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出海是什麼意思?品牌出海需要塑造哪些內容?

2021-01-13 雨果網

品牌出海是什麼意思?首先來看品牌打造,其實就是一個搶佔客戶心智的過程,通過定位,塑造在用戶心中的形象。競爭始於產品,終於品牌。當用戶對你的品牌有了認知之後,會將產品傳播給更多的人。

品牌出海是什麼意思?首先來看品牌打造,其實就是一個搶佔客戶心智的過程,通過定位,塑造在用戶心中的形象。競爭始於產品,終於品牌。當用戶對你的品牌有了認知之後,會將產品傳播給更多的人。

企業做品牌出海主要有三大步驟:定位——塑造——傳播。

1.定位:找到對標競爭對手,深入研究了解競爭對手的定位,包括品牌情況、品牌推廣情況、目標客戶以及國家等。然後根據這些情況來決定我們的策略,如何進行自己的定位,把定位應用到生個產品的生產、設計、運營以及服務等方面。

2.塑造:主要有內容和載體兩個方面。把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實力、產品實力、客戶案例等通過圖形、文字、視頻、圖片等方式變成內容。製作內容主要的原則是塑造能打動客戶的內容,具備代入感引起共鳴。載體主要是指內容的承載,如平臺、獨立網站、facebook主頁等渠道承載方式。塑造的過程就是打動買家,內容結合載體,完成整個品牌塑造的環節。

3.傳播:傳播方式主要有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線上如平臺廣告、獨立站+谷歌公告、谷歌站內廣告、社媒傳播;視頻營銷等;線下如展會、海外活動等。

那麼一家業企業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做品牌出海?首先看行業,如果是壟斷性產品,你就不用考慮做品牌,但大部分產品都可以考慮做品牌出海。其次找準對標競爭對手,梳理核心競爭力,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差異化產品可以做品牌出海。最後老闆的決心對品牌出海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品牌出海需要塑造哪些內容?想成功出海應具備的條件包括資金、團隊、研發、供應鏈和獨立性等。

第一,資金。大家都不缺錢,但是你的錢在跨境業務上能夠用到多少,公司給的盈利周期也好、虧損也好,能不能真的讓你用到這些資金,這是要打個問號的。大家都有資本,但是真正能夠用在跨境業務上的錢有多少,這是需要考慮的。

第二,團隊。大部分企業都沒有專業的跨境團隊,有一些是利用現在體系內的產品,包括營銷、採購等去臨時組建一個團隊,有的是外面招一個人或者幾個人進來,但不是完整的電商團隊。所以,國內電商怎麼成功,需要配合哪些相關的組織,出海時也必須要有相應的配備才能保證這個事情做成。

第三,研發能力。當你面對一個陌生市場、消費品時,你的研發能力是否能夠體現出來,能否開發出來當地市場消費者真正需求的產品,這是要打一個問號的。即使企業有很強大的研發團隊,但是能否落地海外市場,這是需要考慮的。

