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發現侵華日軍使用「毒氣」鐵證,詳細記錄首次曝光

2021-01-07 觀察者網

據日本共同社7月7日報導,日本發現了記載侵華日軍毒氣戰部隊1939年在中國北方作戰時,使用裝有讓皮膚和黏膜潰爛的「糜爛劑」以及強烈刺激呼吸器官的「噴嚏劑」毒氣彈的詳細記錄。

日本歷史研究者松野誠也找到了相當於部隊正式報告的《戰鬥詳報》。松野稱,這是首次發現侵華日軍毒氣戰部隊自身詳細記錄使用情況的報告。

日軍正式報告「戰鬥詳報」(共同社)

據報導,由於舊日本軍在戰敗時有組織地廢棄了記錄類文件,毒氣使用的全貌尚未弄清。此次的戰鬥詳報記錄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的早期糜爛劑使用情況等。

松野稱:「對於侵華戰爭期間戰場的實際情況,已弄清楚的只是冰山一角。有必要弄清事實,從中吸取教訓,不再重演悲慘的歷史。」

該戰鬥詳報是在中國北方作戰的「北支那方面軍」附屬毒氣戰部隊「迫擊第5大隊」的文件,詳細記錄了侵華戰爭爆發2年後的1939年7月,在山西省山嶽地區實施晉東作戰的情況。約100頁的文件包含戰鬥情況、炮彈的使用情況、毒氣彈使用命令的副本等。

該報告稱,大隊接到上級部隊的命令,決定了使用裝入糜爛劑的炮彈「きい彈」(黃彈)和加入噴嚏劑的「あか彈」(紅彈)方針。

在7月6日的戰鬥中,向阻擋日軍步兵前進的中國軍隊陣地發射了31枚紅彈;同月17日為支援日軍步兵,使用了60枚紅彈和28枚黃彈;18日,使用140枚紅彈和20枚黃彈進行了炮擊。

該報告分析了日軍毒氣彈的威力,聲稱針對在山嶽地區構築牢固陣地的敵人,使用紅彈進行攻擊不可或缺。還記錄了首次使用黃彈並評價稱「效果非常大」。

松野表示,在目前已確認的資料中,這是日軍地面部隊在中國使用黃彈的首個事例。

報導稱,日本陸軍為避免留下戰爭犯罪證據而廢棄了記錄類文件,但此次的資料可能是由部隊相關人士私人保管因而「倖免於難」。

松野是日本現代史研究者,2010年在明治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史學)。出版了多部關於日軍生化武器等的書和資料集,以及論文等。他把戰鬥詳報的詳細內容與分析匯總成論文,將刊登在日本月刊雜誌《世界》8月號。

