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用對藝術的愛,向自然與人類獻上誠意滿滿的作品

2021-02-19 行知學園

從16年的《重版出來!》到18年的《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再到去年《凪的新生活》,黒木華用她的演技和才華俘獲了視界君的心。這樣一位不是「第一眼美人」的演員,在她的身上欣賞出了一股與眾不同的才氣 與藝術感,著實令人驚喜。視界君相信,這並不是黒木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打磨、進步、不斷提升自己,從而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光芒。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黒木華的畢業院校——京都造形藝術大學。這所與京都精華大學、大阪藝術大學、成安造型大學並稱為「關西四美」的藝術類大學坐落於京都左京區,獨處一隅,靜默如花。Kyoto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遵守著「藝術立國」的理念,京造於1991年由教育家德山祥直創立。創立雖不到30年,卻已被日本文部科學省選定為「高品質大學教育促進課程大學」。不僅如此,超高的就業率也成為了京造的金字招牌,據統計2018年3月畢業生的就業率已超91%!卓越的口碑與認可離不開過硬的教學。京造的藝術類專業設置較齊全,學部現設有13個學科、21類專業、103個學習領域;大學院設有8大專攻

學部13個學科

美術工藝學科、漫畫學科、角色設計學科、信息設計學科、工業設計學科、空間導演學科、環境設計學科、電影學科、舞臺藝術學科、文藝表現學科、空間藝術表現學科、兒童藝術學科、歷史遺產學科。

大學院8大專攻

藝術文化專攻、歷史遺產研究專攻、綜合造形專攻、繪畫專攻、視覺創造專攻、設計專攻、建築平面規劃專攻、文藝表現專攻。

這些課程由強大的師資團隊負責教導,隨便拿出來都是大師級別的,如:世界知名建築師坂茂、日本當代三大景觀設計師佐佐木葉二、知名日本畫畫家千住博、設計師藤直樹、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高橋洋介、漫畫家摩可那阿巴巴(魔卡少女櫻作者)等。據在校學生表示,在京造的校園中,真的隨時都能偶遇「世界級藝術家」


△學校大門口被稱為「風の階段」的59段階梯

再把鏡頭轉向京造的硬體設施。先來看看他們不惜重金打造的圖書館,藏書萬千、環境絕佳,試問好學的同學怎能不動心?

以及藝術劇場情景教室等,為在校藝術生提供了良好的實景演習場地。另外,學校也為學生們提供了名為ULTRA FACTORY的超級工廠。超級工場具備金屬加工、樹脂加工、木材加工、一鍵操控數碼刺繡、分色數碼刺繡 等設備,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還有日本僅數臺的3D人體掃描機!在校園中,經常能看到在校學生與活躍於一線的藝術家、設計師共同演劇 或參與製作,共同完成實踐性課程。有了這些硬體和課程的支持,在這裡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把想法變成現實!除以上「標配」外,京造還擁有自己的博物館!主要收藏品是繩文陶器絲綢之路的工藝品 近90件、明治時期浮世繪師豐原國周的作品 約1000件和伏見人偶 近600件。「在實踐中學習、在合作中成長」一直是京造的教育宗旨,所以新生入校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專攻分組,參加體驗型工作車間、設計模型、製作藝術品、合作完成一整個設計項目、培養學生進入現代社會必要的技能··· 或許這也是京造畢業生深受當代企業歡迎的原因。京造保持著傳統藝術的同時不斷將高科技融會貫通,學生們所能想到的、想做的,幾乎都能在京造實現!如果你也喜歡在藝術中不斷尋求創新,不如來京造一探究竟。

