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是一部有梁朝偉、金城武這樣男神級實力主演,和王家衛這樣大導監製的電影,所以很多人包括小玩對它都是相當期待的。
雖然它今天上映,但作為一隻要上班的玩,並沒有時間去看(桑心)。但小玩有個朋友趕早場看了,並且看完後相當的激動,說有些話不吐不快。
所以他火速的趕了這篇稿,對這部電影好奇的同學可以先看一看,過幾天小玩會推更加細緻的影評稿。
-
《擺渡人》這部電影,好看嗎?是很多朋友在我觀影后,急於知道的一個問題。
但不好意思,我並不能只簡單的用「好」或「不好」去評判它,因為,這無法完全的表述出我內心的風起雲湧,所以我只能和大家來聊聊感受。
首先,這部電影裡歌很多。
也許,是因為導演深知音樂對於渲染情緒的作用,或者明白要做到有情懷要感人,音樂得選好。所以在這部電影裡,你會聽到很多經典歌曲,如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風月俏佳人》的主題曲《Pretty Woman》、beyond的《喜歡你》等,我不能否認這些歌很好聽,但是用的有些頻繁。
片子裡不墊音樂的部分是非常少的,大部分時候都是聽著音樂看劇情,甚至有時候臺詞一講完,音樂就自動放大音量,這有些喧賓奪主了。而陳奕迅、鹿晗兩個人在電影裡就開了三次演唱會,電影主題曲《讓我留在你身邊》、《十年》的播放次數更是多到我數不清,儘管這些歌挺好聽,但還是有點多。
另外,這些音樂在這部電影裡用得有點違和。比如說電影有一段擺渡人酒吧的成員和外人打架的戲份,打著打著,突然放出了《灌籃高手》的主題曲《好想大聲說愛你》。
聽到這首歌,我的第一感覺是熱血勵志,但是在這裡,配著旁白理解到導演想表達的是,打架讓我們回到了青春……但可惜效果並不是很好,甚至還有點跳戲。
啊,說到旁白,也是這部電影裡重要無比卻又奇怪的一個元素,它在影片中承擔了三個作用。
第一,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當影片從一個人物的故事跳轉到另一個人時,都是利用的旁白過度,有一些人物的故事也是直接通過旁白來講述的。由於影片要講述的故事和人物很多,所以你會有一種旁白比臺詞更多的感覺,甚至覺得不是在看故事而是在聽故事。
第二,講解人物情緒和心境。其實我也很費解,有梁朝偉、金城武這樣有實力的演員,為什麼在他們表演某種情緒的時候,旁白還要告訴你說他現在感覺的是看不見明天或者懷戀過去。
第三,灌雞湯講金句。稍微有了解過張嘉佳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文章裡有很多流行金句,這部電影裡也有很多類似「原來兩個人肩並肩坐在一起,也會走散。」這樣的句子,它們既通過臺詞又通過旁白源源不斷的向你輸送,就會有點過多的感覺。
這樣講完,你是不是覺得閉著眼睛都可以順利的看完這部電影。但拜託,有男神在,怎麼可能閉眼!只是講到這裡我就很難過,甚至難過得要哭出聲。
因為在這部戲裡,金城武大概演了個深井冰。他所有的表情都非常誇張,甚至行為也讓人完全摸不透。而張嘉佳曾說,他想用周星馳的方式講王家衛的故事,所以這種無釐頭應該集中的體現在了金城武身上。
但,個人感覺並沒有很成功。比如在戲裡金城武要去找前女友,帶著一群人走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唱起了歌……而她女友也很奇怪,看到他之後,說著說著也突然唱起了歌……
對此我除了一臉「蛤???」的表情外,並沒有找到太多的笑點。
當然,影片也有好笑的地方,那就是小玉很難過,不斷回想和馬力在一起的時光,年輕的馬力和現在的馬力特寫切換時,那一刻我簡直在影院裡笑出了聲。
為什麼?
