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574本書後,我討厭各種形式的讀書會

2020-11-26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張諾諾在杭州,ID:nuonuozaizh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

前幾年,我是得到的忠實用戶,大概可以排在前5%那種。所以在《每天聽本書》產品推出來的時候,我也順理成章的付費了,後來還因為完成了每年聽365本的任務,又獲得了全年半價聽書卡,不過,沒有又堅持聽完365本,我就徹底放棄了聽書。

放棄的原因很簡單,我發現聽書這種閱讀形式,與讀書本身沒有什麼關係。開始聽書時覺得驚為天人,真是好;聽幾十本後就覺得,嗯,這裡面有幾本還不錯,書名記下來;聽完574本,就會感覺,怎麼這些書聽起來都差不多?甚至連之前記下書名的書,也不想再看了。

讓我有同感的還有各種形式的讀書會,早期是拆書幫,後來是讀書會,有定期讀書分享感想的,有輪流朗讀的,有線上的也有線下的,再後來就是每天聽本書,樊登讀書會之類的有著各種服務和記錄的線上讀書產品了。

倒不是說這些產品和活動不好,轉述師讀書水平肯定比我高,聲音也好聽,各種讀書會裡,也是高人頻現。只是,讀書這件事,真的需要聚眾進行嗎?讀書的目標是什麼?

2

我有參加幾個讀書群,每天都會有人密密層層的在裡面發和讀書相關的信息,大家都在熱切的互動,我也偶爾會甩一些連結進去。平時並不太關注這些群,偶爾一看,發現大家看似互動,其實都是在自說自話,同樣的,我甩進去的連結也一樣沒人看,就如同我也很少看別人分享的內容一樣。當然,這裡的不看並不是傲慢,而是,大部分人的分享,掃一眼就會發現,沒有什麼看的價值。

我是怎麼知道的?我曾經參加過一個90天讀書打卡活動,群裡就3個小夥伴,而且我們神奇的堅持完了90天。這個過程中,最開始我們就很熱切地看書,每個人每天可以分享好幾百字,慢慢的,字數越來越少,有時候是為了打卡,拼命的翻看幾頁,然後草草發出去。這樣的分享內容有閱讀價值?墳頭上撒花椒——麻鬼呢?。可是打卡這件事很爽啊,看,我堅持了30天,看已經到50天了,加油,就快90天了!這種感覺和「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是成就感是一模一樣的。沒有等到第二個90天,我們就都發現了這樣讀書毫無意義,三個摩羯座實在受不了了,不約而同解散了群。

且不說為了追求成就感而讀書,即便是真的讀書,每個人的理解力都大相逕庭。好書往往要看幾遍才會讀明白,要解其意甚至要時間和契機,直到我們在生活中看到某個畫面有所觸動,才會真的讀懂一本書。讀一遍甚至讀幾章,就匆匆分享出來,就像菜還沒有煮熟就上了桌,怎麼忍看?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極優秀的轉述師幫我們讀書,講的很好很漂亮,聽的人也不見得有收穫。各種讀書會分享的書,多數是教你怎麼做的暢銷書,只需要概括中心思想,要如何克制情緒,要如何深度面對內心,要如何。。。聽的時候如靈丹妙藥,轉頭孩子一哭,腦海裡不假思索的生出煩躁,口中差點就要不耐煩的甩出一個「滾」了。

而真正的好書,並不適合轉述。比如《紅樓夢》,歷史書上的概括就是四大家族的興衰和寶黛釵的愛情故事。聽完了,你還想看嗎?最好的情況是遇到了很優秀的轉述師,拆解了一本好書,聽完了,你決定自己去找原版看看。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數是這本書真的很好,好到即便轉述師講的很優美,你也會感受到轉述師的片面,以及這本書在召喚。可是,如果平時也都有閒心去思辨轉述師說的話了,當然是自己看書了,為何還會去聽書?

