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學家分析了8個受歡迎的角色,結果發現我們根本不認識他們

2021-02-25 神經內外

我們之所以喜歡看不同的電視連續劇或電影,原因之一就是某些角色的出現,這些角色對我們很有吸引力,而他們的故事使我們很在意。但有時,編劇會賦予他們一些真正的深刻含義和功能,這些含義和功能乍一看並不十分明顯。我們認為,向您展示來自藝術領域的心理學家對我們心愛的角色的詳細個性分析會真的很有趣。

丹妮莉絲·坦格利安(Daenerys Targaryen),《權力的遊戲》

在整個系列中,丹妮莉絲(Daenerys)都以各種形式出現。她在一個不健康的家庭中長大,在那裡她經常受到虐待。心理學家解釋說,她童年時代的創傷和恐懼使她經歷了一個由三個角色組成的循環:受害者,救世主和侵略者。
她之所以能救人,是因為沒人能救她,而且她想擁有力量,因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她都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因此,她的經驗表明,一個人艱難的過去可以使自己更堅強,但同時又會破壞她的生命和許多其他人的生命。

Carrie Bradshaw,《欲望都市》

正如心理學家所分析的那樣,這個角色是幼稚的:她已經30歲多了,但仍在等待王子,無法負擔自己的財務。她所有的想法和行動都與尋找愛情有關,但她對牢固,簡單或直率的關係不感興趣-她認為他們缺乏真正的愛情。但是,似乎她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避免了真正的戀愛關係和婚姻。事實證明,她只會選擇對長期戀人無能為力且不感興趣或對她沒有感情的男人。所有這些使她真的很不高興:如果她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孤獨的人,她不會追逐幻想,她的生活會更好。

Gregory House,House M.D.

像這樣的人物,非常自信,很有學識,總是違反規矩,無法與人相處,非常吸引人,被認為是社會變態者。但是,正如心理學家所建議的那樣,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將會發現這是一個錯誤的描述。真正的社會變態者根本沒有同情心,愛和友誼之類的東西就不存在了。但是,就格裡高利·豪斯(Gregory House)而言,儘管他更喜歡隱藏它,但我們看到他已經裝滿了它。他總是注意到自己的朋友,同事甚至患者何時感到難過,並有時會以自己的粗魯態度嘗試幫助和照顧他們。

塞爾塞·蘭尼斯特(Cersei Lannister),《權力的遊戲》

這個有能力的女人隨時準備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她操縱著所有人,而且看起來絕對殘酷。對於她來說,始終要超越別人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像心理學家指出的那樣,是自戀者的典型代表。而且,這些人無法真正愛一個人。而且即使她的孩子是Сersei唯一不冷漠的事物,它也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是真正的愛,還是她只是看到自己對他們的反思?

Monica Geller,朋友

這聽起來真的很令人驚訝,但我們這裡還有另一個自戀者。您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以這種方式可愛的小莫妮卡,但實際上,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她的某些特徵使她自戀。在她的童年時期,她一直處在哥哥的陰影下,這給她留下了一定的創傷痕跡,她想成年後就可以克服。她成為了完美主義者,並且喜歡紀律和控制。此外,她一直渴望獲得勝利並成為第一個做某事的人。這實際上是自戀的健康表現,它使人具有積極的活力和自信心。

薩曼莎·瓊斯,《欲望都市》

薩曼莎(Samantha)確實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女人,她知道她想要什麼,並且不太關心別人的意見。她反對許多「公認的」社會規範,並選擇沒有家庭和孩子。她從不依靠伴侶,而且她比任何人都更愛自己。然而,正是在這裡,我們的心理學家質疑她保持親密關係的能力。她總是保持距離,不會在感情上投入感情,她寧願成為不需要任何人的人。這使她成為電影中Big先生的女性版本。

Susan Delfino,《絕望主婦》

正如我們的心理學家所相信的,這是受害者心理的另一個特徵。這些人避免解決自己的問題:我們看到蘇珊需要長期照料-她的男人,甚至女兒,都為她處理了許多事情,她實際上應該在做自己。而且,似乎她從許多其他選擇中選擇了受苦,並且為改善自己的生活所做的工作很少。這是因為與母親的關係不穩定。蘇珊(Susan)只是從未有過獲得自信的機會,她總是期待最壞的情況。但是,她是受害者設法擺脫困境的一個例子:我們看到她試圖找到更可靠的人,甚至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米蘭達·普雷斯特利(Miranda Priestley),《惡魔穿普拉達》

