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蒙太奇大成之作《Hello!樹先生》:虛擬實境主義下的深思悲憫

2021-02-08 貴圈塵姐

對於「蒙太奇」,不同國家的電影大師有不同的解讀。

蘇聯電影藝術大師普多夫金普認為:"把各個分別拍好的鏡頭很好地聯接起來,使觀眾終於感覺到這是完整的、不間斷的、連續的運動——這種技巧我們慣於稱之為蒙太奇。英國人對它的稱呼則更為簡單、粗糙——Cutting,亦即切開。"

以英美為代表的一派電影人稱之為電影剪輯(編剪)。

在它的釋義中,蒙太奇是一種法語的稱謂,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可以將其理解為有意涵的時空人為地拼貼剪輯手法。

發現蒙太奇原理的先驅是蘇聯電影導演庫列肖夫。

他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先拍下一個毫無表情的人的面孔,然後分別把他同一盆湯、一具屍體、一個孩子的鏡頭連接起來,結果使觀眾感到他有想喝湯、悲痛和喜悅的表情。

這個實驗很能說明蒙太奇在電影語言中的價值,即當兩個鏡頭畫面以不同的順序、形式進行相互拼接,就能產生新的不同的含義。

電影人們以此為基礎,延伸出了幾種不同的蒙太奇手法,以其所起到的作用分類為敘事型,表現型,理性型:

一、敘事型:以交代情節、展示事件為主旨,主要用於推動事件進展,幫助觀眾梳理劇情關係。

比如,平行蒙太奇:

格裡菲斯、希區柯克極其善用此道,他們將不同時空發生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進行平行並列的表現,花開兩枝分別敘述,但又被包裹在一個完整的情節架構中。

國產電影中運用平行蒙太奇的典型例子就是由寧浩任導演兼編劇,郭濤、劉樺、黃渤主演的《瘋狂的石頭》。

比如片中對第一次廟中盜竊的表現手法,就是將包世宏、道哥小偷三人幫和國際大盜麥克這三條視角下的情節,包裹在一件盜竊過程當中,在平行並列地切換表現當中,讓觀眾體會到對一個事件不同角度的觀影體驗,收穫到先知先覺的樂趣的同時,也對下一步的懸疑劇情產生了更多興趣,讓觀影思緒一直不間斷地在電影的敘事當中。

又比如,交叉蒙太奇:

這是驚險片、恐怖片和戰爭片常用的手法。將同一時間不同地域發生的兩條或數條情節線,迅速而頻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情節線索之間互相依存,彼此影響,為結果服務,讓殊途同歸。

西班牙懸疑劇《看不見的客人》就有大量這樣的運用手法。國產電影中若塵首推忻玉坤導演的《心迷宮》《暴烈無聲》,這兩部電影就有地方用了交叉蒙太奇。

還有打亂故事結構或時間邏輯的顛倒蒙太奇,單一線索平鋪發展的連續蒙太奇;

二、表現型:通過鏡頭的相互對照、衝擊,來表達某種強烈的情緒或思想,引發觀眾的思考。

比如,抒情蒙太奇:

通過畫面的剪接,音效的運用等,讓劇情在敘事的基礎之上,生發出情感共鳴。

當年令無數人感動落淚的《愛樂之城》中,女主最後在爵士吧裡見到男主,在男主的一段鋼琴彈奏下,兩人在漫天閃閃的星光中熱舞一曲,像一起相伴走過了一生。回到現實中揮手作別時坦然一笑,讓人動容落淚。這正是這種蒙太奇手法的魔力;

又比如,心理蒙太奇:

描寫人物心理,夢境,回憶,幻覺等等,這種手法常在一些與心理疾病有關的懸疑電影中出現,比如萬茜主演的《你好,瘋子》,張國榮生前主演的《異度空間》等等。

此外還有表達內在寓意的隱喻蒙太奇,通過對比激發衝突內含的對比蒙太奇;