3

各種類型的讀書會看下來停下來,都極強烈的傳遞給我「精緻」和「急」這兩種感受。我看書不多,對紙質書沒有執念,看得也雜,什麼仙俠志怪風土人情科幻人文全都上,不拘泥暢銷不暢銷,名著不名著,雜七雜八下來,有兩個特別深的感受。

一是讀書就是自己的事。哪怕讀三流作家寫的鬼故事,不配圖版也比配圖版精彩,因為圖片一出,驚悚恐怖的感覺是很強烈,可腦海中也就再也想不出其他畫面了。薦書之人切莫學那急躁多事的編輯,饅頭蒸好端上來就是了,還要給客人嚼好。二是生活處處皆學問無論什麼類型的書,甚至看戲曲,打遊戲,聽故事都會傳遞給人一些信息。信息是有優劣不假,但不同的人不同的契機不同的背景,感受都是千差萬別的。好書源自經典,良藥來源生活。無需把「讀書」看得太高,不妨試試海納百川。

最後,附一段我很喜歡的黃梅戲《送香茶》的詞結尾吧。不識字的陳月英聽故事看戲文也知道古和今,你我既然識字,豈有人云亦云之理?

附:黃梅戲《送香茶》選段

張寶童:妹妹天天做針線,未讀詩書入孔門,古代之事你怎知曉?

陳月英:常聽故事,看戲文。懂一點夏商周秦晉,也知道些隋唐元明古和今。哥哥把四書五經念,妹妹聽久了也會三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女居事乃人之大倫也。聖人禮法也講。男有室女有家呀。

張寶童:知道禮法就好。熟知禮法好商量,兄妹同室太荒唐。昔日有個隋楊廣,戲妹惹人笑斷腸。

陳月英:隋楊廣何必掛嘴上,他是有名的大昏王,戲親妹好似那禽獸一樣,養老院氣死了太后皇娘。他的妹芳魂不散隨風飄蕩,變瓊花在揚州吐幽香,小昏王去揚州把瓊花觀望,修挖了澱河長提千裡長。隨堤兩旁都插楊柳,澱河床撒駛行舟民遭殃。烽火遍地幹戈起,十八家寨主反朝綱。賊楊廣被三尺白綾勒脖項,李世民登基坐殿稱大唐。哥哥你分明把錯話講,不該拿昏王楊廣打比方。我兩人不是一個父母養,我姓陳來你呀你姓張。

張寶童:我兄妹雖不是一個父母養,也不能男女同室廢倫常。昔日有個趙匡胤,千裡打馬送京娘,同行不亂如親兄長,留下美名萬古揚。

陳月英:提起那趙匡胤更是笑死人,釋兵權趕走仁兄石守信,桃花宮錯斬義弟魯鄭恩,結拜的弟兄咬牙恨。午朝門反了女將陶三春,莫奈何他披麻戴孝把老盆捧,在鄭恩靈前君叩臣,金蘭之交全不顧,算什麼一位開國有道君。

張寶童:小妹妹性格潑辣心直口快,多聰慧通古今頗有文採。看起來真心實意把我愛,為求婚她特地送杯香茶來。我好比呆頭呆腦的梁山伯,小妹妹是聰明伶俐的祝英臺。再不能死抱五經掉書袋,打燈籠也難找這樣的女裙釵。

