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nture Of A Lifetime》
掛著新專輯的名號
提前發行的首支單曲
怪力亂神的大猩猩樂隊mv
酷玩樂隊這張專輯可謂吊足了人們胃口
直到兩天前
完整版專輯才終於和大家見面
新專輯以其中一首歌的名字命名
《A Head Full Of Dreams》
小編更願意翻譯成
一個大頭夢
那麼關於這個大頭夢
大家都是怎麼說的呢?
說起騙錢,Coldplay新專輯的造勢還真的是費了一番功夫。今年十月份的時候,倫敦地鐵站臺出現了一張「莫名其妙」的海報,海報內容除了一些由無意義的圓圈組成的圖案外以及一行小字「12月4日」外,沒有任何多餘的信息。
幸虧眼尖的網友一眼看出了這個圖案與他們在紐約Global Citizen音樂節時主唱Martin所穿T恤衫胸口的圖案一致。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Coldplay最近會有什麼大動作?
後來酷玩在自己的推特帳號上發布了同樣的一張照片並發行了單曲,這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酷玩這是要出新專輯了。這種大膽玩法除了酷玩這樣的「非常知名樂隊」外,恐怕沒有人能消受得起。放一張沒有樂隊名或專輯名的海報,即使在乘客行色匆匆的倫敦地鐵站也不怕被埋沒,賭你就能找到我。
對於酷玩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音樂之外的方面下功夫了。上一張專輯《Ghost Stories》發行前,他們把歌詞的抄本放在全世界9個國家的圖書館裡的以「鬼故事」為主題的書裡面,走遍全世界才能提前獲悉歌詞。這樣的活動對於一個樂隊來說確實有「不務正業」「騙錢」的嫌疑。但對於這麼費勁心思的「行騙」,只想說心甘情願了。
據說這可能是Coldplay的最後一張專輯了,有人說這對於流行樂壇來說損失慘重。自從酷玩換了新的製作人之後,作品越來越多的因為貼上「流行」標籤而被詬病,這張收官之作也沒能倖免。但流行並不是壞事,他們的一次風格改變而已。
對於酷玩的成功來說,這樣的風格轉變是必然的,畢竟無論搖滾還是流行,想要做到頂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頂尖或多或少的就意味著主流。管他那麼多標籤,對於音樂來說,難道不是只要抓耳、好聽,都值得被喜歡嗎?就連Martin自己都說,一直的夢想是把酷玩打造成U2和西城男孩的結合體,大家又何必把自己的逼格強加於他們身上呢?
引用知乎網友的一句回答,還是避免做那個「愛的樂隊既要能讓群眾Hi起來,又不能太大眾low逼到跟流行音樂同流合汙;既要另類到上不了銷量榜來保證你的逼格,又要足夠主流到能養活自己;既要保持音樂體驗的原汁原味,又要有喬幫主出奇不意戳你G點的創新精神。作為一個搖滾樂迷,你不能聽嘻哈,不能聽電聲,一定要搖滾。而且作為一個搖滾樂迷,一定要有把有限的生命用在無限的對噴當中去,不對噴,毋寧死」的「合格」的搖滾樂迷。
除了風格的流行化外,酷玩也開始越來越多的跨界了。比如新一季的《權力的遊戲》將由酷玩擔任一部分配樂,為此還專門拍了一段與演員錄製配樂的微型紀錄片。短短12分鐘片子中,已經足夠讓人訝異酷玩對情緒的渲染和對音樂的掌控力。
對於那些真正喜歡他們的,聽得上癮的樂迷來說,Coldplay Timeline是一個不能錯過的網站。這個時間軸紀錄了他們成軍至今的點點滴滴, 從1997年的10月到2015年的12月,每一次演出每一次報導都被清清楚楚地記錄下來。最特別的是,每一個事件還配有Martin的親筆日記,拉動起來就像是在看一部靜態的紀錄片。
這個網站同時還有地圖功能,可以按照專輯、視頻等分類來回顧當時在世界各地舉行的活動。即使不是為了了解酷玩,單純衝著獨特的網頁設計也要多多去刷幾次這個網站。
酷玩的十八年
從《Yellow》到《Viva la Vida》
再到今天的《A Head Full Of Dreams》
風格不停在轉變
他們也在不停嘗試著突破自我
希望「最後一張」是個謊話
不然你們
還怎麼騙錢吶
文 | 高尚
圖片來自網絡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曹方為什麼不紅」
餘男: 萬種風情,更與誰人說最後我們都變成了張志明文周專訪∣丁薇:我的音樂在中國一定是小眾的蕾雅.賽杜:不願做007背後的女人一首粵語老歌,一部舊電影賈樟柯:只拿過三個龍標的男人《我的少女時代》丨你曾是我最想留住的小幸運
中國文藝媒體聯盟 | 藝窩瘋 創始成員
忠於好奇
獲取往期雜誌或更多資訊請移步官網:
http://zhoukan.cc
合作聯繫:m@zhoukan.cc/134398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