她是一位老闆完美主義者,她從不高興,從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而且確實是高級專業人員。每個人都害怕她,但與此同時,她的員工卻佩服她,從不辭職。正如心理學家所建議的,這看起來像是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老闆越嚴格,每個人的工作就越好。但是,此角色隱藏了其他內容。她非常成功,受人尊敬且獨立,但一點都不開心。因此,在電影中,她不是理想的榜樣,而是警告角色。她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付出了太多,現在除了此以外,沒有什麼可以生存的。

所有分享及看法僅限專業人士交流及參考

參考及圖片等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微信公眾號「珍屯」ID:dxyexl

相關焦點

  • 美國心理學家進行實驗,結果刷新人類認知!
    在當今的時代下,我們走在路上,經常可以看到停在路邊的獻血車。血液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供應,每個人的血型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做好了區分。一直以來血型與性格的關係就是科學家研究的方向之一,曾經就有美國的心理學家對人類的血型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血型是可以決定性格的,這是真的嗎?
  • 怎麼老年人的性需求就「不正經」了?心理學家解答:2個原因
    心理學家對其心理進行了分析結果如下。也是這種觀念,給大多數的人造成了一種心理上的負擔,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社會群體也無法分辨他們是真的不需要還是不敢說。據有關調查表明:當今社會有一部分老年人都會用精神來抑制對性的欲望。
  • 心理學家對自我認識
    不,這只是個名字,一個代號你可以叫姬無命,我也可以叫姬無命,他們都可以。把代號拿掉之後呢,你又是誰?這是呂秀才的經典臺詞,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心理學家們認為的「我是誰」。就是我們日常所知的社會道德。什麼是自我呢?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調和劑,因為弗洛伊德認為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對立的,在兩者發生矛盾的時候,在自我觀察現實環境後,現實環境允許那個我出現,那麼自我就向哪個方向調節。而本我超我自我這三個我結合起來,就是你自己。
  • 心理學家發現:有錢家庭的孩子更聰明,但原因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在20多年前,來自於堪薩斯大學的兩名兒童心理學家:李斯莉(Todd Risley)和哈特(Betty Hart),對來自不同社會和經濟背景的42個家庭中,大人和孩子的互動情況進行研究。從這些孩子9個月的時候進行跟蹤調查,一直記錄到這些孩子3歲。最終的調查結果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智商普遍偏低。
  • 這部電影講了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和三個實驗
    教師的任務是朗讀配關聯詞,學生的任務是記住這些詞,然後教師呈現這些詞,讓學生在給定的四個詞中選擇二個正確的答案,如果選錯了,教師就通過按電鈕給學生以電擊作為懲罰。事實上,研究者事先已經安排了每次抽籤的結果總是真正的被試作為教師,而作為學生的卻是實驗者的助手。實驗過程中當學生的假被試和當教師的真被試被分別安排在不同的房間。學生的胳膊上綁上電極;被綁在椅子上,以便在記憶詞彙發生錯誤時被教師懲罰。
  • 認識多年的人你不一定了解他,心理學家告訴你怎樣快速看穿一個人
    一個我們多年認識的朋友,偶然會發現他和我們原先了解的不一樣,竟然還有其他隱藏面。所以說了解一個人不是靠時間長久,而是要學會從他的言行舉止進行觀察推測。研究大腦科學的心理學家教給我們如何科學有效地看穿一個人。喜歡把自己觀點強加於別人的人,做事也愛衝動。
  • 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心有多大,你的天地就有多大,錯不了
    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心有多大,你的天地就有多大,錯不了 01 有這樣一個童話:燕雀看見高飛的鴻鵠,不解地問:「這裡有吃有喝的,為什麼不停下來,還要辛苦地闖蕩在狂風暴雨之中呢?」
  • 這個資料庫搜集了2.4萬個夢!用AI分析打分,找出夢境現實關聯
    你可以在這個夢境資料庫裡看到別人千奇百怪的夢,還可以找找有沒有和自己一樣的~ 另外,AI還能幫你解夢,充當心理學家的角色,讓你更加的了解自己~這種資料庫還真有!近日,英國和義大利的科學家就創建了一個AI工具,分析了成千上萬的夢境,提供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夢境分析研究。來和文摘菌一起看看吧~AI分析2.4萬份夢境報告後,為夢境打分,幫心理學家快速解夢!
  • 著名心理學家養出三個抑鬱症孩子,沒有愛的知識都是空洞
    1924年,有一位美國心理學大師在自己的著作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能把他們訓練成任何我想要的樣子!」他的理念就是將一張白紙的嬰兒按照各種角色的教育方式培養,忽略孩子自己的自主性,後來這些理論被整理出來,就形成了著名的心理學流派——行為主義。
  • 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受歡迎,是因為你不了解吸引法則的原理
