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9:8-17
神曉諭挪亞和他的兒子說:並與你們這裡的一切活物,就是飛鳥、牲畜、走獸,凡從方舟裡出來的活物立約。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神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再不泛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神對挪亞說:「這就是我與地上一切有血肉之物立約的記號了。」
引言:
按照教會傳統,今天是大齋期的第一主日。以神與挪亞立約這段經文作為大齋期經文的開始,實在有深刻的意義。隨著春天的腳步向我們走來,萬物復甦,萬象更新。脫卻一冬的沉悶,新的生命掙脫了枯萎的束縛,在枝頭綻放出勃勃生機。而復活節之前四十天的大齋期,正是等候預備迎接主復活的時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來思想創世紀所記載的洪水事件、挪亞方舟以及挪亞之約,對我們屬靈生命的潔淨與更新會有特別的意義。
若單從創9:8-17挪亞之約來看,我們不免會落入簡單的樂觀,只看到神已經以雲中彩虹為記,與挪亞和他的後裔,以及從方舟裡出來的一切活物立了「永約」,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創9:11)。
而且在這個約裡神沒有對人作出任何的要求。當每一個挪亞以後的人讀到這約的時候,都會為此感到歡呼雀躍。但我們若從第6章開始全面完整地來思想和考察神與挪亞立約之前世界所經歷的洪水事件,我們就會對挪亞之約產生敬畏的感恩。在此,我們分享三個方面的信息:
一、神對罪惡的潔淨
思想挪亞之約不可避免地必須回顧洪水事件的起因。經常會有些人因為對聖經的一知半解,從而對上帝產生極大的誤解。比方說,上帝不是愛嗎?他為什麼還用洪水毀滅了那麼多的人呢?如果對聖經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們就不會提出這樣的疑問了。
創世紀6:1-7是整個洪水事件的起因。聖經說,洪水以前的時代,5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6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這節經文簡明而深入地描寫了當時全人類的屬靈狀況:罪惡很大,終日思想的盡都是惡。
是什麼樣的罪惡,多大的罪惡讓神對人如此憂傷痛心呢?原來,1當人在世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2 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這節經文裡確實有些難解之處。比如說,神的兒子們是指誰呢?
有解經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比如初期教父多把上帝的兒子解作(墮落的)天使;而奧古斯丁則理解為賽特敬畏上帝的後代,而把人的女子理解為該隱不敬畏上帝的後代;近代也有解經家將上帝的兒子解作執政掌權的人,如外邦的君王或法官等,他們看見平民百姓的女兒美貌,就驕傲自大,目無上帝隨意強佔為妻。並且各種解釋都提出了各自的理由,但各自都有值得商榷之處。
然而,即便如此,經文的重點仿佛並不在此,而是旨在於要告誡(五經及後來的)讀者,當時人犯罪性質、步驟和可怕的後果。洪水之前人的罪,與伊甸園裡始祖亞當夏娃所犯的罪有著驚人的相似:
在伊甸園裡,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創3:6)注意三個要點:看見…覺得好…摘下吃;而在挪亞的時代,2 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創6:2)
同樣注意三個要點:看見…覺得好…娶來。希伯來原文裡,前處的經文裡的「摘下」與後處經文裡的「娶」是同一個字。始祖是看見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總之一點,就是可以滿足人的私慾,從人本主義的角度說,可以滿足人的需要。
於是,就不管上帝有何吩咐,有何命令,不管上帝的旨意如何,也不管吃了有何後果,只要是能滿足人自己的欲望和需要的,就摘下來吃了再說。這是始祖的罪。
再看看洪水以前的世代。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不管是否違背上帝各從其類的命令,也不管是否違背上帝對人設計的一夫一妻的創造秩序,或是自己佔有女子的方式、手段是否合乎上帝的心意,更不管這樣隨意挑選女子為妻有何嚴重後果,只要是自己看著美貌,只要是能滿足自己肉體的需要和欲望,就可以「隨意挑選」,佔為已有。這是那個時代的罪。我相信,我只是那裡眾罪中的一個典型而已。
這大概是人們犯罪的共性。只要能滿足人的私慾,不管是否符合或違背上帝的誡命和旨意,也要隨心所欲。試想想,如今的世人有沒有逃脫這罪的三步曲呢?為了滿足人的需要,人可以隨意攫取自然資源,可以隨意捕殺野生動物,可以隨意巧取豪奪他人的資源,可以隨意離婚再婚,可以隨意弄虛作假,可以謠言滿天等等,而全不顧上帝的誡命和旨意。
作為基督徒,我們也要深刻反思,我們有時是不是也同樣落入了這種引誘試探之中呢?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我們有隨意違背神的命令嗎?神命令我們作的,我們就不去作,因為能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命令我們不能作的,我們就是要作,也因為能滿足自己的私慾。
