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費 直播「賣劇本」後「賣編劇」

2020-12-27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編劇「直播賣劇本」:講個梗概難窺見全貌,講得太細又恐遭剽竊 難刺激消費,賣劇本不如賣編劇?

「雲路演」「雲觀影」後,就連劇本也開始「雲交易」。某自媒體日前在網上推出「直播賣劇本」大會,5位參與活動的編劇在直播中介紹自己的劇本集數、亮點並回答提問,吸引數千人圍觀。

相比其他文化類直播,直播賣劇本沒能引起太大波瀾,但這種特殊時期產生的新業態同樣值得關注和思考。

賣的是劇本還是故事

「直播賣劇本」大會上,編劇攜帶的劇本五花八門,有都市情感輕喜劇、家庭倫理喜劇、懸疑科幻公路片等。編劇宋方金十分讚賞這一形式,他在微博上說:「忙過這陣兒,我考慮開直播幫編劇作家賣劇本小說或想法。」

「李佳琦賣口紅,薇婭賣火箭,賣的都是實物,商品有跡可循。但劇本屬於創意類作品,涉及版權購買的方式、是否後續修改,跟買口紅不一樣。」在編劇陳綠看來,這次直播賣劇本,一時難以看出實際效果。「在直播賣劇本中,難以確定買家到底是對創意有興趣,還是對故事線感興趣,是買編劇的想法,還是買整個劇本?更何況,囿於直播限制,編劇無法一個字一個字朗讀全文,也就無從判斷劇本質量。」

記者在「賣劇本」直播間發現,每個進入的遊客微信名稱都會飄在畫面上,直播方解釋為「防盜版」。一位參與直播的編劇介紹完賣點後說,「故事不能講太詳細,大家都懂的。」他還表示,想知道故事,有興趣的話可以單聊。

「看介紹有點像直播路演,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可以嘗試。」編劇申冰博表示,直播賣劇本的公眾性和公開性需要探討,「所有劇本出售都面臨保密問題。聰明人很多,他們根本不需要你的整個劇本,只要聽到核心想法就夠了。這些年很多劇本被剽竊的就是核心創意。」

編劇小櫻認為,直播方式難以窺見劇本全貌,只能傳遞大致故事;用直播形式推廣劇本,更多的意義是打開大家交流認識的一個通道。「對編劇來說,渠道肯定是重要的,資源也需要流通和聚集,但好的作品最終還是看團隊能力。」

「這行缺伯樂不缺千裡馬」

直播賣劇本的「帶貨」能力目前尚未可知,但編劇的生存問題的確值得關注。「這行缺少伯樂,不缺千裡馬。」申冰博說,花大精力創作的原創作品無人問津的情況常有,「許多編劇為了生存只能靠關係、人脈找活,或者有比較好的導演製片朋友推薦項目。」

疫情也給職業編劇帶來生存難題。「青年編劇需要錢,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一位青年編劇直言。直播賣劇本能否成為趨勢,解決行業剛需?許多業內人士並不看好。「網絡直播賣東西的屬性有個特點,即可視化,還要具備一定的可預知性。買口紅、電飯鍋,對型號、功能都有很多可預知性;但對於劇本而言,在買之前、看直播之前,沒有任何預知性,連多少集都不知道。」陳綠說。