    在一份研究心理學專欄的期刊上,美國心理學家曾提到吸引定律這個概念。在人類這樣一種社會性的群體活動中,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交流需要保持某種吸引力。吸引規律具有系統性和導向性,能使我們的人際交往更加完善。細看一下,我們就會發現那些在社交中如魚得水的人,正是最懂得運用吸引法則的人。
  • 愛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真的是這樣嗎?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說
    導語:沒有愛情滋養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愛情對於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面對這個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心理學家普遍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並且對這個問題展開了研究,結果表明:愛一個人是需要理由的。
  • 《心理追兇Mind Hunter》將播 馬國明出演心理學家
    劇集以兇殺案件開場,五個個案貫穿全劇,又以心理學家為職業背景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拆解案情,劇情緊張而充滿懸念。TVB「筍盤」馬國明在劇中出演心理學家,為尋找真相以身犯險,專業形象和深情人設令其魅力指數飆升,或將再次圈粉。
  • 還是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巴納姆效應是指人們更偏向於相信一種概括性、籠統性的性格特徵描述,簡單的說,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當同樣的人格特徵的測試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契合度滿分五分的實驗,結果平均分高達4.26。
  • 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你的「潔癖」,會暴露你的內心,很準!
    曾經,有一位知名心理學家告訴我:你的「潔癖」,會暴露你的內心,很準!01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行為的發出都是緣由的,心理學家和心理分析師往往根據人的動作和行為來分析一個人潛在的心理問題,而潔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暗示著一個人的心理狀態。
  • 孩子幫忙做家務,並不想被獎賞,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的警告
    而說到家務,其實有個提議叫「孩子們應該做些家務活」備受爭議,不一定每個人都認同。現代的爸媽會因為許多理由而不要求孩子做家務:最常見的就是因為自己工作時間太長而感到愧疚,或是不願意在孩子已經爆滿的時間表上再添一筆。 有些則是希望孩子多花點時間追尋他們的「興趣」。
  • 一位心理學家的深刻解讀
    還有一位女孩發來消息說,她在大學期間有過一段戀情,那是她唯一的一次戀愛,因為畢業找工作而分開分手,這段戀愛已經結束快四年了,她始終不敢發展下一段關係,她說他好像不敢再戀愛了。因為「很怕失去,很害怕那種忽然就失去的感覺」。「忽然就失去的感覺」是什麼感覺?如果追溯到童年的話,大多是因為分離創傷所致。
  • 心理學家:時間久了,你會發現,性格內向的人越厲害
    她就是著名女演員奧黛麗·赫本,很難想像到電影裡面的優雅女神,現實生活中居然是個典型的內向型性格。實際上,在如今社會,人們總是願意把那些內向的人,喜歡獨處,不隨大流的人打上各種內向的負面標籤,譬如不合群,跟別人不一樣,孤僻等等。
  • 認知心理學家 安妮·特裡斯曼(Anne Treisman)
    特麗斯曼於2014年在《的神經科學歷史自傳,第8卷》(The History of Neuroscience in Autobiography, Volume 8)中談到了她的職業生涯和生活。 她說:「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變化可能是認知任務中的行為發現與我們對大腦神經科學的理解之間的相互作用程度。這兩個領域早期相遇的地方,主要是研究腦部病變對心理任務的影響。
  • 心理學家阿德勒告訴我們,如何走出自卑的性格,走向卓越的人生?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開始分享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解生命》。在分享這本書之前,我們有必要介紹了一些,阿德勒這個人,在心理學領域,有三位大師,一位是弗洛伊德、一位是榮格,另外一位就是阿德勒,阿德勒1870年出生於奧地利,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他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 這五位世界級的心理學家兼哲人是如何看待人生的?
    很多頂級的心理學家不僅在心理學領域取得了偉大的建樹和突破,他們在哲學領域也有其獨特的認識,對人生和生命更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有的甚至開創出了一種心理哲學或生命哲學,在心理和哲學之間架起了一道能夠雙向溝通的橋梁。今天,挑選了五位世界級的心理學家同時又是哲學巨人,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是如何對待外界及自我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