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在分子水平上探究運動對人體的影響

2020-12-27 生物谷

2020年6月27日訊/

生物谷

BIOON/---科學家們想知道當你運動時,你的身體在分子水平上發生了什麼。在同類規模最大的運動研究項目中,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研究人員參與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收集近2600名志願者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轉化為運動導致人體分子變化的綜合圖譜的計劃。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運動醫學中心是美國全國範圍內參與NIH資助的體育活動分子傳感器聯盟(Molecular Transducers of Physical Activity Consortium, MoTrPAC)的臨床站點之一,該聯盟旨在通過測量健康成年人和兒童在運動前、運動中和運動後的分子變化來增加人們對運動的理解。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6.004。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醫學院細胞、發育和綜合生物學系教授、運動醫學中心主任Marcas Bamman博士說,「從幾十年的科學研究中可以看出,體育活動對健康有很大的好處;但我們並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原因,特別是在分子水平上。這項大規模的研究旨在解釋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並揭示基於年齡、種族和性別等人口統計數據的差異。」

如今,MoTrPAC研究人員在Cell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Molecular Transducers of Physical Activity Consortium (MoTrPAC): M

app

ing the Dynamic Responses to Exercise」的論文,詳細介紹了他們在這個雄心勃勃的研究項目中採取的方法。目前,他們正在回顧從一個較小規模的成年人志願者群體和多輪臨床前動物模型研究的初始階段中獲得的經驗教訓,以優化他們的方案,並準備擴大規模進行全面招募。

NIH主任Francis S. Collins博士說,「MoTrPAC的推出是為了填補運動研究的重要空白。它將重點從特定的器官或疾病,轉移到分子水平上對運動的基本理解---這種理解可能會導致基於個人需求和特徵的個性化、指定的運動方案。」

這項MoTrPAC臨床研究將運動研究中成熟的方法與獨特的研究方面進行結合,以推進我們對運動的基本理解。最獨特的研究特點之一是它的規模。MoTrPAC在其11個臨床站點中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在廣泛的年齡範圍內(10歲至60多歲)招募約2600名健康志願者,男女平等參與。

這項研究的一部分將測試一般不活動的參與者完成為期12周的監督運動方案後,對運動的反應如何變化。久坐的成年人將被隨機分配到耐力訓練方案(跑步機、自行車)、阻力訓練方案(舉重)或不活動的對照組。低活動量的兒童將被隨機分配到耐力訓練方案或對照組,在對照組中他們進行正常活動。對研究的總體規模有貢獻的是另一組高度活躍的成年人和年輕人,他們將幫助這些研究人員了解在分子水平上運動對這些長時間劇烈、持續運動的人的影響。

MoTrPAC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志願者在運動前、運動中和運動後提供樣本或生物樣本,這些樣本將接受一系列複雜的分子檢測。成年人提供血液、脂肪和肌肉組織,而兒童只提供血液樣本。由於對COVID-19的安全擔憂,目前招募工作處於暫停狀態,待安全後再恢復。

Bamman說,「最終,MoTrPAC的目標是對人類健康產生積極影響。這項研究和由此產生的數據整合是一項巨大的任務,並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來探索運動益處的分子基礎。MoTrPAC收集的關於廣泛的個人和不同組織的耐力和阻力運動的信息可能會影響運動指南,使其更適合特定人群。」

Bamman說,有朝一日,醫生可能會根據為個人創造最佳結果的方法,開出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其他研究人員可能會利用這些數據來確定模擬運動分子信號的藥物,這可能幫助那些無法運動的人。(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James A. Sanford et al. Molecular Transducers of Physical Activity Consortium (MoTrPAC): Mapping the Dynamic Responses to Exercise.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6.004.2.Research project looks to understand how exercise affects your body all the way down to your molecule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6-affects-body-molecules.html