三、理性型:讓·米特裡給理性蒙太奇下的定義是:它是通過畫面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通過單純的一環接一環的連貫性敘事表情達意。

這一類主要包含雜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深覺對這一類的理解不夠深入,且待日後功課做足了若塵再來淺談。

講了這麼多不同類型的蒙太奇手法之後,終於要進入正題了。

《Hello,樹先生》的虛擬實境主義淺析:當蒙太奇遇見心理疾

在國產電影中有一部集蒙太奇大成的典範之作,它不僅將上述這些蒙太奇手法都應用自如,還為中國電影虛擬實境主義的衍生提供了樣本。

它就是——由賈樟柯監製、青年導演韓傑執導,王寶強、譚卓等主演的《Hello!樹先生》。

村子裡那個叫「樹」的人總是能看到死去的哥哥帶著嫂子回來了,他所生活的地方越來越不是他認識的樣子,一起長大的夥伴也都變了模樣,開工廠的,當校長的,做煤老闆的。

即使依然在一起吃吃喝喝,但他們從來沒有正眼瞧過他。漸漸地,樹先生開始脫離這個周遭的環境,到最後,甚至脫離於現實,活在了他自己的虛擬幻境裡。

大家都奔著高樓大房子去了,只有他傻傻的站在原地,像一棵扎了根的樹。

在這部電影中,王寶強貢獻了影帝級的表現,這是一部足可以讓他封神的巔峰之作。

關於電影的劇情,關於王寶強在這部電影中的演技,若塵之前曾有長文撩過,歡迎戳連結 王寶強演技炸裂卻顆獎無收!《Hello!樹先生》最被低估沒有之一詳閱哦。

本文,咱們就撩撩《Hello!樹先生》中的蒙太奇。

1、平行蒙太奇:在幻想中讓自己瘋癲成預言大師的樹哥,現實中早已瘋了。

幾乎可以說,《Hello!樹先生》整部電影就是一場平行蒙太奇,是王寶強所演的樹先生在現場世界,與他所幻想的內心世界之間,不斷的穿梭與平行。

電影以樹哥的所視所想作為第一視角展開,從第一幀樹哥(王寶強飾)在樹上露出一隻眼睛盯著你開始,到最後樹哥一個人瘋魔般走在土坡上無視一切為止,整部電影就是樹的真實世界與臆想世界的一場平行蒙太奇。

幻想時空裡的樹,遇見了小梅,離開了村莊,去省城找了活路,還憑藉自己有點厲害的文學素養追到了小梅,他帶著小梅回到村裡,結婚,擺酒,辦喜宴,讓所有人看到他樹哥,也有人模人樣、風光娶媳婦兒的一天。

真實時空中的樹,其實早已經瘋了,他整日整日的往樹上爬,往村口的山坡上跑,活在自己的臆想世界裡。

通過運用平行蒙太奇,多線索,多時空的融合敘述,觀眾在電影的敘事中,看到了樹是如何一步步變成最終的模樣。

也正因為這樣的平行敘事,觀眾不自覺地被樹帶到了他的臆想時空,跟著他的命運而悲喜交加,這也是很多觀眾在看過後表示陷入劇情無法走出的技術原因。

2、交叉蒙太奇:看到死去的哥哥和父親復活,不可思議中的情理之中

《Hello!樹先生》在交叉蒙太奇上的運用,也是堪稱經典的。特別是在這幾場戲裡:

(1)結婚前,見到了哥哥和嫂子;

(2)結婚與小梅入洞房時,見到了父親來掐自己;

(3)電影一開始,樹哥在樹上,下面公路上開過一輛貨車,電影最後結束的時候,公路上開過同一輛貨車。同一輛貨車,中間還交織了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種種。