圖片來源於網絡

- END -

相關焦點

  • 京都造形藝術大學,更名京都藝術大學!
    早在去年的8月27日,京都造形藝術大學便在官網發布了更名為【京都藝術大學】的消息。
  • 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京都藝術大學傻傻分不清楚!
    之前我們介紹過國立五藝大中的東京藝術大學這次我們就來說一說說起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我們不得不說一起改名風波,早在去年的8月27日,京都造形藝術大學便在官網發布了更名為【京都藝術大學】的消息。發布沒多久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就以名稱接近,容易引起混淆的理由,對京都藝術大學(原京都造形藝術大學)改名進行了起訴。當然這個風波的最終是大阪地方法院於8月27日駁回原告的訴訟並向文部科學省正式申報大學名稱變更,將大學名稱正式變更為京都藝術大學而結尾。
  • 日本大學的校名之爭再起!京都藝術大學的名字花落誰家?
    A.京都造形藝術大學B.京都精華大學C.大阪藝術大學D.成安造形大學哈哈哈消息靈通的大家肯定看出來啦,答案就是A!昨天庭審宣布,京都造形藝術大學得到了改名的權力,可以正式更名為京都藝術大學。其實早在去年,為了慶祝建校30周年,京都造形藝術大學就想改名為京都藝術大學,但是這一校名被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強烈反對。市立的理事長說,改名的事情「會給廣大市民和熱愛藝術的人們帶來巨大的混亂」,呼籲重新考慮改名一事。
  • 日本美術留學:2020 京都藝術大學大學院 修士1年生作品展
    此次的Web HOP展有京都藝術大學(原名:京都造型藝術大學)大學院修士1年次生63名參展。展出的作品是大家入學7個月以來的研究成果。 文 化 創 生 領 域 小組合作作品(藤原沙羅 倉光優 雷恵茹 LI WEIKUN 林鬱婷) 「穿越時空的龜岡」京都府龜岡市地域振興計劃
  • 日本關西最大的藝術院校——大阪藝術大學
    今天名美美術教育為大家帶來日本關西最大的藝術學校——大阪藝術大學,大阪藝術大學作為關西地區最大的藝術院校,被稱為「關西四美之一(京都精華大學、京都造形藝術大學、成安造形大學)。」學校介紹 大阪藝術大學(おおさかげいじゅつだいがく,Osaka University of Arts)是一所位於日本大阪府南河內郡河南町的私立大學。該校前身為創立於1945年的「平野英學塾」,1957年更名為「大阪美術學校」、又於1964更名為「浪速藝術大學」,直到1966年才採用現今校名。
  • 日本藝術留學:日本動漫類大學院校及學科介紹
    ▍動漫類大學院校&專業分布一覽表▍大學及學科介紹京都精華大學關西四美大之一,位於京都市左京區,報考故事漫畫類的同學的首選。這是日本第一所設立漫畫學科和漫畫大學院、漫畫博士學位的大學,而且ACG類專業是京都精華大學的招牌重點建設學科。從專業度、師資力量以及學生整體水平上來看都是日本ACG類專業的no.1 。
  • 為什麼年輕人都愛去京都逛寺廟?
    如果你對日本寺院的初印象還停留在人山人海的淺草寺,或者《朝五晚九》裡山下智久所飾演的超帥和尚,那你可能很難get到當代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愛去京都寺廟的理由。京都寺廟,能幹的事兒比你想得更多。一休寺(酬恩庵)著名的方丈庭園,用牆壁蔓延向下的植物與枯山水完美結合。廊下還貼心準備了坐墊。
  • 「中日(日中)青少年環保漫畫交流項目—北京・京都—」啟動儀式...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陶冶、京都大學淺利美鈴分別代表中日主辦方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本次活動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京都大學、京都造形藝術大學、一般社團法人日中漫畫學會主辦,京都市市政府聯合主辦,一般社團法人驚奇生態發電所等支持,京都漫畫博物館、京都生態中心、陶冶文創、京都動畫、京都國際交流會館等協辦,神州學人等媒體支持。
  • 孕育·向母愛致敬 陳文欽藝術作品公益展
    5月7日,「孕育·向母愛致敬」——陳文欽藝術作品公益展,在廈門貳陸玖柒藝術空間溫情開幕。為即將到來的5月8日的母親節,獻上一份飽含深情的特殊禮物。「孕育·向母愛致敬」——陳文欽藝術作品公益展,展出《孕育》10件雕塑和10張手稿、雕塑作品《站立的蛋》1尊和油畫《故事中的故事》1幅,共22件作品。
  • 《嘉義布袋追光逐影藝術季》,融入自然、在地漁港及嗮鹽文化
    此次藝術季邀請到 4 位藝術家以竹子、木材、木片、鐵材、編織繩、雷射光等多種素材創作地景作品,不僅構築出光影間的流東,也透過藝術呈現嘉義過往嗮鹽、漁港記憶,把光、海、地景共同交織成一場蘊含當地的文化特色藝術饗宴。
