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杭州這場小學生籃球賽要求很特別
12月4日至6日,一場很特別的小學生籃球聯賽在杭州舉行。首先不同於籃球常見的5人制和3人制,這場聯賽採用的4人制,每隊由10名隊員組成,而且男女生分別不少於4人。
最特別的是,想要參加這個比賽的隊員,都必須符合一條硬槓槓——不僅體測成績要合格,而且學科平均成績要在85分以上。這在小學生體育賽事裡,並不多見。
這場特別的籃球聯賽,由杭州、湖州、河北灤平「蔡崇信以體樹人教育聯盟」10支小學籃球隊參加,所有參賽隊員都是3年級學生。
我們都知道,運動會賦予孩子率真和樂觀的性格,讓他們更具競爭精神和抗挫折意識。那麼,為何要有學科成績要求呢?這是因為,體教融合是體育跟教育的融合,是體育跟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科學等跨學科的整合。
一起來看看這次聯賽,是怎麼具體實現體教融合的。這次比賽的隊名、隊旗和口號,全都是由小球員現場即興共創討論產出的。在每個比賽日結束之後,聯賽組委會還專門安排晚上6點到8點統一集中完成家庭作業。
比賽之餘,還給參賽小球員設置了家書寫作。杭州師範大學附屬第一小學的小球員馬悅然在家書中這樣寫道:第一場小組賽他們打出了12:0的好成績,卻在第二場中慘敗,主要原因是大家不夠配合,沒有多傳球,只顧著自己;而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必須要捨得把球傳出去。
張百灣中心小學的譚茹伊則寫信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第一次離家這麼遠,儘管很想念,每天比賽也很累,但她和隊友完全顧不上這些,因為不能在球賽中半途而廢,「成功之人永不放棄」。
在參賽者中還選出了20名隨隊小記者,群訪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的明星球員。20名小球員在經過一場新聞採訪課之後,坐在CUBA明星球員賈奕傑、韓鑫垚、曹松等大哥哥面前,充滿好奇和敬仰。
文溪小學8號餘承霖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在打好球的同時,如何不影響學習成績,因為自己想考北大。
讓體育成為教育的一部分,是努力推進體教融合的有益探索。蔡崇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海市表示,蔡崇信以體樹人教育聯盟組建以來,始終倡導以體樹人、體教融合,實踐證明羞澀的、易怒的、好動的和優秀的孩子,都可以通過運動變得更好。
看到這場籃球聯賽,浙江省幼兒體育協會副理事長吳昕表示,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多次印發深化體教融合的意見,中高考體育或將全面改革。蔡崇信公益基金會自致力於體教融合方面的努力,值得致敬和感恩,希望有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推動校園體育不斷發展,服務更多孩子。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