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清光緒的十一年間,池家的老爺子池佔瑞曾經多次提到過,「那年的京津冀已早生亂象。慈安太后崩逝後,宮裡一直都是由老佛爺(慈禧太后)一宮獨裁!法國人藉由越南戰爭作為幌子,已經開始進犯我大中華。恭親王奕訢領兵在前線節節敗退之後,軍機大臣李鴻章作為中方代表,與法方代表在天津籤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即《中法新約》。」
於是,池老爺子雖在直隸州取中拔貢,相當難得,卻洞諳世事,不願進京入國子監為官,情願告罪還鄉。他帶著自己唯一的兒子,在走訪多城之後,自己出資自己設計,回鄉興建了一座土夯城堡,也就是今天的安貞堡!
安貞堡其實算是亂世的居所。永安地區本就匪患眾多,當年縣名取「永安」二字即是取其「永遠安寧」之意。而池老爺子花巨資建成這所宅子也是為了防範匪患,保護族人。而安貞堡的「安貞」更是與《周易·坤》中的「安貞之吉,應地無疆」的意思相合,也有未雨綢繆有備無患的意義。
安貞堡航拍 攝影/NB
整座城堡佔地面積超過一萬多平方米,實際使用面積也超過6000多平方米,是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夯土建築之一。田陌縱橫,青山環繞,從航拍的圖片上來看,這是一座結構緊密外牆堅固的城堡,而實際上,整座建築大多由木材建成,連綿的青瓦迴廊,串串的燈籠高掛,三面被梯田包圍,坐西朝東,背靠青山,仿佛是一副遺世的絕版水墨畫。
世人皆知,整座安貞堡是由池老爺子與其獨子共同設計建造的,據說也是因為池老爺子的祖上世代經商,積攢了大量的財富。而到他這一輩,卻人丁不夠興旺,差點香火難繼,所以池老爺子情願花光所有財富建成這座城堡,可得世代相傳,也一併造福鄉裡。
安貞堡 攝影/李小魚 出鏡/Rataqu
可是,殊不知,池老爺子除了這位整天跟他一起遊山玩水走四方的獨子之外,更有一位養在深閨的女兒。富商家的千金,家風嚴格,雖自幼飽讀詩書,甚至隔著紗簾,跟隨鄉間的傳教士還學過兩年洋話,可畢竟庭院深深,甚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偏偏因為弟弟的常年不在家,大娘二娘對她總也是縱容的,生就開朗外向的性格,每每聽到遊歷歸來的弟弟所說各地風俗軼事,不免藏著深深的嚮往。
慢慢地推開半掩的木門,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咯吱」聲,仿佛在昭示其歲月的久遠。
四合院中,百年的牌匾、雕花、太師椅,無不在述說著當年池家的富有與尊貴。中國民居的功夫,其實都在這屋簷和窗欞間,磚雕木雕,書法繪畫,詩詞歌賦。而且庭院天井、廳堂廂房、家俱裝飾,無不透著規矩。就連內堂裡的九級臺階(其實應算是八級半),因為要避諱皇家,若是來了客人,最底下的浮動半級也是要抽去,再用木板蓋上,變成八級的。
可是,就在這家教嚴明的富貴人家家中,池家的大小姐情竇初開,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那是前來投奔弟弟,想要一起奔赴英國繼續深造的教會學堂裡的老師。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那一天,就是那樣的一個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年輕男子,站在這四合院的庭院間,禮貌地等待著主人家的外出歸來。小雨透過天井密密地落在他的發稍上、衣襟上……他卻絲毫不為所動。池大小姐站在二樓,倚木窗靠木椅,假裝閱卷,那心思,卻全落在了天井間的一抹風採氣度上。
據傳,整座安貞堡可是建造在沼澤之上的,地基由十八層的松木所搭建,所以也被稱之為「漂浮的城堡」。北方來的客人在堡裡住下了,說是走南闖北多年,從未曾見過如安貞堡這般有特色的建築。既像北京的四合院,卻又多了一層堅固的外牆;既有南方徽氏建築特色的白牆黛瓦,也有廣州圍龍屋外部包圍形式,還又有著福建特有的五鳳樓屋頂飛簷。如此具有特點的堡壘,不僅是在此地,在全國也是獨一家啊!
池大小姐的綿綿情意,雖未曾說出口,但共居於同一屋簷下,免不了眉目相對,就算不是日夜常見面,客人卻豈能不知。大小姐本也是俊俏,當下郎有情妾有意,可是先生卻是要去留學的,本就是窮學生一個,空有一腔的熱血抱負,還想要學成歸來報效朝廷,哪裡來的資本迎娶大小姐,終是兩難。
先生終還是離開了。留下了一柬書信,請求大小姐的原諒,此去前途未知,不如兩下相忘。
大小姐哭紅了雙眼,發誓不嫁,只等他的歸來。
可等來等去,等來的竟不是情郎。
正是舉國內憂外患之時,閩北的山區成為了匪患的聚集地。這一日,又來了一群土匪,包圍了整座安貞堡,附近的村民都受池家大少爺的邀請,搬進了城堡以避匪患。
這一次的土匪似乎與往次不同,許是餓得久了,聚集在堡前半月也不肯離去。這一天更是搬來了許多木材,看上去好似想要用火攻。
村民裡有一位青年,主動請纓上到城堡的二樓。照理說,整個安貞堡環堡有180個射擊孔,90個瞭望窗,防禦功能十分強悍。堡內更有大糧倉數個,足夠一千多人吃上個數月,所以絲毫不懼土匪來犯。但是這位青年人表現得非常勇敢,想出了用土炮裝上鐵砂攻擊的方法(有點像今日的散彈槍),然後不但率先用土炮在城牆上射擊土匪,更是在夜裡帶了幾個人,從後牆上的逃生通道溜出古堡,跑到土匪的營地裡趕在對方放火之前點燃了木材,土匪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營地會被反將一軍,啥都沒有搶到,之好灰溜溜地撤走了!
眾人皆說這座城堡必是一座有福之城堡,原來全拜堡內二層窗邊兩塊寫有「千蛛掃去」「萬蝠招來」的壁畫所賜。傳說這兩幅壁畫頗為神奇,安貞堡建成百餘年,從未有蜘蛛結網,而且每至夏夜,確有大群蝙蝠飛來堡中。
大小姐在家人的安排下,最終下嫁了這位青年,日日在家相夫教子,與理想之生活其實相去甚遠。可是在那個年代,女人的命運是無法自己選擇的,曾經那位先生的音容笑貌,雖總在腦間揮之不去,卻也無可奈何。及至經年,兩人竟在民國初年得以重見。可彼時,大小姐已非自由之身,而先生,也早已大腹便便,被亂世生活磨礪地失去了鬥志了……
寥寥千餘字,實為在下杜撰之小小說。皆因安貞堡建築之完好,環境之幽靜,功能之齊全,走在其間便不由地自我穿越至當年。仿佛真的有那麼一位美女,窈窈地從迴廊間走過;還有一白衣男子,翩翩氣度,相伴其側。
安貞堡 攝影/李小魚
可惜一切皆是虛幻,只有這座精雕細琢,美侖美奐的城堡才是真實的。
所有過去的故事,都留待專家來考證吧!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關於我
我是蘇菲,一位職場媽媽,也是一位旅行家。
《中國親子遊》聯合作者,中國登協認證戶外領隊,樂途專欄作家,攜程籤約旅行家,途牛大玩家,去哪兒聰明旅行家,旅遊體驗師,自由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蘇菲的旅行世界
微博:蘇菲的旅行世界
碼字不易,如需轉載,請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