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男尊女卑」真實含義

2021-02-13 深圳孔聖堂

男尊女卑」往往被定義為「男高貴,女卑微」,而《易經》中則強調的是陰陽的平衡、和諧、中和。凡是不平衡、不和諧的事物,最後一定偏離正常的渠道與軌跡,而宇宙萬事萬物最終必歸於和諧與平衡。

「男尊女卑」來自易經。

《易經.繫辭》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其中「尊」是高,「卑」是低。是兩個方位詞,「天尊地卑」表示「天上地下,天高地低」的意思,是一種對自然狀態的描述。《說文解字》:尊,高稱也。《廣雅》:卑,庳也。《廣韻》:庳,下也。

《易經》是描述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它的核心思想最後就歸到陰陽的平衡。凡是不平衡,不和諧的事物,最後一定偏離正常的渠道和軌跡,而宇宙萬事萬物最終必須歸於和諧和平衡。《易經》的另一核心思想,就是陰陽各安其位。天在天位,地在地位;陰在陰位,陽在陽位。

天地、陰陽、男女是古人「分類」的一種方法。人法於天地,「男尊女卑」就是從「天尊地卑」衍生而來的。它的本義是說「男女是不同的」,這是一種天然的區分、自然的狀態。

男尊:作為大自然特殊產物的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天一樣,高亢公正,自強不息。即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女卑:作為大自然特殊產物的女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大地一樣謙卑、包容,厚德載物,無私無怨。即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尊是說天空高遠,公正無私。不是說天自己尊貴。地卑是說大地踏實親切,不分淨汙貴賤,易經中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卑」是使人感到親切的意思。

男尊女卑的含義是男人有男人的特質,女人有女人的特質,決定了男女在家庭中社會上分工的不同,男女恪守其位,家道自然興隆。「男尊」是男的要做到品格高尚,正直,做到讓人尊敬,尊重。女的要做到謙和,包容,使人容易親近,「卑」在古語中有謙虛,接近,親近的意思。「男尊女卑」是倡導自然和諧,陰陽各安其位。所以「男尊女卑」是講男女在人生與婚姻中應該如何和諧生活的道理,而沒有男女不平等的內涵。一個男人品格高尚,女人自然就尊重他,尊敬他,親近他。男人正直高尚,女人謙和寬容的家庭沒有不和諧的道理,在這樣的家庭和社會裡,女人也自然擁有相應的地位而不會被歧視。

男女有別 各司其職

孟子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倫也。也就是五倫。

夫如天,婦如地。天,日照月臨,雲行雨施,滋潤大地;地,承載山河,孕育長養,萬物人類,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夫,保護家庭,不受任何傷害;妻,懷胎孕育,陪伴教養子女。正是符合了陰陽之理,男女分工不同,如果雙方都各盡其職,則家庭和睦。

反之,如果天不下雨,地就乾涸,我們的生活馬上錯亂;同樣的,夫不賺錢,妻失依靠,家庭生活馬上產生錯亂。再看自然現象,花草樹木是不能離開土地的,正如同嬰兒也幾乎離不開媽媽一樣,其中道理微妙。可見夫妻雙方,對家庭有著不同且不可相互替代的任務。

歷史記載「周朝三太」:太姜、太任、太姒(婆媳三代),分別是周朝三位君王——太王、季歷、文王的妻子。三位君王各個賢德、三位妻子皆誠莊恭敬。「三太」母儀天下,施化家國,輔佐三位君王建立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也孕育了中國輝煌燦爛的儒家文化。

《列女傳.母儀傳.周室三母》記載:太姒成為文王夫人後,賢淑有加。她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德音,並繼承了她們完美的德行。她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全力以赴地協助文王,把皇宮內院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得文王沒有任何後顧之憂,能夠專心致志地治理國家,因此德政流布,教化大興。太姒被尊稱為「文母」,稱:「文王治外,而文母治內」。

