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一場皆大歡喜的真人秀

2021-02-09 三聯生活周刊

圍繞著「我是歌手」的懸念、情緒和話題,我們就像追逐自己尾巴的小動物,在自我表達的喜悅和認同裡,樂此不疲。
▲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一鍵購買 新 刊


「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

「這是一部連續劇。」當我還在尋找一個合適的詞來描摹對「我是歌手」的感受時,山河老師已經把它說了出來。他是三季「我是歌手」中都能看到的熟面孔點評專家,也是跟湖南衛視合作長達10年的幕後音樂人。從「超級女聲」到「我是歌手」,親歷了兩輪收視傳奇。

故事是一種最原始的娛樂形式,卻始終是一種最有生命力的載體。就像沃頓商學院的喬頓·博格教授論述的那樣,「情節敘述從本質上講比基本事實來得更加生動」,「故事就像血管中的血液一樣,能夠有效地承載信息,並將它們順利傳遞給下一個個體」。套用到「社交貨幣」理論裡,一個好故事,當然是傳播的起點。三季的「我是歌手」,在這一點上從未改變。從一開始,在如同紀錄片一般的鏡頭視角下,故事已經開始。不管參加比賽的7位成名歌手,因為什麼原因站上這個舞臺,他們首先要接受的,就是這種敘述方式。

除了最後的直播決賽,「我是歌手」每一期只有90分鐘,一人一首歌不超過35分鐘,主持人和觀眾的鏡頭加起來不超過10分鐘,剩下來的接近半小時都是真人秀。歌唱競技是每一集故事裡的懸念,剩下的真人秀部分,要完成的是人物的塑造、情節的鋪陳和氣氛的烘託。故事裡最吸引人的,永遠是懸念。「我是歌手」這個成名歌手同臺競技的故事,關鍵的懸念,只有兩個:第一,誰會來?第二,誰會贏。第一個懸念,在節目的第一期就將被揭開,而第二個懸念,才是要貫穿這一季始終的核心。

如何打好懸念這張牌,從「我是歌手」的第一季第一集就已經開始。嚴格說起來,這個從韓國複製過來的歌唱真人秀節目,並不被內地市場看好,因為韓國與中國演藝市場的不同生態。在韓國,年輕偶像團體搶走了絕大部分市場,實力派機會寥寥,所以對於這種節目態度積極,而中國呢,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城鄉二元結構的基本生態,決定了商演市場的多層次和豐富性,不同類型的歌手,都可以分到一杯羹,差別只在於出場費的高低。


比賽中的李健

雖然湖南衛視和洪濤的團隊,這麼多年經營下來,在音樂圈裡有一定的資源和人脈,但是在第一季裡,他們能請來的嘉賓,卻並沒有真正的當紅大牌。所以,在第一季裡,第一集連出場順序,都是精心設置的。作為主持的羽泉最先出場,而齊秦被留在了最後。這當然不是一個抽籤順序,而是導演組的故事敘述順序。它營造的情境,就像一個猜謎遊戲。這也是目前國產紀錄片最愛用的手法,就是恨不得30秒暫停一下,問一句:「這是為什麼呢?」當然,「我是歌手」沒有這麼笨拙。當導演組內心的潛臺詞,這個人為的懸念,通過每個參賽選手的眼神、表情、驚呼得到一步步推進,就不再是生硬的設問,而是情節。

「誰會贏」的懸念,貫穿了每一場比賽。問題是,如何在錄播節目裡,依舊保持這種懸念?仔細回憶一下,在每周「我是歌手」播出的時候,是不是幾乎很難看到劇透?不要以為這一切都歸功於保密協議,其實不只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連參加錄播的大眾評審和觀眾,其實都不知道答案。500名大眾評審,在投完票之後就得全部退場,他們並不會比電視機前的觀眾,更早知道結果。連返場表演這個環節,在節目錄播的時候,都可以成為「誰已經被踢走」的完美掩護。

