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的招魂儀式為何延續至今,原因其實有點悲傷

2021-01-08 小蝶的成長空間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這首《李延年歌》為漢武帝送來了傾國傾城的李夫人。可紅顏薄命,李夫人病逝後,漢武帝思念佳人,便招來方士,命其在宮中設壇招魂。當晚,方士做法後,武帝隔著帷帳在燭影中看見了嫋娜身影,武帝悽然嘆道:「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來遲。」

《史記》與《漢書》都詳略不同地記載了方士李少翁為漢武帝招李夫人魂的事,雖然現今的研究傾向於李夫人現身只是用了「皮影戲」的手法,但「招魂」儀式在我國文化中由來已久,它不僅表達了生者對死者的眷戀,更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喪葬禮儀。

《漢武大帝》中漢武帝劉徹劇照

想念故人就「招一招」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記載,齊景公的寵妾嬰子死後,景公不吃不喝守了三天。晏子勸他說:「君請屏,潔沐浴飲食,間病者之宮,彼亦將有鬼神之事焉。」

意思是讓齊景公退居清潔之處,洗澡吃飯,離開病人的宮室,晏子將向鬼神祈禱。此處的「鬼神之事」應屬招魂儀式了。

《禮記·曲禮下》記載:「使人升屋北面,招呼死者之魂,令還復體中。」

這是招魂儀式最早成文的記載,「復」有復生之意,說的是讓人站在房屋北面,手持壽衣呼喊,將魂魄招回附在衣服上,再將衣服蓋在死者身上,就能讓魂魄歸於死者軀體。

古人相信剛去世的人,魂魄一定尚未走遠,只要能及時招回,就可以讓人死而復生。這完全源於對故人強烈的眷戀與不舍,也反應了民間對於生離死別最樸實的願望。

北方農村的喪禮

招魂儀式起源已久,據說《周易·鹹卦》就是一首用佔筮形式記錄下來的《招魂歌》,人們認為,有些客死他鄉的魂魄,如果不招回來,就會找不到歸途,無法接受香火供奉,受著無窮無盡的悽苦,為了防止靈魂迷路,便有了「引魂幡」的說法。

「魂幡不見於古禮,考厥由來,則始而為重,繼而為魂帛,終則由魂帛歧而為魂幡。」

引魂幡初時為重,後來用魂帛,再後來用魂幡。用三個木頭或竹子,一個豎放兩根橫放交叉,掛一塊布於中間。布的左邊寫死者生日,右邊寫死者祭日,中間寫死者的姓名。

葬禮中的引魂幡

控制自己的去向,人們便希望通過「引魂幡」為亡魂引路,使他們不至於漂泊無依,早登彼岸。

招魂背後的「三股勢力」

招魂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現在我們仍可以在傳統的葬禮中看到這種儀式。

如果說招魂只是古人愚昧的思想,為何可以綿延至今呢?縱觀封建社會文化發展,我認為招魂的「背後勢力」大致可分為民眾意識、階級禮教和宗教發展三方面。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骨縣作歌》之五中寫道「嗚呼五歌兮歌正長,魂招不來歸故鄉」。

這首詩悽涼沉鬱,可以看出無論對古人還是今人,親人的離去都是巨大的精神衝擊,而招魂儀式為哀戚的情感提供了出口,為活著的人提供了寄託。

招魂不僅是民間百姓才舉行的活動,自禮制盛行的周朝起,招魂就漸漸成為了區分階級等級的象徵。

《禮記》記載,招國君之魂用袞服,其夫人用王后之服;招諸侯之魂用朝廷任命時賞賜的禮服,其夫人則用世婦之命服;總之,招魂的衣物要符合死者的身份。

不僅如此,招魂的人數則依亡者的身份而定,招士人之魂是1人,招大夫之魂,通常是1-3人,招天子國君之魂,則有12人之多。

《周禮·天官·夏採》孔穎達疏云:「天子則十二人,各服朝服,而復於太祖之廟。」

在古代招魂的禮儀中,因為帝王尊貴,為君王招魂的人數最多,場面最盛大,儀式最齊備,都是其他亡者所不能比擬的。

光緒皇帝出殯

在招魂的「背後勢力」中,宗教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在儒釋道三家中,招魂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道教承襲了春秋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之說,經過漢唐的發展和推崇,逐漸成為一種民間深信的宗教勢力。道士、香燭、符咒和咒語帶來的神秘感增強了道教的信服力。