第四,供應鏈。國內品牌不缺供應鏈工廠,但是這些工廠在跨境電商業務推進過程中,如何高效地配合開發出來的產品,做出大貨,這也有待考慮。

以上就是今天品牌出海相關方面的一些內容分享了。

相關焦點

  • 專訪Twitter大中華區總裁Sara 鄭慧珏:後疫情時代,出海品牌更需要...
    目前,Twitter正在通過旗下的營銷洞察與分析團隊、Twitter ArtHouse(Twitter網紅創客內容營銷平臺)、Twitter Next部門(由原Twitter品牌策略團隊升級而來),以及在全球擁有的超過950家內容出版商合作夥伴為大中華地區的出海品牌展開合作,服務範圍覆蓋受眾洞察、廣告活動衡量解決方案、內容營銷、品牌策略諮詢、合作視頻定製等多個方面
  • 品牌出海為何選擇Snapchat | 執牛耳「出海」專題
    之後產生互動,到最後怎麼樣和朋友分享這個Lens內容。值得一提的是,Snapchat非常重視"品牌安全"。應用上所有的廣告都是全屏的,品牌商不必擔心自己的廣告旁邊出現其他不雅/不合適的內容。Snapchat一直以來非常注重用戶的體驗和技術。應用上的內容均為手機屏幕設計,平臺更關注用戶的個人意向,所有的內容是用戶自願點擊才會感興趣去看。
  • 2020,國產品牌出海還有機會嗎?
    兩個月前,我做過一期內容,講中國地方產業集群,提到了莆田的鞋服產業,丹陽的眼鏡產業,新化人壟斷的複印店。 但作為髮際線衰退選手,我竟然漏掉了河南許昌的假髮產業。 許昌這個地方,不僅是中國假髮之都,更是世界假髮的耶路撒冷。
  • 飛書深諾集團品牌出海業務負責人李純妮:數字賦能出海營銷新機遇
    一方面,品牌出海是很大的趨勢,今天有不少內容環節都提到了疫情對中國廣告營銷和行業的影響,但是出海營銷恰恰是逆勢增長最強烈的一個行業。另一方面,稍微對這個領域有所接觸的都會知道,一開始中國出海涉及最多的幾個行業都是以效果為主的,比如,遊戲、APP、電商,而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大品牌,甚至像Gululu這種小品牌也越來越多參與出海,這也是一個強勁的趨勢。
  • B2B企業如何藉助YouTube實現獲客+品牌曝光,成功出海!
    面對越來越多企業和草根創作者的湧入,上億條的短視頻噴薄而出,素材內容的較量勢必成了廣告主們抓取用戶的首要分水嶺,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說B2B企業如何藉助Youtube實現獲客+品牌曝光! 一、中國 B2B 企業出海痛點分析 痛點一:品牌信任感不足 中國 B2B 企業出海,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是,品牌信任感不足。
  • 2020鯨鳴獎揭曉 ,每日瑜伽榮獲「十佳出海品牌」「優秀出海領軍...
    作為傑出出海企業代表,每日瑜伽受邀出席本次大會,並憑藉8年來在海外市場的穩紮穩打以及本地化運營成就榮膺鯨鳴獎「2020年度十佳出海品牌」,每日瑜伽創始人兼CEO李祖鵬憑藉10餘年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策劃、研發和全球化運營經驗榮獲「2020 年度優秀出海領軍人物」獎項。
  • 從東八區出發 | 智能家居出海的三把劍:品牌、渠道和產品
    本篇是「從東八區出發」系列的第5篇文章,歡迎關注公眾號36氪出海,持續收穫聚焦全球新經濟玩家的系列內容。 「清晨,智能鬧鐘在分析主人一天的日程安排後選擇合適的時間喚醒了你,緊接著,淋浴系統根據你的日常偏好放好洗澡水,門口的電動車同時自動充好了電。
  • 環球易購蟬聯「2018中國出海品牌」雙榜
    期間,Facebook聯手國際知名諮詢公司畢馬威,連續第二年重磅發布了「中國出海領先品牌50強排行榜」。 憑藉旗下知名自營網站GearBest、ZAFUL在海外主要市場的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環球易購蟬聯上榜「2018中國出海領先品牌50強」,同時憑藉在跨境電商行業的市場排名與品牌表現,榮登「2018中國出海電子商務行業領先品牌TOP10」。
  • 《新國貨》紀錄片熱播 安克創新領銜出海品牌亮相
    (原標題:《新國貨》紀錄片熱播 安克創新領銜出海品牌亮相) 如果說近期熱度最高的綜藝節目
  • 中國品牌出海新選擇:Snapchat
    Snapchat鼓勵用戶自創內容,而不僅僅是圍觀和點讚。「相比只用傳統的文字、簡訊表達自己,Snapchat可以讓用戶在表達自我的過程中,也快速地傳遞了信息。」Vicky如此解讀Snapchat的產品設計。 相機右側是探索(Discover)頁面,Snapchat用戶在這裡可以觀看朋友的故事、訂閱數百家出版商提供的優質內容。
