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電影院:在重啟中努力重生

2020-11-18 騰訊網

7月24日,北京各大影院陸續恢復營業。

燈光熄滅了半年之久的各處放映廳,終於熬過了「至暗時刻」,迎來重啟首周。

全國各地的影院也呈現一片復甦的景象。

據票房追蹤平臺「燈塔」的數據統計,截至7月28日,全國超5800家影院開門迎客,影院復工率達53.7%。

對於千萬影院從業者來說,他們在疫情「寒冬」中的執著與堅守沒有被辜負,總算等來了大銀幕再次亮起的時刻。

近日,CGTN記者走訪了重新開業的北京英皇電影城,與那裡的影院從業者和影迷們聊了聊。

#1.

「昨天(影院開門第一天),我們有四到五場電影都是滿場的」,英皇電影城北京店店長李潔告訴CGTN記者。

「很多觀眾在被『壓抑』了半年之後,迫切地想到影院來看場電影。」

7月25日,停業了半年的北京英皇電影城迎來了開門營業的第一天。

影院開門似乎是一瞬間的事,但李潔表示,從停業那刻起,他們就已經開始為復工的這一天做準備了。

「利用這半年的停業時間,我們對整個影院做了全面的消殺」,她說。

從實行網絡無接觸式購票,到設置一米線並進行場次通風工作……影城嚴格遵循防疫要求指南的各項規定,為安全有序恢復營業做足了準備。

A cinema has implemented anti-epidemic measures including disinfection and temperature checks, in Beijing, China. /CGTN

據李潔介紹,北京英皇電影城是1月24日被通知「暫停營業」的。面對突如其來的停擺,李潔表示,就像是「整個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

「停業的半年間,(影院)每個月的租金至少要上百萬」,李潔說。

沒有了票房收入,卻還要承擔巨額租金——過去的半年對所有影院從業者來說,無疑是漫長又艱難的。

好在最難的時候總算過去了,一切又慢慢步入正軌。

#2.

在影院從業者迎來行業重啟的時候 ,廣大影迷們也終於找回了他們曾經的生活方式。

不過,伴隨著社交隔離、禁止飲食等一系列觀影新規,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樣一件在疫情發生之前再尋常不過的事,似乎也變成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邊吃爆米花邊與身邊人輕聲耳語的電影院時光,也成了「後疫情時代」的一種奢望。

儘管如此,重回電影院的那份快樂,對很多人來說,已足夠彌補其他遺憾。

「經歷這半年之後,我會更加珍惜看電影(這件事)」,影迷於篤說。

「它(觀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它,生活會喪失掉很多色彩。」

「觀影是生活的一部分」,另一位影迷張誠說。他表示,因疫情而無法去電影院觀影的這段日子,就好像生活中少了一位惺惺相惜的夥伴。

「我希望把我的夥伴找回來。」

#3.

歷經磨難後的重啟,自然是意義非凡的。

然而,經歷了半年「空窗期」的電影院,想要恢復往日的熙熙攘攘,也並不容易。

據李潔介紹,為了吸引更多影迷前來,影院在復工初期將票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下調。

此外,影院在電影排期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力求「以新片為主,復映影片為輔」,為觀眾帶來他們最為期待的影片,包括《1917》、《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星際穿越》等等。

