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一款名為「ZAO」的app可謂是火的一塌糊塗。
在這款app中,用戶只需要上傳一張圖片,便可以通過智能AI程序與各位明星進行「換臉」操作,還可以體驗各種大熱門電視劇中的「名場面」。app一經上線便展開病毒式傳播,在朋友圈迅速擴散,就連七爺的朋友圈也是不能倖免。
其人臉融合效果雖然略微有些瑕疵,但是並不影響用戶的熱情。今天,七爺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款app:
目前,用戶可以通過安卓與蘋果的應用商店下載該款APP,在用戶下載完成後,首先要通過手機號碼進行註冊驗證。
註冊完成之後,用戶便可以選擇提交一張圖片進行上傳,在通過一系列的驗證只有,用戶便可以使用APP內的素材進行操作,不僅能夠與「謝廣坤」、「雪姨」、「黃教主」等人合演對手戲,還可以通過換臉體驗「武林外傳」、「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回家的誘惑」當中的名場面。
當然,除了視頻之外用戶還可以通過軟體製作GIF圖。在用戶完成作品的製作之後,便可以將其分享到微信、微博、QQ等社交類平臺上。而app上線也僅僅只用了一天,便開啟了刷屏爆火的節奏。
ZAO的走紅其實也並不令人意外,它身上聚集了太多爆款基因:內容來自熱門影視作品,讓人想起那些年玩過的「小咖秀」;跟明星換臉,滿足了大家展現自我,順帶借著電影妝發沉溺於自己盛世美顏的需求;與朋友一起表演、與偶像同臺,融入社交功能、追星元素,撩撥著大家的興奮感與傳播欲望。再加上極低的上手門檻,很容易便成為了一款現象級應用。
而各大社交平臺被迅速攻佔的事實,也很好的證明了這款app的成功之處。但是,在大家通過軟體進行「創作」以及和小夥伴們互動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的隱私已經被悄悄的「賣」給了品牌方,並且還需要承擔一系列的侵權風險。
或許是嫌麻煩,或許是不想浪費時間,導致了我們很多人都沒有養成閱讀「用戶協議」的習慣,而是直接忽略點擊確認。但是這也導致了,在那些「用戶協議」裡被添加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條款。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內容:首先,我們先來看看ZAO的用戶協議。用戶協議第6條第1款規定:「在您上傳及/或發布用戶內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確保實際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以及zao用戶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可以對用戶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與編輯...以及對修改前後的用戶內容進行信息網絡傳播以及著作權人享有的全部著作財產權利及鄰接權利。」看看其中這一連串的「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的字眼,只要你用了他們的軟體服務,你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肖像權,該app除了可免費使用並修改你的肖像,還可以將它任意授權給自己想授權的第三方,當做信息進行販賣,他們可以任意使用你的肖像,而你對此完全不知情。
其次,是第6條第2款明確規定:「如果您把用戶內容中的人臉換成您或其他人的臉,您同意或確保肖像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就是說,你再使用他們信息的時候,比如把李現的臉換成你的臉,除了需要你自己同意上面的一系列操作之外,還需要李現本人也同意才行,而相關的侵權責任也是屬於你的。日後被起訴,那鍋也是你來背,因為你早已點過「同意」了。
接下來,還有第七條的規定:「若您侵害他人名譽權、肖像權、智慧財產權等合法權利的...zao可以訴諸行政執法機構或司法機關,追究相應法律責任。若因您違反本協議或zao平臺的其他規則導致任何第三方損害的,您應當獨立承擔法律責任並承擔損害賠償責任;zao及其關聯公司遭受損失的,您也應當一併賠償。」意思就是,你自己用了別人的肖像產生的侵權,別人起訴了你,那鍋要你自己背,平臺不負責。而且如果別人起訴的是平臺或者第三方,那造成的損失也是需要你來負責的。
對於「換臉」技術,其實很多人都不陌生,早在2017年12月,國外某知名論壇便有用戶首次將自己通過智能AI技術製作的「換臉視頻」發布到了網上。當時製作者把情色電影裡的女主角換成了蓋爾·加朵等好萊塢明星,這也是世界上所有人們第一次公開見識到AI換臉的強大。
而今年年初,B站UP主「換臉哥」發布的一段94版射鵰英雄傳的「換臉視頻」,視頻中原本由「朱茵」飾演的黃蓉被替換成了「楊冪」的臉,從流出的動圖看,雖然視頻是用AI技術合成的,但是整體效果也已經非常逼真了。
而除了這些,去年拍攝的《修仙記之何仙姑傳》因為演員金喜善因故不能參演的問題,之前拍攝的畫面由陳紫函通過AI技術進行換臉,這也從商業化的角度讓用戶看到了「換臉技術」的強大。雖然看著上面這些,很多用戶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大的問題,但這樣的技術不單單是存在極大的侵權問題,一旦被人運用到犯罪上,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比如今年6月,網上曾流傳過一段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關於「掌控大數據就掌控未來」的視頻,但這其實並不是扎克伯格自己說的,而是有人利用他以前的視頻,通過AI換臉配音而成。這樣的技術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製造各種的虛假信息,難免會引起廣大群眾的恐慌。我們現在再看那些用戶協議中的條款,在你上傳的信息被「送人」了以後,這些信息一旦被犯罪分子所掌握,誰能保證他們會不會直接利用你的形象和信息謀利?一旦被人合成視頻進行犯罪,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仔細想一想,如果你安安生生坐在家裡,突然被人指控是個詐騙犯,雖然你什麼都沒做,但各種「證據」在那裡,你又該如何為自己辯解?真的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再想想即將普及的「刷臉支付」功能,不免讓人有些擔憂。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這段「換臉視頻」,有人將節目嘉賓比爾·哈德的臉和湯姆·克魯斯的臉來回切換,兩位演員臉部切換畫面頻繁而順滑,極難發現瑕疵。
我們要知道,技術是會不斷進步的,遲早有一天我們將再也無法分辨出「真實的視頻」和通過技術「合成的視頻」,遲早有一天,他們會改得天衣無縫。而那將會是一個恐怖的,沒有真相和信任的時代。
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個人隱私,不要讓這些東西,成為別人用來傷害我們的武器。不要以為你的信息一文不值,因為沒有人知道你未來會有怎樣的成就!不要以為你的信息十分安全,當你能夠接到垃圾簡訊,各種陌生來電推銷電話的時候,你的信息便早已被人掌握!
技術不分好壞,但人心總是良莠不齊,誰也沒有辦法保證這些技術背後的人都是正直善良的,所以,希望大家可以真正保護好自己的信息,至少在相應的法律法規完善之前,讓自己不會因此受到傷害。
※ 主編:老羅,資深營銷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曾就職於國內某知名4A公司,出任企劃總監,專注於廣告、營銷、文案、創意等領域,研究品牌傳播、數字營銷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