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跨性別話題,放在今天的中國,甚至放在全世界來看,都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因此,我一直很猶豫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說起,是以純學術的語言向大家介紹跨性別的概念,還是用某種大家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從一本書,一部電影來說起呢?而我選擇了後者,我選擇了從《翠絲》說起……
誰是大雄?誰是翠絲?
翠絲(姜皓文飾)在52歲以前都是一個男人,名叫大雄(姜皓文飾),身份證上性別為:男。大雄結婚多年,妻子(惠英紅飾)是一位粵劇名伶,並育有一兒一女,兒子正考慮是否去英國讀書,出嫁的女兒也已有孕在身,一切看似和樂無憂,但自認平靜的婚姻生活頓時發生劇烈家變,她與家人將如何面對曾是一家之主的人,如今改名喚做「翠絲」。
他害怕
他害怕妻子、兒女、母親發現他是男兒身,女兒心
他羨慕
他羨慕那些身邊的同性戀朋友可以大膽地追逐自己的愛情,宣示自己的性取向
他壓抑
他壓抑內心對做一個女人的渴望,接受自己此生只能將女性衣物穿在自己西裝裡,日日窩囊度日
他失望
他對自己失望,明明自己愛的是男人,卻只能聽母親的話,娶妻生子
我外邊不是,我裡邊是(女人)。
對於家庭,大雄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好男人,掙錢養家;對於母親,十分孝順;對於妻子,即使沒有性慾,但仍舊忠於一人;對於兒女,疼愛有加。沒有人去質疑或否認他是一個忠於家庭的男人。但對於自己,他更願意做一個忠於自己的「女人」。
從小到大,至始至終,他內心都藏著一個秘密,他越來越認為自己是一個女人。
初中的時候,他一有機會就會偷偷穿女性的衣物,以至於在於妻子結婚的30年裡,他都會在自己的眼鏡店裡備一套女性的衣物,上班的時候穿,下班再換回男裝。就這樣,持續了整整30年,沒有人發現他的異常或不妥之處,大雄以為日子就會這樣波瀾不驚的過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收到昔日發小阿正在倫敦去世的消息。而阿正是他在情竇初開的年紀暗戀的對象,於是他的內心開始忐忑,開始不安。他時常回憶起年少時的情愫和美好,內心在一步一步覺醒。最終,大雄去做了變性手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女人。
丈夫的秘密突然被揭開,對妻子安宜(惠英紅 飾)的轟炸,不亞於原子彈的級別。大雄逾越道德的做法讓安宜的面子碎了一地,他的兒女也接受不了父親前衛的改變。
我只想做個普普通通的師奶,為什麼要逼我?
安宜是一個很傳統的女性。當大雄向她提出要跟她離婚,乃至於要做變性手術的時候,她整個人是瀕臨崩潰的。作為妻子的安宜在很早以前就發現丈夫的怪異之處,就算不能很明確地確定自己的丈夫是否有變性的傾向,但至少她是確定丈夫不是一個所謂的純正的異性戀者。但是在這場「鬧劇」當中,她努力的「保護」著自己的婚姻,絕不去「破壞」自己的婚姻。即便大雄向她提出了離婚、變性等要求的時候,她仍舊在極力地「維持」著自己的婚姻,保持著她典型的傳統的中國女性形象。對於安宜而言,或許除了「婚姻」以外,沒有任何的追求和存在價值。
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去批判這位「用心良苦」的妻子,而我又到底在這位女性身上懂得了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類妻子的形象在現如今仍舊普遍存在。我們應如何去維持,去經營愛情乃至於婚姻,這值得每一個人去思考。
我看錯你了,佟立賢,你走吧。
《翠絲》對平權問題的討論極盡諷刺。
大雄的兒子立賢曾經和母親安宜激烈的討論平權問題: 「老媽你知道你想法有病嗎?還能更迂腐嗎?我們的傭人,包裡有安全套你就想辭退她。我想說你不是害怕性病嗎?現在你的好律師女婿可能把性病傳給你的女兒,你卻不準她離婚?請問,律師和傭人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律師就要比傭人優越嗎?我告訴你,造成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不是因為我們年輕人,而是因為你們這些迂腐權貴。」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口中充滿正義、堅信自己只做正確事的男孩,在偶然看到自己的父親雄仔穿女裝、化女妝的時候,忽然就懵了。他開始左思右想,擔驚受怕。
於是立賢的女朋友說道:「當初是誰在臉書上採用彩虹頭像的?哦,原來其他人gay、變性就可以,但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怎樣都不行哦?我看錯你了,佟立賢,你走吧」
現實社會,其實比想像中要開放。
《翠絲》這部電影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由於變性而誘發繼而爆發的社會可能存在的一些或許與我而言,並不合理的觀念和現象。我們並不能去評判以上的觀念和現象是否合理。對於跨性乃至於變性這個很為敏感的話題,當今的影視作品反映得很少,至少在中國影視行業當中寥寥無幾。而《翠絲》首次將此題材引進中國觀眾的視野,這可以說是電影行業的一個進步,也反映了現在社會的包容性是在逐步向前發展的。正如這部電影的導演所言:「現實社會,其實比想像中要開放。」
附:LGBT
女同性戀者(Lesbians)
男同性戀者(Gays)
雙性戀者(Bisexuals)
跨性別者(Transgender):跨性別(英語:Transgender)人士的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與他們的指定性別不同。如果跨性別人士以醫學手段從一種性別轉換到另一種性別,則會被稱為變性人。「跨性別」是一個傘式術語:除了包括性別認同與出生時的性別指定相反的人(跨性別男性、跨性別女性),它還可能包括不完全歸屬於傳統上的男性或女性的人(比如是性別酷兒者/非常規性別者,雙性別者、泛性別者、流體性別者、無性別者)。有些定義則把X性別也歸類於跨性別之下,或概念性地視跨性別為第三性別。跨性別的定義廣泛至包含變裝者,而不論其性別認同。
「跨性別」亦應與雙性人一詞作區別,雙性人是指出生時所具有的身體性別特徵「不符合男性或女性身體的典型二元概念」。
跨性別的相反詞則為順性別——順性別者的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與其出生時的性別指定一致。
許多跨性別者經歷性別不安,當中有些則尋求激素替代療法、性別重置手術以及心理治療(但需注意的是,心理治療無法改變跨性別人士的性別認同)。不是所有跨性別者皆渴望接受這些治療,也有些則因為經濟或醫學方面的原因而無法接受之。
大多數跨性別人士在工作及公共場所,和在醫療機構求診時遭他人歧視。許多地方的法律沒有阻止此一情況發生的條文。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通常認為跨性別並不是一種疾病(但在除伊朗以外的大多數伊斯蘭國家不承認跨性別者的身份,並且跨性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國家並沒有除病理化,仍然以過時的「性別認同障礙」來診斷跨性別者),也不是一種個人選擇(無論順性別者還是跨性別者通常都無法選擇自己的性別認同),更不是可以憑藉當事人意志堅持或放棄的癖好及興趣。