在現場錄製的時候,返場歌手和比賽選手一樣正常出場,全部表演結束之後,主持人才會補錄一句「下面有請返場歌手」。然後一切戛然而止,謎底要到下一周,坐到電視機前才會揭曉。因為是提前一周的周四來錄製,所以500名評審的投票,也是在完全不知道誰是返場歌手的情形下完成的。這也會造成一種很有意思的局面,如果返場歌手表現得足夠好,就可以分走現在足夠多的票數,對新來的補位歌手或者是踢館歌手造成極大的威脅。第一季裡的尚雯婕、第二季的楊宗緯、第三季的張靚穎,都在返場表演的環節上非常出彩。

在絕對的票數公正和懸念之間,導演組顯然選擇了後者。在明白了這個邏輯之後,就不必再驚訝三季裡變來變去的賽制,和永恆不變的洪濤導演宣布結果的方式。不管是補位還踢館,「我是歌手」一直在尋找的,都是懸念的設置方式。只有把謎底留到最後,才能一直牽引住觀眾的情緒和注意力。

故事從選擇歌手已經開始了。歌手們願不願來是一回事,但請誰不請誰,是另一回事。


「我是歌手」第三季中A-Lin和「經紀人」沈凌在休息室吃湯圓

按照韓國的「我是歌手」原版,7名歌手所代表的音樂元素,必須是不同類型的,山河老師告訴我們,「要有民族標籤的聲音,要有年代標籤的聲音,要有搖滾,要有行業風格和個性標籤的聲音」。所以,在節目的籌備前期,洪濤團隊和專家組們,討論得最多的問題,山河說,「就是請誰,不請誰」。最後列出來的名單,要符合原版的基本構架,又要符合我們音樂市場的特殊性,「有一類音樂標籤特別明確的歌手,是不能邀請的,我們要保護他們」。這個說法,多少令人有些驚詫。他解釋說:「比如鄭鈞、許巍這樣的歌手,就屬於音樂標籤特別明顯的,那種律動就是他們的符號,你讓他站上這樣一個舞臺,改變風格去唱別人的歌,不見得是一個好事情,所以,這樣的歌手,我們是要特別保護的。」

「我是歌手」的版權,湖南衛視2011年就買下了,正式籌備節目,卻是2013年。其中的緣由,已經是被大家熟知的標準版本,「限娛令」之後,「超男超女」選秀等於上了黑名單,緊接著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出來,通過新的節目形式,一下子把選秀這個事情,從草根娛樂拔高到了藝術的程度。這意味著,為了收視率,湖南衛視必須拿出更新的節目形態。被擱置的「我是歌手」,是一種冒險,也是一個機會。

最初去韓國考察「我是歌手」的,甚至都不是洪濤團隊,按照他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說法,他的團隊是在臺裡節目競標的最後一刻,連夜寫好競標方案衝上去的,對於能不能中選,心裡並沒有底。這種說法相當謙虛。雖然在「我是歌手」之前,他一直只在幕後,全國的電視觀眾並不知道他是誰,但在湖南臺裡,洪濤的團隊,早就鼎鼎大名了。就算你沒有聽說過「音樂不斷」這個節目,你肯定也聽說過2005年的「超級女聲」,和接下來的跨年晚會。洪濤的強項就是音樂節目,從電臺DJ到電視音樂節目製作人,他對這個領域的了解,最初是扎紮實實通過8萬多盒磁帶累積下來的。

洪濤趕上的,算是中國內地音樂行業的好時光,從禁錮到突然開放,消費者是一種饑渴的參與,用真金白銀的購買,來表達他們的喜愛。可是,接下來,唱片行業卻並沒有等來真正的春天,膾炙人口的歌曲和專輯,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了。沒有幾個歌手,能夠純粹靠演唱會榮耀體面地生活,大部分人都是活在商演市場裡,曝光率和商演機會,就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閉合循環。這或許可以解釋,我們的音樂選秀,為什麼一直有足夠的土壤。用山河老師的話說:「這個行業需要動靜。」