仁德的賢內助——長孫皇后

「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在歷史上的賢后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應當仁不讓地佔第一位。

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與李世民是至交,輔佐李世民贏取天下。唐太宗想讓長孫無忌任宰相,長孫皇后卻奏稱:「妾既被立為皇后,尊貴已極,我實在不想讓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朝的呂后、霍光之家,可為前車之鑑。所以,我請您千萬不要把兄長任為宰相。」在長孫皇后的再三推讓下,唐太宗只給長孫無忌加「開府儀同三司」這樣的虛銜。

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出嫁時,唐太宗賞賜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兒長公主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餘。為此,魏徵當面向唐太宗提出異議。長孫皇后得知後,不僅不怪罪魏徵,還對他誇讚有加。在長孫皇后的操持下,長樂公主帶著不甚豐厚的嫁妝出嫁了。

長孫皇后平時言行,謹守禮制,從不幹預朝廷政事。但因長孫皇后端直有道,唐太宗對她十分器重,常與她談起一些國家大事及賞罰細節。長孫皇后不願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幹預國家大事,她認為男女有別,應各司其職。

長孫皇后不幹預朝政,卻能時時對李世民作有益的勸諫,幫助丈夫處理好君臣關係,任用正直之臣而遠離佞臣。

宰相魏徵直言敢諫,遇到李世民做事不當,敢於立即進諫,有時讓李世民下不了臺。一次,唐大宗要去郊外狩獵,正待出宮門時,迎面遇上了魏徵,魏徵問明了情況,當即對唐太宗進言道:「眼下時值仲春,萬物萌生,禽獸哺幼,不宜狩獵,還請陛下返宮。」唐太宗堅持出遊,魏徵卻不肯妥協,站在路中堅決攔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馬氣衝衝地返回宮中。

唐太宗回宮見到了長孫皇后,猶自憤憤地說:「一定要殺掉魏徵這個老頑固,才能一洩我心頭之恨!」長孫皇后問明了原由,便悄悄地回到內室穿戴上禮服,然後面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稱:「恭祝陛下!」她這一舉措弄得唐太宗吃驚地問:「何事如此慎重?」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回答:「妾曾經聽說,如果皇上英明,那麼大臣就會十分忠心。如今陛下聖明,所以魏徵才敢於如此直言。妾忝為帝後,見到帝明臣忠,這麼好的事情,怎麼敢不朝服慶賀?」 唐太宗聞聽妻子的一席話,有所感悟,怒氣便慢慢消掉了。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宮避暑時,身染疾病,且愈來愈重,服用了很多藥物,但病情卻並未緩解。這時,在身邊服侍的太子李承乾就向母親提請用赦免囚徙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卻遭到皇后的堅決拒絕。她說:「大赦是國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規。如果可以隨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會有損於國家的政體,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願意的。我豈能以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太子聽罷,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太宗知道後,感動得涕淚交流,泣不成聲。

長孫皇后在貞觀十年崩逝於立政殿,享年僅36歲。長孫皇后去世時,唐太宗非常悲痛,感到從此「失一良佐」!唐太宗在位時,政治修明,經濟繁榮,歷史上稱作「貞觀之治」,這與他有長孫皇后這樣一位賢內助,應該說是不無關係。

************************************************************************************

深圳孔聖堂官方微信:

深圳孔聖堂儒家文化交流中心是儒家現代道場,以「傳播聖道,講明正學;重建信仰,振興道德」為宗旨,致力於傳播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重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垂詢熱線:0755-2542 3106;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東湖公園東湖一街24號;

網址:www.kongshengtang.org

孔聖堂QQ群:93390407;

孔聖堂微信群:孔聖堂學員群。可掃碼加入:

敬請分享和傳播,讓更多朋友了解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關注孔聖堂可查找微信號:kongshengtang

