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olympus Pen-ee
Film:FOMAPAN 100
2019年初,我在香港購入一臺40歲高齡的膠片相機——Olympus Pen-ee。當時店裡送了一卷Kodak Gold200和一次免費衝掃服務,於是我在離開香港前的12小時內就咔咔拍完了一卷。
當時趁著新鮮勁兒寫了一篇半格膠片機使用初體驗(半格膠片相機初體驗),應該有不少朋友已經看過了。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我對它的了解是異常淺薄的,甚至連當時的鏡頭蒙了灰都不知道,還以為是本身的粗粒噪點效果。也正是因為這樣,當時寫完那一篇,心裡仍然對它愛的比較淺。
當逐漸摸清楚它的脾性之外,也漸漸懂得了如何發揮它的優勢。我目前拍過的膠捲還不多,主要就是Kodak Gold200(膠片|過去的時光就如你想像的一樣好)、FUJICOLOR C200(在末尾彩蛋噢)以及接下來要談的這一卷黑白膠片FOMAPAN 100。
膠捲也是買相機的老闆送的,但是一看,2015年就過期了,到現在已經整整過期了5年!過期膠捲還能拍嗎?是的,能拍!我見到掃出來的照片之後,甚至說不出來過不過期對照片質量有什麼影響。效果出乎我意料得好!
首先要跟大家說明一下半格相機的特點或者說優勢吧,除了一卷36張的膠捲能翻倍成拍72張之外,完整的一張二合一(135畫幅)相片連在一起看有時會產生微妙的敘事感。
比如這一張。
當時隨手拍了一張盛夏的荷花池,鏡頭一轉,看見一對正在嬉戲玩鬧的父女。衝掃出來之後,你很快就能明白兩張照片之間的關聯。
當然,有時兩張出現在同一畫面中的照片,會讓你強烈地感受到時間的斷裂感。比如下面這一張。
右邊這一幅是今年夏天去鄉野民宿玩兒的時候拍下的,左邊的呢,是上個月去圖書館拍的。這幅照片提醒我,我中間有倆月沒用膠片機拍照了...
這一點其實是半格相機很有意思的一個特點。
但是呢,我有一個對於用半格相機拍照來說不太好的習慣,就是習慣用橫構圖,導致我的相片掃出來常常是一半橫一半豎的。為了不那麼辛苦自己和大家的脖子,我會把它們後期剪裁開,但這樣一來就失去了半格相機一部分的魅力。
這一組記錄了一部分我國慶假期去麗水玩兒的片段。因為是要去一些村落,見到的是一些江南的山山水水,覺得帶上這卷黑白膠捲去拍應該會有點意思。事實也證明,江南水鄉與黑白風格並不違和。陰天的狀態下,ISO100略顯不足,但與此同時,「水墨江南」的味兒更重了。
這一組是在幾個大晴天拍的,明暗反差比較強烈。 內容主要是一些街景啊,建築啊什麼的。總之就是掃街題材吧。
注意看左邊這張,上衣的部分完全虛了。這臺機子最佳拍攝範圍是在一米以外,換句話說,別想用它來拍靜物了。
▲ 在西安遇到的好喝的咖啡館兒,
老闆(男)說話軟軟慢慢的,很南方人
一組隨便拍的「我」。
黑白膠捲拍人像很抓人,但這臺機子不適合拍人像。之前說過了,在至少1m之外的距離拍,沒有辦法展現臉部細節。綜上所述,olympus Pen-ee完全一臺掃街利器。
我入手這臺相機的價格是500港幣。查了一下某寶和某魚,pen-ee在市面上不太多,pen系列的其他款還有,價格普遍在800人民幣左右。這個價格還是很適合大家入門玩膠片的,並且它攜帶方便,只有一個手掌大,出門完全不是負擔!
用了它將近兩年,我現在可以鄭重其事地向大家安利了:買它買它買它!
左邊還是19年跟女孩兒一起過聖誕節的瞬間,右邊已經是新年的第一道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