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了了不過幾十年,咿呀學語和求知學藝就佔去一輩子的四分之一之多,此後我們終於長大了卻需要為了生活辛苦奔波、背負起養家餬口的重任。
但是忙碌的歲月一晃就花了眼、白了發、彎了腰。而往往在年邁黃昏之際,回首來路才發現人生竟如此短暫,病榻前也終於看清了人生的輕薄。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提高了生活水平,卻也加大了生活的壓力,由此產生了很多現代人的新無奈,發生了很多新的意外。其中空巢老人的關愛護理就是新的社會難題。
兒女外出打拼留下老人獨自在家,年事已高的老人們得不到貼心的照料,生病了也沒有人能及時的陪伴治療,最終悲慘離世。這樣的事件近些年常有發生,有的甚至在老人去世兩個月後兒女們才發現。
南京的一個小區裡就發生了這樣的唏噓之事,一位81歲的孤寡老人獨自居住,兒女在外幾乎很少回家看望老人,這一年的中秋節老人無奈寫下遺書與世長辭。
遺書短短不過百字,卻道出老人生死時刻的深沉感慨。老人孤獨告別,「我於昨日去世,走時心如止水」,雖沒有留下遺產說明,但是卻留下一句人生感悟,老人寫到:「這世道無論達官貴人與無名小卒均相互爾虞我詐,令人可怕。好在這大千世界很公正,人人都是匆匆過客,無一倖免」。
老人的絕望在字裡行間體現的淋漓盡致,死前的無力、無助足以刺痛每一個看信的人,老人一定是心如死灰才會選擇死去。
但是孩子們呢?事後證明兒女對老人的關愛嚴重缺失,中秋節沒有打電話慰問老人,此後一個月、兩個月都沒有發現異常,直到鄰居聞到異味才喊來警察揭開事情的真相。兒女們的嚴重失職是釀成這樣悲劇發生的主因,至少兩個月沒有與老人聯絡。
我相信世界上絕不會有任何一種工作會忙到,給父母打一個電話的空閒時間都沒有,60多天沒有聯絡的親情實在讓人意外、讓人心痛,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我們成人連一個電話都換不來嗎?
現代人的最大遺憾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也許每一個在外飄蕩的遊子也有他們自己的無奈,生活之苦使他們不得不放棄對父母的陪伴。
但是人生的意義又在何處呢?生死時刻的感悟絕對是對這人世間的最深刻理解,老人的遺言已經足以說明人生短暫,我們終將赤裸裸的來又赤裸裸的離開。
生時的勾心鬥角、恩怨情仇都將在死亡的一瞬間化為烏有,包括錢財也終將是身外之物,親情才是人生旅途中最珍貴的財富。
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陪父母變老,安享晚年是他們的福分,更是我們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