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北京各大影院陸續恢復營業。
燈光熄滅了半年之久的各處放映廳,終於熬過了「至暗時刻」,迎來重啟首周。
全國各地的影院也呈現一片復甦的景象。
據票房追蹤平臺「燈塔」的數據統計,截至7月28日,全國超5800家影院開門迎客,影院復工率達53.7%。
對於千萬影院從業者來說,他們在疫情「寒冬」中的執著與堅守沒有被辜負,總算等來了大銀幕再次亮起的時刻。
近日,CGTN記者走訪了重新開業的北京英皇電影城,與那裡的影院從業者和影迷們聊了聊。
#1.
「昨天(影院開門第一天),我們有四到五場電影都是滿場的」,英皇電影城北京店店長李潔告訴CGTN記者。
「很多觀眾在被『壓抑』了半年之後,迫切地想到影院來看場電影。」
7月25日,停業了半年的北京英皇電影城迎來了開門營業的第一天。
影院開門似乎是一瞬間的事,但李潔表示,從停業那刻起,他們就已經開始為復工的這一天做準備了。
「利用這半年的停業時間,我們對整個影院做了全面的消殺」,她說。
從實行網絡無接觸式購票,到設置一米線並進行場次通風工作……影城嚴格遵循防疫要求指南的各項規定,為安全有序恢復營業做足了準備。
A cinema has implemented anti-epidemic measures including disinfection and temperature checks, in Beijing, China. /CGTN
據李潔介紹,北京英皇電影城是1月24日被通知「暫停營業」的。面對突如其來的停擺,李潔表示,就像是「整個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
「停業的半年間,(影院)每個月的租金至少要上百萬」,李潔說。
沒有了票房收入,卻還要承擔巨額租金——過去的半年對所有影院從業者來說,無疑是漫長又艱難的。
好在最難的時候總算過去了,一切又慢慢步入正軌。
#2.
在影院從業者迎來行業重啟的時候 ,廣大影迷們也終於找回了他們曾經的生活方式。
不過,伴隨著社交隔離、禁止飲食等一系列觀影新規,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樣一件在疫情發生之前再尋常不過的事,似乎也變成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邊吃爆米花邊與身邊人輕聲耳語的電影院時光,也成了「後疫情時代」的一種奢望。
儘管如此,重回電影院的那份快樂,對很多人來說,已足夠彌補其他遺憾。
「經歷這半年之後,我會更加珍惜看電影(這件事)」,影迷於篤說。
「它(觀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它,生活會喪失掉很多色彩。」
「觀影是生活的一部分」,另一位影迷張誠說。他表示,因疫情而無法去電影院觀影的這段日子,就好像生活中少了一位惺惺相惜的夥伴。
「我希望把我的夥伴找回來。」
#3.
歷經磨難後的重啟,自然是意義非凡的。
然而,經歷了半年「空窗期」的電影院,想要恢復往日的熙熙攘攘,也並不容易。
據李潔介紹,為了吸引更多影迷前來,影院在復工初期將票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下調。
此外,影院在電影排期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力求「以新片為主,復映影片為輔」,為觀眾帶來他們最為期待的影片,包括《1917》、《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星際穿越》等等。
「當初誰也沒想到,(影院)一停就停了半年之久」,李潔對CGTN記者說。
她表示,影院復工不僅僅代表著行業重啟,更意味著一次「重生」。
而疫情重創後,「重生」能否順利,也還需要各方努力。
需要人人以一顆敬畏之心,恪守種種防疫要求,共渡難關,在審慎前行中迎來黎明與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