相關焦點

  • 又一鐵證,侵華日軍相冊中發現南京大屠殺原版照片
    1984年和1998年,南京江東門地區先後兩次發現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遺骸。2006年,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館擴建施工現場,再次發現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遺骸。這裡的每一幀畫面、每一句證言都是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 河北發現日軍侵華罪行新罪證 上海憲兵隊檔案現身石家莊
    央廣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河北臺記者黃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河北石家莊一位收藏愛好者在上海一位書友處偶得一宗侵華日軍上海憲兵隊檔案資料,內容涉及日軍在上海開設慰安所、屠殺我平民、殺害戰俘、迫害抗日人士、販賣鴉片等侵華罪行,填補了相關史料的空白,成為日本侵華罪行的又一鐵證
  • 又見侵華日軍鐵證,走進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
    圖為位於東莞的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館藏有大量當年繳獲的日軍侵華時的武器等物品,這些都是日軍侵華戰爭的鐵證!館藏的這面腥紅的太陽旗,血腥味十足·!侵華日軍的90式鋼盔,前正中印有日陸軍五角星徽記,此鋼盔又稱「惡魔的頭飾」。
  • 鮮為人知的侵華日軍1855細菌部隊老照片曝光,罪行堪比731!
    照片從日本徵集而來,應該是一名日軍中尉私自拍攝,戰敗後帶回日本,一直藏在日本民間,後來照片又幾經易手。原日本藏家的後代也不太清楚照片的歷史意義,只知道是「一支比較特殊的醫療部隊,在中國天壇活動」。侵華日軍佔領北平城1855部隊前身是一支名為華北派遣軍防疫給水部的部隊。
  • 老照片直擊侵華日軍暴行:圖6排隊進入慰安所,圖8佔領張作霖金庫
    【日軍逼迫老百姓下跪】這是一組真實反映侵華日軍暴行的老照片,拍攝者為日軍隨軍記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組照片被嚴禁公開,原因如下:一是展現了日軍的殘暴;二是與日軍一直宣揚的「共榮圈」不符。相信大家看完這組照片後,就能再一次感觸一個國家強大是多麼的重要。
  •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的十幾張中國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作準備。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 侵華日軍鼠疫戰「並不是歷史的真實」?上海這位學者的言論該怎麼看?
    涉及這方面的,還有戰後美國對日軍731部隊的調查資料,包括《桑德斯報告》(1945年)、《湯普森報告》(1946年)、《費爾報告》、《希爾報告》(1947年)等。 另外還有:日本方面加害者的日記、論文集等,學者的研究結論。 不說汗牛充棟,至少也是證據確鑿。
  • 一把侵華日軍指揮刀值多少錢?700萬沒人賣,買家多是日本人
    文|書生抗日戰爭時期,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軍人把指揮刀看得比命還重,所以中國軍隊繳獲的日本指揮刀數量並不多,每一把都是日軍殘暴罪行的鐵證,現在都價值不菲,有的甚至可以說是天價。這些日軍指揮刀一般由繳獲者收藏,作為戰利品以及日軍侵華的鐵證,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據悉現在一般最普通的二戰日本指揮刀價格都在一萬元以上,佐官、將官級別的指揮刀價格更高。我國河南省鶴壁市濬縣有一個叫侯永勝的抗日老英雄,1945年10月他在濬縣擊斃了一名負隅頑抗的日軍軍官,繳獲了一把手槍和一把指揮刀。
  • 真實的謊言——侵華日軍家書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軍紛紛,漂洋過海,來犯我疆,企圖三個月之內,決勝凱旋。未想,東瀛舉國,從此步入戰爭泥潭,一戰便是八年,最終卻以戰敗鼠竄而歸。期間,日軍士兵紛紛寫家書,聊以度日排憂。在建川博物館聚落,日本侵華罪行館一隅,便陳列著三千餘封侵華日軍家書。
  • 真實的謊言——侵華日軍家書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軍紛紛,漂洋過海,來犯我疆,企圖三個月之內,決勝凱旋。未想,東瀛舉國,從此步入戰爭泥潭,一戰便是八年,最終卻以戰敗鼠竄而歸。期間,日軍士兵紛紛寫家書,聊以度日排憂。在建川博物館聚落,日本侵華罪行館一隅,便陳列著三千餘封侵華日軍家書。