「當初誰也沒想到,(影院)一停就停了半年之久」,李潔對CGTN記者說。

她表示,影院復工不僅僅代表著行業重啟,更意味著一次「重生」。

而疫情重創後,「重生」能否順利,也還需要各方努力。

需要人人以一顆敬畏之心,恪守種種防疫要求,共渡難關,在審慎前行中迎來黎明與曙光。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下的思考,於冬:中國電影正在浴火重生
    ,每一家電影企業都是浴火重生。24億,電影的恢復速度高於預期,整個暑期檔重新盤活,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代表中國電影人在疫情之下的忍耐、堅持和積極努力經營的信心。 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我們要回到600多億票房這樣的一個市場規模,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努力,還需要經歷一場艱苦卓絕的奮鬥,尤其是我們電影公司的掌門人,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在後疫情時代電影發展的關鍵階段,要發揚企業家精神,要能夠帶領著團隊、創作人員,不僅要走出困境,更要創作出優秀的高質量影片。
  • 後疫情時代的發行與放映,電影正加速回歸電影院
    在貓眼娛樂三四月份的調研中,有60%至70%左右的觀眾願意開放後重新回到影院,最近一次的調研顯示有90%的觀眾願意回到影院。而復工後的數據超出了鄭志昊的預期,他認為這是很好的開始。 論壇上,英皇電影總經理梁琳也表示,雖然線下院線停擺,疫情期間觀眾並沒有放棄觀影的需求,1至3月份的線上觀影的數據非常高,這無形中在擴大觀眾基數。
  • 疫情是阻力 也可能是一次重啟
    電影院大幕重啟那天,貓眼專業版App上終於又出現了票房實時統計的數字。演員姚晨截了一張圖,發在了自己的朋友圈裡。這是她等待已久的日子。即便是像她這樣成名已久的演員,也感受到疫情給電影行業帶來的巨大衝擊,最直接的就是,她發現今年遞到手裡的電影電視劇劇本明顯比往常少了,不僅是數量,還有類型。
  • 鄭州電影院正式「重啟」
    歷經半年的「停擺」之後,鄭州電影院正式「重啟」。7月22日15時20分,鄭州市影院「復工」後的第一場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在奧斯卡熙地港影城上映。目前,奧斯卡熙地港影城、新建文影城、金成時代影城以及鄭州中原IMAX萬達影城等影院在淘票票、貓眼等平臺均有排片,影片除了《第一次的離別》外,還有《尋夢環遊記》《捉妖記》《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這也是自7月16日國家電影局、7月20日省電影局相繼下發通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可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後,鄭州市第一批正式復工的影院。
  • 鄭州電影院正式「重啟」 第一場電影是《第一次的離別》
    鄭州電影院正式「重啟」 第一場電影是《第一次的離別》 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攝歷經半年的「停擺」之後,鄭州電影院正式「重啟」。7月22日15時20分,鄭州市影院「復工」後的第一場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在奧斯卡熙地港影城上映。當天19時,記者走進奧斯卡熙地港影城,寫著「影城已全面消毒、新風系統已開啟、影城員工已經過體溫測試」的展板映入眼帘,一旁的防疫消毒公示則清晰地記錄了各個時段店內消殺、員工體溫情況,令人頓時感覺安心不少。
  • 疫情後電影院重啟,這部拿下國際大獎的國產片刷屏了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無數次離別,最銘刻在心上的那一次,你還記得嗎? 7月20日,導演王麗娜的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在全國電影院重啟的這一天上映了,這部片子所講述的故事在她的家鄉新疆鋪開,裡頭沒有多少驚心動魄的橋段,沒有獵奇,沒有神秘化,儘是些真實而平淡的日常,但看過的人很難不為所動。
  • 電影院即將重啟,闊別170多天的長春各電影院什麼情況了?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明確低風險地區電影院7月20日可營業。停擺170多天的影院終於要重啟了。雖然還不明確具體營業日期,但長春很多電影院都做足了重新迎接觀眾的準備,闊別170多天的長春的電影院是什麼樣子?
  • 作品展映威尼斯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電影
    疫情下的電影節 重啟依舊精彩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國際電影產業的發展格局。據估計全球電影票房因疫情關係,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在歷經最困難的考驗後,雖然如今全球電影院的人氣開始回歸,然而對於大環境改變後世界電影未來之路的思考卻仍在進行。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仍然實體舉辦。而隨著疫情的日趨常態化,在整個電影行業持續低迷、眾多國際電影節停擺的狀態下,威尼斯電影節仍頂住壓力,在夾縫中堅持實體舉辦。
  •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後疫情時代中國將從創新中獲益
    人類社會將進入後疫情時代,各國經濟逐步重啟,所有國家都面臨著經濟增長的挑戰,所以再次和你交流真是恰逢其時。在你看來,後疫情時代的國家經濟發展應朝著什麼方向?李大巍:在成功抗擊疫情的同時,中國政府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挑戰,中國政府決定啟動組合措施,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疫情期間,美國政府也公布了重啟經濟的方案,在第四輪經濟刺激計劃中加入一項「非常大手筆和大膽的」基礎設施計劃,規模將達2萬億美元,集中在就業和重建美國的基礎設施。
  • 中國電影院+上海國際電影節重啟