這幾場戲,其實都有交叉蒙太奇的運用,他們是同一個時間點上,樹先生眼中的世界,和別人眼中的世界之間的交叉閃回。

電影用這些交織,傳遞了不同的敘事目的。

結婚會見到哥哥和嫂子,是因為在樹的內心,哥哥的去世是永遠繞不過去的坎。在他的內心裡,他渴望能活成哥哥的樣子,在省城文藝團當舞蹈演員,有頭有面有地位有尊嚴,還有一個漂亮、優雅,品味高的媳婦,這是樹在現實生活中一直沒有存在感,不被尊重的心理陰影的一種外化表現。

而洞房時看到父親,幾乎是在被弟弟打致重傷之後,又一個轉折點,幻想自己和小梅結婚的樹,在那一刻突然又交織出現實世界中曾有的恐懼——父親。

從那起,他開始懷疑自己,陷入真實與虛擬之間的掙扎。緊接著,他變成了預言大師,說啥啥中,講啥啥靈。

而那同一輛貨車正好提示了整部劇中從哪裡開始進入虛擬世界,哪裡又是現實的切入口。這個從一開始埋下的伏筆,正是觀眾理解虛擬與現實的鑰匙。

3、顛倒蒙太奇:將時間的倒敘,插敘與虛擬實境搭合

電影一開始就是樹先生在樹上,此時的他已經瘋了,而後面的電影情節時而現實,時而虛擬,恰都發生在電影開始時那個畫面之前,這正是電影最大的顛倒蒙太奇,將時間的倒敘,插敘與虛擬實境搭合,營造出真真假假的戲劇人生,也讓樹先生內心世界的神魂顛倒找到了出口。

4、抒情蒙太奇:幻想中那原本的聾啞小梅,終於會說話

《Hello!樹先生》裡,最讓觀眾感到寬慰的一段劇情,是樹先生一個人在山坡的時候,終於等到了他的小梅。

小梅用燦爛的笑容迎接他,伸出手,扶著他,他笑得很傻,卻很幸福。

他聽到當初認識的那個聾啞人小梅,居然開口說話了。他感覺這一輩子,終於擁有了幸福。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一段淚目。

很多人不明白,小梅不是不會說話嗎?最後怎麼又好了?

在若塵的理解裡,樹先生遇見小梅並結婚辦婚禮整段都是他的幻想,最後小梅會說話也是他的幻想。

這一段非常美好,朦朧,正是用了抒情蒙太奇的手法,讓觀眾和樹先生一樣,在那麼多的苦難最後,看到一絲擁有幸福的希望。

5、心理蒙太奇:父親在不該出現的時候總是閃回

在樹先生生活的地方,他一直不被尊重,不被待見,又無力改變。在他自己幻想的虛擬世界,他去了外地,想找到改變命運的機會。

在那裡,他遇見了小梅,還追求到了小梅,並要把她娶回家。

在要結婚之後,樹開始頻繁的見到自己已經去世人哥哥。他總是看見哥哥帶了個漂亮的嫂子回來,說自己在城裡多麼風光,還娶到了一個優秀的女人做老婆。

他們在他面前跳舞,鼓勵他。

哥哥被父親誤殺的陰影實在太大,導致樹從小就失去了對父親,對哥哥的親情羈絆,這份親情不僅沒能讓樹過得更好,反而讓他心生恐懼,且如影隨形。

每每感到開心和幸福即將到來的時候,就會有陰影竄出來,侵蝕他,包裹他。

包括在入洞房的時候,樹先生居然把小梅看成了父親,看見表情嚴肅的父親掐著自己的脖子,要弄死自己,這些閃回,簡直就是心理蒙太奇的典型。

它將樹先生內心世界裡對兒時記憶的恐懼一一勾畫出來,也讓我們對樹的心境,歷程更能感同身受。

6、對比蒙太奇:那紅紅的天地間,誰更清醒啊

在《Hello!樹先生》電影中,對比蒙太奇的運用也很多,若塵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片尾時。

