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在「美家買菜」平臺購買的海鮮
電商平臺「美家買菜」將顧客尊稱為「家人」,看似溫馨,但重慶沙坪垻一位美家買菜平臺的「家人」,連日來卻遇到來自「家庭」的困擾。不但購買的海鮮全部變質無法食用,在第二次購買後,又遇虛假髮貨。
兩次購物體驗非常差,然後售後服務也讓這位消費者無法接受,反覆申請售後,反覆被駁回。經數次撥打平臺客服熱線,與平臺社區團長溝通,持續一周才將第一次購買的貨款退回,而第二次購物售後申請依然未有結果。
△張女士購買的花甲
海鮮產品到貨全部變質
4月10日,家住沙坪垻區的張女士經朋友介紹,開始使用美家買菜平臺。因過兩天正好要宴請客人,張女士便於當晚9點47分,在該平臺的微信小程序上,購買了一百多元的生蠔、花甲、河蝦以及巴沙魚等海鮮產品。通知方式一欄,張女士選擇「微信通知」。
朋友告訴她,通常情況下,海鮮會在次日到達,如果下單時間較晚,也可能會在第三日中午到達。下單後,張女士在家等到第三日,平臺依然顯示「待發貨」。她撥打平臺售後客服電話。對方告知,美家買菜實行社區團長拼購方式,商品到達後,會由團長通知取貨。
第四日,終於接到團長電話通知,張女士前往位於沙區清華源二期附近的菜鳥提貨點。但拿到商品後,她傻眼了。所有商品被存放在一個放飲料的冷藏櫃裡,而非冷凍箱。鮮活蝦已變色,花甲全部死掉,巴沙魚和生蠔袋內的冰也已融化。
菜鳥負責人表示,貨在前一天下午已經到了,沒人前來提貨。海鮮已變質無法食用,張女士當即拒絕提貨。
隨後,她拍下照片,在平臺上申請退款。
申請售後難,數次被駁回
張女士的售後申請很快被平臺駁回,理由是「商品需要線下交付司機帶回,請附上司機名稱和電話。」她就納悶了,商品有問題,現場拒絕提貨,哪兒來司機聯繫方式。
聯繫社區團長後,團長表示會幫助申請售後賠償事宜。
這一等就漫長了,期間平臺和團長未反饋售後進度信息。平臺售後頁面顯示,售後再次被駁回。她給團長電話聯繫,對方告知正在處理中。直到4月17日,張女士再次撥打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稱會第一時間解決。4月18日,售後申請款項終於全部退回,而這已距購買時間過去了8天。
雖然第一次購物體驗不爽,但張女士依然選擇相信這個平臺,於4月16日晚,她再次在該平臺下單購買生蠔。「滿以為不再會出現狀況,哪知道……」
等到18日周末,平臺上一直顯示「待發貨」,再次聯繫團長和客服,答覆是可能會在次日到貨。19日,再次聯繫團長,下午3時許,團長告知貨已到菜鳥驛站。張女士馬上前去提貨,但菜鳥工作人員聲稱,未收到生蠔!
接下來,又是一系例電話聯繫。20日,平臺通過微信發來取貨通知,張女士再次前往取貨點,依然未收到貨。她又申請售後,平臺再次駁回,理由依然是需要提供司機籤字收貨單照片。「我貨都沒見到,更沒見過什麼司機,這平臺是耍我吧。」
接連兩次購物,讓張女士完全無語。截止記者發稿時,美家平臺依然未退款。
全國多起投訴購物體驗差
經查,美家買菜是美菜網旗下項目。美家買菜是在去年由美家優享品牌升級而來,主要為同小區的用戶進行團購,然後由平臺統一採購運輸的社區拼團方式。
網絡資料顯示,2014年6月6日,北京雲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美菜品牌隨即誕生。2018年4月,矽谷全球數據研究機構PitchBook公布,全球共有16家公司(其中包括4家中國公司)成功躋身「獨角獸」,美菜赫然上榜。2018年9月,美菜估值70億美元。
在去年9月18日,有媒體報導,美菜網總部辦公室被十餘位加盟商維權,他們在美菜網辦公室打出「還我血汗錢」的橫幅。其中一位來自浙江的加盟商表示,「加盟三個半月,虧損了60多萬元。」
與重慶張女士一樣的情況也在全國其他地方發生。2020年2月5日,長沙一消費者在美家買菜上搶購360ml酒精5瓶及5個60ml噴壺。2月21日取貨時,一瓶破損,剩下的四套噴劑瓶沒有噴嘴。美家客服稱想退款,必須郵寄回去,提供快遞單號。
消費者投訴後,在當地市場監管局介入下,此事才獲得圓滿解決。
同樣在2月份,也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反映「美家買菜」虛假髮貨。其在平上購買670元的消毒溼巾。7號拍的,8號顯示發貨,至今都沒有產生物流,「還有五天就自動確認收貨了,也沒有退款選項。在線客服不作為。」
如同張女士一樣,這樣的購物體驗實難讓人開心。「看似處於高速成長期,但其負面新聞纏身,如無實際行動,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前路坎坷」。張女士表示今後可能再難相信「美家買菜」這個平臺了。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