最可怕的是,當這樣的罪惡成為一個時代的普遍狀態的時候,聖經說,那時,人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終日」,就是成天到晚。「盡」,就是全部。當人從早到晚全部時間都在思想惡事,而不思想敬畏上帝之事的時候,人就差不多走到盡頭了。
也難怪乎聖經說,6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這裡耶和華的後悔,並不是說耶和華現在發現他當初造人的決定是錯誤的,而是因為人的罪惡,他為人感到憂傷和痛心。神是聖潔的,他絕不容忍罪惡。他一定要審判和刑罰罪惡。
神又是滿有慈愛,滿有憐憫的上帝,他不願意他所創造的人類就這樣眼睜睜地隨從私慾,任意妄為,走向完全的墮落和徹底的滅亡。
於是,7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洪水是神藉以施行審判,潔淨那已經全然罪汙敗壞的世界的工具。
挪亞之約並非要告訴我們,神已經不再在乎人的罪惡。神依然是那位完全聖潔,絕對公義的神,他仍然憎惡罪惡。人類犯罪依然會帶來極其嚴重的果。只是神顧念人和地上的活物不過是塵土,出於他極大的慈悲和憐憫,他以立約來約束自己不再以洪水滅絕罪人和活物。然而,他卻要在將來的某一天,將人全人類的罪都歸到他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的的身上,讓他的兒子代替人類承受了罪的刑罰。
當今又有多少人何曾不像那個時代的人,終日思想的盡都是惡呢?人們不愛上帝,否認上帝,眼中只有世界,心中只有自己。如果說那時人最大的問題是偶像崇拜和性犯罪的話,如今又有多少人不是也落入更大、更多、更深的罪的泥潭嗎?
所以,讓我們警醒:若是我們還在一味地隨從私慾,任意妄為,犯罪作惡,我們當謹記,我們不單單是讓神的靈為我們憂傷,我們也不要藐視神的慈悲與寬容。要知道,神出於他的公義與聖潔,也一定會審判和刑罰罪惡,一定會潔淨罪惡,我們也全面臨神的審判和管教。
二、神的憐憫與更新
在整個洪水事件的過程程中,除了體現了上帝對人類罪惡的審判,更多地則體現了神對人類與世界的憐憫與更新。如果仔細觀察經文,我們就不難發現,從創世紀的第8章開始,多處經文都響應了創世紀第1、2章上帝創造的內容。
例如,洪水之後, 神叫風吹地,水勢漸落。(創8:1)這裡的「風」原文也譯作「靈」。本節經文有意呼應了創1:2「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上帝從最初的空虛混沌無序的狀態,借著他的靈開始了他的創造。如今,在洪水的無序混沌中,上帝同樣要借著他的靈開始新的創造。
接下來,當洪水消退之後,「正月初一日,地上的水都幹了。挪亞撤去方舟的蓋觀看,便見地面上幹了。」(創8:13)這響應了創1:9,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
而創8:15-17,上帝吩咐挪亞「17在你那裡凡有血肉的活物,就是飛鳥、牲畜,和一切爬在地上的昆蟲,都要帶出來,叫它在地上多多滋生,大大興旺。」則是響應了創1:20-22節, 「神就賜福給這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
最後,是神對挪亞及其後的賜福。神賜福給挪亞和他的兒子,對他們說:「你們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創9:1)並且同樣賜給他們管理動物的職份,「凡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連地上一切的昆蟲並海裡一切的魚,都交付你們的手。」(創9:2)
神賜給挪亞及其後裔食物,而且同樣為他們立了一條命令不可吃血。儘管在細節上與創世紀第1章裡神對亞當的吩咐有些不同,但都響應了創世紀1章的神最初創造內容。所有這些都讓我們看到,原來,神藉著洪水要做的事情,不單單是要潔淨和審判。
相反,更多的是要更新和再造,這是上帝真正的目的。上帝要通過潔淨那個全然罪汙的世界來重新更新並恢復他所創造的美好世界。上帝不是在毀滅,而是在施行拯救。而洪水也不單是神審判的工具,而更多的是神除去世上罪惡與混亂,重新更新和建立新秩序的工具。
上帝為什麼這樣做呢?他完全可以全部毀掉,重新再造,他也完全有能力做到。但他卻選擇如此的拯救。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上帝「記念」。「1 神記念挪亞和挪亞方舟裡的一切走獸牲畜。」(創8:1)
當聖經記載上帝「記念」某人或「記念」他與某人所立之約的時候,就表明上帝要採取行動為那人謀福祉。上帝記念挪亞,(創8:1)記念也亞伯拉罕。在傾覆所多瑪的時候,拯救了他的侄兒羅得。(創19:25)上帝「顧念」拉結,使他生育。(創20:22)上帝「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25 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出2:24-25)於是差遣摩西帶領他們出埃及。上帝記念人的例子在聖經裡實在太多大多。
事實上,上帝無時無刻不在記念著他所創造的人。正因為他記念,他才命挪亞造了一艘方舟,挪亞一家才可以進入方舟得以躲避洪水。正因為他記念,他才命挪亞帶領動物進入方舟,可以留下餘種。也因為他記念,他才為著全人類永遠的福祉,寧可忍受用洪水來潔淨和審判那個世代之痛,也要施行拯救,更新創造,給整個人類帶來新的盼望。
