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港口全球首創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
□ 本報記者 常 青
本報實習生 劉文倩
今年以來,山東省港口集團積極對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確立了以「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為引領的「五個國際領先」發展定位,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港口主業發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港口發展主戰場、面向生產建設重大需求,全面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建設。
開展頂層設計
推進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建設
5月19日,交通運輸部確定集團公司為全國首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山東港口著眼於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將試點任務建設與集團公司發展戰略緊密結合。6月2日,成功舉辦山東一流智慧綠色港口推進大會,確立了攜手SAP、平安集團、阿里雲等9家行業領先的頭部企業,共同推進智慧綠色港頂層設計的「1+N」開放共享共建模式。8月8日,省政府召開了2020·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和山東建設一流智慧綠色港口成果發布會,對外發布了智慧綠色港頂層設計成果。10月21日,山東港口召開了智慧綠色港建設重點工程項目推進大會,推出涵蓋「智慧大腦、智慧服務、智慧管控、智慧生產、智慧裝備、智慧基礎」等六大要素體系的62項重點工程項目,推行掛圖作戰,定人定期定責,強力推進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建設。
科研創新、科技平臺
賦能智慧綠色港建設
今年以來,山東港口獲得各類科學技術成果獎共38項,其中,申報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基於信息物理系統的超大型綜合港口泛在感知與預測技術」重點專項)。山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青島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行業領域其他科學技術獎36項,創新項目、論文、專利等各類科技成果共計607項。其中,創新項目47項,論文303項,專利257項。獲批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自動化作業技術研發中心」、山東省交通運輸行業「自動化碼頭技術研發中心」和「多式聯運智慧工程實驗室」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發中心。同時,通過與各合作夥伴深入合作,山東港口構建起「1個試點任務+3個研發平臺+N個優秀科技行業合作夥伴」的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模式,這將加快推動山東港口研發投入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為智慧港口試點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科學編制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出臺「科技創新工作實施意見」,讓有貢獻的科技人員「名利雙收」。制定2020年度科技工作要點,分解考核指標,確保企業研發投入、發明專利年增長10%以上。「連鋼創新團隊」榮膺「齊魯時代楷模」,積極主動承擔重大科研任務43項,在國內率先完成「自動化貨櫃碼頭標準體系」構建,率先引領氫能在港口的應用。開展「連鋼創新獎」評選,單個項目獎勵高達50萬元。
推進重點領域科技創新
引領智慧綠色港建設
山東港口不斷優化提升青島港貨櫃全自動化碼頭工程,解決一鍵錨定、永續充電、自動摘鎖、AGV輕量化等世界難題,作業效率提升30%,縮減人員50%以上。推進日照港新型平行岸線全自動化碼頭建設,運用5G通信,推動人機混駕工程,形成「自動化岸橋+無人集卡+自動化堆場」的新模式,傳統碼頭與自動化碼頭可混合使用,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和綜合能耗。煙臺港實現幹散貨碼頭裝卸作業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和堆場3D數位化管理,裝卸效率比人工提升8%,耗電量平均降低5%,混配精度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綜合統籌200萬立方庫區容量、跨越6市560公裡管線、2000萬噸原油輸送能力,通過「全息計算模型+支線管輸優化」算法,實現從單機自動化到系統輔助決策、自主決策智能化的轉變。在件雜貨領域,採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算法,實現木材、鋼材智能理貨,在糧食作業中引入機器人碼包裝火車工藝。
通過多年的探索、應用和實踐,山東港口逐漸建立起涵蓋貨櫃、幹散貨、油品和件雜貨作業的全體系、全流程自動化系統。正在整合「雲港通」「舟道網」等綜合物流服務平臺,搭建起車、船、貨、港以及查驗單位溝通信息、業務辦理的萬能接口。積極加入GSBN,推進外貿鋼材、大宗商品交易區塊鏈應用,建設「山港易付」金融平臺,構建起「網際網路+港口+業務」的新型業態。
未來,山東港口將按照「全面建設抓領先、突出重點抓特色、各有側重抓突破、積累經驗抓推廣」總體要求,加速推動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