或掃描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還原「男尊女卑」的真實含義
    人法於天地,「男尊女卑」就是從「天尊地卑」衍生而來的。它的本義是說「男女是不同的」,這是一種天然的區分、自然的狀態。男尊:作為大自然特殊產物的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天一樣,高亢公正,自強不息。即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女卑:作為大自然特殊產物的女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大地一樣謙卑、包容,厚德載物,無私無怨。即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在中國,為什麼會男尊女卑?
    並捆綁「傳統文化」的旗號,宣傳男尊女卑當然,有人會問了,男尊女卑不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嗎?丁璇說是傳統女德文化沒錯啊那我們來看看「男尊女卑」到底是什麼意思男尊女卑一詞源自《易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 【傳承】男尊女卑
    「男尊女卑」來自易經,《易經·繫辭》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男尊女卑的含義是男人有男人的特質,女人有女人的特質,決定了男女在家庭中社會上分工的不同,男女恪守其位,家道自然興隆。「男尊」是男的要做到品格高尚,正直,做到讓人尊敬,尊重。女的要做到謙和,包容,使人容易親近,「卑」在古語中有謙虛,接近,親近的意思。「男尊女卑」是倡導自然和諧,陰陽各安其位。
  • 「男尊女卑」 的正確理解!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的「佛學心理」即可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一提到「男尊女卑」這個詞,現在的人就認為這是孔子主張男人天生高貴,女人天生卑賤,這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同理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須象天一樣,高遠正直,自強不息。天尊是說天空高遠,公正無私。不是說天自己尊貴。地卑是說大地踏實親切,不分淨汙貴賤,易經中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卑」是使人感到親切的意思。男尊女卑的含義是男人有男人的特質,女人有女人的特質,決定了男女在家庭中社會上分工的不同,男女恪守其位,家道自然興隆。
  • 原來「男尊女卑」是這個意思 !
    一提到「男尊女卑」這個詞,現在的人就認為這是孔子主張男人天生高貴,女人天生卑賤,這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其實這是對孔子「男尊女卑」思想的誤解。「男尊女卑」來自易經,《易經·繫辭》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 「男尊女卑」的正確理解,恍然大悟!
    提到「男尊女卑」這個詞,現在的人就認為這是孔子主張男人天生高貴,女人天生卑賤,這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其實這是對孔子「男尊女卑」思想的誤解。「男尊女卑」來自易經「男尊女卑」來自易經,《易經·繫辭》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探討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經典,在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 為什麼古代「男尊女卑」?
    一提到「男尊女卑」這個詞,現在的人就認為這是孔子主張男人天生高貴,女人天生卑賤,這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其實這是對孔子「男尊女卑」思想的誤解。為什麼古代」男尊女卑」呢?        舊時社會風俗。
  • 孔子「男尊女卑」原來這個意思,被騙了好久
    其實,這是對孔子「男尊女卑」思想的誤解。「男尊女卑」來自易經,《易經·繫辭》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探討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經典,在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幹〕類:天、男人、老父、君王等;〔坤〕類:地、女人、老母、妃妾等。
  • 古代「男尊女卑」,能嚴重到什麼地步?
