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拉十八扯 021
最初船工們用瓦罐來吃火鍋,
後面沿街叫賣的小販換成了大洋鐵盆。
曾經為了拼桌吃飯方便,九宮格出現了,
後來為了招待外地朋友,鴛鴦鍋出現了。
01 偶然出現的火鍋與專門發明的鴛鴦鍋
船工們跍在碼頭邊上吃自製火鍋的時候,或許咋個都想不到,他們面前土缽缽裡的食物會在未來的一百多年裡,成為一道風靡全國的美食。
火鍋的發源地一直地眾說不一,有說樂山碼頭的、有說瀘州小米灘的,還有說重慶朝天門的。如果我們沿著長江航道一路追尋下去,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火鍋其實在長江沿岸各個城市之間擊鼓傳花。火鍋的雛形在不斷傳遞的過程中留下了自己的種子,生長出了諸如毛肚火鍋、鵝腸火鍋、魚頭火鍋、酸菜魚火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火鍋新品種。
火鍋的發源地或許有爭議,但是鴛鴦鍋的起源卻是毋庸置疑地屬於重慶。
成都當時有本叫《風土什志》的雜誌是這樣描述彼時吃火鍋的情景。
「吃水牛毛肚的火鍋,發源於重慶對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擔零賣販子將水牛內臟買得,肝、肚切成小塊,於攤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洋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辣又鹹的滷汁。於是河邊橋頭的一般賣勞力的朋友,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直到民國二十三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尚化了,從攤頭移到桌上。」
《風土什志》是本很有趣的書,講述了許多民國期間風土趣聞
毫無疑問各種文字資料都記載著,重慶火鍋最初的模樣都是九宮格。
「九宮格」顧名思義就是鍋裡有九個格子,最初在小攤攤上是一人吃一格,後來搬到店鋪時候這種吃法沿用下來,用不同的格子來涮煮不同的食物。
固執的老饕會對每一個格子的用法斤斤計較,絕對不允許其他人胡亂倒東西進去。九宮格裡每個格子的火候溫度都不一樣,每一格都有自己的涮法。最中間的格子永遠屬於毛肚鴨腸腰片這種熟得快的菜,正東正南正西正北的格子溫度稍遜,適合來煮黃喉嫩牛肉等兩三分鐘能熟的食材。而四個角落的格子油溫最小,最適合來煮坨坨肉、血旺等需要長時間煮的菜。有心人會偷偷在屬於自己的角落裡,放上幾個鵪鶉蛋等待煮到變色,底料的香味已經完全滲入在小小的蛋中,最是美味。
(圖片源自網絡)
那麼鴛鴦鍋是啥子時候出現的呢?它又何德何能與九宮格分庭抗議呢?
鴛鴦鍋的出現大概要從重慶火鍋已經風靡全國時說起。
那時候重慶火鍋已經成為了重慶的美食名片。全國各地來重慶經商旅遊的人都會嘗試一下,但是大多數人卻很難全盤接受重慶火鍋的麻辣味道。
這時候有個叫何永智的人想了一個辦法,她自己動手在鍋的中間做了一塊隔板,紅湯和清湯分兩邊。但是這個創新並不成功。她當時做的隔板與鍋齊平,先沸騰的紅湯總是濺到清湯裡串味。
(圖片源自網絡)
後來有一天何永智和丈夫廖長光在朝天門看到長江和嘉陵江在此匯合。兩江之水浩浩蕩蕩,但是匯合後卻不混雜,呈現一種涇渭分明的樣子。他們倆受水線的啟發,又結合了八卦圖的模樣,將隔板改成了「S」形,於是我們熟悉的鴛鴦鍋就出現了。
(圖片源自網絡)
鴛鴦鍋一出現就風靡整個重慶。這種火鍋不僅適合本地人,也迎合了外地人。但是問題又來了,坐在紅湯方向的人想要夾清湯鍋裡的菜並不方便。即使夾到了,菜在移動的過程中也會滴下湯水導致串味。發明鴛鴦鍋嘗到的甜頭的何永智準備繼續改良,這次她是看到女兒作業裡的「大圓套小圓」的幾何題受到啟發,於是鴛鴦鍋的升級版「子母鍋」就問世了。