  • 「人間魔窟」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有感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展覽分為侵華日軍細菌戰、七三一部隊、人體實驗、研製細菌武器、實施細菌戰、毀證和審判六個版塊。全面揭露了以七三一部隊為代表的日本各細菌戰部隊反人類、反文明和反倫理的本質及其戰時犯罪、戰爭責任和戰後危害,以喚起人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進而反思戰爭與醫學、戰爭與良知、戰爭與和平。
  • 不滅的罪證 探訪侵華日軍孫吳勝山要塞
    新華社哈爾濱9月18日電 題:不滅的罪證——探訪侵華日軍孫吳勝山要塞新華社記者王建在我國東北地區,至今保存著一個規模龐大的侵華日軍軍事要塞群遺址。這個修築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被侵華日軍自詡為「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軍事要塞群,工程規模浩繁,世所罕見。一處處兵舍、碉堡、戰壕等遺址,歷經風雨滄桑,成為日本侵華戰爭的不滅罪證。位於黑龍江省北部的孫吳勝山要塞就是其中之一。在「九一八」事變89周年前夕,記者來到黑龍江省孫吳勝山要塞,探訪日軍侵華的歷史遺蹟。
  • 重慶大轟炸又見鐵證 60年前歷史紀錄片被發現(圖)
    進入6月,重慶各界開始紀念60年前發生在重慶的一次由侵華日軍飛機野蠻轟炸製造的防空隧道大慘案。人們在當年慘案發生地遺址前追悼死難的無辜同胞,重慶市文化局、重慶市博物館和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共同編輯出版了再現當年侵華日軍戰爭暴行的《重慶大轟炸圖集》,史學界和當年慘案的倖存者舉行「勿忘國恥居安思危」的座談會,聲討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罄竹難書的累累暴行。
  • 膠片記錄日軍暴行:為南京大屠殺留下鐵證!【華夏膠片電影藏品約翰·馬吉同款攝像機的故事】
    我看見兩個人登記就醫,兩個人都被日本兵用刺刀刺傷,一個人頸子上的傷口真嚇人,我還看到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同她父母站在難民區的壕溝邊,日本兵進來,先把她父母殺死,再給小女孩手肘上一刀,她就此終身殘疾。我看到一個十三歲的男孩,抬進醫院的時候,渾身都是血,日本兵用一根鋼管打得他遍體鱗傷……」  這是1937年12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時,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為自己拍攝膠片配的文字。
  • 白紙黑字的日本官兵日記,揭露真實的日軍侵華歷史!
    當年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官兵的戰時日記、書信等,是其加害行為的真實記錄。
  • 洛陽一廢品收購站翻出日軍侵華罪證!或與「731部隊」有關,全國罕見!
    經過研究,張建洛發現該品目表製作時間為日本昭和十六年(1941年),系侵華日軍使用物品。  在廢品收購站翻出日軍侵華罪證,  他捐給洛陽百年留聲博物館張衛根今年45歲,在洛龍區安樂鎮開有一家舊書店。「昭和16,是日本的年號,即公元1941年,正值日軍侵華戰爭期間。」張建洛說,侵華日軍有騎兵,軍隊裡的馬匹和軍犬需要獸醫,由此可以判斷這個文件袋是侵華日軍用品,也是日軍侵華的罪證。
  • 日本毒氣戰士兵:殺害中國人這一事實不能被扭曲
    任何一位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不會避開侵華戰爭這一歷史的本來面目。而在未來世界恢復中日和平,促進亞洲友鄰的共同發展,日本就必須承認這段歷史並向中國真誠道歉!「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篡改歷史更是自掘墳墓!
  • 1、日本戰後對各國的賠款一覽表! 2、全球最大船舶墓地曝光 埋葬二戰日軍「幽靈艦隊」
    日本之所以現在能夠成為經濟強國到底依靠的是什麼?如果我們當初堅持要戰爭賠款,日本的經濟會倒退多少年?為什麼一個小小的島國對我們國家如此的不屑一顧?為什麼他們敢無恥的修改歷史?機械潛水服似「巴斯光年」 可潛入330米深海播放:1832
  • 日軍侵華再添鐵證,慰安婦工作服首次曝光!
    據韓國媒體報導,近來,韓國世宗市國家記錄院總統記錄館公開日軍慰安婦的兩件服裝,包含一件慰安婦工作服上衣和一件日式內衣上衣。
  • 血證:揭秘36年前中國首次關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全面普查詳情
    有些泛黃的書旁邊,是他36年前在南京雨花臺區進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目睹者、受害者普查時的一本工作筆記。 楊新華所著《血證》出版於1995年,內容來源於1984年他和同事用一年多時間在雨花臺區走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目睹者、受害者的證言證詞。這本文字工整的筆記,也是他當年走訪的日常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