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讀書會 ▏愛上閱讀,從愛上一本書開始...

2020-11-26 騰訊網

春和景明心情暢

12字訣 不能忘

勤洗手、勤通風

戴口罩、不聚集

抵禦病毒的法寶

小編還要再加上一條:

愛閱讀

3月,巴陵石化職工書屋堅持「少出門、不聚集」的原則,為書友們搭建自由輕鬆的線上閱讀交流平臺,用閱讀為親們注入精神養分,增添戰勝困難的勇氣與力量!

第一期線上讀書會

巴陵石化的書友們分享了哪些好書呢?

快隨小編共赴這場「心靈之約」吧~

張逸雲:中國小說學會會員、湖南省作協、中國石化作協會員

他是文學湘軍實力派作家,「文藝嶽家軍」領軍人物之一。著有長篇小說6部,出版、發表文學作品200多萬字,多部作品在全國、中國石化、省市文學創作大賽獲獎。

分享:

《柳毅傳奇》

「用溫愛之筆重塑地域文化圖騰」

張逸雲分享他根據中唐著名傳奇小說《柳毅傳》創作的長篇小說《柳毅傳奇》。在忠於傳奇小說《柳毅傳》故事原貌基礎上,張逸雲大量收集整理了嶽陽地域文化素材,歷時5年,創作長篇小說《柳毅傳奇》。小說大膽進行藝術創新,以柳毅成長為線索,將柳毅塑造成人性與龍性結合的共主,在人性搏擊龍性、自我完善過程中,追尋道德情操完美與崇高,給讀者展示出全新的藝術視角。

小說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手法,塑造了一位不畏強權、堅持正義、崇尚仁義、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較好地展示了嶽陽地域文化特色和魅力。

《柳毅傳奇》同我國最古老的四大民間愛情傳奇「天仙配」「白蛇傳」「梁祝」並駕齊驅,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玄秘傳奇。從天庭到天朝,從京師長安到湘水土著,從地面到水域龍宮,忽而奇峰突起,忽而波飛浪卷。運用浪漫主義的奇思幻想,巧妙地設置離奇怪異,卻不失藝術真實的生活場景,增加了作品情節的藝術魅力。

張逸雲希望大家能利用宅家時光,讀一讀這本以「大愛」為主題的小說,感受書中所表現的勵志、仁愛、善良,以及傳統美德。

楊政剛:橡膠部紀委副書記、綜合黨群科副科長

他是全國冬泳協會會員、中石化作協會員、嶽陽市作協會員、雲溪區作協理事(主攻小小說寫作),在《工人日報》《湖南日報》《嶽陽晚報》《洞庭之聲》《企業黨建》《企業文化》等多家媒體均發表論文、言論和小小說。

分享: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孟子》,深深地被該書清晰暢達的說理,逼人的氣勢所感染。

孟子提出「仁政」,主張德治。其「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思想都很熟悉。其「仁政」觀點,被歷朝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治國良策。另外,書中有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如「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告訴了做人處事之道,啟迪了人們智慧。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典籍,閱讀它,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啟迪心智,開拓視野。

李鵬程:煤化工部工會副主席

他喜歡安靜和讀書,認為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分享:

《槍炮、病菌與鋼鐵》

難道病毒與槍炮、鋼鐵有聯繫?疫期,看到書架上這本書,頗覺好奇,花了一些時間閱讀完,有些體會,與書友共享。

原來槍炮、病菌與鋼鐵,是該書作者賈雷德·戴蒙德挑選出來的三樣在16世紀前先進文明所擁有,但落後文明所沒有的事物。為何這三樣東西成為了當時不同文明之間的分水嶺?作者在書中重點進行了探討。

他寫此書的起因源自一個紐幾內亞的政治家朋友。為了尋找「紐幾內亞文明大大落後於歐洲文明」的真正答案,他開始四處搜集信息,並將這個問題擴展到歐亞大陸的民族,尤其是仍然生活在歐洲和東亞的民族,以及移居到北美控制著世界財富和權力的民族。

作者用了十九章內容循序漸進地論證和總結,邏輯嚴密,舉例精當,觀點震撼,讓人折服,這是一本探究人類社會命運本源的社會學好書,值得大家讀讀。

周莎:樹脂部銷售物流中心外貿經理

她性格開朗,愛好廣泛,愛讀書、愛運動、愛旅行。座右銘: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關於讀書,她說: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人生就是一場體驗,珍惜生命,感恩生活,認真工作,開心度過每一天!