(圖片源自網絡)
子母鍋的模樣就是中間一小塊白湯,四周被紅湯包圍。只是我們習慣地將紅白兩味的鍋底叫做鴛鴦鍋,並未做特別地區分,所以子母鍋的名號不顯。
順便一提,發明鴛鴦鍋和子母鍋的何永智就是重慶小天鵝火鍋的總裁。對頭,就是那個市值近300億,號稱重慶火鍋第一品牌的「小天鵝」。
(圖片源自重慶小天鵝火鍋官網)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鴛鴦鍋的得名。
一說是因為最早中間隔板上有鴛鴦圖案而得名。另外一種說法則說S形隔板分割出來的兩塊,形似一對鴛鴦而得名。這兩種說法究竟哪個更可信一些,就全憑各位見仁見智了。
02 鴛鴦鍋見證的飲食習慣變化。
「辣增味,麻調情,不是紅湯不得行!」
對於很多老饕而言,鴛鴦鍋真的為了待客,為了老人小孩,為了腸胃不適的人做出的妥協。如果讓他們選擇,九宮格才是無可替代的首選。
在重慶一些老店裡吃火鍋,莫說是鴛鴦鍋,甚至連醋和蠔油都莫得。他們遵從的是最傳統的吃法,鍋底只有紅鍋,油碟裡只有香油和蒜泥。對於鴛鴦鍋他們只會嗤之以鼻,九宮格才是心目中最正宗的吃法。
不同於性格耿直的重慶人,成都人會在無傷大雅的地方做出退步,營造出主客盡歡的場面。於是鴛鴦鍋在成都這個旅遊熱門城市大行其道,甚至有些網紅店連「反鴛鴦鍋」都弄出來了。所謂「反鴛鴦鍋」,就是紅湯只佔了中間一小塊地方,白生生一片湯水將其包裹在內。
對於紅鍋白鍋,善吃的成都人確實不太在意。有段時間成都開始搞機動車尾號限行,限行區域都被標註為了紅色,不限行區域標註成了白色。於是這樣一個段子流傳開來,有人住在紅鍋,上班卻在白鍋;有人住在白鍋,上班卻在紅鍋。
(圖片源自網絡)
很多習慣在流傳的過程中都在悄悄改變。九宮格最初是一人吃一格方便拼桌,後來卻是用不同的格子來涮煮不同的食物。鴛鴦鍋發明的初衷是方便招待外地人,現在區分紅白味卻是為了方便煮素菜。
在很多老食客的眼裡,鴛鴦鍋就是一個雞肋。毛肚黃喉千層肚,腰片腦花鮮鴨腸……吃火鍋必點的葷菜沒有一個是白鍋能招架得住的。
(圖片源自網絡)
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習慣點上一個鴛鴦鍋,同樣是為了吃——煮素菜。
在許多年輕人眼裡,點上一個鴛鴦鍋並不是不能吃辣,也不是所謂的「妥協」。吃完了麻辣的毛肚牛肉腰片,煮點鮮香的豆芽海帶嫩藕換換口味。現在越來越多的火鍋店在白味上面做文章,各種適合白鍋涮燙的蘑菇海帶芽蟲草花等食材層出不窮。以前白鍋裡能見棒骨鯽魚已是用心,現在的白鍋的底料已經可以算作一個新的湯鍋。如果吃膩了傳統的白味,還有新奇的冬蔭功鍋,番茄鍋,甚至是咖喱鍋可供選擇。
當看到有人為了一口鮮嫩的豌豆尖專門點一個鴛鴦鍋時,似乎也並不稀奇了。
(圖片源自網絡)
人們的飲食習慣在變化,鴛鴦鍋也在隨之不停地改變。
子母鍋人們已經習以為常,像奔馳車標一般的三分鍋還可以看個稀奇,田字型的四分鍋似乎是新派火鍋的標配,不曉得啥子時候五分鍋會問世。不過在這之前,鴛鴦鍋外面又加上了一圈,許多新派火鍋店會在鴛鴦鍋外面再加上一層鐵板,這樣既可以涮火鍋,又可以烤肉。
不曉得再過幾年,小小的鴛鴦鍋還能玩出啥子新花樣。
03 鴛鴦鍋裡的人生哲學
最後我們再來聊一聊鴛鴦鍋衍生出來的人生哲學。春夏秋冬在吃火鍋,白天黑夜也在吃火鍋,吃得多了總會有一些臆想,不論正確與否,諸位權當茶餘飯後的閒聊看之。
火鍋這種獨特的飲食方式,似乎和各種就餐情景都能搭上邊。無論是公司團建也好,情侶約會也好,朋友聚餐也好,只要意見無法統一的時候,說上一句「實在不行就吃火鍋」,總會收到同樣一個回答。
「要的嘛,還是老地方吃火鍋。」
(圖片源自網絡)
我們來討論一個有趣的問題,公司聚餐時候能不能點鴛鴦鍋。
在川渝坊間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火鍋鄙視鏈」,吃牛油鍋底的要洗刷吃清油鍋底的,吃清油鍋底的要洗刷吃鴛鴦鍋的。吃鴛鴦鍋的人可以洗刷哪個呢?