因為現在的馬力是陳奕迅飾演的,而年輕的馬力,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在一張照片上,小玉翻開照片,畫面上出現的是鹿晗……
在看這一幕時,早場不到一成的觀影者也是笑出了滿場的分貝。(不用擔心劇透,因為就算知道這個信息點,看電影時依舊會笑:)
再說到梁朝偉,唉,他就更讓我難過了。你要知道我可是梁先生的演技吹啊,前幾天小玩推的那篇不是遇見王家衛,他可能不會有演技,我是第一時間分享給了好多朋友的。
但看完《擺渡人》後,我要打臉。完全看不到梁先生的任何演技!但這並不是說梁先生演得不好,而是導演可能並沒有給他展示演技的空間。
好的表演是應該有層次的,情緒是遞進的,但無奈的是這部電影剪輯較為瑣碎,沒有任何安靜的長鏡頭給演員去慢慢表現。而且就算梁先生在哭,旁白還要說明他在難過,配樂此時也要再來渲染一番,沒有剩下什麼餘地給觀眾去體會理解。
再加上我看的版本,梁先生是用的配音,由於個人熟悉梁先生的原聲,所以違和感超強的。同時,也不能再從臺詞上感受梁先生的功力,只能看到簡單粗暴加講解的畫面。
接下來,我們應該來講一下劇情了,但其實電影劇情很雜,它主要是多段故事的拼湊,著墨最多的可能是小玉與馬力,管春和毛毛,陳末和何木子的故事。
而所有故事的主題,都主要是情愛裡的那些放手與不放手,然後最多的就是喝酒,拼命的喝酒,去各種酒吧喝酒,看得我不喝酒的人都想吐了……
不過,影片裡也有稍微接地氣的情感表達,比如被擺渡的李宇春和賈玲分別說明了,人生裡除了愛人還有家人、食物(食物給好評),只是表達方式還是灌各種雞湯和金句。
雖然槽點很多,但在我眼中,電影《擺渡人》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攝影和美術。
《擺渡人》的美術指導是邱偉明,他同時也是《一代宗師》的美術指導,儘管影片的大部分場景是在酒吧這種燈光雜亂的地方,但整體色調看起來是舒服的,打光也較為自然。
另外,片子裡有幾個鏡頭可以明顯感覺到王家衛的影子,比如何木子在酒吧等陳末的那幾個鏡頭,讓人恍惚間想到了《墜落天使》裡的李嘉欣。而車在城市中飛馳時,霓虹的閃過又讓人聯想到了《2046》裡的那輛列車。
而且,片子中有很多王家衛式的慢鏡頭,但在《擺渡人》裡運用的有點失敗,因為和影片風格不符,所以讓人看得有些不知所云。
最後,再說回導演張嘉佳。其實看完《擺渡人》和看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感覺是差不多的,雖然,兩部影片在畫面風格上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但在情感內核上,都是張嘉佳的那套愛情價值觀。
有愛人會過得好,但愛人走了世界就天崩地裂,整日都會鬱鬱寡歡,沒有酒精無法度日。而所謂的青春,也就是各種幹架和瘋狂。
但對於一個年少時不打架,不喝酒,碰巧還不談戀愛的我來說,真得無法理解他的情感,甚至在看電影時,我都會懷疑,難道我的青春或者人生都白過了嗎?還是說他講的那些故事太極端,太矯情?
再加上偏簡單的講述手法,我真得沒有辦法喜歡這部張嘉佳導演的電影,但如果只是張嘉佳並不會讓我失望。讓我失望的是觀影前,屏幕上赫然出現的「澤東影業25周年特別獻禮」。
很遺憾,這份禮物,並沒有做到讓所有人滿意,至少從評分上是這樣。
但觀影時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有人會打五星,也會有人打一星,而以上也只是我觀影后的一點感受,並不能代表大眾。所以電影到底好不好,你們可以走進影院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