上海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展、釜山國際電影節等國際性影視節都設有劇本創投會,但一個劇本從孵化到登上大銀幕依舊艱難。「我入行近10年,身邊的編劇在創投會上得過獎的作品,到現在只有兩個拍成了。我參與過的、成了的項目都是委託創作。」陳綠認為,創投會對吸引投資、拓展相關資源確有幫助,但一個原創劇本要拍攝成影視劇頗為困難,更不必說靠直播賣劇本這種形式。「直播帶貨為什麼能成功?實際上是刺激消費欲;而直播賣劇本是為了投資,是沒有消費欲的,直播賣劇本還不如直播賣編劇呢。」(記者 張熠 鍾菡)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明星直播帶貨火了,但你了解「直播賣劇本」嗎?
    最近,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的影視行業還沒有完全恢復,有這樣一場直播活動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幾位編劇輪流介紹自己的原創劇本,等待有意向的人前來合作。為何要用直播的方式賣劇本?它真的可行嗎?
  • 明星直播帶貨火了,但你了解「直播賣劇本」嗎?_推薦_濰坊傳媒網...
    聽過直播帶貨、直播逛博物館、直播演唱會,但你聽說過直播賣劇本嗎?最近,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的影視行業還沒有完全恢復,有這樣一場直播活動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幾位編劇輪流介紹自己的原創劇本,等待有意向的人前來合作。為何要用直播的方式賣劇本?它真的可行嗎?
  • 明星帶貨忙,劇本在線賣,直播成影視圈「救命稻草」?
    最近,李小璐、趙薇、王祖藍等影視圈明星紛紛以主播的身份出現在直播間內,親自「下場」帶貨。此外,為編劇量身打造的「直播賣劇本」形式上線,電影也選擇了「雲路演」,影視界可謂全方面「下場」直播。從大熒幕的臺前幕後,到直播間的「網絡一線牽」,影視行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李小璐直播畫面截圖明星帶貨頻頻,網友褒貶不一「快搶,快搶,快搶!
  • 「我有好故事,你有錢嗎」,「直播賣劇本」引發思考:有人看熱鬧,有...
    今年,「直播帶貨」衝擊著各種不可能,繼薇婭直播賣火箭、羅永浩下場直播賣貨之後,4月,兩場「直播賣劇本」活動引起業界關注,「我有好故事,你有錢嗎?」10位編劇先後在直播中公開叫賣自己的作品。一時間,有網友看熱鬧,有網友則表示心生悲戚,有失文化人的體面。
  • 抖音直播賣東西規則,直播賣貨注意那些事項?
    大家好,我是啊升,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抖音直播賣東西規則,直播賣貨注意那些事項?我在短視頻已經有兩三年的經驗了。
  • 鄭爽直播賣貨崩潰時說「粉絲要理性消費」,看似清流,實則是遮羞
    大家都知道直播賣貨越來越火,像李佳琪和薇婭都是超級知名的帶貨紅人,看著這麼紅火的帶貨浪潮,娛樂圈眾明星也紛紛參與其中。但是最近鄭爽在帶貨過程中卻情緒失控,引起了大家的議論。如果你只看這個片段,不看整個直播,你是不是覺得她是直播明星中的清流但是你看了全貌你就知道一切不過是和自己預想相差較大,情緒失控後的,自我安慰。
  • 直播賣貨系統,直播賣貨如何做到「悶聲發大財」
    直播賣貨系統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消費模式,讓用戶的購物方式也得到了改變,體驗感也變得更好。最初的直播賣貨系統並沒有現在這麼「大張旗鼓」,少數人知道、多數人不接受是直播帶貨系統最初面臨的困境,但是因為什麼讓直播賣貨系統成為現在用戶、商家都追捧的購物方式了呢?
  • 馬蓉賣貨露事業線,李小璐直播大賺。
    直播大咖李佳琦賣貨賣的緊俏,明星紛紛效仿,可是,直播BUG不斷、尷尬持續,「賠」得血本無歸,惹得一身罵名,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李小璐直播賣貨狀況百出,我是為了生活 近1600萬網友關注,首次直播榮登抖音榜首。4月20日,李小璐大膽進駐直播平臺的當晚,化妝品、咖啡機、火鍋、休閒零食,統統放滿她的直播間。
  • 直播賣劇本,在線創投何以為好故事找到對的人
    看起來,這場直播既有傳統影視節創投平臺的影子,也是在為好故事找到對的人。但在「入場」等方面兩者有根本差異,直播更像是一場不設門檻、超越了時空的「在線創投」。在主辦方看來,把以往的劇本服務轉到線上公開進行,一方面是疫情防控大局下的權宜之計;另一方面,何嘗不是在探索網際網路時代劇本開發的創新模式——幫編劇尤其是新人打破人際圈層,讓影視資源進一步流通。
  • 《安家》為什麼輸給「賣房子的女人」:編劇不背鍋
    第一時間找到《賣房子的女人》,看後莫名其妙:根本就是兩部毫不相干的劇,花錢購買版權,只是為了買人家辦公室的裝修嗎?但《安家》網上似乎遭到越來越多猛烈的吐槽,我認為鍋不能讓編劇一個人背,《賣房子的女人》只有10集,我們擴充到53集,想想看,不多說了。