因為上帝記念,他就為著將來所有世代的人(for all the future generations, Gen1:12, ESV),與挪亞和他的後裔,以及「全地」(創9:13)立下永約,以虹為記,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創9:11)而他完全知道,人還會繼續犯罪遠離他。
所有這些,無不讓我們看到,上帝同時也是一位多麼滿有恩典,滿有憐憫的神。正如先知以西結所言,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結33:11)這便是上帝的心意,他要讓罪人在無有指望的時候,仍然可以盼望他的救恩。
或許,有時候,當我們被過犯所勝,跌倒犯罪之後,我們對上帝也是恐懼戰兢,畏懼上帝公義聖潔的審判。然而,洪水事件讓我們再次看到,我們仍然不必絕望。因為主耶穌說,「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審判世人」),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無論何時,當我們從罪中迴轉,悔改歸向耶穌基督的時候,慈悲憐憫的神仍然為我們存留著得救的盼望。
今天,讓我們在神面前省察,我自己要離棄哪一項罪惡呢?是不信嗎?是懶惰嗎?是不聖潔嗎?是貪戀世界嗎?是拜偶像嗎?……求聖靈光照我們,讓我們從今天就悔改歸回上帝。他必要如經上所應許的,「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三、挪亞遵命順從的榜樣
在這之中,人能有什麼參與呢?人是完全被動的嗎?儘管潔淨與審判、拯救與更新都完全是上帝主動施恩的結果,但神總是在揀選一些合他使用的人與他同工,來參與到他的救贖大工中來。挪亞一方面是神拯救的對象,一方面也是神拯救人類的同工。在挪亞身上,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神的僕人的榜樣。
挪亞完全遵從神的命令,聽從神的差遣。在那個罪惡的時代,他不隨從世界罪惡的潮流,也不受世俗的汙染。那時世上還從來沒有過洪水,上帝命令挪亞造一艘方舟。在當時看來,這是一艘無比巨大的船,挪亞一家要一百二十年才能完成。不光是巨大的工程,難以克服的困難,而且當時那些犯罪作惡的人要如何嘲諷、譏笑挪亞的愚昧,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聖經讓我們看到,無論神如何吩咐,挪亞都沒有任何的懷疑,沒有任何怨言,也沒有打任何折扣,就完完全全遵照執行了。接下來,上帝命令挪亞要把動物一公一母地全都帶進方舟,又為它們預備食物,照顧他們,挪來仍然不嫌工作如何浩大繁瑣,好照樣如此行了。
聖經記載「22挪亞就這樣行。凡 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創6:22)「 5挪亞就遵著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了。」(創7:5)又有兩處說挪來所做的「…正如神所吩咐挪亞的」,(創8:9,16)這就是挪亞對神單純的信心和完全的順服。
彼得後書說,「 神也沒有寬容上古的世代,曾叫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代,卻保護了傳義道的挪亞一家八口。」(彼後2:5)挪亞是一個在罪惡的世代傳神義道的人。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在那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世代,用一百二十年來宣告神要降下洪水審判世界的警告,傳講罪人要悔改得救的義道,需要多大的信心、愛心、勇氣和對罪人的寬容忍耐,又要遭受多少的逼迫和漫罵和譏諷。然而,挪亞還是遵著神的命令行了。
所以,聖經說,「8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創6:8)因為「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 神同行。」(創6:9),這便是我們每一個神的兒女應該效法的榜樣。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如挪亞那樣,遠離罪惡,遵守主道,遵命順從,一生與神同行。
結語:再思挪亞之約
洪水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犯罪的傾向,方舟所帶來的拯救也只是耶穌基督完全救贖的預表。人要重新悔改,完全回到神的懷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只是神已經與挪來及其後裔,以及一切被拯救的活物立約——以虹為記,「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創9:11)為人類再次開啟了一個嶄新的起點。
挪亞之約與聖經裡其他任何約所不同的是,在這個約裡,神沒有約定挪亞及其後裔要可做的事,卻只是以約的形式束縛了神自己要做的事,永不再用洪水滅絕世界。面對上帝這樣無限的愛,無限的忍耐與寬容,作為每一個被上帝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又用他兒子的寶血潔淨,又以聖道和聖靈更新的我們,又當懷著如何的敬畏,以聖潔和愛一生與神同行,一身忠心侍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