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最殘忍一幕,讀懂已不再少年

2021-12-18 十點讀書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部西遊,一路走一路不同的心情。

就像吳承恩在《西遊記》的開篇寫到:「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小時候把西遊記當喜劇看,長大後才讀出它的悲劇色彩。

這塵世最擅長磨平疏狂者的傲骨,斬滅叛世者的孤狂。

再離經放縱的人都被生活磨平了稜角,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

這,就是「成長」。

從前只知緊箍咒,如今方懂成長難

孫悟空是女媧補天石經百世蘊靈育的石猴,生性瀟灑任性愛自由。

後來孫悟空拜在菩提老祖的門下,一個筋頭雲能飛出十萬八千裡,拔一根汗毛就能七十二變,一隻金箍棒更是所向披靡。

「這天再也壓不住我,這地再也困不住我。」

年少輕狂時,總以為藐視規則是一種霸氣。

此時花果山美猴王已經不能滿足悟空的膨脹,他霸氣喊出那句震驚天庭的:「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孫悟空自負有通天本領,大多數神仙早已不是他的對手,稍有不滿便闖地府、鬧龍宮。

然而玉帝不僅沒有責怪,反而請他到天庭做官。

直到蟠桃宴,孫悟空才知道「齊天大聖」不過是個幌子,天生反骨的他像一個賭氣孩子大鬧天宮試圖為自己正名。

可即便他獨戰天庭,看似打得十萬天兵天將丟盔卸甲,最後才發現自己竟然連如來佛祖的手掌心都逃不出,落得個被壓在五行山下的下場。

人生在世,步步皆是迷局。

五行山的金木水火土,寓意是人世間所有的規矩。

春夏秋冬五百載,滄海早已變桑田,孫悟空飲銅汁、吞鐵膽才終於明白:

自由的代價,就是歸順他人。

所以五百年後唐僧揭了六字真言,孫悟空甘願剃了胎髮,戴上金箍。

緊箍咒,就是修剪悟空最有利的武器。

生性自由的他,終於還是回到了俗世規矩裡。

縱使孫悟空神通廣大,但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幾句咒語便可將他治得服服帖帖,那一刻他的戾氣便已經被去了一半,半身也已經歸順了天庭。

孫悟空成佛後,《西遊記》中這樣描寫:

「此時行者穩重,只因道果完成,自然安靜。」

那個上躥下跳、最無拘無束的美猴王在九九八十一難中,早已看透這世間規則不過是天庭的彈指一揮。

所以孫悟空再也沒有回到花果山和猴兒們共樂天真,而是跟著唐僧回了東土大唐普度眾生,成為無悲無喜的 「鬥戰神佛」。

小時候大都喜歡看孫悟空手裡的金箍棒,長大後才注意到他頭上的緊箍咒。

其實人人都像孫悟空,最初是一隻年少勇猛的潑猴,之後慢慢被生活束縛,活成另一個自己。

曾經看有人這樣評論:

「西遊就是很悲壯的故事,它是關於一群人在路上想尋找失去理想的故事。」

從前的孤傲狂放,不過是未經歷過現實殘酷的一腔孤勇。

就像當年的熱血少年,經過「成長」的緊箍咒束縛過,如今卻淹沒在人海中,每天按部就班地過完一天又一天。

這就是最真實的生活。

年少只知行俠勇,中年才懂現實慫


二郎神楊戩一出場,吳承恩有過這樣的一段描寫:

「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

短短幾句,不難看出他的鋒芒。

楊戩母親原是玉帝的親妹妹,因為和凡人結合犯了天規,便被玉帝親手壓在桃山之下思過。

楊戩的童年是在被天庭追殺中度過,雖有神仙血統,卻從未享受過天潢貴胄的榮耀。

楊戩雖是半人半仙,但從師玉鼎真人後,從肉身修煉成聖,不僅玩轉八九玄功,也是天庭裡唯一一個打敗齊天大聖的神仙。

楊戩一生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便是隻身一人劈山救母反抗無情腐朽的天條。

即便威嚴如天庭,他也敢放出狠話:「只聽調,不聽宣。」

這時的楊戩,可謂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孤膽英雄。

可二郎神雖然標榜「聽調不聽宣」,然而玉帝一道詔書下來,他還是歡歡喜喜接旨去戰孫悟空,戰勝後又小心翼翼到天宮領賞:「待我請了賞,討了功,回來同樂。」

從未受過重用的二郎神,對於玉帝的讚賞竟然受寵若驚,就像從未吃過糖的孩子,給一點甜就以為是全部的愛。

楊戩就這樣接受了玉帝的招安,後來妹妹下凡愛上凡人儒生,為了面子,他也是學著玉帝把三聖母壓在華山腳下。

楊戩最終也變成了他所痛恨的舅舅模樣,成為了「二郎顯聖真君」

當年斧劈桃山,叫板天規的霸氣模樣,如今早已不復存在。

年少只知行俠勇,中年才懂現實慫。

虛幻的神話故事中,隱藏的就是一個真實的世俗世界。

哪個人不被生活劈成兩個自己:

一個在白天艱難地撿著地上的六便士,一個在黑夜孤獨地望著白月光。

初生牛犢不怕虎,欲與天公試比高


哪吒的特殊出生方式,就註定他不是一個普通人。

他的元神是女媧補天的靈珠子,只是借了凡人的肚皮,懷胎三年才降生在陳塘關總兵李靖家裡。

這個本就反叛的小哪吒出生後又拜了太乙真人為師,不僅學會了手眼通天、三頭六臂的本領,還得到了乾坤圈和混天綾兩件法寶。

所以他童年很是瀟灑恣意,無所不能,更是無人敢惹。

那一年天下大旱,陳塘關百姓誠心獻上貢品向東海龍王求雨不得時,哪吒便大鬧東海只為打破這種不公平的「潛規則」。

年少輕狂的哪吒用混天綾把海水攪得翻騰,擾得東海龍宮震蕩不安。

因為看不慣壞人作惡,他便打死了龍王派來的夜叉,又活活打死龍宮三太子,還抽了龍筋給父親做腰帶。

這時的哪吒敢於同惡勢力做鬥爭,完全不計較後果。

龍王豈能受此大辱,四海龍王齊聚欲水淹陳塘關,那日的烏雲翻滾、濁浪滔天直直逼向一個孩童。

這件事情最終還是被天庭降旨問罪,哪吒為了不連累父母便揮劍自刎,將自己剔得血肉模糊,只剩下一副小小的骨骼,後來又將一根根骨頭拔除,直到身形崩散。

這一人做事一人當的膽識,豈是幾歲小孩能輕易做到的。

然而前半生天生反骨的哪吒,後半生卻選擇歸順了天庭。

削肉剔骨後,如來用蓮花藕給哪吒重塑身體,他才得以復活。

然而復活之後的哪吒早已沒有了之前的反骨,他「面如傅粉,唇似塗朱」,卻再也沒有屬於自己掌控的三魂六魄。

有詩這樣記錄:

「兩朵蓮花現化身,靈珠二世出凡塵。歷代聖人為第一,史官遺筆萬年新。」

哪吒用自刎換來了復仇後的片刻自由,然而重生之後再無哪吒,最終他還是淪為了天庭的工具。

哪吒就這樣滅了反骨,成為了玉帝座前的一員悍將。

此時的哪吒再也不管事情的是非對錯,只懂奉命去收服孫悟空,去大戰青牛精、老鼠精,凡是大小糾紛他都是衝在前頭的「先鋒官」。

前半生嫉惡如仇的小哪吒,後半生塑了蓮身成為了體制的捍衛者,從此無怒無嗔,安心做他的三太子。

我們很多人,都曾是那個不被理解的肆意叛逆少年。

年輕時初生牛犢般不怕虎,喜歡用稜角四處衝撞這個世界,才能體現自己是「孤膽英雄」。

後來一邊哭泣一邊屈服,才學會了成年人的模樣。

電影《白銀帝國》中有這樣一句臺詞:「生活,就是妥協。」

兵荒馬亂的生活中,我們小心謹慎地生活著,從叛逆的熱血少年漸漸活成一個不斷勸自己妥協的成年人。

妥協,早已成為成年人的保護色。

因為每一個成年人的改變,都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一部西天取經史,也是一部成長蛻變史。

