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論文詳解!RNA分子如何「主宰」自己的命運?

2020-12-26 騰訊網

RNA:「我的命運我主宰!「

在人體大約30萬億個細胞中,DNA正在被「讀取」成信使RNA(mRNA),這是DNA和蛋白之間的中間步驟,這一過程被稱為轉錄。

科學家們對轉錄是如何開始的有了很好的了解:RNA聚合酶被招募到DNA分子的特定區域,並開始沿DNA鏈移動,邊走邊合成mRNA分子。但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還不太清楚:細胞如何知道何時停止轉錄?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懷特海德生物醫學研究所成員、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教授Richard Young及其團隊和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教授Arup K. Chakraborty及其團隊發現RNA分子通過反饋迴路調節它們自身的形成。RNA分子太少,細胞就會啟動轉錄以產生更多的RNA分子。然後,在某個閾值,過多的RNA分子會導致轉錄停止。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2月16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NA-Mediated Feedback Control of Transcriptional Condensates」。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11.030

這一發現提供了關於成千上萬種非編碼RNA(ncRNA)的潛在作用的一些新見解。ncRNA不被翻譯成任何蛋白,在哺乳動物中很常見,幾十年來一直讓科學家們感到神秘。

一個凝聚物的問題

Young實驗室之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轉錄凝聚物(transcriptional condensate)上,轉錄凝聚物是一種小型的轉錄液滴,將DNA轉錄為RNA所需的分子聚集在一起。來自Young實驗室的科學家在2018年發現了轉錄液滴,他們注意到它們通常在轉錄開始時形成,並在這個過程結束後的幾秒鐘或幾分鐘後溶解。

這些研究人員想知道,支配轉錄凝聚物溶解的力量是否可能與它們產生的RNA的化學性質有關---特別是它的高負電荷。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將是細胞過程通過反饋機制進行調節的最新例子---這是一種優雅、高效的系統,在細胞中用於控制紅細胞產生和DNA修復等生物功能。

作為最初的測試,這些研究人員在體外開展實驗來測試RNA的數量是否對轉錄凝聚物的形成有影響。他們發現,在細胞中觀察到的生理水平範圍內,低水平的RNA會促進轉錄液滴的形成,而高水平的RNA則會阻止它的形成。

跳出生物學的框框

考慮到這些結果,論文共同第一作者、Young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Ozgur Oksuz和Jon Henninger與論文共同第一作者、Chakraborty實驗室研究生Krishna Shrinivas合作,研究了是什麼物理力量在發揮作用。

Shrinivas建議團隊構建一種計算模型來研究積極轉錄的RNA和轉錄蛋白形成的凝聚物之間的物理和化學相互作用。這種模型的目標不是簡單地重現現有的結果,而是構建一個平臺,用來測試各種情況。

Shrinivas說,「大多數人研究這類問題的方式是把分子的混合物放在試管中,搖晃它,看看會發生什麼。人們可以想像這與細胞中發生的情況相差甚遠。我們的想法是,『我們能不能試著在生物學背景下研究這個問題,也就是這個失衡的複雜過程?』」

從物理學的角度研究這個問題可以讓這些研究人員從傳統的生物學方法中退一步來考慮。Henninger說,「作為一名生物學者,很難從現有的數據中提出新的假設和新的方法來理解事物如何運作。你可以做篩選,你可以確定可能參與一個過程的新的參與者、新的蛋白和新的RNA,但你仍然受到我們對所有這些東西如何相互作用的經典理解的限制。而當與物理學者交談時,你所處的理論空間超出了現有數據所能提供的範圍。物理學者喜歡思考在給定某些參數的情況下,某些東西會有怎樣的表現。」

Henninger說,「一旦這種模型構建完成,這些研究人員可以向它提出關於細胞中可能出現的情況的問題---例如,當不同長度的RNA以不同的速度產生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凝聚物會發生什麼?然後在實驗室的工作檯上開展實驗來跟進它。我們最終實現了模型和實驗的很好融合。對我來說,這就像這種模型有助於提煉出這種類型系統的最簡單特徵,然後可以在細胞中做更多的預測性實驗,看看它是否符合該模型。」