    7月20日,電影院開門啦!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雙喜臨門!7月16日,繼國內低風險地區影院將於7月20日有序復工的消息之後,又一個好消息來了。國內明星為影院復工打Call:歡迎回到電影的世界國家電影局的通知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
  • 久別重逢,東莞電影院破繭重生
    《奪冠》《姜子牙》宣布定檔國慶,為電影院復工助力 「樂購東莞——重逢電影院」系列海報,要求影院隔座售票。 「樂購東莞——重逢電影院」啟動儀式現場。7月16日,國家電影局明確低風險地區電影院7月20日起可營業,全國各地區電影院在經歷了176天的停業之後,迎來了重啟。《八佰》《第一次的別離》《誤殺》等十餘部優秀的影片陸續登陸全國院線,打響了影院復工的第一槍。
  • 業界聚焦「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面臨何種機遇和挑戰
    業界聚焦「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面臨何種機遇和挑戰 2020-08-10 21:04:56 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8月10日電 (記者 陳靜)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電影業在近6個月的時間裡寂靜無聲。疫情形勢平穩之下,電影院線重啟,業界摩拳擦掌再出發。網際網路時代,疫情之後的中國電影行業如何乘風破浪,一路向前?
  • MAMA歐洲首映引關注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電影
    疫情下的電影節重啟依舊精彩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國際電影產業的發展格局。據估計全球電影票房因疫情關係,損失超過百億美元。在歷經最困難的考驗後,雖然如今全球電影院的人氣開始回歸,然而對於大環境改變後世界電影未來之路的思考卻仍在進行。
  • 後疫情時代航空業將如何重啟輝煌?30位行業大咖分享獨到見解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業造成了巨大打擊。後疫情時代,航空業如何恢復生機並重啟輝煌?11月18日,2020民航趨勢論壇在鄭州召開,來自全球民航業的30位行業大咖以「育新機開新局——疫情常態下中國民航的突圍之道與競爭力打造」為主題分享了獨到見解。
  • 疫情之後的拯救,一切從經典懷舊開始,電影院的重生開始
    現代電影院已經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場所,談個戀愛沒成雙成對去過電影院都不叫個事,呼朋喚友帶上爆米花和可樂一起去看大片,一個人去電影院是去感受孤獨感。但無論如何,電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即使網絡興起也無法完全替代電影院看電影。而電影工廠在全世界造就了無數明星、帶動無數產業,技術也隨著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
  • 重啟10天的電影院,開始有了熟悉的感覺丨思客數理話
    今天是電影院復工的第10天。自7月20日低風險地區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起,已經有5766家影院重啟大銀幕,復工率52.6%。  各地影院復工進度也有差異。這一天,北京影院重啟。加上當天是周五,許多影院都希望趕在周末前復工,以迎接周末的觀影小高峰。  受疫情影響,有一些地區剛開業的影院又再度「歇業」。7月22日,遼寧大連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配合疫情防護,7月23日下午,大連各影院售票系統暫停服務,針對已經售出的影票,影院方面進行了退票,恢復營業時間將會根據當地統一部署另行通知。
  • 今天,錢塘新區這些電影院正式重啟!丸子妹妹:約不?
    杭州電影院正式重啟 7月20日0點,距離全國電影院閉門已經過去了179天。當熟悉的龍標在大銀幕上一出現的那一刻,現場一片激動。 據主辦方時代院線介紹,這個零點場不只是杭州、浙江的首場放映,也是重啟首日,全國的首場放映。 工作人員說,首映是晚上7點定的,晚上8點左右放票出去的,沒想到那麼快賣完了。
  • 什麼樣的電影必須要觀眾去電影院觀看?
    最近登陸線上的電影中,最受關注的當屬陳德森執導、根據同名網遊改編的《徵途》。這部以特效場面見長的電影,在電影院復工之前,賣給愛奇藝線上點播,上線72小時,分帳票房突破4262萬,據說創造了網絡首播電影付費模式的全新紀錄,但之後也並未再公布分帳票房的最新進展。相比3億人民幣的投資,業內莫不為投資方捏一把汗。
  • 疫情抵達南極 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多年後或「重啟」
    來源:環球網疫情抵達南極,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多年後或「重啟」,應對附近企鵝做核酸檢測【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2020年歲末,新冠疫情抵達了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資料圖由於疫情影響,南極大陸2020年僅剩下各國科考站人員。公開資料顯示,世界上有30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基地,常年科學考察站共有50多個,一年四季都有工作人員。新冠疫情爆發以後,各國的科學考察站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此前報導稱,南極「遠離任何居民,沒有任何外部接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 影院重啟!這些另類小眾電影院你知道嗎?
    Secret Cinema X Häagen Dazs在被疫情影響的一年裡,受創最嚴重的產業之一毫無疑問包括了電影產業。大家在網上喊了好幾個月的影院營業終於盼來了消息,國內影院在這個七月的尾巴開始逐步開放,接下來一波波經典的電影也將被搬上熒幕助力影院重啟。我們需要影院,影院也需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