「吃番茄鍋,菌湯鍋,蘿蔔鍋等純清湯的朋友,可以專門右轉吃葷豆花去,不用在火鍋這邊湊熱鬧。」
在這個「火鍋鄙視鏈」的心理暗示下,想吃鴛鴦鍋的人都會猶豫三分。
油碟會分香油派和蠔油派,飲料有豆奶幫、涼茶幫和可樂幫,就連小吃和主食都會分個蛋炒飯和白飯的選擇,紅鍋和白鍋的巨大口味差異也不稀奇。
這種感覺如果要類比,可以說大家都是古戰場上一個鍋裡攪馬勺的兄弟,戰壕裡一起面臨槍林彈雨的戰友,就在你們為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真摯感情痛哭流涕時,忽然發現有個人端著一碗白湯喝地津津有味,神情像是在看八點檔的家庭劇。你大汗淋漓,辣得吸氣的模樣和對方以好整暇的淡定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種「不共戴天「的羞辱感,大概也就是吃紅鍋的人看不慣吃白鍋人的原因之一。
(圖片源自網絡)
後來在一次朋友聚餐時,老黃給了我一個有趣的答案。
「公司團建點不點鴛鴦鍋其實和企業文化和領導風格有直接關係。比如說這個公司是一個崇尚所謂『狼性文化』的公司,或者領導風格強硬,團隊內部肯定採用的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就算有人想吃鴛鴦鍋,但是為了所謂的合群也會默不作聲。」
「如果這個公司的企業文化是講究人性化管理,領導多半會體貼的問團隊裡的外地人能不能吃辣的,女生最近在長痘痘要不要點個鴛鴦鍋。這種情況下吃鴛鴦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聽了老黃給我的答案,琢磨了一下還真有三分道理。
除了公司團建,耍朋友時點不點鴛鴦鍋也是一門有趣的戀愛學問。
網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段子。
在川渝地區,如果男的為了展示自己的紳士風度,體貼的問妹子要不要點鴛鴦鍋。妹子會一臉疑惑地看著男生,然後懷疑不吃辣的他到底是不是男人。如果女生跟著一個男的出去吃火鍋,這個男的看著女生說了一句「行吧,微辣就微辣吧」,那一定是非常寵這個女生!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就像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其中一頭是母老虎。如果一對戀人未滿的男女一起出去吃火鍋,女的主動點了鴛鴦鍋,然後含情脈脈地看到男生,這其中的言外之意,你細品一下就懂得起了。
且不論上面兩個段子是否合理。這其中起碼說明了一個問題,耍朋友時候點不點鴛鴦鍋是一種考驗。
(圖片源自網絡)
耍朋友時候要吃火鍋就好比結婚之前要來一趟長途旅遊,漫長的時間中總有一些有趣的真相會在不經意間露出來。而點不點鴛鴦鍋就是這場考驗的第一道題。
曾經有位情場老將在酒後告訴過我,吃火鍋和看電影是耍朋友時候的兩大法寶。
看電影時候不用費盡心思去找話題,兩個人沉浸在同樣一個場景中,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微妙的共同感。電影的觀後感更是絕佳的話題,這時候一頓酣暢淋漓的火鍋時打開心扉的利器。
鬧騰的火鍋店會不自覺地拉近說話的距離,煙霧繚繞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一個鴛鴦鍋就是恰到好處的體貼問候。
重慶人為了招待外地人發明了鴛鴦鍋,
年輕人為了吃素菜開始習慣吃鴛鴦鍋,
那麼,你們吃火鍋喜歡點鴛鴦鍋不?
【往期專題精選】
四川人嘴裡的內臟
穿越回古代中國,想吃上一口正宗的火鍋到底有多難
研究了全國七大方言區,最後發現四川的方言是最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