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隆納溫暖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在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薩馬蘭奇的辦公桌上。《先鋒報》的頭版頭條被老人仔細地剪了下來,放在那臺上網的筆記本電腦旁邊。2007年,薩翁在這裡接受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西文化之旅」記者團的採訪。
「我們的銀行有不少中國人來存款」
對於曾擔任過21年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來說,奧運和體育永遠是他最關注的話題。但是在2001年退休之後,薩馬蘭奇的工作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就像他對記者所說的那樣:「我和中國的友誼,不僅僅限於奧運。」
除了擔任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和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基金會副主席的職務之外,薩馬蘭奇又有了一個新的頭銜――西班牙儲蓄銀行(LACAIXA)名譽主席。
西班牙儲蓄銀行是西五大銀行之一,實力非常雄厚,而且一直重視中國市場。就在記者採訪薩馬蘭奇的當天,西《先鋒報》披露了西班牙儲蓄銀行已收購香港東亞銀行4%的股份,在拓展中國市場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的消息。
談到自己在金融領域的工作,薩馬蘭奇老人娓娓道來。他高興地告訴記者:「在西班牙,有不少中國人在我們的銀行裡存款,LACAIXA的自動取款機裡早就有中文服務信息了。我們計劃在上海和香港開設分支機構。」
薩馬蘭奇老人與中國的交情現在還延伸到了他家族的下一輩人。就在當時記者團深入西班牙各地採訪報導的同時,薩馬蘭奇先生的兒子、現任國際奧委會委員安東尼奧薩馬蘭奇正率領著一支西班牙越野車隊在中國西北開展探險活動。
「希望中國運動員取得更多的金牌」
所有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2001年7月13日,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對於那個令人心潮激蕩的時刻,老人家仍像中國人一樣津津樂道:「這是我在國際奧委會主席任上,最後一次宣布奧運主辦城市,在那之前,我就經常向奧委會的同事們提起,希望能在北京舉辦奧運會。而現在,我堅信,2008年奧運會將辦成歷史上非常成功的一屆。這屆奧運會不僅將對中國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會深刻地影響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
就在北京獲得奧運會主辦權後不久,薩馬蘭奇就從奧委會主席的位子退了下來。但是在此後的時間裡,老人家目光的焦點其實一刻也沒有離開過中國、沒有離開過北京。據薩馬蘭奇的秘書說,他時常會和中國的各界朋友通電話和郵件,特別是和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先生保持著十分密切的聯絡。薩翁說:「我發現,2008年奧運會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比賽場館建得非常漂亮,特別是北京的奧運主會場很有特色,在奧運場館建設史上是個裡程碑式的建築,一定會讓全世界驚嘆的。」
薩翁說:「以前的奧運會上,中國選手都取得了好成績,這一次在北京,我希望中國運動員有更出色的表現,取得更多的金牌。」
「北京奧運會,我要觀看中國人能奪金的比賽」
身處薩馬蘭奇的辦公室,記者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老人家對中國所傾注的獨特情感。而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薩馬蘭奇也早就「不是外人」了。
據記者回憶,當時問起「2008年8月,當奧運聖火在北京點燃時,老人家又會在忙些什麼呢?」薩翁說:「那時候,我一定會在北京。我首先會參加國際奧委會的一系列會議。而且,我一定會觀看一些重要的賽事,特別是那些中國代表團能取得好成績的比賽,比如體操、桌球、跳水等等,我很願意觀看中國選手能奪得金牌的比賽。」
任職21年,飛行480萬公裡,訪問所有奧委會會員
薩馬蘭奇任國際奧委會主席長達21年,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在薩馬蘭奇領導下得到了空前發展。在薩馬蘭奇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期間,國際奧委會成為全球成員最多的國際組織。奧運會也走出低谷,奧運賽場變得異彩紛呈。更主要的是,21年間薩馬蘭奇不斷改革,體育商業化、奧運職業化等都是他的首創。
薩馬蘭奇在任21年間,訪問了當時國際奧委會所有199個會員,乘坐航班2700多次,行程達480萬公裡。根據資料,當時,薩馬蘭奇認為迄今為止1992年在他的家鄉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奧運會和2000年在澳大利亞雪梨舉辦的奧運會是最成功的奧運會。薩馬蘭奇認為最成功的冬奧會是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爾冬奧會。但北京奧運會之後薩翁和所有全世界人都改變了這個想法。
(東亞經貿新聞)
(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本文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