樹看著村民們都歡天喜地往新區去了,他們呼左喚右,一臉欣喜。

只有樹一副悵然若失的樣子,此時的天空變成了紅色,整個畫面也都籠罩在這一片紅色裡。

人們看到的天朗氣清,美好未來,在樹的眼裡,是那麼悽慘的火紅。

這樣的對比蒙太奇,暗藏著創作者的表達意圖,用不合理的畫面呈現直抒胸臆。

除了上述的這些,《Hello!樹先生》整部電影,也處處運用著隱喻蒙太奇,隱喻幾乎貫穿於這部電影視覺語言的始末。

這些蒙太奇手法互相交織,穿插,融合,讓電影在樹先生的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裡來來回回,在循環往復中讓敘事推進,讓情緒傳遞,也讓觀眾的情緒,深深鎖進電影人物的情感和命運裡。

當蒙太奇遇見心理疾,就像給一個人的人生開了無數個無法預知的腦洞,它們將現實與虛擬並存,讓電影的虛擬實境主義下的深刻內涵升騰而出,在畫面中振聾發聵,牽引出觀眾內心的深思與悲憫。

本文原創,謝絕轉載,歡迎關注若塵哦,圖片來自網絡或截圖,侵刪。

相關焦點

  • 《hello,樹先生》王寶強的封神之作,每個人都可以是樹先生
    Hello,樹先生 近來,無意間看到了王寶強主演的《hello,樹先生》,覺得好奇,就看了下去。看完後覺得極度壓抑。連續幾天腦海中都有樹先生的身影。每每想到樹先生就有一種很悶氣的感覺,極為不舒服,所以寫了一篇關於此電影的解說舒發積鬱的心情。
  • 深度解析王寶強演技巔峰之作《hello!樹先生》的藝術魅力
    影片延續了賈樟柯一貫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通過韓傑細膩又粗獷的表達,把王寶強飾演的底層小人物「樹先生」刻畫得十分深刻和鮮明。影片用「樹先生」人生命運的改變,來展現人性的荒誕和反映整個社會文化變遷和新舊秩序的衝突,質樸感人,發人深省。
  • 《Hello!樹先生》王寶強演技巔峰之作
    但是,看了《hello!樹先生》,我被他的演技深深折服,王寶強火的實至名歸。《hello!樹先生》也讓王寶強獲得了最佳男主角和亞太電影獎。很多人說王寶強戲路太窄,演技平庸,細細品來,《天下無賊》裡的傻根,《唐人街探案》裡的唐仁以及本片裡的樹先生,卻每一個都是完全不同的角色,看完你會發現,戲裡每個角色都被他演成了自己,沒有絲毫表演痕跡。
  • 《Hello!樹先生》王寶強演技巔峰之作
    但是,看了《hello!樹先生》,我被他的演技深深折服,王寶強火的實至名歸。《hello!樹先生》也讓王寶強獲得了最佳男主角和亞太電影獎。很多人說王寶強戲路太窄,演技平庸,細細品來,《天下無賊》裡的傻根,《唐人街探案》裡的唐仁以及本片裡的樹先生,卻每一個都是完全不同的角色,看完你會發現,戲裡每個角色都被他演成了自己,沒有絲毫表演痕跡。『大道至簡』『基本上都是在演自己』是對他演技最好的肯定。
  • 深度解析王寶強演技巔峰之作《hello!樹先生》的藝術魅力
    影片延續了賈樟柯一貫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通過韓傑細膩又粗獷的表達,把王寶強飾演的底層小人物「樹先生」刻畫得十分深刻和鮮明。影片用「樹先生」人生命運的改變,來展現人性的荒誕和反映整個社會文化變遷和新舊秩序的衝突,質樸感人,發人深省。下面,本文就從視聽語言、隱喻象徵、現實啟發來解析電影《hello 樹先生》的獨特藝術魅力。
  • 觀影札記 | 《hello樹先生》—我們的影子
