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在對厄運的徵服中出現的。"美國電影《奇蹟男孩》講的就是一個用愛徵服厄運、擁抱幸福的奇蹟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年僅10歲的小男孩奧吉,他總是帶著一個巨大的太空頭盔,頭盔下是奧吉因為手術而變得傷痕累累的臉。它能夠阻止奧吉的臉嚇到其他孩子,也是奧吉自卑脆弱內心的保護罩。
醫生曾說奧吉活不過三個月,面部殘疾還會伴隨他一輩子,而奧吉卻靠著頑強的生命力活了下來。前前後後經歷數十次手術,奧吉最終孩子沒能像平常人一樣,不過依靠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幫助他克服了與命運鬥爭的壓力,創造出非凡的奇蹟。
這部家庭勵志電影是親子親密關係的教科書,名字是"奇蹟男孩",人的奇蹟的催化劑是愛,是所有人都應當懷有的關愛和包容。在教育中,父母、老師和姐姐對奧吉的引導和幫助更是體現了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的影響力。
接下來,我們就以電影《奇蹟男孩》為例,逐步探究解析"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希望能夠給家長們更多教育啟示。
一、 從《奇蹟男孩》出發,看"羅森塔爾效應"對教育產生的三大效應及其意義
在孩子深陷困難的時候,家長應該給出怎樣的反應?家長要和孩子怎麼樣溝通才算適宜?老師和家長應當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孩子的缺陷和不足
《奇蹟男孩》給出了非常到位的詮釋,讓觀眾看電影的同時能夠受到啟發,還有網友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評論說:"如果小時候父母也能這樣幫我,那我就能少受一點委屈了,"
整部影片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波折,最後推向溫暖的變化:雖然身體有缺陷,但是內心充滿陽光,喚醒了人們內心中善良包容的一面。而造就奇蹟的人,是奧吉自己,最大的推動力就是父母的積極引導。
"羅森塔爾效應"包括了三個重要心理效應:愛的效應、尊重效應、期望效應
1、愛的效應:家人對奧吉的愛是堅強的護盾
儘管奧吉飽受其他孩子的嘲笑,害怕與別人交流、害怕自己被欺負,校園中未知的口抗拒一直圍繞著他,但是父母和姐姐的愛能夠為奧吉抵擋外界的傷害。
當奧吉對是否去上學猶豫不決的時候,爸爸鼓勵他說:"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你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奧吉害怕見到同學,媽媽在一旁安慰:"當你害怕一個地方,那就把它變為你真正想去的地方。"
小夥伴傑克在背後說壞話,奧吉傷心極了,哭著問媽媽:"媽媽,我是不是很醜?"媽媽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說:"你不醜,真正的人會明白你。"
還有非常懂事的姐姐,她知道爸爸媽媽正為奧吉開學的事苦惱,所以默默地在一旁幫忙。就算頂著"畸形弟弟的姐姐"這個稱號,她也會勇敢地為弟弟辯駁,從不給家裡添麻煩。
一家人都沒有放棄奧吉,他們的愛影響了孩子,讓奧吉學會愛自己,慢慢培養起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正是因為奧吉學會了愛人愛己,他才能贏得同學們的認可,獲得校園的年度獎項。
2、尊重效應: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內心感受,使孩子學會不卑不亢
爸爸媽媽明白奧吉害怕上學,你知道他遲早要跨出這一步,所以就帶著孩子一起去參觀學校,去不去上學讓奧吉自己決定。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父母對奧吉的愛是基於尊重之上的,他們尊重奧吉的人格,也尊重他的內心感受。
孩子的病給父母的精神和經濟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表現出嫌棄和失望的態度。每次都會陪伴奧吉去學校,做奧吉最好的聆聽者。即便外界議論紛紛,但父母都會溫柔且非常堅定的尊重奧吉的想法,讓孩子體會驗到對生活的控制感,讓孩子真正成人。
學校的校長和老師也非常照顧奧吉的心裡感受,特地邀請了三個學生和奧吉聊天,方便他去適應學校的環境。上課的時候也會點名奧吉,事事一視同仁,沒有因為外貌而看不起孩子。
因為父母和老師的尊重,奧吉沒有因為身上的疾病而瞧不起自己,遇到高年級學生朱利安冒犯的問題,他會勇敢的懟回去,這就"羅森塔爾效應"中最常見的一個積極影響:讓孩子變得有勇氣,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能慢慢建立起來。
3、期待效應:挖掘孩子的優勢和潛能,孩子有更強的自信心對抗挫折,對未來充滿希望
父母不斷地給孩子鼓勵,引導著他向前進,而且還非常疼愛奧吉。當奧吉肚子疼的時候,媽媽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趕到學校把孩子接回家。出去旅遊被高年級同學欺負,爸爸媽媽也會立刻奧吉身邊,抱著奧吉說:"這世上還是好人比壞人多,好人會彼此關係,彼此照顧。"
爸爸媽媽一直非常相信奧吉是個有潛力的孩子,有信心和計劃去培養奧吉,請的私人家教也非常認真仔細。如果媽媽不能夠挖掘奧迪的優勢和潛能,那麼他也很難順利的進入普通學校。
而且,在受到挫折的時候,爸爸媽媽每次都相信孩子能夠克服難關,當奧吉做到的時候,就會給他非常積極的鼓勵,讓他有機會成長為更優秀的自己。
二、利用"羅森塔爾效應",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積極的影響
1、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照顧孩子的情緒
在於孩子交流的過程處處都是學問,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家長沒有注意孩子的情緒,說出了一些不該說的話,以至於孩子感到很受傷。當孩子因為沒有達到目標而沮喪的時候,家長就首先要給孩子安慰和鼓勵,之後再進行積極的反饋,這樣才能避免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先表達對孩子的支持,再去糾正孩子的行為,讓他們改善自我。
2、表達的期望要合理,不誇大不貶低
對於一個剛剛學鋼琴的孩子說:"你以後肯定會成為世界一流鋼琴家",這對孩子並不是鼓勵,而是壓力。那如果家長每次都說:"這次比上一次進步一分就行了",那麼孩子就很難感受到父母的期望值,沒有動力。學會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期望,是家長的必修課,這就要我們平時多觀察孩子的品質和能力,給他設定一些力所能及的目標和計劃,促進孩子不斷前進。
3、讓孩子在積極的環境中成長,接受正能量教育
家長在平時一定要給予孩子一個積極的成長環境,儘量的消除環境中的消極因素。比如家長應該用更加積極飽滿的態度與孩子交流,促進孩子自己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家長可以說:"生活雖然處處充滿挑戰,但是我們必須要有走下去的勇氣。"這些鼓勵支持的言行,能給孩子非常大的動力。要讓孩子走上人生正軌,靠的就是愛的智慧。
我是萌萌mm醬,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