分享:

《久坐不傷身》

周莎分享的是她剛看完的一本健康類書籍《久坐不傷身》,想必很多書友們和周莎一樣,看到書名就很好奇,怎麼才能「久坐」還「不傷身」?

她說「這本書篇幅較短、圖文並茂,針對頭部、頸部、背部等六個容易受到嚴重影響的身體區域,講解了一些簡明易懂、輕緩柔和的拉伸練習和力量訓練,這些練習不受限於場地和器械,你可以就在辦公桌前,每隔1小時站起來練習幾分鐘,就能夠有效地拉伸你的身體,釋放你的壓力。

經歷了這次疫情,我們更加懂得健康的重要,生活再忙碌,也不能忽視自己的身體。時而抽出一些碎片時間,鍛鍊一下,讓鍛鍊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重要,也必將受益無窮,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聶健:煉油部環己酮裝置駐點設備技術員

他是來自遙遠新疆的小夥子,性格開朗,對生活和工作,好像永遠充滿了熱情。這源源不斷的熱情動力,大概是來自他喜歡讀書,讀史的興趣使然。

他說:讀書讓他變得喜歡思考,不糾結於事情的表相,對待工作、對待生活,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分享:

《中國通史》

今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工作節奏,宅在家中的我,無意中翻看了哥嫂從圖書館借來的《中國通史》,頗感興趣,細細品讀起來。

一部中國通史,一部民族發展史,一部國人成長史。讀史可以引發對人生的深入思考,讓自己明白很多道理,大到治國,平天下,小到修身,齊家。有助於加強我們對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認識。可以避免我們對錯誤重蹈覆轍,習古而鑑今。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正所謂「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培根曾說過「讀史可使人明智」,無論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我們都必須以史為鑑。

一個國家,歷史是經驗,教訓,明鑑,秉承,是過去的沉積,未來的嚮導;一個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教你融今貫通,懲前毖後,是學習的源泉,進步的信心。感恩筆者,願與書友同行,與歷史相伴!

湯茜:橡膠部SIS裝置工藝技術員

她曾獲得總部第七屆青年英語風採大賽區域賽三等獎、「易捷杯」青春助力扶貧營銷大賽團體銀獎。

閱讀是她閒暇時的消遣,也是忙碌時的精神食糧。她說:讀書,是為了習得專業知識,也是為了人格養成,為了心靈開闊。大千世界,究竟何為真,何為善,何為美,如何更好與自己跟他人相處,相信書裡都有答案。

分享:

《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

本書作者是史丹福大學備受讚譽的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凱利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管理壓力,並在生活中做出積極的改變。

每個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中都面臨很多壓力,單重的或者是多層次的。例如求學壓力、求職壓力、加薪升職壓力。任何一天,繁瑣的工作,糟糕的天氣,政治,越來越長的代辦事物清單,包括我們現在面對的疫情,都讓人感覺備受壓迫。

作者在書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寫如何轉化壓力,而貫穿其中的重要理論基礎就是:相信壓力是有益的。書中提到的一個重要理論還有「利他源於痛苦」,即你自己還在痛苦,卻還有助人的本能。就像我們看到的,關懷創造韌性,無論利他行為是從痛苦中自我拯救,或僅僅是對他人痛苦的自然反應。對別人的苦難採取更富同情心的反應,能激發同理心,驅動助人行為,反過來也能提升自己的幸福。

我想那些正在經受壓力帶來痛苦的人,看完這本書之後,應該會有不小的收穫。書裡從頭到尾,我們會反覆看到一個重要主題:痛苦經歷的好處,並非來自壓力或者創傷事件本身;它來自你自己,來自困境喚醒的力量,來自化艱難為意義的人類自然本能。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並明月霜天高

