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愚
備受關注的「宇宙行之子」工銀理財正在經歷一段震蕩期。
今日新浪金融研究院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顧建綱已正式辭去其工銀理財董事長一職,回歸工商銀行本部。
最近一段時期,工行資管業務條線和工銀理財屢陷風波,代銷鵬華基金的「爆雷聲」猶然在耳,工銀理財業務部門兩處長又被帶走調查。顧建綱於此時辭職,在工行體系內也引發了一番議論。
對資管機構而言,「大資管時代」無疑是發展的大好時期,然而強者競逐必然意味著「不進則退」或「慢進則退」。動蕩之下,工銀理財如何迅速「調整姿態」,站穩潮頭,無疑是擺在繼任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顧建綱辭任
顧建綱是工銀理財成立之後的第一任董事長,擁有近40年銀行業從業經歷。
據了解,顧建綱曾任工行上海分行財務會計部總經理兼財務核算中心主任、工行北京分行副行長等職務,之後出任總行資管部總經理。2019年6月,工銀理財開業,顧建綱正式出任工銀理財董事長。
銀行理財子公司是資管新規落地後的新生機構,各家理財子的高管和員工構成也各有特點。由於註冊地在北京,沒有類似建信理財異地「安家」的苦惱,工銀理財的高管幾乎自總行資管部「平移」而來。
此次新浪金融研究院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顧建綱已於近期正式辭去其工銀理財董事長一職,重歸本部。目前工銀理財正處在「掌門人」交接之際。
近期,工銀理財業務部門兩名處長李超和易重彬被帶走調查,目前案情尚不明晰(詳見:重磅!工銀理財業務部門兩處長上周五被帶走)。顧建綱於此時辭職,在工行體系內引發了一番議論,也加劇了工銀理財內部的動蕩氛圍。「理財子現在人心惶惶。」一名知情員工表示。
有工行人士對新浪金融研究院表示,此次兩名員工被調查,顧建綱多少會被認為有管理失職之嫌。不過,有接近工銀理財的人士對新浪金融研究院表示,顧建綱此番辭任與二人被查一事並無關聯。「就是正常調整。」該名人士表示。
作為「宇宙行之子」,工銀理財一直備受市場關注。截止6月末,工銀理財資產總額168.24億元,淨資產165.94億元,實現淨利潤2.56億元。顧建綱曾在新浪金融研究院的獨家專訪中透露,工銀理財已配套設計100多個產品子策略700餘只新規產品,產品規模和投資餘額均已突破一萬億元大關。
繼任者誰?
有消息稱,工銀理財的新任董事長或來自工行的另一子公司,工銀瑞信總經理王海璐或將空降工銀理財任董事長一職。
圖為王海璐
公開信息顯示,王海璐於1997年7月開始先後在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管理信息部、辦公室、金融市場部工作;2010年9月至2019年1月任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2019年1月加入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公司黨委書記。
在今年9月工銀瑞信董事長郭特華辭任,王海璐代為履行董事長職務。據工銀瑞信公告,代為履行職務的時間不超過90日。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工銀瑞信基金總資產管理規模近1.3萬億元,其中養老金管理規模4290億元,較年初增加632億。根據銀河證券統計數據,工銀瑞信公募有效管理規模為1893.4億元,在銀行系基金中居首位。
今年年初,王海璐曾發表署名文章稱,隨著資產管理行業回歸本源、重塑格局,基金行業迎來從高速增長向質量提升的巨變,需緊緊聚焦投資管理能力、產品創新能力、客戶服務能力這三大核心能力的提升,努力為廣大投資人創造持續的價值回報。
對於新任董事長將於何時正式到任,有工行人士推測「應該快了」。
領先者的難題
資管新規落地後,各家銀行都在相關業務條線不斷發力。工行則是從總行層面推進大資管戰略實施,以推動業務和產品轉型,提升投資管理和研究能力。
工銀理財的定位是「大資管業務的核心平臺和旗艦品牌」。成立伊始,工行董事長陳四清就表示,要將工銀理財打造成為馳名的工行資管品牌和全球資管行業中的名片。依託「宇宙行」集團雄厚的實力,工銀理財的發展自然高起步,2019年即告盈利。
然而對資管機構而言,「大資管時代」無疑是發展的大好時期,然而強者競逐必然意味著「不進則退」或「慢進則退」。工銀理財更是如此。一邊是同業的「虎視眈眈」,伺機超越;另一邊是宏觀環境的日益複雜,對資管機構能力的考驗日益增多。
今年年內,工行資管業務條線和工銀理財先後陷入風波之中。今年8月,由鵬華基金子公司鵬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管理人、工商銀行代銷的「鵬華聚鑫1號-25號資管計劃產品」違約,25隻產品總規模或超40億元。
據新浪金融研究院了解,踩雷客戶最終拿到了相當於兩年返還100%本金的和解方案。不久前,工銀理財又傳出兩名處長被調查的消息。
針對兩起事件,有同業對新浪金融研究院表示,工銀理財出事,不少同業從心態上來講多少都有些感慨,同時現階段幾家頭部理財子的競爭激烈,壓力也是實實在在的。
相較工銀瑞信主打的老金投資管理業務和非貨幣基金業務,工銀理財對工行集團的重要性顯然更上了一個層次。動蕩之下,工銀理財如何迅速「調整姿態」,站穩潮頭,無疑是擺在繼任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掃二維碼 領開戶福利!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