  • 你以為什麼東西做直播賣貨都能賣得出嗎?
    能在直播賣貨中佔據上風的產品主要具備兩個特徵:第一個是低單價。商品的價格不能太高,否則沒法促進衝動消費。比如帶貨一姐薇婭所帶的大部分貨價格都在19-99之間,少部分在幾百,少有幾千幾萬的。意思就是,如果沒有這兩個條件,直播帶貨其實作用不顯著。那麼這些不適合直播帶貨的商品就不能參與直播賣貨這個大餅活動嗎?
  • 薇婭半小時賣出400萬電影票房,解析直播賣電影票新玩法
    片方聯合電商賣電影票已有先例,如《妖貓傳》曾和京東合作共同做電影宣發,但直播帶貨的形式當屬首次。如今直播成為了挖掘用戶消費潛力的新陣地,動輒單筆幾億的消費紀錄不禁讓電影界「眼饞」,既然「萬物皆可直播」,那麼在直播中賣電影票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 「嘎子」直播被聲討賣假酒,卻說:我每一次都告訴大家要理性消費
    對於直播賣貨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了,很多藝人和主播都瞄上這個直播帶貨之路,比如欠債6個億的羅永浩,主播李佳琪、薇婭等在直播帶貨領域讓自己分一杯羹。#嘎子賣假酒遭點名後被罵到關播#在《小兵張嘎》以後拍攝的電影電視劇可謂是一部比一部爛,後來索性就不拍了,在快手最紅火的時候謝孟偉加入了直播帶貨之中,成為了快手的知名主播,開始了他的主播之路。
  • 疫後經濟學|直播帶貨江湖:全民開直播 萬物皆可賣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疫後經濟學|直播帶貨的江湖(作者李光鬥為品牌戰略專家、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本文節選自其最新著作《疫後經濟學:反周期與逆增長》)賣吃、賣喝、賣美妝;賣車、賣房、賣火箭……網紅們的直播間裡,似乎已經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了。
  • 在直播間賣貨的「範冰冰」們
    但在直播間裡,她們的存在方式非常相似——同樣的美顏濾鏡,同樣在直播時自稱「冰冰」。頂著範冰冰的臉,這些高仿冰冰們,在直播中獲得流量,也建立了一個和美貌、消費、財富、奮鬥、欲望有關的網絡奇觀。雙十二凌晨一點,薇婭、李佳琦已經下線,範爺冰和冰冰範還在直播。
  • 鄭爽慶生直播賣貨翻車,因受不了嘮叨方式,現場情緒失控發飆
    2020年8月21日晚,正值鄭爽生日跨夜那天,鄭爽在其直播間和某電商合作舉行慶生直播帶貨。在直播的賣貨環節中,鄭爽因不滿其他兩位主播的頻繁介紹貨品,和不斷催促粉絲下單的舉動而突然情緒失控鄭爽說:自己是不光公眾人物同時也是消費者,現在有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這樣的消費方式。這個事情一定要值得關注,這個時候一定要站出來說「不」,我不舒服我不接受這樣的消費行為。
  • 五個「範冰冰」在直播間賣貨
    一位「冰冰」為彰顯粉底液的遮瑕力,拿黑色中性筆往臉蛋上瘋狂畫圈…… 「冰冰」們分布在重慶、瀋陽、太原,更多的在杭州。但在直播間裡,她們的存在方式非常相似——同樣的美顏濾鏡,同樣在直播時自稱「冰冰」。頂著範冰冰的臉,這些高仿冰冰們,在直播中獲得流量,也建立了一個和美貌、消費、財富、奮鬥、欲望有關的網絡奇觀。
  • 大陸編劇像賣孩子 臺灣編劇像助產士
    在臺灣,也只有九把刀、徐譽庭這樣的大牌編劇才不用擔心劇本被亂改。不過臺灣電視劇製作人洪銘雅告訴導報記者,兩岸電視劇製作流程有一些差別,臺灣的電視劇強調「話題為王」,編劇會進駐劇組全程參與製作。簡單地說,臺灣編劇的角色更像始終陪在產婦身邊的「助產士」,比起編劇「賣孩子」之後就無能為力的大陸影視生態,臺灣業界更重視現場溝通。
  • 直播賣貨系統幫您拓寬經營渠道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時代的變遷,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消費群體習慣的改變,人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實體店消費,所以有越來越多的銷售平臺興起,線上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直播賣貨系統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 香奈集女裝實體+電商直播模式 多渠道賣貨
    原標題:香奈集女裝實體+電商直播模式 多渠道賣貨香奈集是集女裝品牌營銷策劃、實體店+直播電商運營、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於一體,新型的全渠道營銷的現代化公司。公司致力於女裝文化的建設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