——朱熹

讀書明智,滋養心田

期待與你相約線上讀書會

……

相關焦點

  • 愛上閱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袁文芝,深圳讀書會閱讀推廣人,心理催眠療愈師,曾在教師培訓中心負責市場管理。 袁文芝 在《書生說》欄目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把生活比作創作的意境,那麼閱讀就像陽光」。在人生最低谷時,閱讀幫助我度過難眠之夜,失眠時讀名著、勵志書。閱讀就像一束光,給予我力量,照亮內心的黑夜,讓我走在光明大道上。
  • | 攻克不讀書的5個理由,愛上閱讀
    針對以上5個問題,我們將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①忙於工作,沒時間讀書有些人選擇強迫自己讀書,剛讀十分鐘,就開始擔心明天要交的報告,每當這個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很難靜下心來讀書。如果你用的是iphone手機,打開設置-電池-下拉頁面,會看到你過去一段時間的記錄,清晰的看到你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哪些是用來工作的,哪些是純粹的刷手機,合理的分配一些時間出來,用來閱讀,堅持一段時間,或許你會驚喜的發現,自己可以讀完一本書。所以攻克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擠時間出來,如抽出刷手機的一部分時間,將讀書放在最優先的位置。
  • 整本書閱讀,從老師愛上讀書開始——《紅星照耀中國》閱讀指導
    部編版語文教材開始施行以來,網上就盛傳一種說法: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這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不值一辯。不過這話倒也道出了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本人一直篤信:小學高年級後,語文學習的首要任務就是閱讀。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極骨感。放眼全國教育界,真正把閱讀搞好的學校,竊以為鳳毛麟角!
  • 智慧父母:讓孩子愛上閱讀的「羊皮卷」
    今天,我開始熱愛閱讀。今天,我學會讓自己成為閱讀的主人。今天,我重新審視孩子的閱讀,我學習閱讀的智慧,用愛傳遞給他。只要用理性的頭腦代替一時的衝動,養成良好的習慣,全心全意去實行,我就一定會發現閱讀的樂趣,喜歡閱讀,愛上閱讀。我要讓自己愛上閱讀我不再把閱讀當成一件苦差和可有可無的事情。我要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並用文字記錄下來,直到把整本書全部讀完。
  • 陪你一起走在愛的道路上——線上共修讀書會歡迎你
    給你有深度的靈性一、什麼是線上共修讀書會?線上共修讀書會就是在微信上每周定期組織大家一起研讀靈性經典,陪伴大家一起走在愛的道路(修行之路)上,共同修行,共同成長。每個共修小組成員會在9人左右,其中一人是領讀人。前期線上共修讀書會暫由我來領讀,之後也會有更多的領讀人加入。
  • 愛上這裡,只要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
    可能只要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一本書:《米格爾街(Miguel Street)》by V.S.Naipaul一本書:《純真博物館(Masumiyet Müzesi)》by Ferit Orhan Pamuk
  • 【教育】突然愛上了自主閱讀,米樂的自主閱讀啟蒙之路,可以借鑑!
    這個暑假,一年級的米樂突然愛上了自主閱讀,讀起書來如痴如醉。一個暑假讀完了十本書,共計151萬字。分享一下米樂的自主閱讀啟蒙之路,供家長們借鑑。閱讀的重要性不再贅述,無限相信閱讀對孩子的積極影響,這就對了。
  • 遇見故宮600年 登上微博熱門話題,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再次刷屏
    線下內容精彩紛呈,線上#遇見故宮600年#登上微博熱門話題,網友刷爆評論區。話題雖然經歷跨年,但熱度不減,2020年喜逢紫禁城600歲的生日,全網就數字閱讀、故宮期許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了熱烈討論。截至目前,#遇見故宮600年#話題閱讀量已經突破2000萬,累計討論超6000條。其中參與話題討論的不乏@思想聚焦、@當時我就震驚了以及媒體@深圳新聞網等眾多微博大V。
  • 如何才能從小幫助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讀《孩子是如何學習的》這本書,第四部分,分享!從2017年開始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就出現了一句話,叫做:「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可見閱讀的重要性。據媒體報導,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 niwo線上讀書會 | 你若讀書,風雅自來
    在這個「一鍵搜天下」,信息唾手可得的科技時代,你,有多久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書了?人到中年,我們都為人父母,事業穩定,已經不再需要為了分數,文憑、職稱,故作文藝和高雅的姿態,甚至是文化或財富的炫耀,而繼續讀書了。這是一種解脫,但同時也是一種困惑。所以,今天,我們到底為什麼而讀書?你是否有過這樣神奇的閱讀體驗?
  • 聽完了574本書後,我討厭各種形式的讀書會