    《hello樹先生》——我們的影子撰文 | 張偉遠王寶強的電影很少看,因為自從《天下無賊》之後感覺他的電影表演就只能局限於淳樸、簡單、憨厚的人物類型,既沒有突破也沒有期待。直到在2020年疫情期間無處可去的窘境下,偶遇到它——《hello樹先生》,這部遺失在我懵懂高中時期,於2011年上映的電影,讓我看到了王寶強的另一面。接下來我通過幾個場景來整合這部影片給人帶來的感悟,不多鋪開描述,希望能在儘量言簡意賅的基礎上結合典型情節闡述自己的理解。
  • 《Hello!樹先生》靜下來的王寶強,演技巔峰之作
    比如他的演技巔峰之作《Hello!樹先生》。樹先生》是由賈樟柯監製、青年導演韓傑執導,王寶強、譚卓、何潔等人參演。這部電影有人稱其為是超現實主義,更有人為其冠以魔幻、荒誕的標籤,其實這部電影是真正的現實主義,甚至現實得近乎殘酷。很多人看完影片之後說看不懂——這很正常,因為導演並沒有採用平鋪直敘的手法,但是如果你細細再看第二遍、第三遍以後,就會發現很多你之前沒注意到被忽略的細節,通過這些細節也許可以才讓你真的豁然開朗了。
  • 《Hello!樹先生》:這部王寶強的巔峰之作,有我們每個人的影子
    樹先生》,被譽為王寶強的演技巔峰之作,上映時票房慘澹,近幾年卻忽然翻紅,被人反覆提起、膜拜。很多人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網上流傳的一張動圖:王寶強飾演的樹先生抬起一隻手,舉到一半便往回收。這沒頭沒尾的動作,魔性十足,意味豐富,拋開影片的背景,它幾乎適用於各種五花八門的情境,其萬能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天下無敵的「呵呵」。
  • 再看王寶強巔峰之作《Hello!樹先生》
    電影<<Hello 樹先生>>距2011年上映時間已經過去9年時間了,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小人物的大悲劇,電影以魔幻現實主義嘲諷手法,平緩的旋轉著把劇情推向深重的沉寂。筆者感覺,這部電影的悲劇更像是一圈一圈的龍捲風,開始是偶爾來一陣就走,我們頭腦一沉,但很快又被劇情帶走,當我們剛習慣被劇情帶著走的時候,這龍捲風又來搗亂了,此時我們基本下了結論:這就是一部帶著龍捲風的的碎碎劇,把我內心攪到不安,電影就成功了。等又看了一刻鐘的時候,我發現又錯了。這次既是常識性錯誤,可我還是久久難以原諒自己。這個常識就是:龍捲風前面小後面會大到無法想像。
  • hello樹先生,hello瘋掉的我們
    所以《hello樹先生》在眾人的口中變成了小眾片,就像王寶強演的樹一樣,他成為絕望小鎮裡的小眾群體。但這部片子又不像大多數小眾文藝片一樣,晦澀冷門,多次獲獎已經表明他在評委和觀眾心中的地位。近十年中國高速發展,但我們依然是一個農業大國。
  • 《hello樹先生》第一次完整看一遍,到現在都沒緩過來
    一直聽說王寶強最厲害、演技炸裂的一部電影是《hello,樹先生》,只是一直也沒抽出來時間好好看看,也以為是像王寶強的成名作《盲井》那樣的現實主義題材的別人都叫他「樹」或者是「樹哥」。而對於「hello,樹先生」這句對於這部影片的氛圍實際上是非常不搭的。整個村子瀰漫著一種過時,一種土味兒,而對於「hello,樹先生」這句話,就好像是村子裡即將邁入現代文明,而樹先生是這部影片中始終停留在過去,進入不了新時代的那個人一樣。
  • 《hello!樹先生》
    用晚飯時間,和樓下發改兄弟看完了一直想看的《hello!樹先生》。
  • 王寶強:經典作無數,為何票房最差的《hello樹先生》成了神作
    提起王寶強,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起哪個角色,是《唐人街探案》裡猥瑣好色的唐仁,還是《天下無賊》裡滿是傻氣的傻根,或者是《人在囧途》裡呆頭呆腦、老實耿直的牛耿,但王寶強的封神之作不是其中任何一部