相關焦點

  • 【私享讀書會】8月18日《被討厭的勇氣》
    在飛機上,拿起它就再也放不下;在青島講師班的中午休息時間、晚上入睡時間,著魔似的讀完,對於個體心理學核心理念的詮釋,用辯論對話的方式解讀得一針見血,喜歡正面管教的你們,一定會是這本書的粉絲。人流程:讀後感分享、章節討論、問題討論、實踐討論。
  • 參加樊登讀書會後,我總結的3個深度閱讀方法
    我可不想假期吃吃睡睡一時爽,到了開工上班淚兩行呀。當聽到假期延長的消息,內心還是有絲小竊喜的,因為終於有了寶貴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可以將這難得的假期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樊登在自己的節目中回憶:之前在央視工作的時候,自己寫的稿子經常得不到節目組的認可,心情特別鬱悶。
  • 開在鄰居家的讀書會
    南城黃金花園的一個普通單元房裡,一群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正在進行一場讀書會。這個始於去年暑假的家庭閱讀互助組織,半年來已經舉行了十幾場活動,共讀了十幾本書。孩子們對於這個開在小區鄰居家的讀書會,覺得像串門一樣,親切且好玩。孩子們充分表達自己當晚8點,記者趕到讀書會,20平方米左右的家庭客廳裡,十幾個孩子席地而坐,正跟隨主持人給讀書會出主意。
  • 在臺灣的讀書會對我的意義
    來臺灣後的這幾個月讀書會,陪伴我走過這一次的康復之路。從最簡單的層面,每天準時跟著劉老師出門上課,幫助我恢復有規律的生活 。 在香港,我常會一天到晚躲在自己的房間,雖然很無助,但至少很熟悉,有一點安全感。
  • 一本書讀懂「狐狸精」通史文化:以明讀書會攜手《狐說》作者在京...
    (原標題:一本書讀懂「狐狸精」通史文化:以明讀書會攜手《狐說》作者在京舉辦新書分享會)
  • 多彩貴州 書香高原·讀書會大展臺之明湖悅讀讀書會|27°黔地標...
    明湖悅讀讀書會第一期主題分享會合影「有一次,聽到幾個學生討論,借書是為了打發沒有課的時間,我意識到閱讀在學生心裡可能已經產生了微妙的『本質變化』,那時候我就在盤算著要組織成立一個讀書會。這也是我們為何將讀書會取名為『悅讀』的原因,就是希望學生能找到讀書的本意。」
  • 共讀一本書,思想碰撞出新知!濟南市天橋區開展聞韶讀書會
    同讀一本書思想碰撞出新知11月19日晚上,濟南市天橋區教體局「聞韶讀書會」舉行,老師們共同閱讀探討《插上翅膀,貼地飛行》,書中結合王翔宇老師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有關教學研究、教書育人等多方面切實的教育理念,對於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大有裨益
  • 【書香戰「疫」進萬家】之七:威縣讀書會:「我為大家薦本書」
    【書香戰「疫」進萬家】之七:威縣讀書會:「我為大家薦本書」 2020-04-29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世相讀書會 我想用每天1元錢治好你不讀書的絕症,不服試試
    過去兩年,我一直在努力讓「讀書」成為流行:推出新世相圖書館、丟書大作戰、青春版紅樓夢,為幾十萬人提供讀書服務。但我也發現:「不讀書焦慮」仍然狠狠壓迫著我的讀者和朋友。不是人們不想讀書,越是殘酷而孤獨的時代,我們越希望讀書。但生活壓力、碎片化的工作要求,上下班路上的疲憊和煩躁……我們越來越需要讀書,卻越來越難讀完一本書。新的時代,需要新的讀書方式。
  • 來了,鐵王座讀書會來了!
    所以,今天鐵哥我想向大家宣布一個重要消息,經過精心的籌備,由我成立的讀書會分享會——鐵王座讀書會正式上線了。在未來的365天內,我將作為發起人,帶著每一位加入讀書會的朋友品讀100本由我精選的好書。其實,想要提高投資水平,拓展知識寬度,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的功利心在我看來很實際,很可愛。在我的讀書會,我相信有很多會員們都是懷抱著這樣那樣的「功利心」而來的。
  • 樊登讀書會這個爛名字有多可怕
    」讓節目平白無故損失了很多流量,而且逢人得介紹不是邏輯的邏,是姓羅的羅,好在自己肉厚油豐,自帶巨大流量後來大家也習慣了;菜頭叔則覺得比較鬱悶的是真名和鑑,網名和菜頭,行走江湖十幾年,開了個自己的專欄叫槽邊往事,以至於出了本書封面畫一毛驢我覺得也是無奈之舉,所以你估摸著這個解釋的工作量吧。
  • 新百倫574鞋帶系法 新百倫574鞋帶綁法