西遊記中最殘忍的一幕,就是那些曾經都用最悲壯方式反抗天庭的人,最後都歸順了權威,成為滿天諸佛中的一員。

三個蓋世英雄,終還是敵不過漫天神佛的規矩,最後都他們被磨平了鋒芒,一個成佛、一個成仙、一個成聖。

任你有通天本領,都敵不過「長大」二字。

年少不懂西遊記,讀懂已是中年人。

長大後的我們,終將要學會去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默默與生活戰鬥。

或許每一個人,都會成長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電影《熔爐》中有這樣一句話: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成長不過是修剪自己「叛逆」的羽翼,直到能夠適應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人生就是這樣一列無法倒退的列車,縱然長大的過程有些掃興,但以後的路一定要盡興。

願你能出走半生,歸來仍少年。

相關焦點

  • 年少不懂《女兒情》,讀懂已不再少年
    看到《女兒國》這一集時,覺得平淡無味甚至慶幸女國王未阻止取經道路後來,才懂得《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這一情關,才是最難的「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今日良宵難得,你就答應了我吧唐僧:女王陛下,貧僧已許身佛門,並與大唐天子有諾在先,還望女王陛下放了貧僧西去,來世若有緣分……女王: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
  • 很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他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相信很多人都會背誦,也經常引用其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無畏和淡然,很多人認為這是5000年來最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時喜歡一蓑煙雨任平生,後來懂得也無風雨也無晴。譯文:不要去聽那穿林打葉的雨聲,為什麼不一邊吟詩嘯歌,一邊悠然地行走呢。竹站和草鞋輕便得更勝過馬,怕什麼?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一生。
  • 「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少年」,蘇軾的這首詞讓人感慨萬千
    也曾少年輕狂、豪情壯志。最終在他43歲時,因為封建王朝內部的權勢紛爭,蘇東坡以莫須有的罪行入獄坐牢,世稱「烏臺詩案」。少年時寫到的歷史只是這樣簡略,完全寫不出蘇東坡那時的幽暗人生。步入中年後又差點兒斃命的親身經歷並沒有嚇倒他。不親身經歷生與死,不足以語人生路。關於命運的不公平,最佳的報仇是活成了清風朗月,天高地迥,悠閒自在。
  • 讀懂《西遊記》,就讀懂了人生
    《西遊記》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自問世以來讀者不計其數。
  • 悟道西遊0003篇:一句話讀懂西遊記的全部精髓!
    小孩看到的是打怪升級遊戲,大人看到的是風霜雨雪行程;職場看到的是勾心鬥角的爭端,商場看到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員工看到的是等級森嚴的制度,老闆看到的是同心協力的團隊和管理;……但不管如何看來看去,都不如先讀懂寫在開篇的那一首詩: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 少年不懂孫大聖,讀懂已是成年人
    暑假在家,陪著孩子重看了一遍《西遊記》原著。沒想到看完之後,孩子卻失望地和我說:「齊天大聖居然是個愛哭鬼!」我這才發現,在這部神話故事裡,不僅充滿了現實的隱喻,就連孫悟空,也逃不過凡人的七情六慾。等心裡燃起熊熊大火,燒乾眼淚,我們也有了最重要的目標。要盡力讓這短暫的一生,過的更長更有價值。就連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孫猴子,也是這樣哭著長大的。
  • 年少不識董天寶,讀懂已不再少年
    93版《少年張三丰》儘管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但劇情緊湊,演員陣容絲毫不輸如今,錢小豪、李連杰、楊紫瓊、袁潔瑩、袁祥仁,他們每一個在當時都已經紅透了半邊天,尤以錢小豪和李連杰主演的張三丰和董天寶角色最為亮眼,兩人生長環境造成了兩種不同的人生道路。
  • 年少不懂《哆啦A夢》,讀懂已不再少年
    不過,也就是在這樣的平淡中,其實藏著的是最永恆的愛。愛情,就是任世間沉浮,你我老去,它一如年少模樣。     朋友之間,才敢說真話講完了愛情,我想說說友情。很多人都說,越長大越孤單。因為,小時候想要哆啦A夢,長大了想要變成哆啦A夢。
  • 《西遊記》人生三境:少年看大聖,中年看沙僧,老年看唐僧
    來源:洞見(ID: DJ00123987)作者:洞見Neo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西遊,一路走一路不同的風景,一路走一路不同的心情