  • 盤點國內知名服飾品牌「出海」路:存在哪些不確定性?
    聯商網消息:如今,越來越多的本土品牌正在逐漸走出國門。包括匹克、361度、李寧、江南布衣等運動服飾品牌早早的就將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場。今年,李寧和太平鳥的一波國潮席捲了國內外大江南北,進一步給民族品牌進軍海外提振了信心。
  • 從「進」到「出」非洲:傳音控股出海的品牌進階之路
    有了產品力與品牌力,如何廣泛傳播,佔領更多消費者心智,就需要傳播力發揮效用。在傳音控股的出海路徑中,產品力、品牌力、傳播力「三輪驅動」發揮出了關鍵作用。從0到1,品牌自信源於實力升級強大的產品力是鑄造品牌實力的「城牆」。一個品牌從0到1,產品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運作中,企業如何才能以產品力引爆品牌力呢?
  • 智明星通聯合創始人謝賢林:8年出海做品牌,我們趟了這些坑
    在活動的圓桌環節,智明星通聯合創始人謝賢林講述了智明星通過去8年出海經歷遭遇的問題,以及對遊戲公司品牌、品牌營銷和效果營銷的認知。以下內容由葡萄君整理:出海遭遇的問題有什麼?從2008年開始做,我們做了八年出海,一直試圖讓公司上下的所有員工相信我們的遊戲可以走向全球,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 圈粉東南亞,小米聯手Shopee共探「品牌價值出海」
    飛速發展下,出海東南亞已不再是簡單的賣貨,對品牌而言,需要最大化移植原有的品牌力,在當地消費群體中建立影響並產生價值。經過數年合作,Shopee與小米已經在東南亞市場的跨境賽道上,共同探索出了一份「品牌價值出海」的範本。9月,小米在全球首發了POCO中端熱門機POCO X3 NFC。
  • 活動回顧|跨境電商沙龍成功舉辦,品牌出海贏在2021
    >活動開場,谷歌大中華區代理管理部總監Kevin跟大家分享了一系列的海外電商市場數據 「疫情的發生,致使美國大部分人的消費習慣從線下消費轉向線上,2020年其Q2電商滲透率達到32%,Q1的滲透率增長超過美國過去十年的E-commerce Penetration」巨大的海外電商消費市場,為中國品牌出海提供了最佳的機遇
  • 中國品牌出海:SheIn殺入Zara們的老家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中國默默無聞的品牌,卻在海外發展得風生水起,成為了有可能撼動Zara地位的國際知名服飾品牌。2019年,全球最大廣告傳播集團WPP聯合Google發布中國出海品牌50強,華為、聯想、阿里、小米、字節跳動等品牌位居前列,SheIn僅次於大疆,位列第14位。
  • Twitter大中華區總裁鄭慧珏:出海環境已重塑,中國企業顯現韌性
    這讓我們更加意識到自身價值的重要性,也希望通過對全球用戶的大數據分析及眾多品牌的成功經驗,分享我們對消費者和行業的理解與洞察,更好地幫助中國品牌有策略地開展雙向對話和營銷活動,重構後疫情時代的品牌競爭力。問:近三年來,中國企業出海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什麼?
  • 本土化+娛樂化 Lazada一年扶持500個天貓品牌出海泰國
    通過Lazada等跨境電商平臺進入泰國市場的中國品牌在今年迎來爆發。在此前舉辦的中國-東協絲路電子商務論壇上,Lazada跨境業務總經理易騫透露,過去一年,超4000個國貨品牌出海東南亞。鳳凰、康佳、特步、羅馬仕、完美日記等國貨品牌先後入駐平臺。據悉,本土化是Lazada聯合天貓發布「新國貨出海計劃」後的戰略方向之一。
  • Musical.ly:出海品牌走上回購之路
    Musical.ly曾經是最成功的出海品牌之一,回到國內BAT把控的短視頻市場,仍然避免不了被收購的命運。陽陸育在訪談時表達了出海成功後返回國內市場的想法。 2017年11月10日,今日頭條正式與Musical.ly籤署全資收購協議,後者的市場估值接近10億美金。 而Musical.ly2014年時,背後的天使輪投資方是國內另一個知名的出海公司——獵豹移動。
  • 2020鯨鳴獎揭曉,「年度十佳出海文娛品牌」花落蜻蜓FM
    2020年12月17日,由白鯨出海主辦,為期兩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