    新百倫574鞋帶系法 新百倫574鞋帶綁法 2016-06-30 10:55:56 來源:全球紡織網 很多時候,我們買的運動鞋,穿一段時間就會覺得有點厭煩,那麼怎麼樣才會讓運動鞋百搭又有時尚的風格呢
  • 看完這本書,我開始討厭毛姆了
    他成績優秀,足夠拿到獎學金然後考到牛津大學,學校裡的各種獎項他輕輕鬆鬆也能拿到一半兒,但當所有人都認為菲利普將來會先在伯伯身邊做個副牧師,等到伯伯退休再繼承牧師一職時,菲利普卻做了一個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決定,他要退學到德國去讀書。當校長最後最後一次試圖挽留菲利普的時候,他深受感動,並且突然想到能夠榮耀地從這裡畢業再昂首考進牛津大學有多好。
  • 沈嘉柯讀書會:《北野武自述》
    【沈嘉柯讀書會】第五期《北野武自述》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北野武自述》.m4a51:50來自沈嘉柯本期小結【我對北野武的觀感】by沈嘉柯讀書會書友我其實純粹是被這個書名所吸引了注意力,然後第二個原因是因為那個書開始寫著法國記者電影專業的採訪,我還以為他能夠提供一些真知灼見。這一期讀書會,北野武的這本書,只要把法國記者的文欄位落直接跳過去打叉叉就可以了。北野武有一種天生的不按照常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的感覺,結果群眾很喜歡他這一點。因為他活的戲劇性,所以拍的電影才能夠更加的精彩。精彩豐富一點的生活比較有助於寫作創作。
  • 「TMD讀書會」5周年,「讀書會,不只讀書」
    10月12日訊,「TMD讀書會」將於近期舉辦5周年發布活動,同時將對平臺參與分享形式進行升級。 2020年全新升級: 除保留原有圓桌分享形式,限定每次參與人數3-6人外,2020年-2021年初,將採用「遊學」形式,
  • 一塊寫寫《寫出我心》讀書會分享
    今天是一塊寫寫《寫出我心》讀書會開始的第一天,按照活動規則,我作為第一位值日生同學,在社群為大家分享心得體會。下面是我的分享內容原文。哈嘍,親愛的家人們晚上好,按照規則每晚的分享是在9點半到10點半之間,而且今天是讀書會的第一天,輪到我是值日生分享。不過我今天晚一點有點事情,跟班級老師做了說明,只好提前做分享了。
  • 崔永元不懟轉基因,要去徒弟的樊登讀書會講故事了嗎?
    果然,樊登在主持了《十二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車》等一系列高收視的節目之後,開始幹起了別的:他做過雜誌主編,也在大學當過老師,現在做起了「樊登讀書會」,每年給大家講50本書。結果第二次見面問「怎麼樣,看了嗎?」他們就笑說「買了」。然後說「你怎麼不看呢?」他們就說沒時間,看不懂等等。 所以他就發現人們只買書不看書,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他開始覺得應該改變這件事。
  • 雪花飄落之前—平常心的讀書會
    平鑫濤的子女對瓊瑤寫這本書並不認同,雖然他們不置疑她對他們父親的感情,但他們在認定平鑫濤的病情和是否堅持治療上與瓊瑤有很大分歧。平鑫濤的兒子、皇冠出版社社長平雲說,瓊瑤阿姨這本書談的是「善終權」,但我們要討論的不是我父親的「善終權」,而是長照問題。父親中風後一直有意識,可以用簡單的字句與醫生和子女溝通,身體狀況目前也很穩定,之前的腦部掃描結果讓醫生認為未來可能進一步改善。
  • 【讀書會心得】《山田家的氣象報告》
    當接到少兒圖書館「喜閱365」辦公室的小潔讓我下周日到梧桐樹下故事屋講述圖畫書——《山田家的氣象報告》的邀請時,我樂了!腦海中立馬重現上周日,聽完蔡焱同學的讀書會後,我在他們的辦公室裡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地向木木、娟娟、花花介紹《山田家的氣象報告》這本書的場景.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自己挖坑埋自己」?還是說原來小潔他們那時就在那兒等著我呢?不過,不管到底是誰挖的坑,這個坑我都跳得非常開心,因為我實在太喜歡《山田家的氣象報告》這本書,實在太喜歡這本書的作者——長谷川義史。
  • 線上讀書會 ▏愛上閱讀,從愛上一本書開始...
    第一期線上讀書會 巴陵石化的書友們分享了哪些好書呢? 分享: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孟子》,深深地被該書清晰暢達的說理,逼人的氣勢所感染。 孟子提出「仁政」,主張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