電荷在起作用

通過一系列的建模和實驗室實驗,這些研究人員能夠證實他們的假設,即RNA對轉錄的影響是由於RNA分子的高負電荷。此外,據預測,初始低水平的RNA會增強轉錄蛋白形成的凝聚物(即轉錄凝聚物),隨後較高的RNA水平會溶解這些凝聚物。鑑於電荷是由RNA的磷酸骨架攜帶的,因此一個給定的RNA分子的有效電荷與其長度直接成正比。

為了在活細胞中測試這一發現,這些研究人員對小鼠胚胎幹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之產生發光的凝聚物,然後用一種化學物處理它們,以破壞轉錄的延伸階段。與這種模型的預測一致的是,導致凝聚物溶解的RNA分子的不足增加了細胞中凝聚物的大小和壽命。相反,當他們對這些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之誘導產生額外的RNA時,所產生的轉錄凝聚物就會溶解。Chakraborty說,「這些結果突顯了理解非平衡反饋機制如何調節細胞中存在的生物分子凝聚物功能的重要性。」

這種反饋機制的確認可能有助於解答關於哺乳動物基因組的一個長期之謎:佔遺傳物質很大一部分的ncRNA的作用到底是什麼。Young說,「雖然我們對蛋白的工作方式有很多了解,但是ncRNA有數萬種,我們不知道這些分子中大多數的功能。RNA分子可以調控轉錄凝聚物的發現,讓我們猜測許多ncRNA是否只是在局部發揮作用,以調整整個基因組的基因表達。這樣,這些RNA起什麼作用這個巨大的謎團就有了潛在的答案。」

這些研究人員樂觀地認為,了解RNA在細胞中的這種新作用可能為多種疾病的治療提供信息。Oksuz說,「一些疾病實際上是由單一基因的表達增加或減少引起的。我們如今知道,如果你調控RNA的水平,你對轉錄凝聚物有一個可預測的影響。因此,可以假設人為調高或調低疾病基因的表達,以恢復你想要的表達水平---而且可能恢復表型--以治療疾病。」

Young補充說,對RNA行為的更深入理解可能為更廣泛的治療提供信息。在過去的10年裡,已經開發出了多種成功地直接靶向RNA的藥物。Young說,「RNA是一個重要的靶點。從機制上理解RNA分子如何調控基因表達,在疾病中的基因失調和靶向RNA的新治療方法之間架起了橋梁。」

文章來源 | 生物谷

作者 |towersimper

參考資料:

1.Richard A. Young et al. RNA-mediated feedback control of transcriptional condensates.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11.030.