相關焦點

  • Cell論文詳解!RNA分子如何「主宰」自己的命運?
    「 在人體大約30萬億個細胞中,DNA正在被「讀取」成信使RNA(mRNA),這是DNA和蛋白之間的中間步驟,這一過程被稱為轉錄。 科學家們對轉錄是如何開始的有了很好的了解:RNA聚合酶被招募到DNA分子的特定區域,並開始沿DNA鏈移動,邊走邊合成mRNA分子。但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還不太清楚:細胞如何知道何時停止轉錄?
  • 2020年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6.Cell:新分子圖譜有助於治療子宮內膜癌doi:10.1016/j.cell.2020.01.026根據最近發表在《Cell》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引起子宮內膜癌的數十種分子過程進行了系統研究,提供了有關醫生如何能夠更好地識別需要積極治療的患者亞群,並且提供一些線索,說明為什麼對某些患者而言常規治療無效。
  • 2016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通過維持其自身的第二信使環狀AMP(cAMP)和Ca2+的濃度,纖毛為信號分子提供了獨特的反應條件,這些信號分子在通路激活時動態進入和離開纖毛。例如,Hedgehog通路的激活觸發G蛋白偶聯受體(GPCR)GPR161的纖毛出口(ciliary exit),導致的纖毛體cAMP水平的降低促進隨後的信號傳導步驟。
  • Cell:李蘭娟/李賽等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2020年9月14日,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清華大學生科院李賽研究員共同通訊刊Cell 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使用冷凍電子斷層掃描(cryo-ET)和子斷層掃描圖平均化(STA),解析了真實SARS-CoV-2病毒的分子組裝
  • 中國首繪新冠逝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含肝、睪丸等多器官
    研究報告了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有助於較深入認識新冠致死機理,及對患者進行精準的幹預治療。這是在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從蛋白質分子水平上,對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多個關鍵器官做出的響應進行了詳細和系統的分析,為臨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制定治療方案、開發新的藥物及治療方法提供了線索和依據。
  • Cell:揭示章魚吸盤上的化學觸覺受體作用機制
    但是,很少有人研究過在分子水平上發生了什麼。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窺見了章魚腕足中的神經系統(它的運作基本上獨立於章魚的中樞大腦)是如何管理這一壯舉的。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0月29日的Cell期刊上, 論文標題為「Molecular Basis of Chemotactile Sensation in Octopus」。
  • 科學網—世界首張新冠逝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繪就
    西湖大學供圖 本報訊(記者溫才妃)1月9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在《細胞》在線發表論文,報導了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 Cell:首次詳細概述人體CD4+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反應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需要深入了解人體多種類型的免疫細胞如何應對SARS-CoV-2,即導致COVID-19疾病的冠狀病毒。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英國利物浦大學和南安普頓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詳細概述了人體的CD4+ T細胞如何應對SARS-CoV-2病毒。
  • 調控PD-1蛋白水平穩態的新機制
    程序性死亡受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表達於活化T細胞表面,並能傳導免疫信號抑制T細胞的增殖、生存和效應功能,影響T細胞的抗腫瘤效果。PD-1表達上調是T細胞活化的正常結果,也是終止免疫反應所必須的,但其異常高表達會過度抑制T細胞活性,因此維持PD-1蛋白水平在合適範圍內是非常重要的。
  • 人體定量蛋白質組圖譜揭示不同組織中RNA與蛋白質水平差異
    文章作者在GTEx項目收集了人群不同組織樣本的基礎上,獲得了不同組織蛋白質分子表達的定量數據,並與對應組織的RNA表達水平進行比較。通過對201個不同組織樣本進行定量蛋白質組分析,獲得了各樣本與RNA表達水平對應的蛋白質分子的定量表達數據,發現了轉錄組和蛋白質組之間的大量差異。該研究首次通過蛋白質/RNA差異分布和富集的信息揭示了分泌型蛋白質分子如何在不同的位點合成、分泌並發揮功能。
  • Cell:對伊波拉病毒進行單細胞研究,揭示了這種病毒的致命策略
    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6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ingle-Cell Profiling of Ebola Virus Disease In Vivo Reveals Viral and Host Dynamics」。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10.002。
  •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在《The Plant Cell》發表論文
    :8.631)上。果膠質的甲酯化程度會影響細胞壁的流變特性,進而與植物生長發育和抗逆、抗病等過程密切相關。因此,果膠質去甲酯化過程受到植物精確的時空調節。目前雖然已經有多個參與果膠質修飾的轉錄因子或酶被鑑定出來,然而植物如何精準調控果膠質甲酯化修飾程度,進而調節生長發育過程以對內外部環境做出響應的機制尚不清楚。
  • 中山大學團隊首次對人體15個器官測序,共繪製了252種細胞
    2020年12月7日,中山大學郭志勇,何曉順及貝錦新共同通訊在Genome Biology 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of an adult human cell atlas of 15 major
  • Cell: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聯手揭示新冠病毒的分子結構
    來自中國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低溫電子斷層掃描(cryo-electron tomography, cryo-ET)和子斷層掃描圖平均化(subtomogram averaging, STA)技術,報導了真實的SARS-CoV-2病毒的分子結構。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Cell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第6期)
    3.Cell:評估SARS-CoV-2刺突蛋白突變D614G對傳播性和致病性的影響doi:10.1016/j.cell.2020.11.020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 愛丁堡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評估了1月至6月間在英國收集的2.5萬多份SARS-CoV-2全基因組序列。
  • 研究揭示孕婦感染影響後代神經發育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孕婦感染影響後代神經發育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4:58:59 美國哈佛醫學院Jun R. Huh和Brian T. Kalish團隊合作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
    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18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ynergism of TNF-α and IFN-γ triggers inflammatory cell death, tissue damage, and mortality in SARS-CoV-2 infection and cytokine shock syndromes」。
  • Cell:首次揭示擬核的大小隨著細菌細胞的大小增加而擴大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亞細胞水平上,同樣的現象也存在於最小的細菌中,在那裡,擬核(nucleoid)---包含細菌基因的無膜區域---的大小也隨著細菌細胞的大小增加而擴大。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Nucleoid Size Scaling and Intracellular Organization of Translation across Bacteria」。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5.017。
  • 科學家揭示章魚觸覺感受外界刺激的分子基礎
    科學家揭示章魚觸覺感受外界刺激的分子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0:50:14 2020年10月29日,哈佛大學Nicholas W.
  • Healthycell Plus抗衰老系列產品即將登陸中國
    吉阿母帕帕博士回顧了自己從事抗衰老研究的經歷,隆重介紹了自己研究的重要成果——Healthycell Plus抗衰老產品,受到了與會嘉賓的高度認同。他讚揚了吉阿母帕帕博士的研究工作,高度肯定了HealthycellPlus對保障人體健康的作用,稱其「為全人類的健康長壽帶來了喜訊」 。吉阿母帕帕博士回顧了自己的研究經歷,重點介紹了人體衰老的原因和Healthycell Plus抗衰老的秘訣。「白天,我們需要集中精力,細胞需要能量。晚間,我們需要釋放壓力,幫助細胞修復受損的DNA,促進恢復性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