  • 每個人都想苟且又驕傲的活著——《hello,樹先生》
    樹先生》才會在2011年上映即撲街後的今天風靡朋友圈,寂寞的網友給《hello,樹先生》各種全新的解讀,現在的樹先生變得不再平凡。《hello,樹先生》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這裡說他魔幻不是說電影題材魔幻,只是在電影大部分極具細節化的寫實風格中充滿部分超現實的元素
  • 《Hello!樹先生》:人人嘲笑樹先生,人人都是樹先生
    樹先生》上映於2011年,距今已經快十年之久。電影由王寶強主演,韓傑導演執導。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監製是賈樟柯。上映初期反響平平,王寶強卻憑藉這部電影獲獎,屬於牆裡開花牆外香的電影。樹先生的手就像樹先生這個人,他的手裡從來抓不住任何東西,就像他在生活中從來就沒有得到過什麼。他的手不知道放在哪裡,就像他不知道自己該在什麼位置上。他想扶著點什麼,卻發現周圍空無一物,就像自己一樣無依無靠。
  • 《hello,樹先生》之到底想向觀眾表達什麼
    大家好,我是小軍~ 今天我們來挖一挖王寶強殿堂之作《hello,樹先生》!於是我不得不開了一瓶82年紅酒(其實只是涼白開..)來梳理下情緒。我感覺到影片向我傳達了很多東西,但是不知道是我閱歷少,還是讀書少的原因,就是表達不出來(已哭暈在廁所,人醜還是要多讀書啊,不然遇事只能說:我*!)...
  • 從視聽語言、隱喻象徵、現實啟發解析《hello!樹先生》的魅力
    影片延續了賈樟柯一貫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通過韓傑細膩又粗獷的表達,把王寶強飾演的底層小人物「樹先生」刻畫得十分深刻和鮮明。影片用「樹先生」人生命運的改變,來展現人性的荒誕和反映整個社會文化變遷和新舊秩序的衝突,質樸感人,發人深省。
  • 《Hello!樹先生》樹為什麼瘋了?詳解他逐步瘋掉的真實軌跡
    樹先生》,被譽為王寶強的演技巔峰之作,上映時票房慘澹,近幾年卻忽然翻紅,被人反覆提起、膜拜。一、沒有面子本片的片名頗可玩味,「hello」,透著戲謔、調侃;「先生」,透著尊重、禮貌;而「樹」,是本片主角的名字。把這三個詞連在一起,一種反差、不協調的意味油然而生。這是眾人對樹的態度,樹有心以先生自許,奈何旁人以hello待之。
  • 王寶強演繹,被冷落多年的《hello,樹先生》突然又火了?
    《hello!樹先生》是王寶強在11年出演的一部電影,近九年的作品一直無人問津,但19年在抖音視頻上火了起來。一度成為熱門,評論王寶強最佳影片,更是王寶強演藝生涯的巔峰之作。《樹先生》為什麼會火,此片到底講述了什麼?
  • 《Hello!樹先生》樹為什麼瘋了?詳解一個他逐步瘋掉的真實軌跡
    樹先生》,被譽為王寶強的演技巔峰之作,上映時票房慘澹,近幾年卻忽然翻紅,被人反覆提起、膜拜。很多人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網上流傳的一張動圖:王寶強飾演的樹先生抬起一隻手,舉到一半便往回收。這沒頭沒尾的動作,魔性十足,意味豐富,拋開影片的背景,它幾乎適用於各種五花八門的情境,其萬能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天下無敵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