2.RNA molecules are masters of their own destiny

https://phys.org/news/2020-12-rna-molecules-masters-destiny.html

相關焦點

  • 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
    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18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ynergism of TNF-α and IFN-γ triggers inflammatory cell death, tissue damage, and mortality in SARS-CoV-2 infection and cytokine shock syndromes」。
  • Cell:在分子水平上探究運動對人體的影響
    2020年6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科學家們想知道當你運動時,你的身體在分子水平上發生了什麼。在同類規模最大的運動研究項目中,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研究人員參與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收集近2600名志願者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轉化為運動導致人體分子變化的綜合圖譜的計劃。
  • TLR8是RNA酶T2降解產物的感知分子
    TLR8是RNA酶T2降解產物的感知分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9 14:34:33 2019年11月27日出版的《細胞》雜誌報導了德國慕尼黑大學Veit Hornung
  • Cell:李蘭娟/李賽等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SARS-CoV-2病毒的分子組裝。N蛋白質如何在病毒管腔中寡聚,組織和包裝約30 kb長的單鏈RNA是令人費解的。冠狀病毒的早期負染色電子顯微鏡顯示直徑約為15 nm的單鏈螺旋RNP。SARS-CoV的Cryo-ET表明,RNP以約4-5 nm的解析度組織在包膜下的晶格中。但是,在小鼠肝炎病毒(MHV)未觀察到這種超微結構。
  •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在《The Plant Cell》發表論文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在《The Plant Cell》發表論文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成員、農學院教授孔英珍及其合作者揭示了植物精細調控細胞壁果膠質甲酯化修飾程度的新機制。
  • Cell: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聯手揭示新冠病毒的分子結構
    來自中國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低溫電子斷層掃描(cryo-electron tomography, cryo-ET)和子斷層掃描圖平均化(subtomogram averaging, STA)技術,報導了真實的SARS-CoV-2病毒的分子結構。
  • Nature Biotechnology:可鑑定RNA測序中單分子年齡的新技術
    1、Science:Neuropilin-1促進SARS-CoV-2的細胞進入和感染2020年10月20日,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Mikael Simons、芬蘭赫爾辛基大學Giuseppe Balistreri等研究人員合作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題為「Neuropilin-1 facilitates SARS-CoV-2 cell
  • 2020年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揭示細胞自噬體膜產生新機制doi:10.1016/j.cell.2019.12.005我們的細胞不斷進行春季大掃除:細胞自己的回收系統,即所謂的自噬,將細胞廢物填滿垃圾袋,將它們運送到回收站(即溶酶體),使得分解的物質再次可用。
  • Cell:揭示章魚吸盤上的化學觸覺受體作用機制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0月29日的Cell期刊上, 論文標題為「Molecular Basis of Chemotactile Sensation in Octopus」。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9.008。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Cell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第6期)
    2.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IFN-γ引發炎症細胞死亡、組織損傷和死亡機制doi:10.1016/j.cell.2020.11.025OVID-19大流行繼續導致重大疾病和死亡,而治療方案仍然有限。
  • Cell:對伊波拉病毒進行單細胞研究,揭示了這種病毒的致命策略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布羅德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伊波拉病毒在感染過程中如何改變宿主免疫反應以有利於自己的新細節。他們鑑定出這種病毒抑制的抗病毒防禦基因,以及這種病毒激活的其他基因,以便潛在地促進它在宿主細胞中複製。
  • 2016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論文通信作者、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自噬研究中心主任Beth Levine博士解釋道,迄今為止,科學家們著重關注線粒體外膜上發現的蛋白「標記(tag)」---特別是附著這些標記的蛋白Parkin---來解釋細胞的自噬體如何靶向患病的線粒體。自噬體是雙膜囊泡,含有自噬過程中被降解的細胞材料。
  • Cell:首次揭示擬核的大小隨著細菌細胞的大小增加而擴大
    隨著我們的發育和成長,我們自己的器官和四肢通常隨著我們體型的增加而擴大。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亞細胞水平上,同樣的現象也存在於最小的細菌中,在那裡,擬核(nucleoid)---包含細菌基因的無膜區域---的大小也隨著細菌細胞的大小增加而擴大。
  • 6月16日-17日19:30開始|「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活動直播...
  • 研究揭示梭菌毒素受體特異性的分子基礎
    研究揭示梭菌毒素受體特異性的分子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3:56:51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Mikko Taipale、加拿大病童醫院Roman A.
  • 李蘭娟/李賽等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2020年9月14日,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清華大學生科院李賽研究員共同通訊刊 Cell 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使用冷凍電子斷層掃描(cryo-ET)和子斷層掃描圖平均化(STA),解析了真實SARS-CoV-2病毒的分子組裝。
  • 第五人格漫畫:八個人的命運,他們自己主宰
    Lacus:八個人的命運,他們自己主宰圖中cp元素有,我知道空軍上不了狩獵,但是劇情需要,因為她一直都是救人的而且軍伍情深符合氣氛。(別以為放一格就是cp啊喂!還有奈布踩的是汙泥。遊戲限定道具ovo喜歡的cp元素圖中涉及的都打上tag辣!
  • 如何寫出一篇優秀論文?戳我查看秘籍
    但是本科生還要繼續前進,為了可以順利畢業,並且在畢業的時候拿到我們期望已久的學位證書,論文答辯將是自考本科生的最終關卡。  如何選好論文的選題?  自考論文的選題可以自己擬定,也可以從指導老師指定的幾個選題中選取,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儘量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  有些同學在選題的時候喜歡標新立異,往往會選擇一些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課題,結果這就導致了後期撰寫論文的時候根本無從下手!
  • 科學網—世界首張新冠逝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繪就
    西湖大學供圖 本報訊(記者溫才妃)1月9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在《細胞》在線發表論文,報導了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 人體定量蛋白質組圖譜揭示不同組織中RNA與蛋白質水平差異
    9月10日,Cell 在線發表了由兩家研究機構合作完成的題為『A Quantitative Proteome Map of the Human Body』的基於資料庫資源的研究論文。文章作者在GTEx項目收集了人群不同組織樣本的基礎上,獲得了不同組織蛋白質分子表達的定量數據,並與對應組織的RNA表達水平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