這種選擇,已經是一個基調。你也可以把這理解為一種「共謀」,但它不是陰謀,而是光明正大的「陽謀」。「我是歌手」不是對樂壇的顛覆和批判,從一開始,就是決定跟音樂市場共舞的節目,用山河老師的說法,這個節目裡,把成名歌手「拉下神壇」,從一開始就不是貶義,只是懸念的設置,一個「心跳的過程」。用採訪中一位音樂人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正能量節目」。它捨棄了人性裡那些衝突和陰暗的部分,它需要的真人秀戲劇性衝突,完全要建立在「真善美」之上。這也是山河老師並不避諱的部分,觀眾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他的點評,全部是誇讚,是他不懂得批評嗎?當然不是。「挑刺是最簡單的事情,但這個節目不需要。」山河說,「導演組給我的任務,就是必須要誇讚,必須要陪著歌手,把他們作品中的含金量提煉出來……提升觀眾的對音樂的關注和收看習慣。」

這種「正能量」的傳播,恰恰也是喬頓·博格教授研究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就是「情緒喚醒」。那些積極的情緒,讓人敬畏的、興奮的信息,可以實現生理上的「高喚醒」,讓人積極地參與,心甘情願地去分享和傳播信息。不管洪濤團隊的設計初衷是怎樣的,他們在三季節目裡,在這種情緒喚醒上,方向始終沒有變過。除了比賽現場,觀眾們能夠看到的真人秀部分,30多分鐘的內容,是從1000多分鐘的素材裡剪輯出來的,仔細回憶一下,是不是全部是積極、敬業、溫馨、相親相愛的畫面?

與前兩季一樣,「我是歌手」的第三季,也只有最後一場決賽是直播,把醞釀了三個月的懸念,推到氣氛的最頂點。這一晚,通常也是收視率最高的時候。連再不好的肥皂劇,比如某新版的《神鵰俠侶》,在大結局的時候,收視指數依舊可以創下新高,何況一路成為大眾話題的娛樂節目。

在決賽之前的一周,我們剛好去天津音樂學院採訪了山河老師,在臨告別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個問題:誰會是這一季的冠軍?山河老師沉吟了一下,給了我一個他心中的預測:孫楠和韓紅之間的一個。為什麼不是大熱的李健?他的答案非常簡單:他覺得冠軍一定是一個有本國特色的、標籤式的好聲音。電視機裡與現場裡的效果差異,已經被很多人論述過了,山河老師也肯定這種差異的存在,在現場,韓紅和孫楠的高音,就是天生的溫暖、寬厚又有穿透力的好聲音,由不得你不感動。


2014年4月12日,鄧超在第一季「我是歌手」總決賽中助陣羽泉

現在答案已經揭曉,孫楠退賽之後,冠軍果然就是韓紅。不要誤會,這不是一個陰謀論的故事,而是和前兩季一樣,是光明正大的「陽謀」。在這個成名歌手的競技舞臺上,勝出的規則只有一個,打動現場有投票權的500人評審,獲得更多的票數。這個歌唱真人秀節目裡,真人秀的部分,只是提供給電視機前觀眾的,現場錄製和直播,觀眾能看到的很簡單,就是一人一首歌。

如果把贏得觀眾喜愛,轉化為贏得500人的支持,問題就簡單多了。這是一場聲音的比拼,也是一場堂堂正正的謀略之戰。第一季的冠軍羽泉,堪稱代表。還記得他們的決賽嗎?幫幫唱環節,出場的嘉賓是鄧超。羽泉的經紀人趙亞默告訴我們,其實他們的幫幫唱嘉賓,差不多是最後一個定下來的,為此,還被導演組團隊催促了好幾次。羽泉不是請不來嘉賓,恰恰相反,他們出道這些年,在江湖上積攢的人緣實在太好了,想請誰都能請來,多大牌都不是問題。關於羽泉的人緣,山河老師跟我們說了另一個故事,羽泉剛出道,是在北京一個叫五月花的酒吧,後來酒吧的老闆娘出了意外只能關閉,羽泉自己出錢,支撐這個酒吧又開了5年,只是為了紀念和感恩。這種點滴不忘,貫穿著羽泉的整個演藝生涯。以至於我們這次的採訪,問到音樂圈裡的任何一個人,他們對羽泉的第一個評價,就是「人緣好」。