道教招魂法事

佛教中的招魂一般意味著「超度」,佛家認為人死後靈魂要等待轉生,而只有經過超度的亡靈,才能升入淨土,投個好胎。

莫高窟壁畫 《引路菩薩圖》

《周易》有雲「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意思是用神道教化民眾,民眾更容易理解和服從。

在儒家思想的主導下,神道逐漸被弱化,倡導孝道成為親緣社會的主要宗旨之一。這一點在喪葬禮儀中的體現的尤為明顯,比如招魂過程中哭喪哭的越大聲,就越「孝順」。

招魂演變成一種文化現象

千百年來招魂儀式帶著神秘的氣息穿行在古老的中國文化中,成為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在各族繁複的招魂儀式中,傣族招魂方式獨具特色,其中的「喚歡南朗」以長篇押韻的招魂詞著稱,彰顯出的不僅是古老神秘的民俗文化,更是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魅力。

「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裡兮,傷心悲。魂兮歸來,哀江南。」——《楚辭·招魂》。

中國文學史上最出名的招魂詞莫過於《楚辭·招魂》了。作者將招魂的巫術儀式以獨特的敘述手法改造成了詞藻瑰麗的文章。雖然對於《招魂》的作者和對象歷來頗有爭議,但是這並不妨礙大眾感知《招魂》中的情感。繁欽《與魏文帝箋》評價《招魂》「悽入肝脾,哀感頑豔。」

屈原遊鄉招魂儀式

今日的民眾依舊會在端午時節,於汨羅江上為屈原誦讀《招魂》,這漸漸成為端午節的習俗。

招魂儀式發展到如今,無論它的文化內涵多麼豐富,初心都是對逝者的緬懷,對生命的告慰。

參考文獻:

【1】《楚辭》,中華書局

【2】《禮記》,中華書局

【3】 李中華,先秦招魂習俗與《招魂》,中國楚辭學,2003(01)

【4】 朱文旭,彝族的招魂習俗,民俗研究,1990(04)

【5】 王銘,菩薩引路:唐宋時期喪葬儀式中的引魂幡,敦煌研究,2014(01)