  • 攝影構圖的形式美,向大師繪畫學習攝影藝術,培養形式美的直覺
    向繪畫學攝影構圖攝影和繪畫都是平面視覺藝術,兩者有許多相同之處。儘管只有100多年歷史的攝影與有著數千年悠久歲月的繪畫相比,攝影顯得非常的年輕,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攝影藝術在這100多年的發展中幾乎走過了繪畫數千年所走過的道路,攝影借鑑了幾乎所有的繪畫的技法形式為其服務。
  • 「藝術中國」——秦勝水藝術作品
    《相守》第一個主題展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即人與山川,河流,森林,天空和彩雲等風景的關糸。《走進巴黎》第二個主題展示了人類在自然中的生存關糸。活著就是呼吸,感受心臟的跳動和血液的流淌。活著,正是要證明人類強大的力量,能夠克服矗立在面前的任何障礙。
  • 《雙生》盧嬿宇全新個展亮相索卡藝術·臺南
    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的她,曾於2017年榮獲臺灣陶藝新人獎殊榮,並多次駐村創作於美國、日本、荷蘭、芬蘭等地,開拓了對陶藝創作的全新視野。在此次的系列作品中,觀者可見到由黑、白、灰色所串聯起的主基調,並藉由作品本身的結構與光影,來強調純造型中的美學力量。
  • 雲觀展|紐約大都會的京都藝術:跨越1400年的想像力
    展覽聚焦京都這座昔日的日本與政治之都,囊括大都會館藏中的80餘件傑作,其中不乏近年來入藏的當代藝術作品。透過不同時期、不同媒介的藝術作品,讓人看到藝術家在宗教、歷史、階級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中,如何持續地創作。
  • 藝術是上帝給人類的安慰
    畫面上用寥寥的筆觸勾勒出幾幢房屋,勾勒出房前屋後稀疏的竹林。透過竹稍,可以看到遼闊的江面和對面的山影。我很喜歡這幅畫的意境。寫累了的時候,抬起頭看到這幅小畫,便能感到涼風習習透過竹林,吹拂到我的臉上。全世界每一寸土地都在上帝的照料之下,這片江邊的竹林和我的書房同樣也是。
  • 設計藝術學院學生獲朝倉直巳教授紀念創作獎佳作獎
    在競賽頒獎典禮中,天津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基礎教學部學生龍泉、傅偉喜獲「2015朝倉直巳教授紀念創作獎亞太競賽」的「佳作獎」和「入圍獎」,指導該班學生參賽的胡璟輝老師獲得「指導老師指導獎」。 本次競賽以「基礎造形」為啟發點,以「軌跡」為主題,透過平面、立體、幾何、有機、自然以及人造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行創意與表現。競賽共收到來自亞太地區的1084件作品,從中選出了46件作品入圍。
  • 表裡京都丨京都藝術地圖:傳統與前衛並存 Vol.1 KAHO GALLERY
    作為一個在京都潛水近20年又涉足當代藝術的「新參者」,我只能試著從當代藝術這個角度切入,沒準能帶出些許「裡京都」的線索來。在傳統工藝和古典藝能的保存和繼承上,京都的成就有目共睹無需多言。但我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她的前衛。因為沒有創新的繼承只是固守,終究不會成就傳統。而只要沿著這兩條交錯的線索,必定會趟出一張旅遊攻略上所看不到的京都藝術地圖。
  • 7日間の繁華千年 ——京都動漫&設計&展覽 遊學營
    京都擁有日本第一的大學資源,京都大學、同志社大學、龍谷大學、京都造形工藝大學、京都精華大學、京都女子大學……是全日本大學最多最密集的城市。而這學校裡面,對於藝術、文學、美術、動漫等各個專業每年培養出來的人才,源源不斷。
  • 有 趣 |大阪藝術大學藝術計畫系學生與食堂大爺一起成為名畫《最後的晚餐》?! ​​​​
    原來是在大阪藝術大學第二食堂任職了40年的大叔即將退休,該校藝術計畫系的學生為了感謝這40年間的照顧,拍下了這副參照了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構圖的照片。這張帶著學生們感謝情誼的紀念照片在SNS上引起了巨大反響。
  • 「愛的記憶」和「餐桌革命」餐桌革命主題作品青年藝術徵集
    彰顯人類「共命同天」的大愛精神,與更好更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積極有效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促進「餐桌革命」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的勠力同心,凝聚發展力,傳播正能量。徵集主題在人類抗疫史上,藝術扮演著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流傳於世的經典作品,不僅讓人們看到了災難中人性的光芒,也體現了人類的共同情感和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