    所以在《每天聽本書》產品推出來的時候,我也順理成章的付費了,後來還因為完成了每年聽365本的任務,又獲得了全年半價聽書卡,不過,沒有又堅持聽完365本,我就徹底放棄了聽書。放棄的原因很簡單,我發現聽書這種閱讀形式,與讀書本身沒有什麼關係。
  • 為教育讓兒子入美籍的董卿,也讓我們開始思索如何幫孩子愛上閱讀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古詩詞大會》一開播,就被大家開始追看的原因,我們看到董卿信口就拈來的古詩詞,才意識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那麼美國孩子怎麼在閱讀上超過我們的呢?學校的作業,校外補習班的作業佔據了孩子們一天大部分的時間,在這個時候你讓他們再去大量地進行課外閱讀也是不現實的,但是閱讀興趣越早養成越對他的人生有幫助。董卿之所以可以愛上閱讀,除了和她父母嚴格教育有關更和她當年所處的寬鬆教育環境相關。
  • 一本書讀懂「狐狸精」通史文化:以明讀書會攜手《狐說》作者在京...
    (原標題:一本書讀懂「狐狸精」通史文化:以明讀書會攜手《狐說》作者在京舉辦新書分享會)
  • 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讓他愛上閱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怎樣培養孩子閱讀能力,還有怎樣能讓孩子愛上閱讀?什麼時候開始閱讀?永遠不會太早!如果可以的話,開始閱讀的時間,最晚不要超過6個月,因為6個月以後,寶寶的活動能力日益增長,他會傾向於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探索運動技能上,如果之前沒有閱讀的習慣,在寶寶學習爬乃至學習走路的時候,讓他靜靜的坐定讀書,會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
  • 散文:愛上網絡,愛上閱讀
    愛上網絡,愛上閱讀 作者:心之聲   今天早上起床後先打開電腦,登錄了散文在線網站。在裡面看了一篇文章《你若安然,我便心暖》作者:高山流水。這篇文章寫得很好,我看後很感動。網上的朋友們雖說不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省份,但卻有著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喜歡閱讀,喜歡文字。愛好文學的人,心靈都是相通的。在品讀他們的文字中漸漸地了解了他們,熟悉了他們,也從他們的文字中看到了自己的心情和影子。  我們都是一些喜歡文字,熱愛文字的人,我們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寫作就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精神食糧和精神支柱。我們為寫文時來的靈感而興奮、而快樂。
  • 愛上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深信閱讀的力量,堅信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修養,甚至打造一個人的靈魂。記得有位學者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 ...經典,為人以正 ——山東政法學院圖書館閱讀推廣之「悅正」讀書會
    王晶老師引用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詩句「人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告訴同學們過一個詩意人生。這份詩意是本書呈現的生活最自然狀態,是物質與精神的完美融合,是心靈自由的歸處。  2020年5月,疫情尚未解除,悅正讀書會採用騰訊會議形式舉辦了讀書會第十八期《五百年來王陽明》線上分享交流會。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整本書的精華,全都在這裡啦!
    用社交網絡召集讀書夥伴:線上的方式有豆瓣小組,讀書平臺創建的讀書會,微信群組,線下可以尋找同樣有著讀書愛好的朋友交流,或者參加讀書講座,作家發行新書時的訪談等等,尋找更多的樂趣和意義。04 集中讀書法 讓你短時間牢記書中內容將書中內容轉化為資料庫:將書中內容分為三部分,言之有理的內容,表達出色的內容,體現作家洞察力與智慧的內容。
  • 《明朝那些事兒》:3000萬人因為這本書愛上了明朝,愛上了歷史
    他的書在暢銷排行榜上,蹲了幾天、幾月、幾年,然後是幾十萬冊,幾百萬冊,幾千萬冊。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這本書的發行量可以排進前十五名。這讓領導和同事們對他刮目相看,他自己都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寫明史,偏偏當年明月和《明朝那些事兒》大火了呢?
  • 共讀一本書,思想碰撞出新知!濟南市天橋區開展聞韶讀書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世金 實習生 趙長春11月19日,濟南市天橋局教育和體育局開展第九期「聞韶讀書會」,多位老師齊聚一堂,一起探討自己的讀書見解和自己對日常教學的感悟。在「聞韶讀書會」中,老師們共同閱讀《插上翅膀,貼地飛行》一書,探討自己對於教育教學研究和教書育人方面的見解。隨後,老師們通過閱讀《論語》,從經典名著中尋找方向,為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借鑑。在詩詞鑑賞活動中,老師們通過朗誦經典詩文,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詩文之美,陶冶高尚情操,促進教師個人素質的提高,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