幫唱嘉賓請誰?在羽泉的團隊這裡,成為一個制勝策略問題。就像他們這麼多年,對於羽泉這個品牌和形象的經營,也是一個定位和策略問題。趙亞默說,他們意識到,這個環節,並不是用來凸顯羽泉的,一輪一輪地唱下來,觀眾對於羽泉已經很熟悉了,所以,這個決賽的機會,是用來給觀眾新的驚喜的,應該凸顯幫唱嘉賓。在這種考量下,羽泉團隊放棄了那些大牌的選擇,找了他們的好哥們兒鄧超。鄧超會唱歌這件事,在圈裡其實也不是秘密,有一年在南昌的金雞百花獎,主題歌就是鄧超唱的,負責錄製的,正是羽泉。剛好,那時候鄧超的新電影《中國合伙人》也要上映,劇組其實已經找過「我是歌手」,尋找某種宣傳形式。

決賽的歌曲,和以往一樣,是羽泉團隊內部投票產生的,趙亞默說,這也是他們的策略,因為羽泉從出道的定位,就是「國民歌手」,所以他們選擇的歌曲,一定是可以喚起大眾記憶和共鳴的。而歌曲中的舞蹈和動作,像一著險棋,是鄧超設計的。鄧超不僅能唱,作為演員和話劇導演,他還善於設計動作。就算不記得羽泉是冠軍,相信你們也會記得他們三人的火爆舞蹈吧?因為在比賽之後,網絡社交圈裡刷屏的,就是這一段舞蹈。比賽之前,羽泉跟著鄧超在湖南廣電的草坪上練習了一下午,然後就上臺了。用趙亞默的話來說,「其實羽泉一直都不覺得能贏,但是跟鄧超一起表演完這一場,聽到觀眾的現場反應,他們才覺得,冠軍有戲了」。

到了第二季決賽,邏輯也是似曾相識的。山河老師回憶說,其實第一季,歌手們大都沒有什麼準備就來了,所以,在選歌方面,導演組和專家觀察團,有很多參與建議的機會,但到了第二季,歌手們就全部是「有備而來」,比如鄧紫棋,每一場唱什麼,公司和團隊,已經有了清晰的策略和計劃。相對更放鬆的反而是韓磊,他從一開始,就保持了一種非常好的自娛自樂的心態,他不缺錢,也不缺名氣,又有中央音樂學院科班出身的底氣和嗓音天賦,他的確就跟在鏡頭前呈現出來的一樣,就是來嘗試不同的表達形式,「玩音樂」的。每一場比賽,韓磊都會準備三四首歌,重新編曲,跟樂隊磨合,挑選出最合適的那一首。所以,每一場比賽,觀眾們能聽到的韓磊唱的歌,都是不一樣的表達,是驚喜。這就是一種期待。韓磊的最後勝出,是他的實力,也是這種期待的勝利。


2015年1月3日,湖南衛視脫口秀節目「天天向上」錄製現場

回憶一下,這兩季決賽之後的傳播熱潮,是不是跟他們的選擇策略完全相符?

只是,沒有人想到,第三季的決賽現場,孫楠會突然選擇退賽,而汪涵的臨危不亂,穩定控場,讓整個節目的後續傳播,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網絡的二次傳播裡,大家根本再也不關心冠軍是誰,不關心李健落選是不是有黑幕,注意力全部都放到了汪涵的身上。他的出身、成長、情感、經歷,被一遍一遍地重溫著。為什麼?因為他的救場,實在太符合我們一直在討論的「社交貨幣」原理,積極、正面、睿智,人們積極地表達著對他的欣賞,潛臺詞的意思,是對自己判斷和品位的肯定。從這個角度來說,「社交貨幣」永遠是一面鏡子,我們都希望通過它,照射出最理想的自己。

