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BuildMost平臺,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外貿智慧財產權的那些事。
說起「葫蘆娃」,可謂是老少皆知。它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擁有滿滿的童年回憶。近日,「王祖藍cos葫蘆娃被判侵權」突然登上微博熱搜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2016年,安徽衛視的《來了就笑吧》綜藝節目中出現了真人cosplay成「葫蘆娃」的造型。
然而,這段表演並未取得葫蘆娃的版權方上影廠的授權。因此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起訴了被告安徽廣播電視臺以及節目製作方北京世熙傳媒文化有限公司。
日前,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安徽衛視和世熙公司構成侵權,要求立即停止播放「葫蘆兄弟」的相關內容,並賠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0萬元經濟損失及2000元合理支出。
智慧財產權,不是誰都可以碰的「無主奶酪」。區區10萬元,對於明星、平臺等來說不算什麼,但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則是對形象和聲譽的嚴重打擊,在法院判決中擴大承擔民事責任的範圍,更有震懾和教育作用。
某種程度上,在廣泛影響的加持下,該案也無形中給各行各業上了一課:並不是冒用盜用人家品牌才算是侵犯智慧財產權,不告而取的cos再加以商業利用也是。
外貿經營中,我們也時常會碰到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如商標侵權、貨物侵權、專利技術侵權等等。如何避免侵犯智慧財產權?要先從了解它開始。
海關專項行動你需要了解
為重拳打擊進出口侵權貨物違法行為,切實解決企業面臨的侵權困擾,全國各大海關每年都會有出口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代號「龍騰」行動!
「龍騰」行動重點布控產品為傳統優勢外貿產品,以出口到非洲、中東、拉美以及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航線為重點,開展專項執法、協助企業維權。
2020年上半年,廣州海關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在關區內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龍騰行動2020」,共查扣涉嫌侵權貨物1004批次,涉及貨物5.5萬件,貨值323萬元人民幣,保護了海內外61家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85項智慧財產權。
廣州海關綜合業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海關將繼續紮實開展「龍騰行動2020」,加大執法力度,提升執法效能,降低企業維權成本,增強企業投資信心,提升企業創新及維權能力。同時,進一步加強與地方相關部門的執法協作及海關與行業協會、進出口商會、權利人維權聯盟、跨境電商平臺等的合作,通過大數據匹配溯源,實現鏈條式打擊,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數據來源:海關網)
近年來,有不少國外不法商家,利用中國外貿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薄弱的特點,委託國內企業進行加工,侵犯產權獲取非法利益,而我國一些外貿加工企業對訂單照單全收的處理方式,更是讓不少企業淪為了「代罪羔羊」。
❒ 案例一
杭州某工具生產企業為一家伊朗外商生產了一批手提式電鑽和手提式角磨共計6610臺,伊朗外商要求在手提式電鑽上標註&34;標識、在手提式電鑽角磨上標註&34;標識,並提供了貨物外包裝和標籤的圖樣。
該企業接到訂單後完全按照客戶的要求生產了貨物,用客戶提供的外包裝和標籤在自己工廠進行包裝,結果在申報出口時被上海海關查獲。最終&34;商標權利人——德國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確認該批貨物侵權。
❒ 案例二
甬城一家外貿加工企業應外國客商的要求生成了一批標有&34;商標的發電機組,共1164臺。但該批貨物再申報出口時,因涉嫌侵犯&34;商標權,被北侖海關截獲,侵權價值高達2084.08萬元。
事後,該批貨物不僅無法出口,同時該企業還被施予了一定的處罰。
❒ 案例三
某軸承企業為美國一知名公司貼牌加工軸承已有10多年時間,一直相安無事。然而,在2007年卻被人告了,理由是侵犯商標權。這家企業覺得非常奇怪,因為在為美國公司貼牌加工前進行過確認,美國公司在美國擁有該產品的商標所有權。
打了官司,慈谿企業才知道,美國公司的商標1999年已經被原告中國企業在中國註冊了,兩者在爭奪東南亞銷售市場時發生了衝突,他則成為了商戰中的犧牲品。
一般外貿企業都青睞大的訂單,並&34;,但如果沒有審核所加工品牌的智慧財產權狀況就盲目接單、生產並申報出口。往往這些侵權貨物,可能會被海關沒收並處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損失外,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外貿企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加強檢索與預警
生產企業在接到國外客戶委託生產並使用指定商標出口的訂單後,登錄智慧財產權海關備案系統查詢相關商標的海關備案情況,也可進行專利檢索進一步確認智慧財產權相關情況,確保貨物沒有侵犯智慧財產權後才可生產。
企業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其取得的出口國和加工地國的全年授權證明。如果委託方是持有人,應當要求其提供商標註冊證,並查詢加工產品所涉及的智慧財產權是否在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註冊、註冊人與授權方是否一致,確保相關貨物沒有侵犯智慧財產權。如果委託方是商標使用被許可人,國內外貿加工企業應要求對方提供許可合同。
2、合同締結管理
儘管合同實質性條款的制定取決於締約雙方實力對比,但進出口企業在議價能力範圍內還是應該儘量從智慧財產權歸屬審查、風險承擔、賠償、爭議解決、法律適用等方面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條款,切不可隨意使用國外客戶的格式版本。外貿公司與生產廠家或供應商在合同中應籤訂智慧財產權侵權免責條款,規定由生產廠家或供應商承擔智慧財產權責任,這樣在發生糾紛後可以向生產廠家或供應商追償。
3、海關備案
我國90%進出口環節智慧財產權侵權由海關發現,因此進出口企業在保護自身權利的措施上應充分重視海關的作用,提前做好海關智慧財產權備案登記,積極向海關提供侵權線索,適時提出訴訟。與此同時,在接到針對企業自身的侵權投訴或通知後,迅速做出反應,與海關取得充分溝通並及時提供擔保,力爭將損失降至最低,避免國外客戶的高額違約索賠。
4、起訴應訴快速反應機制
大型的進出口企業往往具有豐富的產品和服務類目,因此避免不了智慧財產權訴訟。在面對訴訟或侵權警告時,切勿掉以輕心亦不可過於保守,應該冷靜分析、沉著應對,在專業人士的輔助下制定積極的應訴策略,必要時發動反擊,主動起訴或提起確認不侵權之訴,爭取勝訴或者和解的有利結果,同時通過案件宣傳企業、警示潛在的侵權人。
訴訟,特別是跨國訴訟,一般是耗時耗力。但隨著我國貿易地位日益上升,一味躲避和妥協並不是最佳的處理方法,在過去幾十年的貿易裡,我們也有很多企業用實力去對抗國外的不公平對待。
關注BuildMost平臺,我們持續推送更多外貿資訊!
外貿正在逐步恢復,本月平臺詢盤逐漸增加,歡迎小夥們來BuildMost獲取詢盤哦,下半年大家都要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