相關焦點

  • 和這種恐怖比,《招魂2》其實只是驚悚
    《招魂2》中的嚇人,我覺得應該稱為驚悚。 延續《招魂1》的路子,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能知道,這個靈異事件最終是會被解決的。所以,從心理暗示上,全片並沒有讓我心裡害怕那種未知的恐怖。 這種嚇人,是一瞬間的。 更何況,西方的鬼,其實我覺得扮相併不如亞洲的鬼般嚇人。像香港經典的羅蘭鬼婆形象,我就常被嚇到。
  • 【華人網原創】把死去親人的靈魂召回家--辛巴威的招魂儀式
    這其中有一種傳統儀式叫「招魂儀式」。招魂儀式  Kurova guva/Umbuyiso 招魂儀式在紹納語中叫Kurova guva,在恩德貝萊語中叫Umbuysio。這個儀式一般在每年的7到9月份為前一年的7到10月份死去的親人舉行。11月份是一年中的聖月,一般不允許在此月份舉行任何儀式。
  • 《招魂2》影評:剖析溫子仁的嚇人藝術
    《招魂2》上映後,備受熱捧,票房及口碑雙重碾壓《魔獸》,造就又一部現象級影片。即使幾近淪為嚇人工具,甚至厚此薄彼令劇情不免亂糟糟,但單論嚇人指數,它已達一定巔峰,或者說是部分觀眾的承受極限。一個就是這部《招魂2》,全方位展示溫子仁「嚇人藝術」的恐怖片。 理論上先人從恐怖電影中歸納出「恐怖三板斧」,即「搞搞氣氛」、「一驚一乍」、「血肉橫飛」。之後的嚇人手段,不管形式上如何創新,基本萬變不離其中。
  • 《修女》:招魂宇宙的最新補充,到底嚇不嚇人?
    …圖解《招魂》:請在太陽底下觀看。《招魂2》:修女+瑪麗蓮•曼森=瀆神的毒蛇惡魔《招魂2》裡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恐怖點:長得像瑪麗蓮·曼森的鬼修女…其實鬼修女,並不是修女,而是惡魔瓦拉克。今天要講的電影《修女》,就解釋了這個惡魔是如何來到人間的。
  • 徐嬌「儀式招魂」 惡靈附體
    日前,片方曝光了一款「血陣」版海報,再次將陰森神秘的通靈儀式與通靈法陣呈現在了觀眾眼前。海報中,徐嬌置身於鮮血圍成的通靈法陣中,面帶詭異的微笑,手中的匕首兇殘地插在洋娃娃的身上,仿佛在進行著某種招魂儀式,四周晃動的燭光將本就黑暗的環境渲染的更加撲朔迷離。
  • 《招魂》系列新作《修女》為何「叫座不叫好」?
    《招魂》系列新作《修女》為何「叫座不叫好」?自從《招魂》系列中的修女官宣要拍獨立電影之後,大家就對這部新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加上在墓地進行首映禮的噱頭,《修女》這部電影可謂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溫子仁的《招魂》系列作品本就通過過硬的拍攝技巧以及驚悚的畫面獲得了極佳的口碑,然而當《修女》出了之後,雖然一舉成為了《招魂》系列最賣座的電影,但評價卻是褒貶不一,是典型的「叫座不叫好」的電影,有網友評論這部作品雖有不少能嚇住觀眾的橋段,但總體情節並不如其他《招魂》系列的表現。那麼,這位身材好面相佳,心機重還有著超強攻擊力的「修女」到底嚇不嚇人呢?影片又為何「叫座不叫好」呢?
  • 網絡版「招魂」,驚悚度不輸溫子仁的恐怖新片,國外影迷打出滿分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大部分原定上映的影片選擇了改檔或者撤檔。對於恐怖驚悚片愛好者來說,黑人女導演尼婭·達科斯塔的《糖果人》,恐怖片扛鼎之作《招魂3》,以及溫子仁的《惡性》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延期。《奪魂連線》可以看作網絡版的《招魂》。故事講述六位好友在居家隔離時,為了尋找刺激,打發無聊,於是找了一位靈媒,他們一起通過網絡社交平臺進行「在線」降靈儀式。大家原本帶著好玩的心態參與,但隨著事情的不斷發展,降靈結果遠超他們的想像,一個惡靈回應了他們的「惡作劇」式召喚,並開始侵入了每個人的家中,作弄他們,並將結局推向了完全失控的地步。
  • 網絡版「招魂」,驚悚度不輸溫子仁的恐怖新片,國外影迷打出滿分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大部分原定上映的影片選擇了改檔或者撤檔。對於恐怖驚悚片愛好者來說,黑人女導演尼婭·達科斯塔的《傳統的招魂片中,人們常常圍坐一圈,手牽手積蓄力量,打通陰陽兩界的隔閡,以此達到溝通的目的。
  • 近十年最嚇人的韓國恐怖片?其實還有更嚇人的!
    怕鬼不來,還帶了從大師那裡請的靈符,舉行招魂儀式。此外,為了更好的營造恐怖氛圍,隊長還安排人暗中設置了些靈異事件,以此提高直播人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的發展開始不受控制....比如來時牆上寫的「活著」變成了「自殺」;伸進柜子裡的手被憑空抓住;隊長在帳篷裡突然發現鏡頭裡出現了全部六名隊友,那麼這個視角又是誰在拍呢?
  • 電影 |《修女》:招魂宇宙起源:瑪麗蓮·曼森大戰小姨子