⊙ 本文選自新刊 | 流行敘事的歌手創造:超級社交貨幣,有所刪減,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歌手》回歸:大陸音樂真人秀十三年回顧
    在開播的七年裡,從《我是歌手》到《歌手》,湖南衛視的這臺節目,成為了每年年初大陸音樂圈的「定番」盛事。樂評人們紛紛從幕後走向臺前,樂迷們在兩個月的賽程裡四方徵戰,普通觀眾們也總能從中獲得茶餘飯後的消遣談資。利益推動著資本,需求引領著人民,而市場所要做的,是將這兩條曲線撮合在一起。
  • 赤壁之戰,一場皆大歡喜的戰爭
    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赤壁水戰,只不過是一場小規模的遭遇戰。                               赤壁之戰,一場皆大歡喜的戰爭 用歷史大視野來看曹操的整個赤壁之戰,曹、孫、劉三家,誰也沒有失敗,都是勝利者,結局是一場皆大歡喜的戰爭
  • 大型真人秀節目《我是直播歌手》哈爾濱站正式啟動!
    由廣州愛蒲娛樂有限公司出品,廣東衛視播出的大型真人秀節目
  • 明星戀愛真人秀:戀愛工具人,秀的都是寂寞
    【做最閒那條魚第192篇頭條原創文章】明星真人秀節目這幾年還真是妥妥的霸屏第一名。隨意打開某個衛視,某個視頻APP,撲面而來各種遊戲真人秀、美食真人秀、旅遊真人秀、親子真人秀、夫妻情侶真人秀、婆媳關係真人秀、戀愛真人秀……只有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秀不了的。以我這種耿直girl的個性,我更願意相信和認為這一切都是秀一場。
  • 祝你我《皆大歡喜》
    另外,《皆大歡喜》這部劇具有深刻的內涵,莎士比亞會把一些富有智慧的句子詼諧地藏於字裡行間,我記得劇中有一句臺詞是「他把愚蠢當成遮羞布,在它的掩蓋之下散發出機智的光輝。」 這部劇的質感不像是那種恢宏熱烈而狂率粗野的油畫,細觀莎士比亞這部劇,你會看到很特別很精彩的東西。
  • 專訪李木戈:《我的青春遇見你》是一場溫暖的「生活真人秀」
    因此,在這部劇中,觀眾幾乎看不到刻意炫技或者華麗的鏡頭語言,而是被李木戈導演形容為「質樸的生活真人秀」。就是不要讓大家覺得你鏡頭是很刻意的去表現什麼,就好比我剛才說其實是一場生活真人秀,你把這幾對小夫妻的生活看成是一場秀,就不能太有鏡頭的存在感,我們先從美術和道具上構建起一個大環境,讓觀眾直接帶入那個年代,而鏡頭只是充當一個旁觀者和記錄者。」
  • 現場觀眾曝《我是歌手》真相
    最近最熱的真人秀目無疑就是《我是歌手》。童鞋們對於《我是歌手》的印象是不是還停留在各種「過火」的觀眾上呢?那麼這檔節目的現場究竟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懂小姐就為大家請來了一位《我是歌手》的現場觀眾做特別嘉賓,為大家還原下真實的《我是歌手》到底是啥樣?
  •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音樂旅行真人秀《街頭音浪》西安站第一場開錄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音樂旅行真人秀《街頭音浪》西安站第一場開錄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9-13 11:19 字號:
  • 《皆大歡喜》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喜劇」之一
    《皆大歡喜》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喜劇」之一,故事場景主要發生在遠離塵世的亞登森林中。大約創作於1598-1600年間。《皆大歡喜》主要劇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兒羅瑟琳到森林尋父和她的愛情故事。劇名《皆大歡喜》表明劇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報,惡人受到感化,有情人雙雙喜結良緣。
  • 真人秀明星卡戴珊結婚七年後與說唱歌手丈夫坎耶·韋斯特離婚
    洛杉磯高級法院發言人說,真人秀明星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已提交離婚申請,與結婚將近7年的說唱歌手坎耶·韋斯特(Kanye West
