高端拍立得相機呀~~
    從最基礎的SQ6到最新SQ20,不僅添加了小螢幕和各式濾鏡,還有「影格擷取」拍攝15秒影片擷取其中一格影像、「縮時拼貼」印出四格連拍的拼貼、「序列模式」重疊連拍影像呈現動感畫面⋯⋯ 每一張都是藝術照!特色:功能超多、使用簡單在過去幾年,拍立得相機再次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許多廠商都推出了拍立得產品,比如富士的Instax,Impossible Project的I-1,Lomography,甚至還包括拍立得相機鼻祖寶利來也推出了新款拍立得相機。
  • 新手如何入門膠片攝影(附膠片相機推薦)
    下面是我主要用的一些膠片機,一臺傻瓜機,一臺旁軸七劍,一臺半格相機一傻瓜機--我的膠片攝影入門相機柯達的一次性傻瓜相機800度帶閃光燈這是一臺估焦的相機1.2-4.5m之間合焦,為什麼說是一次性的呢,因為這一款相機拍完後就沒有了,只能用一次,裡面含有一個36+3張的iso800度膠捲使用技巧:1.儘量準的估算相機與被攝物體的距離
  • 膠片相機和數位相機的對決 富士ACROS 100II膠捲 和Xpro3相機
    這些天,我大約拍攝50%的膠捲和50%的數碼照片。對於數位相機,我使用富士X系列相機和鏡頭進行拍攝。幾年前,富士相機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它具有復古風格和膠片相機的外觀和操作,例如用於快門速度,ISO和光圈的旋鈕。我也很喜歡富士數位相機的各種膠片模擬模式(例如Velvia,Acros,Provia,Astia,Classic Chrome和PRO Neg等模式)。
  • 想讓拍照靈感大爆發,你需要這些不走尋常路的相機
    半格相機半格相機顧名思義就是你按一次快門的畫面只佔整張照片的一半。放一卷24張的膠捲,意味著你可以按48次快門。做半格相機最瘋狂的是奧林巴斯,它的pen系列最早誕生於1959年,一共有18款相機,全部都是半格,甚至還有半格單反。當年的戰地記者特別喜歡這個系列,因為可以省膠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