    配圖-《搗練圖》局部在中國古代,男尊女卑作為封建糟粕思想影響中國了數千年。古代婦女地位十分低下。那麼男尊女卑這個封建糟粕,究竟能嚴重到何種地步呢?首先體現在政治方面。古代婦女是嚴謹參加整治活動,這點早在《周易·家人》中說道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
  • 被歪曲的「男尊女卑」!
  • 男尊女卑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男尊女卑,尊:尊貴;卑:卑下。男的尊貴;女的卑下。舊社會以男子為中心;認為男子地位高貴;婦女地位低下。一種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出自: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六本》:「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人以男為貴。」
  • 從夫妻稱謂看日本的男尊女卑
    不過,儘管我有精神準備,可抵達日本後,仍舊對日本社會的男尊女卑感到不可思議。  只須考查一下日本家庭的男女稱謂,就讓你由衷地噁心。請先參觀一下對丈夫的稱謂。最普通、最平常的叫法是「主人」;文縐一些稱「亭主」;俗氣一點叫「旦那」。沒去過日本的中國人很難理解這類稱謂的含義。
  • 無極而太極的真實含義
    無極而太極的真實含義討論太極拳必須先要提及「無極」,因為無極是練太極拳有素者打拳時要先進入的一種身心狀態無極內心景象,實際上就是練功或練武的最高修養、修持功夫境界,可用返本還原、平等圓融八個字來形容之。所謂返本還原,就是指逐漸回復到入靜狀態這種無念的先天本源固有生命狀態,這也是人體最佳功能態。所謂平等圓融,就是指在高度入靜的心身狀態中,心中沒有任何二元對立的東西,對立和差別完全圓滿融合於一體,小我與大宇宙完全融合。
  • 陳芊芊22:韓爍芊芊去玄虎城,陳楚楚得知身世,芊芊指出玄虎城男尊女卑
    經過幾天長途跋涉,韓爍總算帶著陳芊芊到達玄虎城,只不過玄虎城屬於男尊女卑,所以言員及城中官婦人都對陳芊芊議論不止,尤其看到韓爍居然為陳芊芊牽馬。 洗塵宴上,眾官員見韓爍殷勤為陳芊芊布菜,紛紛指責自家夫人近日來性格變化無常,城主針對男女婚配之事煩心,陳芊芊針砭時弊,指出玄虎城男尊女卑太過弊端,所以才會導致男女不願意成婚,
  • 細數每個BTS成員真實姓名背後的含義
    相信大家都一樣,我們的父母在幫我們起名字的背後都有著不同的含義,寄託著父母對孩子的希望。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說說每個BTS成員真實姓名背後的含義。
  • 大島渚爭議電影《感官世界》意識大膽 諷日男尊女卑
    大膽諷刺男尊女卑大島渚對阿部定的痴戀抱以同情,片中他著力描寫原始欲望與男女間的權力角力,諷刺日本社會男尊女卑思想,甚至讚揚女性主動追求情慾,衝擊日本傳統價值觀。有分析亦認為,電影背景設定在日本軍國主義興起時期,沉醉色慾的主角,被視為對軍國主義肆虐的絕望象徵,唯有透過縱情感官才能暫時擺脫陰霾。
  • 【住真實慧】【092】助念的真實含義!
    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對助念一詞並不陌生,但真正明白助念的真實義理,將其如理如法地運用,落實到實處的人卻少之甚少。什麼是助念?助是幫助,幫助眾生念佛,簡稱為助念。幫助眾生念佛(助念)是最最殊勝無比的第一大善事!
  • 日本男尊女卑的觀念為什麼那麼強?跟母神伊邪那美有關!
    儘管日本是一個高度現代化的國家,不過哪怕到現今,日本家庭中的男尊女卑觀念仍十分強烈。了解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男人只要一腳邁入了家門,賢惠溫柔的妻子就會跑到門口長跪候迎,面帶微笑的問候,遞上毛巾、熱茶。
  • 人物||姜益晨:從史料還原真實的諸葛亮
    諸葛亮,你是個能臣,但你真的,不善打仗 ——從史料還原真實的諸葛亮提到三國時期最有名的謀士,許多人會第一時間在腦海中蹦出諸葛亮的名字。不錯,諸葛亮儼然成了軍師的代名詞,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確實是一個呼風喚雨般的神化人物。
  • 張紹剛「嘲笑」金莎隨媽媽姓氏,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
    如今,男女平等這個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男尊女卑的思想早被消滅了,然而張紹剛作為一名知名大學的教師,卻說出了這樣的話,實在不知道他的大腦在想什麼,實在不知道張紹剛所說的尷尬在什麼地方。如今已經是一個文明社會,張紹剛又是一位代表著知識和文化的「教師」,他做出這樣的評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正是他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