  • 澳州真人秀《蒙面歌手》暴發聚集性感染,16人確診
    澳州真人秀節目組暴發聚集性感染【澳州真人秀《蒙面歌手》暴發聚集性感染,16人確診】澳大利亞媒體8月25日報導,澳大利亞真人秀《蒙面歌手》節目組暴發聚集性感染,已致16人感染。錄製單位表示,節目製作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將進行為期14天的自我隔離。
  • 追我吧是什麼節目在哪看 節目是一種真人秀的形式
    追我吧是什麼節目在哪看 節目是一種真人秀的形式時間:2019-09-05 09:15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追我吧是什麼節目在哪看 節目是一種真人秀的形式 追我吧嘉賓有哪些 《追我吧》的嘉賓有陳偉霆、範丞丞、黃景瑜、宋祖兒、蕭敬騰、鍾楚曦。
  • 皆大歡喜 As You Like It
    ——《皆大歡喜》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 潘瑋柏結婚了,終於明白戀愛真人秀,也只是一場「秀」而已
    潘瑋珀結婚了,想起那些年我追過的戀愛真人秀,真是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啊!最初也是有些感慨,明星工作的特殊性果然不是一般人可以勝任的,已經有了女朋友,還要在鏡頭前表現出真情實意來,還要留給觀眾期許的空間,也是很不容易的,但想想也就釋然了,誰會在鏡頭認真談戀愛呢?鏡頭一打開就是工作模式了,也只有觀眾會當真了。
  • 周末綜藝|《歌手》首期淘汰者誕生,張繼科加盟電競真人秀
    五六七名還未公開,但也不難猜出張芯、楊坤、逃跑計劃這三位歌手的處境很危險,所以這三位歌手在第二期的節目中一定會更加努力。  日前,《歌手2019》的官微也曝光了第二期的歌單,趕緊來看看吧↓  楊坤此次要演唱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就傳唱度而言,要比第一期的《我比從前更寂寞》要廣。  這首歌雖然也是深情路線,但比起《我比從前更寂寞》更加撕心裂肺,能夠產生共鳴的群體也要廣。
  • 《我是歌手》孫楠退賽害了誰?
    人生新三恨,一恨南方無暖氣,二恨江浙滬包郵,三恨音樂真人秀節目總決賽要直播。無論是《中國好聲音》還是《我是歌手》,總決賽直播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一點,後期修音和電視剪輯是多麼的重要。那麼多之前你喜愛的歌手,一到直播,唱得感覺好像跟自己在ktv也沒太大區別,一個個跟車禍現場似的,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 美國FOX福克斯公司計劃開播一場樂高真人秀!LEGO MASTERS!
    今天為大家帶來美國一檔真人秀節目:LEGO MASTERS!https://www.fox.com/lego-masters/看了下介紹感覺相當有意思!能夠在這麼垂直的領域做真人秀,看來導演對收視率還是很有信心的,讓小編先為大家介紹下這檔真人秀的內容。
  • 綜藝惡意剪輯成常態 真人秀真的變成了一場「秀」?
    在節目的剪輯之下,黃曉明成了不懂裝懂的霸道總裁店長,他的語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件事不要再討論了,聽我的!」更是火遍了全網,被大家調侃。說到底,《中餐廳》的本質還是一場以美食為主的真人秀節目組想要製造話題和爆點吸引觀眾沒有錯,但是通過剪輯讓真人秀變成了一場「秀」,才是初心的變質。
  • 本土電視劇《皆大歡喜》昨日啟動
    龔應恬:布袋和尚的特點是寬容  《皆大歡喜》堪稱是部寧波「土生土長」的電視劇,它以歷史上奉化布袋和尚的傳說經歷為原型,以流傳在寧波老百姓口中的民間傳說為基礎,以喜劇的形式再現布袋和尚一生樂善好施、點化迷津的傳奇人生。  「其實,十年前我就想寫有關布袋和尚的劇本,想把布袋和尚的故事拍成電視劇。
  • 《楚門的世界》:當你的生活是一場巨大的真人秀
    ,後來楚門發現了真人秀的破綻,突破自我限制,勇敢探索邊界,堅持鬥爭不放棄,最終走出真人秀的世界。全片從真人秀的第30年開始,圍繞楚門的覺醒展開,穿插了楚門的過去和節目外的觀眾與製作組,既幽默又感動,同時帶著荒誕,我們既是影片的觀眾也是真人秀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