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前段時間,「每滿生活」平臺上線的詩瓦娜咖啡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歡,我們也趁勢推出了幾款咖啡喝法。
這幾天後臺也收到不少留言,催著我們推出新的「菜單」,記者也為大家搜羅了一下。這一次不僅有喝的,還可以把咖啡做成點心來填補你的胃哦,快來收下這份咖啡的「1+1」新吃法吧~
無糖漸層咖啡奶凍
1、衝泡400ml的黑咖液
2、黑咖層製作:取一片吉利丁片在涼水中3-5分鐘泡軟,溶解到300ml的黑咖液中,攪拌至吉利丁片完全融化(咖啡必須是熱的,建議咖啡溫度在50℃以下)倒入到容器1/3處,室溫放置涼後,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
3、奶咖層製作:取200ml牛奶加入100ml黑咖混合成奶咖,奶鍋加熱奶咖到溫熱,冷水浸泡好一片5g吉利丁片,取出吉利丁片瀝乾水份,放入奶咖中,攪拌均勻至吉利丁融化,放置室溫待涼,可以放置在涼水盆中加速降溫
4、取出冰箱裡冷藏2小時凝固好的黑咖凍,緩慢的倒入第二層奶咖溶液,再次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
5、牛奶層製作:同樣的方法,用300ml牛奶加一片5g吉利丁片混合溶解待涼後,緩慢倒入容器,蓋上保鮮膜冷藏2個小時即可
冰博克咖啡
1、超市隨便買的牛奶(光明新鮮牧場)冷凍八小時以上,需完全凍住
2、凍好的牛奶拿出打開瓶蓋,倒置在乾淨無水的器皿上,用保鮮膜包裹封好接口
3、放冰箱冷藏,靜靜等待吧
4、大概過了15個小時,950ml的牛奶萃取出500ml左右,萃取率50%-60%都可以
5、剩下的大冰塊基本沒味道,沒用了
6、杯中倒入萃取好的牛奶,加入一份濃縮,一杯冰博克就好啦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掛耳咖啡
▽
流失近三分之一咖啡店訂單
近6噸生豆積壓在倉庫
前不久,記者來到位於杭州市下沙19號大街的電子商務產業園,這家企業的新工廠就在園區的右手邊一樓,佔地面積約為10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工廠、咖啡館、辦公區域,生產車間並不大。
詩瓦娜(杭州)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樓波音告訴我們,這個工廠籌備期有一年多了,本來計劃今年年初廠房就可以投產了,但沒想到年初就正好遇上了新冠疫情,因為各種原因,直到今年5月份才算是正式營業,整整推遲了四個多月。
「新廠投產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樓波音說,「我們的食品生產許可證2月10日去審批通過,本來很快可以拿下來,但是正好遇到疫情,直到3月15日才拿到手,沒拿到許可證什麼都做不了,機器只能當擺設。」
除了證件報批,企業的員工的到崗時間也遙遙無期。「我們的烘焙師是湖北當地人,疫情爆發之後,當地封城了,也沒辦法出來,只能在家自我隔離,到4月中旬才到杭州。」樓總說,這些員工都是技術性人才,像我們的烘焙總監有著20多年的從業經歷,培養一名能單獨上機的烘焙師需要2-3年的時間,做杯測的老師都是經歷過SCA專業考試拿到資格證書,如果在疫情期間流失了,損失是非常大的,即使虧錢,他也要把人留住。
5月,終於新廠正式投產了,當樓波音以為應該可以走上正軌了,但是困難卻接踵而至,上遊咖啡店生意慘澹,導致廠裡咖啡店客戶流失了三分之一。他帶我們來到了生豆的儲藏車間,兩個庫房的貨架上堆放著大大小小几十袋咖啡生豆,近6噸,價值50多萬元。他說,這些都是根據客戶預定的咖啡豆採購的生豆,本來這幾個月就可以消耗完,但是現在只能堆積在倉庫。
老客的流失是對他們來說是最致命的,「我們合作的線下咖啡館有三分之一倒閉了,咖啡豆訂單也就取消了。」樓波音說,開拓新的客戶,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大部分的咖啡館為了保證咖啡口感都會選擇固定的原料商進貨,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樓波音給我們看了一組數據,工廠原本計劃每天生產的產能在一噸左右,但是現在每天只有100公斤的產出,雖然工廠恢復正常運轉,但產能也只達到計劃的10%-15%,這明顯是「吃不飽」的。
不僅如此,在開拓新市場的過程中,企業也碰了不少「壁」。樓波音說,他們本來今年計劃在杭州新開3家門店,歐美中心、下沙、延安路他們都去看過了,選了一些比較合適的店址,但由於疫情,這個擴張的計劃要暫時擱置了,不少原本要合作加盟的客戶,因為市場情況不明朗,也呈觀望的態度,這打亂了企業全年的戰略計劃。
藍山咖啡引入中國的第一人
訂單式生產盡最大可能保證口感
詩瓦娜這家工廠主要從事意式咖啡豆和精品咖啡豆的生產,說起他們的咖啡豆,樓波音如數家珍,「藍山、瑰夏、黃金曼特寧、冰美人、花魁……太多了。」
讓他最自豪的就是藍山咖啡,這背後還有一段故事。曾擔任杭州咖啡西點秘書長的樓波音,2010年將藍山咖啡引入中國市場,獲得了牙買加藍山咖啡生豆中國唯一總代理權。
「世界上咖啡豆主要有三大品種,阿拉比卡、羅布斯塔與賴比瑞亞。阿拉比卡咖啡,也稱小果咖啡,佔全世界咖啡產量的75%,其中只有10%的阿拉比卡咖啡的品質能歸為『精品咖啡』,享譽世界的牙買加藍山咖啡就屬於此類。」對藍山的鐘愛,樓波音毫不掩飾。
「我們一般從三個標準來挑選咖啡豆,結合當地政府制定的標準、品鑑師評測得出的結果以及調研的市場情況三者來決定最終是否進口。」樓波音說。目前,亞洲、非洲和中南美洲都留下了他和團隊的蹤跡,挑選、品鑑不同品種的咖啡豆,到現在共上線了50多款產品。
除了原材料,他們對製作工藝也有嚴格的把控,「預處理完的生豆中會存在很多問題,這些殘次豆都需要人一顆顆的篩選出來。」樓波音抓了一把殘次的豆子和一把好的豆子比較,殘次的豆子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來。「基本都是蟲豆和發黴豆,它們會讓咖啡喝起來帶有一些土味和黴味,有的時候一顆壞豆子就會影響一杯咖啡的口感。」
在烘焙車間,有兩臺進口的機器,烘焙不同的產品。主管烘焙的劉師傅從業20年,他告訴記者,「半熱風一般用來製作意式咖啡,機器記錄出爐時間,這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加熱方法,最後得出的咖啡豆口感也會比較穩定,而半直火直接加熱豆子,一般用於製作精品咖啡,對烘焙師的要求比較高。」
另一年輕烘焙師張璟說,整個烘焙過程只有十幾分鐘的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內咖啡豆的溫度會升至190度至230度,到出爐之前,每一秒的溫度都在變化,而每一秒都會影響成品的口感,烘焙師通過聞氣味,聽爆裂聲來判斷,可以說完全憑藉經驗掌控出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