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想問問各位懷孕的姐妹
過年宅家你都在幹啥?
作為正在「帶球」階段的人
估計也就是追劇打發時間了
那麼
下面這個劇情你們一定很熟悉
「不好!貴妃娘娘褲子有血!」
「老天爺呀,娘娘這是滑胎了吧!」
「趕快告知皇上!」
額……暫停!
好好的,咋就出血了?
難道真是流產?
只要孕期出血就會這麼想
於是,追劇的你
跟著電視情節驚慌失措…
事實上
孕期出血≠流產!
所以,孕媽媽們不用心急,還是先仔細了解一下可能導致孕期出血的原因吧!知己知彼才能有備無患哦!
很多孕媽媽在孕早期都會有點滴狀的少量陰道流血。如果這樣的出血發生在懷孕後的6-12天,很可能是受精卵著床引起的出血,這種情況的出血量一般比較少,顏色和月經血很像,可能會持續1-2天。
另外,懷孕後在激素的作用下,宮頸黏膜上的血管會擴張,比較激烈的動作或者一些其他刺激也可能會導致陰道流血,如果孕媽媽只是偶然發現了點滴的褐色出血,沒有腹痛等其他症狀,一般不需要太擔心。
如果出血量和月經差不多,同時伴有下腹部墜脹、疼痛的症狀,那麼很可能是先兆流產。出現了先兆流產也不是說寶寶一定保不住了,只要胚胎是健康的,經過治療,大部分寶寶都是可以挺過來的。
發生在孕早期的流產一般是因為胚胎本身質量不好,比如有染色體異常,這是自然淘汰的結果,只有經過考驗的胚胎才能長成健康的寶寶。
當胚胎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稱之為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宮外孕的出血量比點滴狀稍多,比月經量稍少,顏色暗紅,可能伴有下腹部一側疼痛的症狀。
需要提醒各位媽媽的是:宮外孕一旦破裂,可能引發腹腔內的大出血,十分危險,隨時會危及生命。如果有停經一段時間後,出現不規律陰道流血的情況,除此以外,往往合併劇烈腹痛,嚴重者甚至休克,一定要儘快到醫院看醫生。
胎盤的位置過低,部分或者全部覆蓋住了宮口,就被稱為前置胎盤。在孕28周以後,附著在宮頸部位的胎盤因為不能和宮頸一起延伸,所以可能會從子宮上剝離,導致出血。
前置胎盤有引發大出血的風險,如果在孕晚期出現了陰道流血,並且沒有腹痛,要警惕是不是前置胎盤,這時候孕媽媽就應該按時產檢、及時就醫了。
如果孕媽媽在腹部受到撞擊後出現了腹痛、陰道出血的症狀,很可能是發生了胎盤早剝。一旦發生胎盤早剝,胎寶寶隨時都可能會有危險,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寶寶快要發動時,子宮收縮、宮頸管擴張,陰道內會有少量的粘液和血液流出,這就是常被提到的見紅,出血量一般比月經量小,血液質地比較粘稠。
大部分的孕媽媽在見紅後1-2天都會分娩,但也有的孕媽見紅之後好幾天才生,只是有少量血絲,孕媽媽可以先在家觀察一下,如果同時出現了規律的宮縮以及破水的情況,就要準備去醫院待產了。
如果在懷孕28周之後、37周以前子宮收縮的頻率增加,下腹有強烈的下墜感或疼痛感,陰道出血,腰酸,會陰部位抽痛,這些都是早產的症狀。
年齡小於18歲或大於38歲,本身有某些疾病的孕媽媽容易發生早產,出現上述症狀時要馬上就醫,其實只要充分休息,配合藥物治療,大多數孕媽媽都可以順利妊娠至足月生產。
除了以上的情況,還有2個會導致孕期出血的原因,孕媽媽也要注意:
葡萄胎不是胎兒,而是胎盤絨毛組織變成大小不等、形狀如葡萄的水泡樣組織。葡萄胎不是正常的妊娠,而是與妊娠相關的一種疾病,一旦確診需要及時進行手術取出。
葡萄胎一般開始於閉經後2~3個月,多為斷續性少量出血,期間反覆多次大流血,血中可發現水泡狀物。有這種情況的孕媽媽應儘早去醫院檢查治療,通過手術刮除。因葡萄胎有演變成絨毛膜癌的風險,手術後需要活檢,針對結果做進一步治療。
孕期性生活須合理安排,對於姿勢和頻率也有講究,不然可能性生活後有陰道出血的症狀。
如果出現大量深棕色或鮮紅色血液甚至血塊,出血量與月經期第2、3天同,會浸潤整張衛生巾,並且孕媽媽感覺頭暈目眩、全身無力,出血量逐漸增多,一定要儘快去醫院就診!
看完這些,大家對「孕期出血」有更了解一點嗎?
除了正常的孕期出血的情況外,一旦出現「異常出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不然很可能會威脅胎寶寶的安全!
另外,再提醒一句:按時做產檢真的很有必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