  • 最殘忍真實的戰爭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
    2018年奧斯卡金牌導演,也是《指環王》電影的導演彼得·傑克遜帶領自己的團隊,應用最頂尖的修復技術和3D技術,將百年前的戰爭影像進行全彩修復並且重新加入聲效,以英國老兵口述史為旁白,還原一戰士兵的遭遇和感受。為觀眾呈現身臨其境、極度真實的沉浸式戰爭體驗。
  • 來自少年犯的殘忍,在女子身上「蹺蹺板」,最小少年犯已出獄
    說起悍匪,大家想到的是面露兇光,手段殘忍,狠毒的壯碩青年,很難想像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會被人成為殺人犯,惡魔,但是
  • 《西遊記》最實用的五大人生定律,讀懂受益一生
    行至寶象國時,唐僧被黃袍怪變化為虎,沙僧被擒,豬八戒不知所蹤,而孫悟空在三打白骨精後,就被唐僧冤枉趕走。 眼看取經事業即將覆滅,白龍馬果斷站了出來。 「我今若不救唐僧,這功果休矣!休矣!」 那怕白龍馬的武力本就不高,化作馬時,又被觀音菩薩「退鱗去角,摘了項下珠」,實力更是大為減弱。
  • 《西遊記》中最恐怖最殘忍的妖怪是哪一個?如來佛祖排在第一個……
    那裡頭只有四個奇奇怪怪的和尚和一連串奇奇怪怪的事物——這本書就是《西遊記》。《西遊記》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 少年不懂冷清秋,讀懂已是中年時
    這是我對她最直觀的感受。這部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初次相遇的畫面,金燕西與冷清秋的初遇,實在是拍的時機太巧其實有點像女生最痛恨的男生態度——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雖然連金燕西的那個胖管家也知道這個姑娘不好追,可是對於這種希望很小但是不是完全沒有希望的局面,更能激起每天沒事幹的公子哥的好勝心。
  • 《西遊記》的至高境界,讀懂了也就參透了人生大道
    吳承恩在《西遊記》開篇寫到:「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可理解成:想知道人生的真諦,那就必須看西遊記!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唐詩是因其優美的語言,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很多的唐詩,可能只有那麼幾十個字,但是卻在這些短小的篇幅裡,充滿了無限高遠的意境,同時也非常的抒情,這也正是唐詩的一個特點,而且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只要深入地讀進去了之後,不僅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同時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這又是唐詩的另一大特點,所以唐詩無疑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座高峰。
  • 超喜感賣萌 《少年西遊記》Q版神將首曝
    YZ哥家人氣卡牌手遊《少年西遊記》Q版神將原畫於今日正式首曝。此次曝光神將分別為少年唐三藏、少年孫悟空、少年牛魔王、少年鐵扇公主。
  • 看《西遊記》,體會人生
    年少的時候,我們看《西遊記》,不就是喜歡大聖敢於齊天的那股子混不吝的心高氣傲嗎?一個天生地養的石猴,翻山越嶺,渡海過江,隻身闖蕩人間,只為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少年劍未配妥,出門即是江湖。大海上洶湧的波濤沒有讓他退卻;人世間的譏笑與嘲諷也沒能成為他的阻攔;菩提祖師的每一次考驗對他來說,也是甘之如飴.
  • 你若真的讀懂《西遊記》,就看透了人間百態
    作者:墨念小時候,舉頭望天空,每一片雲朵都可能跳出一個孫大聖,這主要源於我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一、讀孫悟空,「悟」出誰的人生都不容易誰都知道孫悟空除了會七十二變,會翻筋鬥雲,還有一樣最厲害的法寶,鬥天鬥地鬥妖魔,有著大鬧天宮的本領。特別喜歡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那一章,直呼過癮。可是又非常氣那人妖不分的唐僧,不聽悟空的話走出保護圈,一次次被白骨精矇騙,一次次念動緊箍咒治罪保護自己的愛徒,最後還將悟空趕回老家花果山。
  • 西遊卡牌初成長:遊族《少年西遊記》如何鎖定年輕用戶
    近日,遊族網絡旗下西遊卡牌手遊《少年西遊記》獲得多方關注,其在一周年慶典現場宣布國內用戶註冊數已達2500萬。對於西遊卡牌品類而言,《少年西遊記》已經算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事實上,在一周年慶典活動之前,Lao乾媽錄製的《少年西遊行》已在網易雲平臺上熱播,並在活動之後上線秒拍平臺,首日播放量高達150萬次,獲得了年輕群體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