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主演: 趙在鉉 / 張東直 / Ryun Jang / Sasha Rucavina / Richard Bohringer / 更多...
類型: 劇情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 法語
上映日期: 1997-10-25
片長: 103分鐘
又名: Wild Animals
IMDb連結: tt0190882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最不金基德的影片了,雖然凍死的鰻魚,還有準妓女(蘿拉的舞女身份)這些依舊是金基德影片中的元素,但相比起他詭異而無理性的故事結構及人物動機,這部影片看起來要顯得常規了許多。
影片雖然涉及到愛情的問題,但最主要的筆墨還是放在了洪山與青海的友情上,這兩個韓國人在法國的邂逅致使了故事的演繹,在這裡似乎要強調一點,洪山的身份有些特殊,應該是北韓的一名逃兵,這個身份頗有些韓國導演的情結在裡面。
於是,北韓的逃兵與南韓的混混在異國見面了。
青海是一名藝術家,或說有著藝術夢的年輕人,但生活讓他只能做一些與偷雞摸狗的事情,其實在藝術的早期,偷雞摸狗一直是那些流浪藝術家所從事的一種職業,筆者在此對其表示深切的同情與認可,畢竟這種行為雖然可惡,但罪不致死。
而這個時候,洪山來了。兩個人的見面是由於青海偷竊了洪山的東西。
在異國他鄉,這樣的一種相識方式註定了兩個人的悲慘命運,於是,他們開始了賣藝生涯。不知道劈磚這種東西在法國是屬於賣藝行為還是屬於一種街頭的行為藝術,但總之,基本上受到了法國人的尊重,這樣的生活雖然難以致富,卻可以維持自己的本色。而實際上,這是洪山來到法國之後最本份的,也是最受青海影響的一個舉動。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為自己而活著,無論生活的狀態如何。
但當黑社會老大開始賞識洪山之後,他們兩個人同時失去了自由。
當然,雖然兩個人失去了自由,但不可否認,兩個人才真正的融進了法國那個異地的環境中,但有一點,他們是憑著自己本身融進去的,但根卻絕不在於此。
愛情開始彰顯了,尤其是那個名叫考林的女子出現,她也如青海一樣,是一個異國人,她的生存依靠著一個法國地痞,她融進了法國生活卻不屬於法國人。
考林與青海的愛情很有行為藝術的特點,也許在整個故事中,導演也把這種愛情看得很行為甚至有些荒謬,於是被白色塗料沾滿全身的女子成了青海心中對藝術的一種潛在嚮往,雖然他遠離了藝術,不再畫畫,而是替黑社會老大賣命,但考林則是他內心中最實在最本質的追求,這與他想買下船做個畫室的願望是不謀而合的。
相對於洪山來說,他的動機就是十分地簡單了,生存,是他唯一的追求。雖然他對在火車上的那名女子有種內心的渴望,但這渴望更多地來自於一種關懷。做為逃兵的他,最缺乏的自然就是這樣的關懷,而且到了法國之後,他並沒有生存的目的,於是青海的突然出現才能夠得到了洪山的認可。相對而言,洪山同樣認可黑社會老大,因為他是一個生存的保證。
因為考林的緣故,青海背叛了洪山。在這個時候,洪山對青海所表現出來的友誼幾乎是令一幫法國人所不能理解的。因為此時的問題是青山也是朝鮮人,這是唯一的理由。對於那些法國人來說,這種身處他鄉的感受,他們是無法理解的。但由此也證明了一點,那就是洪山骨子裡的軟弱,尤其比之青海,他這種軟弱是可怕的。
蘿拉一直是洪山心中的幻想,但蘿拉的生活也不如人意,尤其她所謂的愛情顯得是那麼地蒼白,男友讓她販運毒品,而更主要的是,她是一個被父親拋棄的人。蘿拉的身份便顯得十分地可疑了,她對男友的愛戀的動機也變得十分地模糊,與其說是一種愛情更不如說是一種寄託,愛錯位了。一個法國人收留了蘿拉,而蘿拉也只是附屬品而已。
所以,當青海奉命殺掉了蘿拉的男友之時,蘿拉實際上已經是一具行屍走肉,她的寄託,以為的愛情沒有了,她同樣陷入一種孤獨中。
考林的生活也不如意,那個法國人完全成了她的主宰,也因為她而敲詐著青海。於是,考林在受盡壓迫之後終於反抗了,鰻魚被凍僵了,便成為一個殺人武器。法國人用堅挺的鰻魚抽打著考林的時候,裡面是否暗含著一種被扭曲的兩性關係,這不必細說。但當考林用鰻魚刺入法國人的身體時,那不是考林的解脫,而是青海的勝利,終於,考林從名義上屬於了青海。
而此時的青海也變得更為強悍了,雖然他並不能打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本事,但他的強悍的動力是考林所給與的。同樣也是他內心中潛藏的藝術靈魂的張狂。
是不是友誼永遠無法抵得過愛情?青海在第二次背叛洪山的時候給出了答案。
雖然洪山繼續活了下來,但青海卻等於放棄了考林,即放棄了他內心中的追求。在這個瞬間,青海的犧牲要遠比洪山更大,如果洪山沒有任何表示的話,青海恐怕也只能存活在酒體之中。
但洪山卻真的滿足了青海內心的東西,那個頭像,還有船上畫室,這兩樣都是拯救青海靈魂的東西,雖然前者好似為了青海的愛情,但那種純白的無暇的則是青海一顆心的重塑。
此時的兩個人應該說是真正地達到了一種友誼的最高峰,但事實上,身在異國的他們卻無法擺脫自己因為錯步造成的後果。
洪水的心軟令黑社會老大的手下將兩個人扔進了海中。影片演到此時,可以結束了,因為這就是命運,身在異國無法擺脫的命運,十分正常也在情理之中。
但命運是什麼?是自己寫出來的,導演並沒有在命運的結點上終結影片,青海與洪山奇蹟般的逃脫了。當兩個人正想著好好地生活下去的時候,蘿拉扣動了扳機,而原因只在於青海殺死蘿拉男友時送給洪山的那塊手錶。
蘿拉因為失去了依靠而進行報復,她如行屍走肉一樣完成了自己似乎應該做的事情,她始終沒有真正體會到愛情,卻因為自以為是的愛情而殺人。她殺過人之後,其實她也等於死去了。
而關於洪山與青海的死則更為可怕,他們是死於友情,當洪山接過青海送給他的手錶時,他十分地高興,但卻想不到這代表著友情的東西卻預示著生命的終結,也預示著他心中對蘿拉愛戀的終結。
而此時的考林拿著那個人頭繼續著行為藝術的表演,是一種贖罪還是一種存在?
但縱觀整部影片,青海對考林的愛情(實際上是對內心的追求)是源動力,成功了,而洪山與青海的友情則是行為動力,也成功了,而蘿拉的命運卻是無助的,也是最後整部影片的結點。
愛情+友情<無助的命運。
其實這個公式並不存在,因為它們不是一個主體,但如果說這個主體只是這群類似的人呢?在不涉及個體的情況下,這樣的公式存在自然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