    該片是招魂宇宙的第五部作品,也是整個故事的起源。因為並非由溫子仁親自執導,所以本片的口碑平平也在意料之中,不過票房能打破招魂宇宙的記錄,說明觀眾還是很希望這個故事繼續下去的。除了恐怖片迷的萬眾期待,《修女》在國外的宣傳策略也很成功,尤其是流傳於網絡的病毒視頻,甚至因為太嚇人被YouTube等網站下架。
  • 《招魂2》治癒了我三年前看第一集時的陰影,就因為這集更嚇人!
    廢話不多說:《招魂2》!這次的《招魂2》,依舊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主角同樣是上集捉鬼師沃倫夫婦!他片子裡所有的嚇人方式你以前可能都見過,但你從沒見過能做到如此出色的。逆十字架(Anti Cross 安其˙克羅斯):是惡魔崇拜者在邪惡的祭祀儀式中或是施展邪黑魔術時所使用的道具,在顛倒過來的十字架上加進一條有翼蛇,並在蛇頭寫上惡魔數字666。
  • 百變大偵探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招魂儀式答案
    百變大偵探是一款劇本殺解謎遊戲,招魂儀式答案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百變大偵探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招魂儀式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百變大偵探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招魂儀式解謎思路分享
  • 《詭怪疑雲》堪比《招魂》的驚悚刺激!
    堪比《招魂》的驚悚刺激!《詭怪疑雲》在這一點上,做得就絲毫不比經典影片《招魂》差——這部電影在多項專業的電影節提名獲獎,更是在美國的奧斯特奇幻電影節(也許提到《彗星來的那一夜》你會有印象,也誕生在這裡)上,拿下最佳影片。可以說在外網幾乎獲得一致好評。豆瓣對恐怖片一向苛刻,但是上映至今也能保有6.7的評分。
  • [招魂2],北美市場擊敗[魔獸]的竟然是這部恐怖片!
    在IMDb上評分高達8.3,爛番茄新鮮度74%,觀眾評分89%。    《美聯社》:「《招魂2》結束了今年暑期檔大片續集的疲乏狀態。」    《VOS》: 「導演不知道用了什麼招數,居然讓一部續集更加嚇人。」《Movie Pilot》:「《招魂2》讓觀眾看得非常爽,結尾有各種驚喜,整個故事也很好玩……滿分10分裡面能拿8分。」
  • 柯南·道爾招魂記:創造出福爾摩斯的作家晚年為何熱衷招魂術?
    網站請道士作法上熱搜的真正原因也許在於它引發了一個討論:為什麼重視科技的人,會突然地轉身拜神?「貝克街221號」,這個地址對於推理愛好者的意義就像「9-3/4站臺」對於哈利波特粉絲的意義一樣重大,因為在這扇門的背後,住著一個幾乎成為「偵探」代名詞的人——夏洛克·福爾摩斯。
  • 《招魂3》狼人附身故事會是主線?捉鬼夫婦替惡魔打官司
    這其實也是正常的,畢竟不像超級英雄或者星戰這種大體量的電影,《招魂》系列向來是小成本掙大錢的定位,而且鬼片一般也只能當成是非主流類型,像《小丑回魂》這樣能拍成商業大片的的確是極少數,不過能像《招魂》這樣憑藉不高的成本就形成一個電影宇宙的也真是僅此一家別無分店了。然而,在溫子仁退居幕後之後,《招魂》電影宇宙的境況就有點不那麼令人滿意了。
  • 夠膽就進來看,為什麼《招魂2》如此嚇人?(卿眼看世界47)
    招魂系列電影就是屬於靈異類,因為「招魂」(Conjuring)這個單詞本身就有「通靈」的意思,這是人類千年以來不得而知的超自然領域,令人既害怕又著迷。 靈異類恐怖片的嚇人元素多以離奇的情節、驚悚的化妝、超乎想像的特效以及配合情節的音樂及鏡頭來直接刺激或暗示性地刺激觀影者的血壓和心臟。
  • 《招魂》沒有血漿場面,為何會嚇得人心驚膽戰?
    溫子仁所創造的「招魂宇宙」系列,筆者,差不多都看完了,裡面包括正傳《招魂1》、《招魂2》,還有外傳《安娜貝爾1》、《安娜貝爾2》、還有《修女》等。但是在這麼多影片之中,筆者認為作為恐怖電影,最出色的算的上是電影《招魂》了。
  • 溫子仁導演的《招魂》系列為什麼是史上最嚇人片子之一?因為它是真事
    漫改電影有漫威宇宙和DC宇宙的說法,溫子仁的恐怖片也有類似的宇宙系列哦比如《電據驚魂》系列、《潛伏》系列和《招魂》系列。「招魂宇宙」時間線(觀影順序):《鬼修女》——《安娜貝爾2》——《安娜貝爾》——《招魂》——《招魂2》——《招魂3》看溫子仁的電影,就好像去醫院打針。
  • 《招魂》:一部沒怎麼出現鬼魂面目的恐怖片!練膽專用!
    電影《招魂》是由華裔導演溫子仁在2013年拍攝的恐怖片,在豆瓣評分最高的恐怖片榜單中,排名第15名,評分7.9。在恐怖片系列中,血變成了一種必備道具,但是在這部電影中,沒怎麼出現血漿(環保劇組),也沒怎麼直觀的展現鬼的面容。所以像蝸牛這樣膽小的觀眾,用餘光還是可以看下整部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